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段时间,都没人敢在方侯面前提林虎。想他们这一系人在弟子中几乎是没人敢招惹的存在,可现在却拿一个没什么背景的外院弟子一点辙都没有,实在被恶心的不行。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想,到了今日,他们都无法在忽视林虎了。
这不仅是他的实力。更重要的,还是他所拥有的潜力。
两年多前。林虎还是一个粉嫩的新人,虽然在儒家的入学考试中得了头名。可横竖不过一个小小的炼脏境武者,谁也没将他放在心上。
可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却一跃成为真人境界的修士,不单修炼速度极快,而且还会写诗,写小说,这种人要说不是天才,谁才是天才?
就连方侯这个大名鼎鼎的诸侯剑也有些坐不住了,要知道,在他们这届之前,学院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天才弟子,厉害些的角色不是离院回到了自己原属的势力,就是进入了学院的长老团,跻身学院的高层之中,是无法和他们这些弟子展开竞争的。
唯一能让方侯重视的,也就不杀与岳不群两人,可这两人,一个满脑子都是杀杀杀,另一个又沉溺于妖女的美色之中,根本就不能和他相比。
方侯如此重视这些对手自然不是闲的无聊,正所谓蛇无头不行,人无头不动,在任何势力当中,总是会在年轻一辈中选出个领头的。
一般来说,王朝储君为太子,宗派学院势力中,也有个类似的首席弟子,大师兄之类的角色。
在这个玄幻的世界中,一个大势力的首领的实力往往便是其所属势力最顶尖的,即便不是最强,也是前几的存在,不然也无法服众。
这些个首领的寿命一个个长得不行,动辄以千年,万年来计算,低下的继承人可有得熬,就是熬死在自己位置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了,也有只觉退位让贤的,隐居在幕后的,只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
然而,这并不是说大师兄的位置就没有用了,一派的大师兄不仅享有所属势力最好的资源,关键时刻,甚至还能握有门下弟子的生杀大权。
林虎新生入学考试中,那左光华便是这么一个角色,虽然只是道家外院的大师兄,却也牛气的不行,让林虎前头探路,林虎还不能反抗,不然被斩杀了,他还真没地说理去。
方侯看重的,却正是庄语院的首席弟子这个位置,之前学院将这个位子空着,也是因为院长不在的缘故。
如今,院长出关,修为大涨,学院更是要准备大肆崛起,依方侯的推算,首席弟子这个位子自然不可能在空着了。
本来,这个位子一直都被方侯视为囊中之物,可突然冒出的林虎却让他颇为忌惮,甚至对他的地位产生了动摇。
不行,不能这么放任下去。
关系到利益之争,自然不能像之前那般轻轻放下,哪怕撕破脸皮也在所不惜,没人愿意屈居人下,更别说方侯这个手握诸侯剑,却对天子剑有着野望的家伙了。
“我准备修书一封,待会你们将它亲自交给云台峰的吴长老!”
方侯在学院的呼声很大,除了他自己确实很有实力名气外,和其他人的支持也脱不了关系。
这个支持,不仅有底下的弟子,更有学院大多数的实权长老,甚至更高层的人物。
本来,像方侯这种人物,传讯符,通讯水晶之类的东西是不会缺的,可为了表达自己的重视,他还是打算亲自写信表达自己的重视。
这个,就不得不说是儒家的潜在影响在作怪了,明明很简单的事情,非得按照自家的礼仪去做,才显得庄重,甚至还逐渐被这个世界承认了。
然而,林虎并不知道这一切,他现在,正为了某件功法头痛着呢!
第二百七十八章 头痛的儒心()
林虎现在很烦恼,是的,很烦恼,要说,现在名气有了,实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正是春风得意时,可是,他却遇到了瓶颈,功法上的瓶颈。
事情是这样的,林虎回到了浩然府以后,就跑到了藏经阁,将浩然府的镇府功法浩然心法的余下部分给兑换了出来。
至于你说没有贡献点?
这个没关系,林虎虽然没有贡献点,但是诸如其他宝器之类的东西却是不少,这些有当初老铁头给的一直没用的,也有后来任务时的战利品。
这些武器林虎现在虽然用不上,但是,学院却有人用的上,毕竟,许多外院弟子在进行任务时,武器折损也是时有的事情。
一大批兵器,刀,枪,剑,斧等等大批的宝器就像垃圾一样摆放在杂物殿的柜台上,着实将工作人员给震惊到了。
这些东西虽然单一的价格并不太值钱,但耐不住量大,最后仔细清点了一番后,兑换了十二余万的贡献点。
其实,林虎要是去坊市的话,或是找到兵家那些最易损耗兵器的练家子,说不定收获还得多上那么几成。
可是,就像前世许多男人买东西都懒得还价一般,林虎也是这个性格。
再说了,对于林虎来说,收获什么的还在其次,如果浪费了大把时间,吆喝半天,什么都没做成的话,那才真叫傻眼呢。
其实,还有一点没说的,就是学院中儒家弟子除非很潦倒,貌似很少有去坊市摆地摊的。林虎虽然也不是什么死要面子的,但大环境使然,他没必要去做什么出头鸟,而后在同门出来指责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候,他再来装。逼打脸什么的。
从侧面来说。这也比较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吧!
话说回来,林虎虽然进账十二万多的贡献点,可浩然心法想的剩下部分也要十五万贡献点。
没办法,贡献点不够,只能灵晶来补了,可是学院这坑爹的。一贡献点只能兑换一下品灵晶,反之,兑换一贡献点却要一点五的灵晶,贵了足足五成!
黑,真黑!
可主动权不在手上的林虎也只能捏鼻子忍了。反正他现在身上还有超过百万的下品灵晶,再过不久,等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通过稷下学宫的渠道发售,又是一大笔进账,也不缺这点。
当林虎又“忍痛”付出了四万五千下品的下品灵晶将浩然心法拿到手,出去一观后,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完全学习!
真是日了狗了!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林虎就不能使用浩然心法后面的一部分功法了。
而是,这浩然心法最精华的一部分就是在凝心之上,所谓凝心。就是凝聚儒者之心。
在林虎看来,儒心,就是类似于道家金丹,佛家舍利,小说家大衍神符一类的东西。
不过呢,这儒心貌似要比其他家要凝聚一些。盖因为,要想“凝心”。必须要对儒学有很深的见解,造诣。
然而。这只是林虎自己的想法而已,要是被其他家比如佛家的人给听到了,绝对会喷他一脸,尼玛,说得好像我舍利子就不要精深佛法一样的,而其的人也会同仇敌忾的点点头。
虽然,林虎有着前世的记忆,抄抄诗,写写小说什么的不算问题,但是,要说对儒学的造诣,这可就真难倒他了。
这是需要很深厚的积累的,就拿岑夫子来说,岑夫子年幼时,在当地也是神童了,自幼开始读书,一直到临近八十岁的时候也才将赤子之心给凝聚出来。
而即使这样,要不是因为林虎的缘故,他这颗玻璃,呃,赤子心也差点就碎了。
林虎很清楚自己的本事,虽然外面都认为自己是天才,文采非凡,可只有他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水平。
真要算起来,林虎接触儒学也才两年多的样子,学院中随便拉一个儒家弟子出来,在儒学造诣这块,估计也比他这个一心多用的家伙要强的多。
没有儒心虽然也可以使用浩然之气,但那个效率嘛,绝对是天差地别,上次大典时,林虎看岳不群使用将进酒时,也是眼馋的紧。
本以为,要不了多久,自己差不多就可以发挥出将进酒的内容了,可现在想来,还得在拖延一阵子了。
要知道,林虎前世留下的记忆中,那些千古流传的诗词绝对占据了很大的一块比重,剔除一些不合时宜的,也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林虎要是将这些诗词都写出来,绝对会吓趴下很大一部分人,然后被当做诗圣诗仙什么的膜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儒家中,这些顶级的诗词就是文道的绝世功法,须知,在这个世界里,诗圣与武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等同的。
不要多,林虎只要能写出七十二首顶尖的诗词,那么,他就是异界版创出了少林七十二绝技的达摩。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林虎能够成功凝聚儒心,不然,写得再多,自己却不能使用,或者说,只能发挥出十之一二的威力,传出去,也只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再说,你当写诗不需要消耗文气的?
这都要靠林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辛苦半天,却什么收获都没有,气到吐血都算是看得开的了。
除了凝聚儒心需要深厚的积累外,另一个问题,便是儒者的种类了。
儒心也分很多种类的,最顶尖的莫过于天生七窍玲珑心了,再之后,就是王道之心,仁者之心,碧血丹心等等,凝的什么心,除了自己对儒学的领悟外,与所修功法也有很大关系。
浩然心法是儒门九经浩然篇章的分支,属于孟子一脉。
这一脉,凝聚最多的就是碧血丹心与赤子之心,除此之外,还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等等。
限于功法问题,庄语院浩然府弟子凝聚的多是赤子之心,像其他的碧血丹心之类的就很少了。
当然,功法也不是绝对,按林虎所想,比如南宋的文天祥若是能来到这个世界,凭着他的志向,气节,热血,哪怕没有任何功法,也照样能将碧血丹心给凝聚出来。
“唉,头痛啊!”
林虎看着手中的浩然心法无奈地道,随即,将此书收进戒指,拿出一本金刚经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龙一象之力()
无论在前世,还是在这一世,金刚经都是广为流传的一部佛经。
林虎研究这部佛经,自然不是突然就对佛家来了兴趣,说到底,还是那本龙象般若功惹得祸。
作为金书中的一部奇书,林虎说不好奇那是假的,只不过,一部功法并不是说给了你就直接可以上手的,还得对武学有一定的理解。
就比如人家段誉,拿到凌波微步没过多久,就可以活学活用,这自然不是说他有多天才,而是人家家学渊源,在此之前,便熟读易经,其中的许多理论都可以看得懂。
换个啥都不懂的现代人,直接将绝世功法扔给你,翻开一看,也只能傻眼。
同理,龙象般若功的运行路线是什么三脉七轮,这个名词林虎听倒是听过,但也只是一知半解,说具体点,他就一点都答不上来了。
要换本类似的功法,说不定林虎早就放弃了,自己又不是缺少功法,也不差这一本。
可谁让这本和佛家有关的功法叫做龙象般若功呢,谁让这本功法是专门增长气力的呢,谁让林虎又有着想要扮猪吃老虎的心思呢?
按照神雕侠侣中的描述,这功夫讲究循序渐进,本来绝无不能练成之理,即便是以金轮法王那资质,练到第十层也就差不多到顶了。
因为人寿有限,可要是有人能得享千岁高龄,最终必臻第十三层境界。
这在神雕中是不可能的,没人能活那么长,可在林虎所在的这个世界。却不是问题。
如果不出意外,一般七劫以上的真人,至少都能活到一千岁,这就更别说那些真君天君一类的人物了。
在修炼界中,修士若没有活个千年。都不好意思称自己为老夫或是老祖。
也就是说,龙象般若功的那点循序渐进,水磨工夫真算不了什么,至少人家还有个念想不是,据说,许多变。态功法花个万年时间都不一定能突破至最高境界。
按照经书描述。此功臻至最高境界后,习练者便可以拥有“十三龙”“十三象”之力,这也是为什么此功被称为龙象般若功的原因。
只是,普通飞龙,蛟龙是龙。真龙,天龙也是龙;普通大象,长毛象是象,白玉神象,太古神象也是象,并没有特指是哪一种。
而龙象般若功最神妙的地方就在这里,它对人的增幅几乎是永无止境的。
如果可以的话,同是第十三层。寻常凡境武者最多只能发挥出十三飞龙之力,而要是真君的话,发挥出的就是十三天龙之力。
值此一项。龙象般若功就当得起神功之称,被大雪山法王寺当做镇寺神功也就是一点都不奇怪了。
相比之下,九阴真经就要逊色得多了,在真人境界之前,它是神功;在真人前期,还能算不错;在真人后期。就只能沦为平凡了。
而在真君手中,除了一些奇思妙想外。几乎就是废物了,因为。真人已经开始熟悉宇宙本源,法则运转,一招一式之间,俱都技近乎道。
随随便便,就能创造出类似九阴白骨爪之类的所谓神功绝技,毕竟,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哪怕再学究天人,通读三千道藏,终究也只是凡人而已。
而真君,换个角度来说,已经是仙人了,二者层次不同,看待的角度也不同,自然无法相比。
可以说,在真君之后,修士就没有什么天阶地阶之分了,因为,他们自己就是道,是神,大多数功法只能阻碍他们而已。
龙象般若功作为一部成长性功法,它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金轮一脉能够突然崛起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连大梦神君这种级别的人物都为此不惜丢些面子,也要将金轮法王堵在学院,真的只是为了出那么一口气么?说到底,还是此功的价值太大了。
不过,说来也搞笑的是,要不是神雕侠侣在北魏大卖,此功就是在金轮一脉内部也是不受重视的存在。
毕竟,即便在修士的漫长生命中,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