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苏文看上去要在商业路途上走下去了,剧作、童话,甚至连鬼故事都鼓捣出来!
没有比这个让他们更沮丧的事了。当然,对于苏文的新剧作,他们也是颇为期待的,想一睹为快,抱这种情绪的名人也颇为不少,比如水天一,又比如王忘,甚至那些与苏文有过节的家伙也不例外。
交好的人是想看着苏文继续成功,关系坏的人还期待,目的就很明显了,那就是希望看到苏文新作的失败,那样他们就有机会和理由抨击苏文。
他们已经做好给苏文一点颜色瞧瞧的准备!
一切就都等着他的新作公演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销量与公演()
“苏老大,看来你现在是真正做到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境界了!我一路回来,总能听到不少人在谈论要去看你新作品的公演!”
马俊武一进宿舍,就大声嚷嚷,把坐在凳子上看书的苏文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他身上。
听了马俊武赞扬的话,苏文很装逼地点头:“这不是预料中的事么!”
马俊武附和笑了:“所以我说苏老大就是苏老大嘛,你一出手,别说那些小鬼了,就是阎王都要让路呀。我听那些学生干部说,学校领导邀请大剧作家王忘来看你的新作公演,他也答应了。以他对你的看重,这次说不定又是一片赞誉了呢!”
苏文难得谦虚了一句:“希望不是批评才好。”
马俊武扬声说道:“你那剧作我看过,绝对是不输于《雷雨》的经典,就算是批评,也只是不痛不痒的说两句罢了,不会有人大肆抨击的。”
苏文嗯了一声,认可了马俊武的说法。
如果有人敢说《哈姆雷特》不经典的话,那这个世界的人肯定已经疯了——是的,苏文把这部作品搬到这个世界来了。不用谢他,他只是文字的搬运工。
作为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悲剧,《哈姆雷特》的地位不容质疑。
现在苏文一心想鼓捣出能通吃东西方两个市场的作品,剧作是首选。而以艺术与商业价值来论,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绕不过去的高峰。
既然已经“抄”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再次把魔爪伸向莎士比亚这种事,苏文做得得心应手,没有丝毫不好意思。
罗朱看上去名气更大,那是因为涉及了爱情,加上刻画了两个为爱情而死的俊男与美女,这才流传得更广。
但是要说对人物、命运的刻画更为深刻,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中,首推《哈姆雷特》。
悲剧的命运,疯狂的人物,动人的笔触,亲情、爱情,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全部熔于一炉,写就了一部伟大而经典的剧作。
这就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别的不说,那句“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可见这部作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了。
唯有深刻,才能有这样的领悟,或者说争议。
作品之中经典的话语更是层出不穷,类似那“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又比如“世上本无所谓好和坏,思想使然”等等。
可以这么说,《哈姆雷特》在莎翁笔下,到处都是金句,闪耀着文艺与人性的光辉,让人难以忘记。
苏文“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除了把名字定位更有戏剧张力的《王子复仇记》,大致还保持了那些无法舍弃的台词。
当然,对于作品的一些背景,那就得更换一下了。好在苏文经过“创作”童话的锻炼,对于模糊时代与时间功力更深。
剧本的开头,他是这样定位的:“从前。某个国家。”
短短几个字,就让人无法具体定义是东方还是西方,这有利于这两个市场的推广。比如在华夏,那当然是华夏背景;等真拿到西方去发行,那可能又是西方背景咯。
所谓东西方的元素融合,说白了就是万金油嘛。
这将近一年的历练,苏文已经渐渐适应这个世界的一些准则了,或者说变得更狡猾了。
如果作品不是因为首发在华夏,他甚至都打算原文照抄了呢——这个想法可以用在西方市场上,到时他直接用原版原文,都省了翻译的麻烦。
《王子复仇记》改编的一些地方,大概是在用语上更东方化一些,一来是为了适应观众,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苏文存了私心——这么伟大的作品,如果完全西方化创作出来,哪怕大受欢迎,只怕也被人说是西方的胜利,这对于苏文这个华夏人来说,脸面往哪搁呀!
他的成功,当然要作为华夏人荣耀的一部分!
他要帝国的人与他一样,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与荣誉。
你说苏文矫情?都做文抄公了,还说什么荣耀太虚伪?对,他就是矫情了!
你问莎士比亚怎么办?他才不理呢,要问就问老天爷去!莎士比亚在这个世界估计连一条小蝌蚪都还不是呢!
《王子复仇记》成文之后,作为一出经典的舞台剧,苏文自然想让它的诞生更有意义一些。所以,公演之事就成行了。
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怕文学院的剧作社和戏剧社的人太过年轻,无法驾驭这出戏,怕搞砸了,他名声受损还不要紧,一旦毁了这部作品,那才是罪过呀!
好在听说学校看重这戏,还请出了一些有表演功力的教授去镇场子,苏文才稍微宽心。
就在他忐忑期待的时候,在整个京城文化圈子把目光都集中在苏文新戏的情况下,依然还待在京都上下活动的方承世对他们放出了一个颇为震动人心的消息——
《苏文童话》上市将近十天之后,第一周的销量终于统计出来了。
一周销量是四百三十六万册。
一周,四百三十六万!
消息一出,关注的人欣喜有之,那不甘心有嫉妒的声音更是不小:
“我擦!老天爷不让人活了!一周就卖出四五百万册,这书是要奔两千万册的节奏呀!”
按照华夏帝国的出版行情、市场规律,一本书一年下来的总销量,一般是首周销量的四倍以上,甚至更高。
“说不定他只是消费了前期热度,过阵子销量就直线下降了!”规律不能当真理用,何况市场千变万化,当然会有例外的情况出现。
“你觉得可能吗?人家这是童话。童话你懂不懂!靠的就是细水长流!一周销量那么多,更有利于他们宣称推广,一年下来,那些家长听到它的名气,说不定都会给自家小孩买上一本。”
“确实没有天理了!一个年轻人写的童话都卖那么多,我那……唉!”
“这年轻人这一年来风头很盛啊,听说他的《雷雨》出版也准备上市了。现在又推出什么新剧作……”
“人才啊……也是天才……”
新书大卖的消息,进一步刺激了苏文已经高涨的人气,圈内的人对他更为关注了。京都几乎整个文艺圈之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新作《王子复仇记》上。
大家迫不及待想要一睹为快。
在这种氛围中,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天傍晚,华夏文学院的艺术大厅门前再次人山人海。今晚,《王子复仇记》正式上演。
门前,是一张巨大的色彩鲜艳而诡异的《王子复仇记》的宣传海报!(。)
第三百四十章 王子复仇记()
艺术大厅门前,下午还没到六点。≧
凛冽的北风并没有阻碍人们的热情,太阳一下山,就有很多人在附近溜达徘徊了。
有年纪大得像老师的,也有年轻得像学生的,有校内的,还有校外的。
还有一个多小时苏文新作品《王子复仇记》就要在舞台上拉开帷幕。
作为苏文铁杆粉丝,自认是最大支持者的马俊武自然要前来撑场子。他不单自己来,还把能叫上的人都吆喝过来支持了。
宿舍的另外两个人当然不能例外,还有他们班上的同学,不管男女,也不管熟络还是陌生,总之能叫上的绝对不放过。
好在他们班虽然是创作专业,但是大家对于苏文创作剧本这种事并没有排斥,反正都是创作嘛。
所以,对于马俊武动大家来给苏文撑场子,除了同学们踊跃参加外,连班主任梁玲也声动员,大家前来,自然就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了。
唯一一个心里不舒服的要数梁子虚。
当日开学,他为了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表现出自己才华高的一面,想拿苏文当垫脚石,没想到反而被苏文硬生生碾压,直接踩到了地底下,甚至还狂踹了好几脚。
梁子虚永远都忘不了苏文把他的“诗作”改成《偶然》的场景,大家纷纷赞扬苏文更高时,他梁某人的面子坠地,整个学期都抬不起头来。
他想愤图强,写出更好的作品来,以期有一天能赶上甚至越苏文,成为同学们和老师口中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为此他悬梁刺股、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地去学习。
然而一个学期过去了,别说在文学创作上赶上苏文的脚步,人家跑得他都要看不到对方的背影了。
半年来,梁子虚还处于“学习”之中,拿着自己的作品,到处请学长们帮忙指点,当然,也想请一些老师点评一下。
有的作品倒是获得赞扬,也有不少是被批评的。
为了进步,梁子虚都虚心接受,因为他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告诫他,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唯有努力,才能赢得了苏文。
半年过去,他梁子虚进步是不小,但苏文前进的步伐更为夸张——
《雷雨》一出,连王忘那种大师都说苏文称得上剧作大师了。
之后是苏文童话、鬼故事,甚至这家伙写古文都闹出不小的声势来。作品大卖,销量惊人,这些成绩就不说了,他的作品竟然被列入教科书之中!
虽然只是童话作品,也只是在小学范围,但是,那是教科书啊!
就算是梁子虚这个学生,也知道作品列入教科书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多么大的荣誉与利益!
单是这一点,苏文就足以比整个帝国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的作家要成功得多了。
面对半年就做出这种成绩的苏文,梁子虚是一点竞争的心思都提不起来。
不是不想比,而且他还在起跑线,竞争者已经在终点线上,这简直就不给人任何机会,还怎么比?
现在看着艺术厅周围热闹的场景,特别是看到各个学校领导兴高采烈地过来捧场,梁子虚内心除了嫉妒,就只有无奈了。
他看到很多文学界的大人物一一呈现,作协会长水天一、诗协会长海指、剧作大师王忘,都一一现身。
面对此情此景,梁子虚很想喊出“我草”两个字来。
千般嫉,万种恨,汇成一片酸溜溜的话语:“一个专业的人,不好生钻研创作,竟然因为剧作成名,不务正业,这简直是悲哀!”
是的,梁子虚也只能遥遥吐槽苏文了。当然,如果两人换了位置,梁子虚就不会计较是不是正业的。
能成名就好!
他的这种情绪,换在前剧作社副社长杜长风身上,也是成立的。
今日,杜长风也来到了艺术厅门前,看着人们兴高采烈期待苏文即将上演的剧作,他除了苦涩还是苦涩。
今晚,是剧作社与戏剧社多年来第一次合作,推力却是已经名声在外的苏文的作品的威力,两边对《王子复仇记》这部剧作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为顺利上演,不知道有多少社员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一心想把剧作排练好。
今天到了考验他们的时候,两个社团的人虽然有些紧张,更多却是兴奋,他们迫不及待想把一部伟大杰出的戏剧推广给世人。
这种激动,杜长风从熟人那里感受出来了,然而他却无法分享这份喜悦,自从他输掉了戏剧擂台赛,他不想看着苏文踩着他的“尸体”登上剧作社社长的宝座,因此虽然没有明言退社,却再也没有参与过社团事务。
如今社团的事情,成绩也好,荣誉也罢,都与他无关。
与梁子虚一样,杜长风已经没有了与苏文一争长短的心思,后者已经不是他能匹敌的了。
“碰上这家伙,是与他同一时代之人的不幸……”杜长风喃喃自语,好像失去了所有的勇气,灰心沮丧到认为苏文不可战胜。
想想也是,别人不清楚苏文剧作的分量,杜长风学的就是这一专业,很清醒地认识到苏文今日在文坛——确切地说在剧作界,苏文的地位已经高到要很多人都仰望的地步。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鸣惊人,到《玩偶之家》的无双惊艳,再到《雷雨》的霹雳震撼,苏文一步一个脚印,从文学新人慢慢成长为剧作大师。
每一个脚步都走的极其稳妥,特别是《雷雨》的诞生,奠定了苏文一代剧作大师的地位,这是强如王忘都承认的事实。
哪怕苏文日后剧作成绩没有太大的提升,只凭前面三出戏剧,足以让他的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他新作《王子复仇记》不失水准,他将由刚刚奠定剧作大师基础上升到稳固剧作大师地位……”就算不想承认,杜长风却很清楚这一事实——
一旦苏文今晚的《王子复仇记》足够精彩,那么他在剧作界的地位再也没有人可以动摇了,毕竟连续创作出四部优秀剧作,甚至可以说一部比一部经典,这样的功力与荣誉,谁也无法抹杀!
寄希望于苏文失手,搞砸了《王子复仇记》?
杜长风承认,他有过这样的小心思,但是,这会成为现实吗?
夜幕降下。
抱着迷茫的心思,杜长风随着众人进了艺术厅在一个角落坐下,等到周边熄灭了点灯,灯光全部集中在舞台上的时候,喧闹的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王子复仇记》,拉开了帷幕!(。)
第三百四十一章 向经典致敬!()
“决心不过是记忆的努力,它能根据你的记忆随意更改。≥ ”
“世上本无所谓好和坏,只看个人如何去想。”
“成功的骗子,不再以说谎为生,因为被骗的人已经成为他的拥护者,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