《墨道黎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墨道黎明-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宋溪变成了结巴,支支吾吾道:“……我,我……”

    啪!

    徐灏把惊堂木一摔,怒道:“事到如今,你还不肯认罪吗?”

    宋溪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求饶说:“县尊大人,学生一时鬼迷心窍,才将溪兽棋……不,应该是兽行棋据为己有,想要以此挽回被革去廪生头衔的损失,学生真的不知道此技乃是双甲童生所创,不然的话……”

    “不然又当如何?”徐灏喝断他的话,说:“你想说如果知道此物跟秦墨有关,你就会放弃窃夺的想法,对吗?”

    宋溪木然的点点头,他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在几声暴喝之后,脑子已经不转圈了。

    “败类!”徐灏给出这么两个字的评价,说:“身为县学秀才,竟然做出如此恶劣之行径,简直是文士之耻!

    本官本可革去你的功名,但考虑到文士修行不易,也看在你们宋家多次出资助学的份儿上,今天饶过你一次。以后如若再犯,定当两罪并罚,绝不姑息。”

    宋溪的心原本已经悬到嗓子眼儿了,听到后面这段话之后,不由自主的长出一口气。

    徐灏见状,怒道:“还不快滚!”

    “学生这就滚,立刻滚……”他从地上站起来,转过身狼狈而走。

    围观众人纷纷指责,其中不乏恶毒之语,不仅仅是针对他,而且把整个宋家都骂了一遍。

    徐灏这样做是有深意的,首先宋溪的名声已经彻底臭了,县试时污人文名,加上这次窃夺之举,足以让他名誉扫地,一辈子翻不了身。

    品性方面出了问题,这种人是没有资格参加乡试的。

    也就是说,他的文道科举之路到此为止。

    对于这样的一个家伙,实在是没必要再痛打落水狗,没意思不说,而且还很容易脏了手。

    等宋溪醒过闷儿来,就会认识到侥幸保住的文位会成为一种负担,还不如被革去功名呢,至少能落个一身轻,不用再担负骂名。

    另外一点,处罚宋溪过重,对于秦墨的名声会起到影响,这是徐灏最不愿意看到的。

    名声对一名文士来说至关重要,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影响,都会起到很严重的后果。

    再者,秦墨当众创出斗兽棋,这是可喜可贺之事,宋溪虽然可恶,却也算得上这项新棋技的幕后推手,放他一马理所应当,还能显示出徐灏和秦墨的胸怀宽广,何乐而不为。

    徐灏当众夸赞秦墨,并表示会立即上书东京汴梁,将此事昭告天下。

    然后他就迫不及待的请古孟和秦墨去往后堂,对外的理由是深入研究斗兽棋。

    没等二人落座,徐灏就厚着脸皮说:“子翊,你做的这副棋能送给本官吗?”

    秦墨想也不想的同意了,不但把斗兽棋递过去,而且还说:“做的匆忙,您不要嫌弃,赶明儿再给您做一副更精细的。”

    徐灏高兴坏了,一把抢过来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这副棋可是名副其实的斗兽首棋呢,最重要的是它通过了文位圣石的认可,实实在在的独一份儿呢!”

    一旁,古孟瞪大眼睛,不服气的说:“县尊大人,您这样可就不厚道了,首棋价值连城,您却厚着脸皮直接索要,合适吗?”

    徐灏针锋相对:“子翊是本官的子侄,本官作为长辈,开口跟晚辈索要物品,有什么不合适的?古博士,我看你是眼红了吧。”

    “我就是眼红了,您是书道文士,要斗兽棋有什么用,不如转送给我吧。”

    “从现在起,本官就开始钻研棋道,争取成为双道文士。所以呢,这副棋你就别惦记了,我会把它作为传家之物,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看着两个大叔争的面红耳赤,秦墨耸耸肩,心道至于嘛,首棋固然重要,但你们当着制作者的面争抢,是不是有点儿捡芝麻丢西瓜的意思?

    要不是心中那点儿要脸的思想作祟,他肯定会嚣张无比的说:快来讨好我吧,以后再想抱大粗腿可就没机会了。

    ……

    斗兽棋的风潮很快将溪兽棋彻底淹没,而且所有人都知这两种棋乃是秦墨所创。

    作为两种书道新笔法和第三种棋技的创始人,秦墨的名字响彻南京府各县,而且还以更快的速度向着其他州府传播。

    东京汴梁城,嘉王府。

    嘉王赵楷坐在书房中,正在看南京府送上来的折子。

    一般情况下,皇子不许允许参与政事,除非是东宫太子在皇帝准许的情况下,才有批阅奏折的权利。

    但赵楷是个例外,他继承了皇帝赵佶在琴棋书画方面的成就,从小就显出聪明伶俐的一面,七岁便已开启文宫,同时修炼琴棋书画四道,八岁获得画道童生文位,后来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已经书、画二道的贡士,距离进士只差一步。

    皇帝对赵楷的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太子赵桓。

    赵楷一岁的时候便被封为高密郡王,七岁的时候晋升嘉王,更是在前年以十五岁的年龄升迁为迁太傅,同时兼任武宁、保平军节度使,还担任徐州、陕州两座州府的州牧。

    当然了,这些封号全都是虚职,但是太傅在古时位列三公,虽然是虚职,但赵楷仍然具有出入尚书省和御书房的权利,参与政事和批阅奏章也就变得理所应当。

    赵楷今年十七岁,却透着一股超越同龄人的成熟,这跟皇家的优秀教育有着直接关联。

    说来也奇怪,皇帝赵佶是个不务正业的家伙,********扑在琴棋书画四道的修炼上,以至于朝廷被奸臣把控,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他的几个儿子都很优秀。

    呼!

    书房的门被人从外面推开,紧接着一阵香风吹进来。

    赵楷都没有抬头,便猜出来人是谁,开口说:“霏妍,你怎么有空过来?”

    来人正是赵霏妍,身穿一套鹅黄色的宫装,发髻高高盘起,露出光洁的额头,一双星眸闪出灵动无比的光芒。

    赵霏妍平时喜欢穿男装,一副英姿飒爽的样子,只有面见两个人的时候,才会恢复庄重的女儿装。

    这两人分别是皇帝赵佶,和皇三子赵楷。

    “三哥,下邑县的事情你听说了吗?”赵霏妍开门见山的问道。

    赵霏妍虽然只是皇帝的侄女,但是被皇帝视为掌上明珠,赵霏妍和几个皇子的关系十分密切,超出一般叔伯兄弟之情。

    她在年龄上只比赵楷小了二十几天,二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更是非比寻常,虽不是亲兄妹,但胜似亲兄妹。

    赵楷放下奏折,笑着说:“那么大的事情,连父皇都知道了,我怎么能不知道呢。下邑县出了个双甲童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创出折笔、虚藏两种书道新笔法,接着又制作出获得文位圣石承认的斗兽棋,对书、棋二道起到的影响颇大。”

    赵霏妍大眼睛一转,问:“那陛下有没有说过怎么封赏这位双甲童生?”

第61章 参加府试() 
赵楷抬起头,用饶有兴趣的目光看着梓沐郡主,笑着说:“霏妍,你好像很关心这位双甲童生呢。”

    赵霏妍目光闪烁,她故作镇定道:“有吗?我只是觉得此人对书、棋二道的贡献颇大,应该给予奖励,方能显示出皇家对人才的重视。”

    “那你可要失望了。”赵楷很有深意的说。

    “什么意思,陛下不愿意奖赏?”赵霏妍瞪大眼睛,脸上带着明显的不满之色。

    赵楷摇摇头,说:“当然不是,父皇富有四海,而且从来都不是小气之人,他本来是要给秦墨一个封号的,但是被三哥我劝住了。”

    赵霏妍更不明白了,赵楷胸襟宽阔,不应该是嫉贤妒能之人。

    赵楷解释说:“下邑县县令徐灏递上的折子里,除了详细介绍秦墨本人之外,还提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秦墨会参加几天后的府试。”

    听到“府试”二字,赵霏妍恍然大悟,说:“三哥的意思是,如果现在给他奖赏,会影响他参加考试,对吗?”

    赵楷点头,正色道:“试想,一名刚刚被皇帝亲自夸赞和赏赐过的人,如果因为情绪方面受到影响,未能通过府试,岂不成为众人的笑柄;

    主考官也会考虑到这一点,为了保住本府双甲童生的名誉,很有可能在评卷中故意放水,就算秦墨的实力并没有达到府试的要求,也会被判定过关,严重影响科考的公平性。

    综合这两点,我觉得此时给予奖赏不合适,所以劝父皇将此事延后。”

    赵霏妍竖起大拇指,说:“三哥果然聪慧,把事情想的恨透彻。”

    赵楷小了,不经意道:“其实呢,我倒是很想见见这位双甲童生,据说他与你我年龄相仿,一个小小童生,竟然能创出两种新笔法和一种新棋技,让人羡慕啊。”

    赵霏妍眼珠子一转,提议说:“不如三哥去找陛下讨个府试巡检官的职务,咱们这就动身去南京府,认识一下这位秦双甲,如何?”

    赵楷眼睛放光,伸手一拍桌子:“好主意啊,南京府是咱们大宋的龙兴之地,我早就想要见识一下那里的才子。现在是未时吧,父皇应该在御书房中作画,刚好可以去拜见他,顺便讨教一些画道技巧。”

    “好啊,我陪你一起去。”赵霏妍欲盖弥彰道:“之前的圣道之星一事,还有很多未解的证据,正好趁此行一起办了。”

    ……

    四月初八,天气晴朗。

    下邑县城西,运河渡口。

    大宋拥有极其发达的运河交通网,一条汴河南起泗州,途径下邑县直通南京府,然后向东直达东京汴梁城,通过金水河连通西京洛阳。

    所以从下邑县去南京府和东京汴梁,乘坐舟船比陆路要快的多,而且免受颠簸之苦,是为首选。

    十几辆马车陆续来到渡口,县学的童生们依次下车,走向两艘早已经包下的大船。

    秦墨也在其中,此次参加府试的新晋童生共计四名,剩下的六十余人全都是老童生,其中不乏参加过三、四次府试之人,他们表情凝重,只是眼睛里的表情略显复杂。

    府试的难度比县试要高许多,不少平日里成绩突出的童生,都有在府试中折戟沉沙的经历。

    学正贺昶亲自带队,几名童生班的教谕随行,古孟也在其列。

    从下邑县到南京城有一百二十里水路,行船需要六个时辰,途径固属县的时候,正好是中午时分,船队会在渡口停靠,大家可以登岸用餐。

    到达南京城的时间大概在下午申时,考生们去往客栈休息,明天一早参加考试。

    贺昶是唯一拥有独立船舱的人,他在房间里摆下茶水瓜果,请古孟等人过来聊天,秦墨是唯一一名以学子身份受邀的人。

    “此次府试带着主考官为应天书院的祭酒,此人对儒道极为推崇,恐怕试题会比往年更难一些。”贺昶满脸忧虑的说。

    在儒、佛、道三教之中,因为皇帝赵佶对道家情有独钟,曾经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并且大建宫观,还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

    皇帝的这种喜好,直接影响到下面的官员,所以多数文道学院是以道家典籍作为重点,加上童生们以修炼文道为主,突然任命一名儒生作为主考官,确实让大家有措手不及的感觉。

    古孟微微皱眉,说:“据称这位祭酒大人是眉州苏社的成员,是这样吗?”

    一名教谕点头说:“没错,他不光是苏社的成员,而且在社中的地位不低,是南京府分社的副社首呢,地位仅次于苏氏子弟担任的社首。”

    眉州苏社,由三苏中的大苏先生苏洵所创,是一家以书画双道的文社,经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位书画大家的协力发展,在大宋的名声十分响亮。

    文道团体分为社和会两种形式,社代表单一文道或者是双、三文道,会则是囊括琴棋书画四道,在等级上略高于社。

    在大宋的会社中,苏社、黄社和鹿门社并称为书道三大社,君谟会的书道实力不亚于三大社,同时囊括了其他三道优秀文士无数,是为排名第一的会社。

    秦墨微微皱眉,将主考官是苏社成员这件事记在心里。

    贺昶继续说:“只是一个儒生主考就已经够麻烦的了,南京府的情况不同于其他地方,因为府尹大人的官阶高于普通州府主官,也有阅卷和评卷的权利,地位甚至还要凌驾于主考官之上,这才是最麻烦的。”

    一名教谕不解道:“这种情况已经维持了数年之久,又不是第一次出现,学正大人有什么可担心的?”

    贺昶转头看着秦墨,很有深意的说:“此人乃是我朝状元张师德的外甥之子,虽然是外姓子弟,但从小在张家长大,而且念的是张家创办的族学,对张氏一族感恩戴德,出任南京府尹之后,对张家子弟多有照顾。”

    秦墨皱眉,开口说:“学正的意思是,这位府尹大人会因为我跟张文启之间的矛盾,故意为难于我,对吗?”

    贺昶摇摇头,说:“本学正担心的是他为难咱们县学的所有考生,此人并非心胸开阔之辈,张文启在咱们那边吃了大亏,张家颜面扫地,很有可能借这次机会打压咱们文道学院。”

    “当然了,也许是本学正多心了,府尹大人官居高位,应该不会为难你们这些小小童生。”贺昶接着说,只是语气中显得很没自信。

    秦墨苦笑道:“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我就太对不起大家了。”

    古孟摇头说:“你错了,老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找茬从来都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如果我们这边没有把柄露出来,官再大也是无计可施。”

    这番话反过来听,便是但凡己方有任何不足之处,都有可能被对方拿来做文章。

    贺昶挤出一个笑容,说:“子翊,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考不中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来年再考就是了。”

    秦墨深吸一口气,抱拳道:“学生谨记。”

    一个时辰后,两艘大船按照原定计划停靠在固属县渡口,大家结伴去往最近的饭庄用餐。

    离开渡口的时候,秦墨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