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知府可惜的看着穆扬灵,这样的人要是多几个,天下说不定就太平了。
想到这儿,他又隐隐期待着育幼院的孩子赶紧学成离开,他很想看看他们今后会过得怎么样。
因为在午饭时候,穆扬灵和方知府达成了共识,下午谈判的时候就很快敲定了新的合约。
方知府将知府的印章盖上去,算是对此合约进行公证了。
穆扬灵抬头看向对面育幼院的少年,见他们表情都有些冷,看向穆扬灵他们这边的时候又有些局促,而当时主动提出将收益提到三成的少年则红着眼睛坐在另一边,隐隐是被几个少年排斥了。
她转移开目光,将文件一分为三,府衙留一份,他们穆家一份,还有一份留在育幼院,见方知府站起来要告辞,她就笑道:“方大人,既然来了不如就多留一下?听我给孩子们讲讲课如何?”
方知府挑眉,问道:“穆姑娘还在育幼院里做先生吗?”
穆扬灵摇头,“我只是粗粗认得几个字,连学都没上过,怎么可能给他们当先生?不过我虽没上过学,有些东西却看得比他们透。”
方知府感兴趣的又坐下,笑道:“那我得听一听。”
穆扬灵就站在讲台上,看着底下的孩子,指着先前提出异议的少年道:“今天育幼院这一边表现得最好的是他。”
少年涨红了脸,局促不安的看着穆扬灵,下面的孩子也叽叽喳喳起来,他们觉得少年是忘恩负义。
“你们是觉得这位大哥哥提出将利益分三成是忘恩负义,对吗?”底下一静,穆扬灵看了一圈,道:“可他是唯一一个会为了自己和你们的利益站出来的人,就凭这副勇气,他今天的表现就在你们之上。”
“可穆姑娘对我们很好,我们应该感恩戴德……”底下一个小姑娘低声道。
穆扬灵笑着点头,“我当然对你们很好,你们自然也应该感恩戴德,但这和你们争取自己应当的权益并不相违背,只要是合法合理的,你们就都应该去争取,他敢站出来,就足以证明他的勇气,如果他能在提出来前做足调查,且准备好据点论点,我会更欣赏。”
本来还忐忑不安的少年炯炯有神的看着穆扬灵。
穆扬灵看着底下的孩子道:“本来我是不想说的,但既然开了头,我就权做一次先生,如果我是育幼院里的孩子,我对分配的利益不满,我会提出来,但在提出来之前我会先做好调查,如果事实证明我得到的的确少了,我绝不会错过这次会议的召开,当场提出来。”
“不仅对穆家,对府衙,你们也有提出要求的权利,只要是合法且合理的。”
本来还兴致盎然的知府大人顿觉不妙,果然,穆扬灵下一句就道:“比如这一次,你们就应该趁此难得的机会提出让府衙尽量帮你们解决实习的地方,要知道,你们学的不仅是种地,还有木工,账房,厨师,泥瓦工等工种,课程中所有的手艺课是全都要通过实践才能正式上工的,穆家人脉有限,能够给你们安排的实习机会少之又少,但府衙却不一样。”
大家目光“唰唰”的看向方知府。
方知府扯了一下嘴角。
穆扬灵就可惜道:“可惜这次会议已经盖章定论了,你们就只能等下一次,这一次我没有提醒你们,是希望你们能够学会自己思考,孩子们,我当然相信我会对你们好,我也相信你们会回报我,我更相信这个世界上全都是好人,但是,你们要知道,这只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相信,是一个愿景,你们与其去期待一个人的好心,一个家族的好心,不如将其制度化,因为一个人的好心是会变的,再有,好心,对你们未必就是对的,是合适的,而我,相信你们会感恩,但我更愿意将所有涉及利益的事制度好,你们以后回报我,回报育幼院,我会很开心,你们不回报,我也会祝福你们,你们因恩生怨,损坏到育幼院或穆家,我也不怕,不怪,因为有制度在此,你们就损坏不到。”
“孩子们,记住了我今天说的话了吗?”
之前胆大的少年低下头沉思,然后抬起头道:“我明白了,姑娘,制度比人治好。”
第392章 发明()
穆扬灵惊讶的看向他,之前那番话更多的是为了这个少年在育幼院里免遭排斥,她见过太多因孤立,鄙薄而造成的怨忿,她不想从育幼院里走出去的孩子会反过来怨恨育幼院,怨恨曾经和他一起同甘共苦过的兄弟姐妹。
没想到这个少年会给她这样的惊喜,穆扬灵心中激赏,面上却不动声色的点头道:“你总结得很好,就是这个意思。”
穆扬灵瞥了方知府一眼,看着底下的孩子道:“所以,孩子们,我希望你们是宽容,睿智的,大家群策群力,将育幼院办得更好,这不仅是穆家的育幼院,也是汉中府的,更是你们的。”
底下的孩子听得热血沸腾,看向少年的眼神不再是鄙薄和敌意。
穆扬灵微微点头,这才让大家散去,送方知府离开。
方知府上马车前道:“穆姑娘,育幼院并不是完全与你利益相符的,你能鼓励他们提出意见并制度好,可见心胸之宽广,在下自愧不如,你放心,在政策上,只要有麻烦的,大可以去找我。”
得到方知府的这个承诺,穆扬灵高兴不已,“多谢方大人了。”
马车开动,黄师爷不解的道:“大人,这位穆姑娘就不怕育幼院里的孩子权利过多,反过来制擎她吗?”
方知府微微闭着眼睛道:“你想得太多了,就是再过百八十年,育幼院里的孩子也未必能凌驾于穆家之上,她都说了,必须是合法合理且通过穆家和府衙一起讨论认证才能记入制度之中,那些孩子要是太过分,他们不同意记入就是了。”
“不过,她能让步到这个份上,也已经很难得了,世间有几人会去教一大群人来与自己作对的?”方知府叹息道:“如果这些孩子未来有大出息者,良心还未泯,都将是穆家的人脉,一千多人啊……”
方知府思虑到此,又不知道自己大力支持育幼院是对是错了。
黄师爷却笑道:“大人,他们能有多大出息?我也看过他们的课程,对四书还有所涉猎,但五经少有提及,他们的教学重点是放在《论语》,史书,算学,农学及各种手工艺课上,靠科举是不可能了,顶天了以后出来做个账房,木工等。”
这个世界里的出息还是定在政治上,只有为官才能算是有大出息。
方知府也觉得是自己多虑了,微微点头算将此事揭过。
而此时穆扬灵正和柳先生说育幼院里孩子的教育问题,“让先生们引导一下,让学生们有了想法先想办法验证过,别一有新的念头就嚷出来。”
柳先生也怕自家的门槛被学生们踏坏,闻言点头应下。
“让孩子们验证的时候别侵犯他人利益,更要注意自身安全。”孩子的世界是七彩的,谁知道他们听了她这番话会冒出什么想法来?
穆扬灵的顾虑果然应验。
课后,孩子们将穆扬灵的那番话传出去,已经没人再针对敌意那个少年,反而隐隐有些崇拜他,因为穆扬灵说过他们有想法就可以提出来,每个人都开始留心,果然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他们一千多人都要到山谷里打水喝,经常和附近村子的孩子们发生冲突,孩子们要求育幼院在附近打几口水井,好方便他们……
再比如洗衣服等各种小事情,因为有先生们引导,倒不至于一想到就去找博文他们报备,而是想过利大于弊,又能实行后才一并记录下来,然后去找博文他们报备。
由这些事情就引申到了学习生活中,一个选择学习印刷术的学生觉得每次刊印书籍都要雕印一版很麻烦,因为他发现很多字都是重复使用的,因为有一个好兄弟选的是木工,有一次在雕刻先生布置的作业时看到兄弟在用废木料帮底下的弟弟妹妹们雕刻东西,就产生了将字拆开一个一个模型的刻印,要印书的时候再从一堆字模中找出来排版印刷的想法。
因为穆扬灵说过要验证证明可行才提出,所以他就将想法压在心底,一直带着自己的木工小伙伴偷偷的验证。
等到穆扬灵从博文和秀红的争执中听到这个想法时,秋收已经结束,她正在为齐修远三天后的结婚礼物发愁。
“我觉得他这完全是不可能的想象,他之前弄了这么多字模,不都是在浇铸的时候就毁了吗?他的先生都说他是在痴心妄想了。”秀红嘟嘴道。
博文却眼睛发亮,激动的道:“那是因为他还掌握不住浇铸的温度,也有可能是木头不适合做字模,我们换一种材料,或是再多试验一下浇铸温度,说不定能成呢。”
“可这得费多少时间和金钱?”
“不管费多少,有这个可能性就值得我们去试,”博文目光炯炯,面色坚定的道:“秀红表姐,你知道一套新的印刷术对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的影响吗?”
穆扬灵就是听到了这么一句话,就好奇的插了一句,笑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印刷术呢?”
博文就兴奋的将事情说了一遍,道:“林刻试验了好多次,木头雕刻成的字模都受不住浇铸温度,根本不能成印,但他觉得这个法子可行,只是材料的问题,所以私底下找到了我,希望我能给他提供一种比较耐温坚硬的木料,姐,你觉得他的这个想法怎么样?”
穆扬灵听了一凛,愕然的问道:“现在的印刷术还是雕版印刷术吗?”
“是啊,”博文奇怪的看着姐姐,“除了手抄,一直都是雕版印刷啊。”
这怎么可能?
作为穿越老祖宗的世宗皇帝为什么没将活字印刷给弄出来?
穆扬灵瞪大了眼睛问,“你确定一直是雕版?世宗之后也是雕版?”
博文觉得姐姐在开他的玩笑,无奈道:“姐姐,一直以来都只有雕版这一种印刷术啊,您看的史书比我都还多呢,怎么能不知道呢?”
这还是穆扬灵第一次请教他历史知识。
“历史书上什么时候讲过印刷术?”穆扬灵嘀咕了一下,饭也不吃了,直接起身道:“走,带我去看那个林刻同学,他这名字有意思,谁给他取的?”
“他自己取的,本来想叫林雕刻的,但他先生喊了他两天就叫他改了,”博文说到这里哈哈大笑,“据说每次他们先生在教室里一喊雕刻,底下的学生就茫然的看着先生不知道雕刻什么,哈哈……”
第394章 拒绝()
李菁华含笑应下,等他走了,才带着文翠回屋,她将人挥退,半靠在床上看书,文翠出去了大概三刻钟才进来,笑道:“大奶奶,您知道穆姑娘是谁吗?”
李菁华抬眼看她,文翠就笑道:“是我们家未来的四奶奶呢,听说就等着大奶奶嫁进来就定下婚事。”
李菁华微微一愣,眉眼稍松,笑道:“原来是四公子未过门的媳妇,那穆家……”
“穆老爷是大公子手下的一名参将,现在正守着兴州府呢,这位穆姑娘从小与四公子一起长大,大公子也对她敬重得很,经常来府里玩,说不定过两天大奶奶就能见到她了。”
不用过两天,当天下午齐修远就把人请来了,因为他打开了盒子,发现里面是木刻的《论语》第二章,他看了半天没看明白,而穆扬灵是不会送无用的东西恶作剧的,所以只能把人给请来了。
穆扬灵兴高采烈地将林刻的这个发明描述了一遍,然后眼巴巴的看着齐修远,齐修远就失笑道:“不过是一工匠的创举,阿灵,你怎么想到送这东西给我?我手底下可没开有书局。”
说着微微歪头,迟疑道:“难道子衿最近涉猎了书局?这孩子怎么什么生意都做?”
“齐大哥,这个发明的意义不只在于书局,”穆扬灵叫道:“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拿来给您,就是想通过您,为国家做一贡献的。”
齐修远盯着穆扬灵的眼睛看了一会儿,知道她是想他上折,既可以为那叫林刻的小男孩争取到足够的利益,也想让发现人才的功劳落在他头上,可这不过是一印刷的法子,只于书局有些用处,这能算什么功劳?
他可不想贻笑大方。
他将盒子放到一边,双手交叉放在腹部,笑道:“阿灵,齐大哥知道你想帮那孩子,帮育幼院,或者说还想帮我,但这真不算什么功劳,倒是可以找一家书局将这法子给卖了,不过这世上从没有绝对隐秘的技术,这东西很容易就能学到,书局出的价钱也不会很高……”
穆扬灵张大了嘴巴,原来在古人眼里,活字印刷术就是这样的份量,果然代沟够大的,还是自个的弟弟好,有见识。
穆扬灵苦恼的看着齐修远。
齐修远见她脸都皱成了一团,就开玩笑道:“你这顶多算是一门生意,要说功劳,你手里就握着一个大功劳,真这么想为齐大哥拢功劳,那舍不舍得将那功劳给我?”
穆扬灵有气无力的抬眼,问道:“我手里有什么功劳?”
齐修远见她迷糊的样子,不由暗自摇头,“你呀,和浩然一样,”他道:“你家里的那几亩水稻今年亩产有两百四十五斤对吗?”
穆扬灵歪头,“齐大哥说的是城固屯的军田?”
齐修远点头,“阿灵,你知道今年你们那一片水稻的亩产是多少吗?”
见穆扬灵看着他,他就一字一顿的道:“只有八十二斤,因为受旱,你们那一片的均产只有八十二斤每亩,我听说,你将十亩水稻分四种种法,介意和我说说吗?”
穆扬灵自然不介意。
四种种法,两种是抗旱的种子,一种充分灌溉,尽量保证水分,一种旱种,除了中间灌浆的时候浇灌过一次水就不再浇灌。
两种是粮铺买的好种子,依然是以上两种种法,四种收获。
齐修远叹道:“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你手里的这个才是大功劳,四年前我还笑话你和浩然一样胡闹偏执,但现在看来,我们才是真正的愚人。”
“可是齐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