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道黎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墨道黎明-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有李盛才还算淡定,但秦墨还是敏锐的从他脸上发现一丝兴奋,显然他在为能够战胜天下第一童生而沾沾自喜。

    秦墨淡然一笑,随众人一起走向休息区。

    许承业咬着牙说:“二位都看到了吧,人家根本没把咱们放在眼里。”

    马仲恒笑道:“眼高于顶的家伙,一会儿就让他尝尝失败的滋味,李兄,今天就看你的了。”

    李盛才深吸一口气,说:“没问题。”

    片刻之后,院监和院判来到现场,古孟等人也跟着出现。

    院判先把比赛规则重复一遍,然后宣布第二轮的计分方法,不同于第一轮的一分,本轮获胜者可获得两分,失败的一方不计分。

    接着,院监宣布比赛开始,选手入场。

    秦墨站在书案后面,微微皱眉。

    他看到对手李盛才的面前不是书案,而是矮几。

    李盛才背着一条长度接近四尺的锦袋走进来,掏出七弦古琴放在几上。

    七弦琴为西周时期产生,是在伏羲五弦琴的基础上加了两根琴弦而成。

    伏羲琴原本只有五根弦,对应宫商角徵羽五声,同时也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

    据传当时文王姬昌思念身在朝歌的儿子伯邑考,在伏羲琴上加了一个弦,后来武王姬发也加了一根,形成后来的文武七弦琴。

    很多人都觉得奇怪,因为李盛才在之前的三场比赛中从未使用过古琴,一直都是用竹笙。

    将七弦琴放好之后,他又从锦袋里拿出一把竹笙,放在几案的右边角落。

    显然他在第一轮比赛中隐藏实力,除了几名关系要好的同窗之外,很少有人知道他精通古琴。

    他用挑衅的目光瞄了秦墨一眼,脸上带有洋洋得意之色。

    书道分院的人全都傻眼了,孙益皱着眉说:“这可怎么办啊?”

    “是啊,也不知道秦案首有没有对抗古琴的技能。”马崇明也很担心。

    古琴和竹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演奏相同的曲目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可谓天壤之别。

    由于李盛才之前全都是用竹笙,作为他的对手,当然会把重点放在对付竹笙的技能上,谁会想到他突然改为使用古琴,让人措手不及。

    对于众人的这种反应,让李盛才觉得很欣慰,为了达到在第二轮比赛时异军突起的结果,他不惜在第一轮第三场输掉比赛,如果当时用的古琴和不是竹笙,他相信至少有七成以上的取胜把握。

    秦墨舒展眉头,伸手做出请的姿势,说:“君子协定,学长请先。”

    李盛才懒得跟他客气,直接提出要求:“不许使用文宝。”

    许承业提醒过他,说秦墨拥有一枚具备很强防御力的古印,能在关键的时候起到作用,想要赢的更稳妥,就不能留给他使用文宝的机会。

    秦墨淡淡一笑,很有深意的说:“我的要求是,禁止使用同一文道的两种文具。”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特别是李盛才本人,他脸上的得意之色在在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转而替代的是惊讶和些许愤怒,他瞪大眼睛看着秦墨。

    之前的三场比赛,秦墨从未改变过君子协定,每次都是要求不许出现重复内容,属于最常见的要求之一。

    大家全都以为今天他同样会提出这个要求,因为在之前的比赛中起到了不小作用,经常令对手束手束脚,没有理由换掉。

    其实在秦墨看到李盛才亮出琴、笙两种乐器之前,同样没想过更换君子协定这件事。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对方造成麻烦。

    从李盛才的表现不难看出,他赌对了。

    李盛才虽然能够使用古琴,但是在功力方面并不比竹笙强多少,严格说来是不分伯仲,换成古琴是让秦墨措手不及,同时他又没有放弃竹笙,这是为了达到双保险的目的。

    因为近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用竹笙,虽然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练琴,但是在熟练方面,古琴显然是不如竹笙的。

    为了保证比赛中不出错,他特意带来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尽量不出错。

    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乐器,就算是接连演奏相同曲目,也能被开“不许使用重复内容”这条规则,是专门用来对付秦墨常用的君子协定。

    但李盛才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点鸡贼想法看起来很隐蔽,其实早在亮出两种乐器的时候,就已经暴露无遗了。

    作为对手,秦墨当然不可能让他如愿,琴道分院的嚣张加上昨夜的探听行为,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他对琴道童生的看法,他决定在比赛中丝毫不让。

    也就是说,李盛才必须在两种文具之间做出选择,选择其中一种弃之不用。

    选古琴,他心里有些没底;

    选竹笙,之前做出的精心安排会付诸东流。

    他一咬牙,拿起竹笙扔给身后的同窗,决定使用古琴。

    既然已经把琴亮出来的,如果不用,下一场的对手也会有所准备,那就真的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反观秦墨,君子协定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不管是使用两只毛笔左右开弓,还是使用棋、书双道,都跟“同一文道的两种文具”没有关系。

    因为毛笔属于同一类的文具,不在受限范围内,斗兽棋属于另外一道的棋具,也不受限制。

    古孟第一个明白过来,笑着说:“子翊果然睿智,仅仅用君子协定就把对方的优势变成劣势,并且自己这边不受影响。”

    昨晚指导李盛才的三名教谕面色铁青,比赛尚未开始,己方选手就已经吃了大亏,情况十分不利。

    主裁判一声令下:“比赛开始。”

    李盛才盘腿坐下,以左手按压琴弦,右手拨出第一个音节。

    秦墨的速度也很快,右手拿起紫竹春秋笔,蘸墨写字的同时,左手拿起一枚红色的“虎”字棋,文宫里的气旋【一心二用】快速旋转,经过增幅的文力分为两股,分别去往左右两臂,一股输入到笔杆之中,一股进入棋子中。

    棋子率先发出亮光,在他正前方逐渐形成虚幻的剑齿虎形态,带有明显的野牛特征——额头两侧生出三寸长的牛角。

    因为这幅棋子是用牛角制成,所以会出现类似的兽化特征。

    老虎从虚幻变成实体化的过程略显缓慢,直到对方吹出第六个音节,它才张嘴发出一声吼叫,两只前爪向前探出三尺有余,做伸展运动。

    哗!

    海浪声悄然响起,观众里有人发出惊呼:“六音出浪,李盛才的古琴造诣不容小觑!”

    在第一轮的比赛中,他用竹笙做到过五音出浪,虽然现在多用了一个音,但毕竟是把竹笙变成了古琴,更显得难能可贵。

    剑齿虎用强壮的四肢猛蹬地面,朝着李盛才扑去。

    李盛才不慌不忙,以右手食指和中指按压两根琴弦的尾部,左手也是以这两根手指同时拨动这两根弦。

    铮!

    “这是【双音同声】,他只是个试前秀才而已,如何做到?”又有人发出惊呼。

    哗哗!

    海浪声骤然变大,剑齿虎一个纵跃来到距离李盛才四丈远的地方,下一个纵跃便可攻击到他本人。

    但是剑齿虎还没来得及起跳,突然一股蓝色的水浪涌过来,瞬间没过它的脚面,直达膝盖关节处。

    众人大呼过瘾,比赛刚开始就如此激烈,接下来肯定会更精彩。

第91章 各凭本事() 
【双音同声】是琴道中的一种高级技能,指的是同时奏出两个音节,能加速乐曲进入小高…潮部分,一般的琴道文士很难掌握,多数人会在获得秀才文位之后展开修炼,但就算是这样,也不能保证成功。

    李盛才只是个试前秀才而已,跟真正的秀才存在一定距离,却已经掌握此技,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只是一愣神儿的功夫,蓝色海浪已然淹过剑齿虎的膝盖,它把双眼瞪的像铜铃一般,呲着牙第二次起跳。

    剑齿虎飞离水面的时候,四肢带起白色水花,而它的四个爪子已经完全湿透,这会影响到它的跳跃高度和距离。

    李盛才第二次使用【双音同声】,音节出现刺耳之感。

    哗!

    距离他一丈远的地方,原本平静的水面突然升起一道两丈高的海浪,剑齿虎躲避不及,直接一头拱在浪花里。

    虽然它极力挣扎,但还是被海浪重重拍下,侧身摔在场地中间的位置,激起无数水花。

    剑齿虎刚刚站起来,又被第二道浪花拍个正着,处在溺水状态的它逐渐虚幻起来。

    秦墨眉头微皱,左手里的“虎”字棋光芒忽闪不定,显然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再看他的右手,紫竹春秋笔左右翻飞,很快写成一个行书的“止”字,在这个字的旁边,有一个“辽”字和刚刚写完宝盖头的“守”字。

    显然他原本是要写“辽守”二字的,在已经写完六成的时候主动放弃,改为写“止”字。

    这是没办法的选择,因为对手的海浪已经没过了他的脚踝,如果不能及时挡住,自己将会成为和剑齿虎一样的落汤鸡。

    字迹化作蚕丝一般的白雾,在他面前结成弧形的墙壁,丝丝入扣犹如蚕茧一般,将逐渐变高的海水挡在外面。

    “蚕茧”墙后面,海水快速退去,秦墨轻舒一口气。

    本以为巧施计策令对方不得不放弃竹笙,会令他心浮气躁,难以发挥出平时的水平,没想到对手的心态如此强大,不但做到了六音出浪,而且还频频使用【双音同声】,一开场便占据优势。

    最主要的一点,李盛才用的琴曲不是最常见的《惊涛》,而是层次更高的古曲《滔天》。

    据传,《滔天》是由琴祖伏羲亲手创作,到现在已有几千年之久,虽然有很对内容已经失传,却是很多后世新曲所不能比拟的。

    以古琴弹奏古曲,相得益彰。

    剑齿虎在海水中挣扎一阵,彻底消失不见。

    海浪开始重点攻击“蚕茧”构成的墙壁,每次拍打都发出很大的声音,随着曲调加快,海浪的高度已然接近三丈,相信用不了几次就能冲开这堵墙。

    李盛才嘴角上扬,之所以能够开场就取得优势,有两点原因。

    第一,仔细分析秦墨的每一场战斗,发现他面对水攻的时候,基本上拿不出有效的防御手段,之所以能够连赢三场,是因为对手没能增加水攻力度,或者是他通过左右开弓的方式掌握比赛节奏,在对手慌乱的情况下获胜。

    第二,选曲的重要性,古曲《滔天》第一篇章共有九百六十个音节,而《惊涛》只有三百二十个音节,持续性显然不如前者。

    也就是说一旦开始演奏《滔天》,至少在盏茶的时间内,秦墨都得面对连绵不断的海浪,就算他能写出类似“排山倒海”、“水来土掩”的【连字成兵】,也难以取得效果,因为占据时间上的优势,海浪已经达到无法抵挡的地步。

    《滔天》的攻击力比《惊涛》强数倍,如果秦墨选择上次用水虺应对的方式,只能是无功而返,水虺在巨浪中无法行进,是为硬伤。

    更何况秦墨从未学过这两句【连字成兵】,所以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事实正如李盛才的猜想,秦墨腾出左手之后,拿起三毫乾坤笔写的还是个“止”字。

    字迹闪出光芒,对摇摇欲坠的“蚕茧”墙进行加固和增高,虽然再一次挡住了海浪的冲击,但是跟刚才一样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秦案首是怎么了,为什么不用‘水来土掩’?”孙益大声喊叫。

    古孟面色阴沉,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失误,由于秦墨的进步速度太快,他总是选择一些难度大的技能,忽视了基础性的东西,类似“水来土掩”这样的【连字成兵】,他根本没教过。

    几息过后,“蚕茧”墙闪出灰色光芒,说明第一个“止”字失去效用,现在抵抗海浪的是第二“止”字。

    秦墨快速落笔写字,众人纷纷伸长脖子,去看他写的是什么内容。

    古孟眼尖,在秦墨第二次转笔的时候做出判断,这是个“戟”字,而且用的是王献之的终极写法。

    因为这种写法是他教的,所以能快速做出判断。

    只是他想不明白,王献之的“戟”字能破水攻吗?

    “快看,他写的是个草书的‘戟’字。”一名书道秀才说。

    众人全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秀才突然觉得心里很没底,但还是梗着脖子说:“没错啊,是‘戟’字,我不光见过而且练过,而且可以确定此字出于二王。”

    大家泛起和古孟一样的嘀咕,他们并不知道这是终极写法,还以为是普通的【单字为兵】呢。

    虽说单字中的“戟”字可以化作一把长戟,做凌空攻击,但是连剑齿虎这样的猛兽都没能突破海浪的阻挡,它能行吗,恐怕一个浪头就能把它打没。

    字成,化作一名身穿铠甲的汉朝将军。

    “这是……终极写法吧?”有人不确定的说。

    马上有人做出回应:“是的,从将军的穿戴和兵器上判断,应该是三国时期东吴阵营的水军大将甘宁,咦……他的脚下怎么出现一条小船?”

    “哈哈,我知道了!甘宁是水军大将,自然是要驾船出击,秦案首太聪明了,以水军大将对付海浪,跟上次用水虺破《惊涛曲》用法相同。”

    “蚕丝”墙自行向左右分开,大将驾船出击,逆流驶向李盛才。

    正在专心弹奏乐曲的李盛才面色一紧,他清楚看到站在船头的大将甘宁,手里挥舞两把铁戟,面目狰狞。

    虽然是逆流,但小船的行进速度仍然可观,每一息能前进三尺左右,最多用三十息便可进入攻击范围。

    李盛才赶紧加快弹奏速度,之前的海浪以高为主,现在以冲刷频率为重点,以此来增加水流速度,减缓小船的行进速度。

    小船似乎受到一点儿影响,但大将向前跨出一步站在船头边缘,船头明显向下沉入数寸,破开水浪的同时而且起到加速的作用。

    “好对策!”连坐在高台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