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实王晓叶从来没坐过自行车,又是坐在大梁上,既新鲜又胆怵,两只小胳膊紧紧抱住自行车把,一副害怕的样子。

    没有办法呀:现实中自行车还不普及,根本没有卖带小孩儿的自行车小木椅子的;

    前世里这样的大梁自行车已经过时,都是在后衣架上装小椅子,而后衣架还要用来驮东西。所以,只好委屈她坐在光秃秃的自行车大梁上。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三章 王晓叶见王晓叶() 
叫开门以后,前世王晓叶被这一情景惊呆了,忙抱过现实中的王晓叶,埋怨道:“你自己比自行车也高不了多少,还推着个小孩子,你们两个都摔着怎么办?”

    腊梅笑笑说:“不远儿,这个有大梁,我就推着小妹妹来啦。”

    前世王晓叶:“这是你妹妹?”

    腊梅:“嗯呐。”

    前世王晓叶:“多大了?”

    腊梅:“一周岁另八个来月。”

    前世王晓叶:“你们两个长得有点儿不大像。”

    腊梅:“我妈说,我随我爸爸。”

    “”

    说着话,三人来到客厅里。

    今天客厅里有两个客人。经前世王晓叶介绍,两人都是国税局家属院的邻居,是串门说话啦呱来了。

    “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卖嫩玉米、买旧衣裳的小亲戚?”邻居甲问道。

    “是的。”前世王晓叶回道:“别看人小,很会做买卖,小账儿算的倍儿清。”

    “这是姊妹俩?”邻居乙问。

    前世王晓叶:“我问了,说是。”

    腊梅见前世王晓叶有些不确定,对邻居乙说:“是的,这是我小妹妹。”

    邻居乙:“亲的?”

    腊梅点点头:“嗯呐!”

    邻居乙:“你们姊妹俩长得有些不大像。”

    邻居甲忽然像发现什么,两只眼睛在前世王晓叶和现实王晓叶之间来回转了转,笑呵呵地对前世王晓叶说:“晓叶,这个小姑娘跟你有些傍符,说你们是祖孙俩,保准有人相信。”

    邻居乙闻听,也看起来:“哪里是傍符,简直是太像了。你们看这小嘴儿,这小鼻子儿,还有这一双大眼睛,活脱脱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王晓叶。”

    前世王晓叶也看出来了。但被人们说出来,又觉得不好意思。笑笑说:“这孩子的妈妈与我哥哥很熟悉,才扯上的亲戚。与我一点儿血缘关系也没有。怎么会相似?你们看走眼了吧!”

    “才没看走眼呢!要不让你这个小亲戚说说,”邻居又转向腊梅:“小姑娘,你说,她们两个长得像不像?”

    腊梅心里说:她们就是一个人,能长得不像吗!嘴上却说:“有点儿像,只是我妹妹的脸显的圆些。”

    邻居甲:“这是小哩,吃的又胖,脸蛋儿都扎撒的原因。要是长大了,下去婴儿肥,保准一样。”

    邻居乙:“哎,我说晓叶,你快着努力当个名人吧!将来以后给你拍电影、电视什么的,就让这个小姑娘当你的特型演员,饰演你不用化妆。”

    前世王晓叶:“你们就糟改我吧!我一个癌症病人,有什么前途!”

    邻居甲:“那可说不定,抗癌明星也是名人。你工作再做出成绩来,不一样成为名人?”

    在两个邻居的说笑声中,前世王晓叶抱着现实王晓叶说道:“她们说咱两个长得一样,咱们看看镜子去,让奶奶看看长得像不像?”说着拿出一个梳头镜子观看起来。

    “还真有点儿像。”前世王晓叶高兴地说道,并亲了一下现实王晓叶的脸蛋儿一下。

    现实王晓叶在前世王晓叶怀里,不哭不闹也不笑,忽闪着一对大眼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又看看客厅,好像被陌生的环境吸引了似的。又好像心灵相通,与前世的自己融为一体,倾听着人们的评判。

    哈哈!有谁抱过小时候的自己?!

    前世王晓叶办到了:五十一岁的她抱着一周岁另八个月的自己,优哉游哉,美得不行,竟然在客厅里转起圈子来。

    邻居们见前世王晓叶来了亲戚,说笑了一会儿,也就离开了。

    前世王晓叶可就忙活开了,拿出两个大水蜜桃,给了腊梅和现实王晓叶一人一个;

    又拿出糖盒,一人给装了衣兜里一把糖果。看着现实王晓叶抱着水蜜桃歪着脑袋啃的样子,笑得“格格”滴!

    腊梅却无心多待下去。放下笨鸡蛋和嫩玉米、鲜红薯叶,把王晓叶收拾出来的旧衣裳搭到自行车后衣架上,现实王晓叶抱到大梁上,推着离开了前世王晓叶家。

    今天出来的晚了些,还有很多事要做,她必须快马加鞭。

    走到背人处,腊梅赶紧闪进空间通道。

    自行车太高了,别说前世王晓叶担心,就连路人都向她投来不解的眼神:什么时代了,还有小孩子推着五、六十年代的加重飞鸽自行车,还驮着个小孩子!

    腊梅把旧衣裳放在空间堂屋里,让王晓叶依然在堂屋拼图上坐着吃水蜜桃,她自己骑着儿童自行车,驮着嫩玉米来到农贸市场。

    嫩玉米很好卖,人们已经认识了她的品种,买的基本都是老主户。为了买她的嫩玉米,有的早早地等在了这里。

    除了嫩玉米外,腊梅还拿出来了十八个笨鸡蛋。

    为了试探行情,腊梅没有把所有的笨鸡蛋给前世王晓叶,而是还是给了她二十个,剩下的她拿到农贸市场。

    她想看看笨鸡蛋在这里好卖不好卖。最主要的是人们认同不认同!

    “这是散养的母鸡下的笨鸡蛋,是吃活虫供养起来的,保证有营养。”腊梅拿出鸡蛋又吆喝起来。

    “你的嫩玉米确实是老品种,比杂交玉米、水果玉米都好吃,这个大家都看得出来。这鸡蛋是带皮儿的,可不好说。”

    “有的人批发了养鸡场里的小洋鸡蛋,冒充笨鸡蛋卖。回去一打开,鸡蛋黄儿一点儿也不黄,跟大洋鸡蛋一个样!”

    “是啊,买鸡蛋就如同隔山买老牛,买回去吃的时候才知道。为了不上当受骗,我宁愿吃洋鸡蛋。”

    “”

    人们围着笨鸡蛋议论纷纷,谁也不蹲下看一眼。

    腊梅:“我这个绝对是笨鸡蛋,鸡蛋黄儿像橙子一样黄里带红。你要不要?要要,我磕开一个你看看。保证橙黄橙黄的。

    “自己的鸡下的,不多,就十八个。你要包圆儿,磕开的一个你拿走,不算钱。”

    “当真?”一个中年男人问。

    腊梅:“当真!你有玻璃杯没有?要有,就磕到你的玻璃杯里。”

    中年男人:“那好,我去找一个水杯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四章 卖笨鸡蛋旗开得胜() 
工夫不大,中年男人找来了一个高个儿玻璃罐头瓶,能当水杯的那种:“往这里磕!”

    腊梅:“你自己拿,我磕。我拿你别再说我做着记号。”

    “不会的,谁拿还不一样!”中年男人说着,还是拿了里面一个大个儿的鸡蛋,交给了腊梅。

    腊梅在水泥地面上轻轻磕了磕,然后两只手一掰——一个橙黄色的鸡蛋黄儿混合着乳白色的液体,滴落到透明的玻璃罐头瓶里。

    “嗬,蛋黄儿真黄!”

    “看来,还真是吃活虫儿下的。”

    “你怎么知道是吃活虫儿?”

    “圈养的笨鸡现在也都为鸡饲料,下的鸡蛋黄儿不黄。只有放养着,才能下出这成色的鸡蛋黄儿。”

    “是啊,是啊,鸡是吃虫子的,它放养着,就能到处捉活虫儿吃!老常年的鸡都放养着,蛋黄儿都跟这个似的,黄的发红。是笨鸡蛋无疑了。”

    “”

    人们又是一番议论。

    “你都要了不?”一个中年妇女问中年男人:“要是要不了,匀给我几个。”

    中年男人用手将鸡蛋一护:“一共才十八个,还磕开了一个,我如何要不了!再有这些我也照收不误。”

    “你捂着干什么,我又不给你抢!”中年妇女白了中年男人一眼,揶揄道。

    “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鸡蛋了,真怕你给抢了走!”中年男人“嘿嘿”笑着,给了腊梅十七块钱。

    “你家里还有没有?”

    没买着的人们问道。

    腊梅:“有,我们村里的鸡都是放养的,你们要买,我给你们回些来,成色与我这个绝对一样。”

    “那好,我们明天等在这里,买你的笨鸡蛋。”

    卖笨鸡蛋旗开得胜!

    腊梅高兴之余,却又发起愁来:又说大话了!

    笨鸡蛋在这世好卖是好卖,但蛋源呢?

    已经给(二)奶奶回了二十多个,再要回,上谁家?

    十一队的人家她虽然都知道与自己前世的关系,没出五服的就有十几家,但也只是她知道人家。如今换了这具小身体,还是个拖油瓶,接触起来就有了很多障碍。

    再说了,在本队家家户户回鸡蛋,自己又怎样给人们解释?人们势必怀疑:一个白头发老太太,怎么会要这么多鸡蛋?她究竟是神还是人呢?

    好不容易有了个保护自己的说法,别再被自己的行为破坏掉。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最好给自己保留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

    那就到别处去,到一个谁也不认识自己的、不知道自己情况的地方去回收!

    可这个时代不允许个人做买卖,明目张胆地收必定不行!何况这具小身体这么小,人们还不像看怪物一样围观自己?!

    怎么办?

    很好的商机,却要断送在货源上,而这货源就在身边,腊梅一百个不甘心。

    一条条地想着计策,又一条条地被自己否认,心里乱成了一团麻。

    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村庄。抬眼一看,“马家庄”三个大字书写在村边围墙上。

    原来,她一边走一边想心思,依照以往的习惯,在背人处闪进了空间通道,来到了现实中。由于思想过于集中,却回忆不起是怎样进出空间通道的了。

    现实中的马家庄距离城里有三里地,前世二00八年,已经划归到城里并建了楼房。这里离国税局家属院不远,应该是幸福小区的位置。

    闹了半天还没出前世的县城范围。

    现实中,马家庄也是个自然村,有大几十户人家,村里肯定也有小卖部。

    上次是在半路上的门庄供销社卖的洋鸡蛋,今天何不在这村里卖掉!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他们闹不清自己是哪里滴!

    卖嫩玉米和笨鸡蛋的时候,王晓叶在空间堂屋里又尿了裤子。腊梅为了训练她蹲着撒尿或者告诉人,这次把她带了出来。

    还是推着加重飞鸽自行车,前头的车筐里放着鸡蛋,大梁上坐着王晓叶。

    边走边问,很快找到了村里的小卖部。为了看着方便,把自行车支在小卖部门口,然后把王晓叶抱下来,拿着鸡蛋布兜,牵着着王晓叶的小手儿进了小卖部。

    小卖部里也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

    这个时期妇女有文化的很少,年轻的又轮不到干这项工作,就让上岁数的老者承担了。而且还都是村里有头脸儿有文化的人。

    此时,老者正坐在柜台里面结算着什么。一副老花镜架在鼻梁上,算盘珠子打的“劈里啪啦”响。

    “卖鸡蛋!”腊梅把鸡蛋布兜放到柜台上喊道。

    老者从镜片上面看了看比柜台高出一头皮的腊梅,又看了看鸡蛋,当确定就是眼前这个小孩子招呼的以后,才站起身子,解开布兜看里面的鸡蛋。

    老者被布兜里的鸡蛋惊呆了:这么大个儿,这也是鸡蛋?一只手拿起一个鸡蛋,一只手握成筒状冲着阳光看了看,透亮,说明皮很薄,不是鸡蛋又是什么!

    “四毛五一斤。”老者前胸探出柜台:“卖不卖?”

    这是稀有品种,先把价钱说给人家。虽然是个小孩子,但也是卖主,别再因为价钱起纷争。

    腊梅:“卖!”

    老者随即把鸡蛋拾到架子秤上:“整三斤,一块三毛五分钱。”

    “嗯!”

    腊梅应道。同时心里想:这个时代民风就是纯正,一点儿也不欺负幼童。毛园是,这里也是,前世是三斤,拿到这世还是三斤,一点儿也不多不少!

    老者把钱给腊梅的时候,小卖部里进来了一胖一瘦用瓢端着鸡蛋的老太太。看样子是做着伴儿来卖鸡蛋的。

    瘦些的老太太看见架子秤盘里的大洋鸡蛋,惊诧地张大了嘴巴:“谁家的鸡下的蛋,这么大?”

    老者一指腊梅:“是这个小姑娘卖的。八个就秤了一斤,还从来没收到过这么大个儿!”

    胖老太太:“是不是鸭蛋呀?”

    老者:“不是,鸭蛋皮厚,发青,光滑。刚才我照了照,这个是鸡蛋无疑。要不,你们也冲着阳光看看,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

    胖老太太还真的拿起一个,冲着阳光看起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五章 闯祸了!() 
瘦老太太:“八个一斤?比我们的三廷儿多一廷儿呀?我们的十二个都秤不了一斤。”

    胖老太太照后又把鸡蛋放回去,新奇地说:“还真是鸡蛋!这么大,肯定好吃。”

    瘦老太太:“好吃不好吃,买两个尝尝,不就知道了。马算盘,卖我们每人两个,尝尝鲜,怎么样?”

    老者:“你是老嫂子哩,说出来了,我能不卖给你嘛!就要两个?”

    瘦老太太:“就要两个,尝尝就行。”

    老者把秤盘里的鸡蛋留了两个,其余的拾到箱子里,秤好后说道:“两个二两半,秤好你的刨出来,再算账。”

    “我也要两个。”胖老太太说:“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鸡蛋哩,也尝尝鲜。”

    老者:“好唻!”说着又放上两个秤了秤:“也是二两半。”

    两个老太太算好账后,每人拿着两个大洋鸡蛋高高兴兴地走了。

    一旁的腊梅见状心想:真是物以稀为贵呀,前世里不受待见的大洋鸡蛋,在这世里竟然如此稀罕。吃过以后不知有何感想?

    忽然又想到:她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