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了一会儿,宋依依拿起脸盆、洗漱用品和毛巾:“我先去洗漱了,今晚准备早点睡觉。”
等到宋依依洗漱完毕,钻进被窝,听着李海云和邓欣,还在讨论究竟加入哪个社团好,迷迷糊糊地渐入了梦乡。
而彭秋艳和苏明,经过了一番参观和比较,此时,正在易经社排队报名呢。
易经社报名的程序比其它社团都要严格,首先要填写报名申请单。
当然这里没有印刷好的表格,但提供白纸,按照已经做好的示范表格,由报名人自己先画出表格,然后填写。
然后,由发起人曹赫进行简单面试。
如果面试通过,要留下来,现场作答一张测试卷纸,因为入社的其中一项要求是,必须有易经基础。
这张测试卷,是牟思青亲自草拟的,有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三个题型,是对报名者,关于易经学习情况的摸底。
接下来,就是回去等测试成绩,合格者会接到易经社的入社通知。
别看易经社的门槛,设得挺高,但报名的人,却有增无减。
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以带领着社内成员,走出校门。与京大、清华、人大的同学一起,进行研究。
可以说,四校学生联动,为这个新成立的社团,带来了极大的吸引力!
不光在中医学院,即使在其它三校,易经社同样火爆!
它的知名度迅速上升,让其他学校一些有实力的老牌社团,都感到了竞争力。
苏明是完全看上了,加入易经社,就有机会认识,其它三所著名大学的,同学的机会。
第四百二十章 肺腑之言()
虽说大学明面上,都不赞成搞对象,像自己学校还明令禁止,但苏明可不会,傻到遇到好的,还不下手的地步!
而彭秋艳想要加入易经社,当然不是为了找对象。她是想要交朋友!
她原本在家乡时,挺有优越感的。
可是,当到京城上学后,彭秋艳发现自己没了自信。
无论是年纪比自己大的同学,还是岁数比自己小的同学,眼界都比她宽。
在宿舍里,她的家境是最差的。就连在食堂里吃饭,几个人坐在一起,她买的菜都是最便宜的、最单一的。
虽然知道大家需要比的是学习,但彭秋艳还是很在意这些的。
因此,她和苏明一拍即合,决定加入易经社。
彭秋艳幻想着,如果能够通过社里活动,认识并结交上大官家的孩子,那么,以后随着友谊的逐渐加深,她得到的帮助,一定会越来越多的!
两人填好了表格,就由曹赫进行面试。
曹赫看了看申请表,才知道,面前这两个人,和宋依依是一个宿舍的。
他本想问问,她们宿舍的其他人,是不是也想要加入易经社。但是,为了不破坏易经社,都是别人哭着喊着,想要加入的形象,曹赫艰难地丢掉了这个想法。
曹赫问了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实际上他在看了家庭状况那栏后,就想把彭秋艳淘汰掉,但最后还是让两个人都去测试了。
目的就是,这两个人回去在宿舍里,一宣传,其他人觉得好,当然就会来报名了。
彭秋艳和苏明,答的头昏脑涨,才交了写满了字,但不知对错的测试卷。
等二人回到宿舍时,已经熄灯了。
第二天一早,宋依依第一个起了床,洗漱完毕,出去晨跑了一圈,才回来取饭盒。
冯德萱、邓欣、李海云,也陆续起了床。
冯德萱昨晚睡得不比宋依依晚多少,所以,今早在宋依依起床后不久,她也起床,先去了厕所,打理自己。
等宋依依回来,她就拿了饭盒和书包,挽着宋依依的胳膊,把半个身子的重量,靠在身边这个,骨架比她瘦一圈的人身上,有气无力地一步一步下楼。
宋依依看她的脸色有些发白,关心地问道:“你肚子很疼?”
冯德萱小声地说:“不很疼,但是丝丝拉拉地疼,让人太难受了!”
宋依依微微皱着眉头:“那你以前没调理一下呀?这样每个月多招罪!”
冯德萱小声说道:“我以前没这毛病。就是三年前,我家那里遇到一次台风,下暴雨,我堂叔家的小弟,出去玩一直没回来,大家都帮着去找人。”
“我也去了,正赶上那时是特殊情况。”
“嗯,好在人找到了,只是被冻得感冒发烧,大病了一场。”
“我从那时起,就添了这个毛病,一到这个时候,就肚子痛。但痛的不严重,就是一直痛,真的挺折磨人的!”
宋依依半拖着她,出了宿舍楼:“你那是寒气入体了。那个时候,手都尽量不要碰凉的东西,更何况你是脚碰到了冷水。”
冯德萱咝了一声:“我不是碰到了冷水,那时街上的雨水都没膝了,我是脚和腿,就一直泡在冷水里。”
宋依依可怜地看了她一眼:“多亏你从小练武,气血旺!不然落下的毛病会更严重,甚至会影响到生育。”
冯德萱身子一抖:“这么严重!那我等放假回家了,就去找老中医,开汤药调理一下。”
站在食堂门口的马远山,朝走过来的宋依依和冯德萱,招招手:“早啊!”
宋依依笑笑:“不早了,都让你等了。”
马远山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是我来早了几分钟。”
三人走进食堂,那位一直对宋依依,照顾有加的大婶,在窗口里面招呼道:“你今天多亏来得早,今早我们蒸了羊肉大葱馅的大包子,只有这五大盆,一个窗口一盆,卖完就没有了。”
宋依依笑吟吟地说道:“真的呀,那我得多买些。”
刚要报数,宋依依却不知道,马远山能吃多少,别买少了,人家不好意思说,再吃不饱,遂回过头问:“马同学,你多少包子能吃饱?”
马远山还真不好意思说多,毕竟女孩子请客,迟疑了一下才说:“六个吧。”
宋依依扫了他一眼,转过头:“大婶,给我来四个,给他来八个包子。另外,一人一份二米粥。”
大嫂麻利地盛粥、拿包子,顺便看了马远山两眼,压低声音,但其实音量也没小多少:“姑娘,你才十六,得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考上大学也不能松劲,学好本事才是真格的……”
宋依依看着,就像说自家小辈一样,说着自己的大婶,虽然长相普通,但她怎么看怎么顺眼,这人是关心自己,才说的这些大实话:“大婶,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
“马同学是昨天帮了我一个忙,所以今天,我请他早餐做答谢的!”
大婶笑了:“这就好,嘿嘿,我多管闲事了。”
本来端着饭盒,转身要去找位子坐下的宋依依,停住了:“大婶,您是为我好,怎么是多管闲事!”
“我们都是没什么生活阅历的年轻人,您这样吃过苦、受过累的大人,在旁边帮我们警醒着,是多好的一件事!”
“大婶,再来四个包子!”
旁边打饭的,其他系的同学,正在琢磨着这听似简单,但好像很有道理的话儿,末了却听到“再来四个包子”的豪言壮语,不禁都乐了。
觉得这名漂亮的女同学,越发地接地气。
因自己被理解、被尊重,进而正处于感动的大婶,闻言哈哈笑了,重又爽朗起来:“你吃四个还不够,这包子个头都快赶上馒头了。”
“放哪里?把你饭盒递过来。”
宋依依眨眨眼睛:“大婶,这四个包子,我是给您买的,谢谢您那么有哲理的教诲!”
大婶愣了一下:“我们供饭的。”
宋依依把饭票,往窗口里一放:“供饭,吃的也就是馒头、粥,到时包子早就没了。”
“大婶,您呐,刚才是肺腑之言;而我呐,现在是诚意之举。”
第四百二十一章 约战()
语毕,宋依依也不再说什么,转身而去。
这里是食堂,是学生买饭的地方,她总不能耽误大婶的本职工作。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马远山,心中有些对刚才事情的感动,但更多的却是感悟!
这女孩说话透彻,行事大气,更重要的是,她能够从普通人身上汲取力量!这正是自己所欠缺的!
既然一起来的,又没什么暧昧,所以马远山就和宋依依、冯德萱,坐在了一起。
冯德萱同样买的羊肉包子,宋依依过来时,她已经吃了大半个包子。
因为喝了热粥,肚子痛轻了不少,冯德萱的脸色,也好看了一些:“依依,快趁热吃,不然等凉了,羊肉就发膻了。”
“嗯,这包子真香,跟我以前吃过的山羊肉,感觉不太一样。”
宋依依尝了两口:“这是蒙省的草原羔羊肉,又嫩又香!”
马远山几口一只包子进肚,又喝了口粥,玩笑道:“看来还是别人请的饭好吃,这是我从开学到现在,吃得最好的早餐!”
冯德萱正在啃第二只包子,听到这话儿,立刻拆台:“别说的那么假,这羊肉包子,本来就是开学以来,最香的早饭。”
马远山已经不惧冯德萱那张冷脸,以及嘴里不招人爱听的话儿:“你这话没道理,本来这包子有七分好,结果因为是宋依依请的,一下子就变成十分好了,懂不懂!”
冯德萱呲着牙:“当然懂,就是没花钱,还吃到好东西,占便宜了呗。”
宋依依笑呵呵地一边吃包子,一边听他们俩打嘴架。
等到李海云和邓欣端着早饭,过来时,宋依依已经在吃第三只包子了。
二人有些发愣地看看马远山,宋依依连忙介绍:“这位马同学,是和我们班长一个宿舍的。”
李海云礼貌地朝马远山打过招呼,刚坐下来,就压制不住兴奋地说:“老幺,我今天运气太好了。我买早饭,到我时,就剩三只包子了,排在我后面的同学一阵哀嚎呀!”
“我本来两只包子就够,但我一想,可不能辜负了我的好运气,我就把那三只包子全买了,嘻嘻。”
邓欣叹了口气:“我排的那个窗口,到我时,只有最后两只包子了。”
李海云看了她饭盒里的两只包子一眼:“你要是不够,我给你一只包子,反正我吃着也费劲。”
邓欣愉快地说道:“好啊,我一会儿,给你饭票。”
马远山吃到第七只包子时,肩膀被人重重地一拍:“哎呦,我说你今天不吭不响地,自己先来了食堂,是不是早知道,食堂限量供应羊肉包子啊!”
接着,他饭盒里剩下的最后一只包子,就被一只手抓了过去。
马远山正嚼着包子呢,有些含混地扭头说道:“我根本不知道,我又没有亲戚在食堂!”
叶仲秋咬了一大口包子之后,挨着马远山坐下来,装作才看到宋依依她们的样子:“各位同学好,刚才光顾着抢包子了,才看到你们,请不要介意啊。”
随后过来的王鹏等人,甚为无奈,他们躲到旁边的桌子去了。这个老五,别一会儿,再说出什么弱智的话儿来。
而曹赫则因为昨晚忙得太晚,现在还在宿舍睡觉呢。
宋依依和冯德萱吃完饭,去了专用教室。距离上课,还有一个钟头,两人也不闲聊,抓紧时间开始预习新课。
宋依依虽然医术高超,但对于大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也疏忽不得。期末考试,往往会遇到抠字眼的题。
大意失荆州!宋依依可是一心要拿一等奖学金的人。好好学习,好好考试,她要用优秀的成绩,向家人汇报的。
俗吗?一点都不俗!
宋依依做为晚辈,用优异的学习成绩,让长辈高兴。这是她离开家,在外求学时,用来表达孝心的方式。
宋依依做为学生,用自己满意的成绩,向老师、向学校表明,她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是她尊师重教的方式。
所以,宋依依虽然看书的速度快,但她是非常用心的!
半个钟头后,宋依依合上书,向窗外眺望,这样可以休息一下眼睛。
秦耀祖吃完了早餐,一路上与另两名发起人,讨论了一下乒乓球社,成立后的首次活动,才兴冲冲地来到了教室。
见宋依依和冯德萱已经坐在了教室,道了声早,这才在座位上。
离上课还有十分钟,三人的早自习基本结束了。
冯德萱忽然想起,马远山说的话,就问道:“班长,听说你发起建立了个什么社来着。”
秦耀祖立刻来了兴致:“乒乓球社!”
“乒乓球可是我们国家的国球!会的人很多,非常有群众基础,而且能够强身健体。”
“正好我们学校就有乒乓球案子,我们已经跟学校说好,只要不破坏,就可以借给我们社团活动时用。”
秦耀祖因为岁数比她们都要大不少,所以平时是非常稳重的老大哥形象,此时言语间迸发出激情,让宋依依觉得,他立时年轻了五岁。
秦耀祖看看宋依依和冯德萱:“考考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第一个,乒乓球的世界冠军是谁不?”
宋依依眨眨眼睛,她前世对体育不太关注,乒乓球知道邓亚萍、王楠,但这都是九十年代后的女子冠军。
正想着,冯德萱非常肯定地说:“我知道!我爷爷曾经跟我说,在五九年的时候,我们国家获得了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那名运动员叫容国团!”
“当时,我爷爷还特意买酒,在家里庆祝了一番,说是他给华夏国争气了!”
秦耀祖眼里闪着亮光:“是啊,从那之后,我们国家运动员的乒乓球水平,就越来越高!男团、女团、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这七大项目的冠军,基本上都让我们国家包圆了!”
冯德萱直点头:“可不,我们的乒乓球厉害着呢!我也会打,水平还行。”
“啥时候,班长咱俩比一次?”
秦耀祖笑了:“男的跟女的打,会不会有点欺负人?”
冯德萱握着拳头一挥:“班长,你还不一定打得过我呢!”
第四百二十二章 请假()
冯德萱转过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