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都开始冥思苦想,有的转笔,有的敲桌子,各种小习惯,只是,有一位戳着下巴,想着想着,想着了。
没有办法,太困了,每天睡不过五个小时,而且又是费脑子的工作,真的是煎熬的创作期啊。
安若敲了敲本就开着的门,然后对着会议室里一众“熊猫”兄妹说道:“就知道你们又加班了,大家辛苦了,快吃点儿东西吧。”
“安小姐!”众人神情一振,好吃的!喊声都透着几分兴奋。
而安若但凡知道他们加班了都会带些吃的来犒劳大家,不仅仅是关心,同时也是一种鼓励,让他们都能感受到,这部剧安若是看重的,他们的努力不是白费的。
有些事儿单单去说,不若实际行动来的有说服力,总之,几次下来几位编剧的干劲儿就是比一开始进组时要足。
“哇!这么多好吃的呀!简直不能更幸福。”吃货编剧感觉人生都完满了,她现在可以再战一集剧本,有木有?!
有面,有粥,烧饼肉,包子,还有咖啡、鸳鸯,早餐来讲实在是太丰盛了。
“喜欢就好,趁热吃。”安若说着也坐下来,她基本上都会趁遮样的时候跟大家可以多些沟通,收效也确实不错。
咖啡安若也有给自己买,这会儿就正端着小口的喝着,跟他们几个人围坐一团。
“啊!对了!”刚刚想要加煽情剧情的编剧一口面吞下去,马上兴奋的说道:“你们看这样设定好不好。”说着就将另一个人的面摆到对面。
“父子俩相对坐着,点了两碗面。”
“父亲是看不见的嘛,家里穷,养不起洛生,才送他去茅山派。”
“上山前,父亲想让洛生吃顿好的,就帮他点从来没有吃过的牛肉面,而他又知道儿子的懂事,肯定不肯一个人吃,所以就点了两碗。”
另一位编剧道:“那也投影出,父亲决定送儿子走,实际上已经是完全没有办法了,这会儿点两碗牛肉面,其实他就没未自己的以后打算,只要儿子有了着落他就已然安心了。”
煽情编剧道了句对,又继续说:“然后儿子就跟店家小声说,一碗牛肉面,一碗白面。”
“怎么样这样是不是很有感觉?”煽情编剧眨巴眨巴眼睛说道,她都被自己感动了呢。
又有一位编剧眼睛一亮,道:“这样呢。”说着就拿了筷子往对面的碗里夹牛肉。
“父亲一面叮嘱儿子要听话,要成才,一面将自己碗里的肉夹过去。”她又将刚才夹过去的牛肉夹回来,继续说道:“洛生懂事的一一应下,然后无声的把肉夹回去。”
“完了,我要哭了。”煽情编剧第一个被感动。
“这个真好,是让人看了感动想哭,但是最后会会心一笑,感觉心中暖暖的,煽情但不滥情。”滥情在编剧这边也是习惯语之一,表示有些剧集中不明所以的狂撒狗血热泪。
见他们一个个热火朝天的讨论开来,安若则跟卢胜文相视一笑。
第29章()
环亚电视台的竞争大在圈内早就出了名,之前从安氏转档过去的郑美玲,演砸了一部《天女》,再想要翻身真的是千难万难了,即便这部剧的失利问题并非出在她的身上。
这段日子,郑美玲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甚至懊恼当初为什么要背弃老东家,结果现在是两头不到岸。
“阿玲,这样也不是办法啊,你去找找看刘少,或者上次谈合约的陆少?”郑妈看着女儿一路走红,家里的条件也因此一点点的好转,原以为这次跳槽环亚可以更进一步,谁曾想反倒落得收视惨淡,在台里还处处被排挤。
而她口里说的刘经理和陆经理都是环亚高层,也是董事的二代,当初他们会愿意捧她,现在却是未必了。
郑美玲惨淡的笑了笑,她妈不懂,她是明白的,自己算什么呢,那会儿不过是那些二代故意找李总经理麻烦,勉强算是高层之间的一次角力,她不过是其中无足轻重的棋子罢了。
郑妈妈见女儿不说话,更加着急,家里可是不能失去她这个聚宝盆,于是又急急地出主意道:“要不咱们再回安氏?那边你不是视后嘛!”说着郑妈妈自己都觉得是个好主意,那个方总监很看重她家美玲的。
“妈?!”郑美玲不可置信的望着自己的母亲,当初离开安氏她不是不愧疚,可是家里的情况容不得她去坚守心里的道义、义气什么的,家里需要钱,妈妈时时都会跟她叨念哪里又需要用钱了,所以她便做了忘恩负义的小人。
可是,郑美玲真的想不到妈妈竟然还想着她回去安氏,拿什么脸回去?
看着女儿的脸色,郑妈妈瘪了瘪嘴,终是没有再说什么,不过,却并不甘心,怎么着也不能就这么玩完。
郑美玲看着妈妈的样子又怎么会看不明白,徒然觉得好累,这些年她过的就像陀螺一样,每天不停不停的拍戏,同行都能明白一年接五部戏是什么概念,工作量又有多大,她甚至不敢生病,挂着水也要继续拍。
手渐渐的收拢,心里憋得难受。而郑妈妈见她不言语的样子也是心烦的很,于是,挥了挥手说道:“好了好了,我去买菜,你赶紧收视下也赶紧去环亚吧,过去刷刷脸也是好的,说不定又有别的戏呢,那个《胜为王》就很值得上,好好,我不说了,走了!”最后又瞪了一眼郑美玲,这孩子就是不会来事儿,现在这种情况就得积极些,去跟高层啊,监制的多套套近乎,这样才能再给机会啊。
门关上了,终于安静了。
“啊……”安静过后,一瞬间爆发出的压抑的哭声,就像是孩子那样的嚎啕大哭。
郑美玲压抑太久了,对安氏的愧疚,收视这段时间只能感受到四面八方压过来的深深恶意,心里太闷,太苦了。
而对环亚电视台来说,郑美玲的名气也就这样,至少是不及四大花旦的,所以说至少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接戏的机会了,等到再接到角色的时候,估计咖位比现在又要再降一降了。
其实承受压力的又何止郑美玲一个,自从环亚收视率被安氏的《天下银号》逆袭后,戏剧部全员上下就再没有按时下过班。
收视失利,哪怕仅仅是一部剧集,对他们来说就是极其严重的事情;这便是所处的位置不同,环亚俨然是电视台的第一人,所以他们更不能输,也更输不起,何况还会很直接的影响到广告投放量上。
所以说别看环亚电视台拥有过半的市场份额,实际上他们的工作人员们真实一点儿也不轻松,相反一直处于强压之中。
这种压力,无论这是为了捍卫收视宝座的尊严,还是逆水行舟的危机感,总之,按照环亚总经理李雪阳的话来讲,大家要时时用第一名的要求来对待自己的工作。
而眼看要凭借《胜为王》上档碾压安氏的收视率,可是,却又不禁开始担心,若是对上《天下银号》的大结局会不会不保险啊?
根据经验观众们对于剧集的大结局往往有着极大的执着与热情,特别这个结局还是《天下银号》这样热播剧的。
环亚现在可不能再经历一点儿意外,不然高层们绝对会手撕了他们,戏剧部的员工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来自隔壁台的压力。
难道又要提档?这样未免太失威风了,搞得好像他们怕了安氏似的,不过,又确实是忌惮对方剧集的热度。
左右为难之下,准备上报交由高层来决定,事关收视便没有小事。
而这个消息很快被《胜为王》的男主角于秋知道了,虽然演员没有什么话语权,但是作为环亚的一哥地位肯定是不同的,至少表示下希望可以正常播出还是做得到的。
说起来于秋跟齐天河差不多算是同期出道的,分属于两家电视台,自然少不得一路被比较着上来,只是后来齐天河的演艺事业d
所以他的这一作为很容易让人脑补,让不少工作人员想象关于当年出了多版本的恩怨情仇,竞争对手多年之后再拼收视,想想就很耸动。
其实实际上于秋跟齐天河这些年见面的机会真的不多,私交更是为零,当年倒真的一直互相竞争,比收视比人气,不过绝对没有什么恩怨,而这次于秋也只是单纯的好奇,他的首播撞上齐天河的大结局会如何,齐天河在《天下银号》中的表演他也有看过,同时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如果监制知道他家一哥是这样想的绝对会吐血,好奇毛线啊?不过高层却在知悉于秋的意思之后,默许了如期播出,毕竟环亚上下对《胜为王》可都是信心满满的。
第30章()
三大电视台都坐落在多伦道上,几家的工作人员几乎都彼此认识,而且肯定很容易就会在公车站、地铁站,或是某家实惠美味的小食店碰到面,见得多了一般都会点头微笑示意一下,如果有过接触的说不得还会聊上两句。
大家都在这个行业里做,彼此竞争但也要互通讯息,这也是不成文的一条行规。
只是,最近原本的电台市场份额被一再打破,收视竞争逐渐激烈,也让环亚跟安氏员工私底下的关系微妙了几分。
大家都开始hold住状态,招呼还是要打,有些资讯也仍要共享,只是怎么看彼此眼中都多了几分深意。
特别是最近加班的情况大幅增加,多伦道附近的夜市店铺拢共就那么几家,所以夜宵撞场的状况近来已经发生过好几次。
环亚与安氏的员工甫一碰面,眼神间总是似有火花飞溅,都在心底抱怨对方何必那么拼,给彼此一条活路不好么?而吃过宵夜之后,又都回去电视台继续加班。
最近《师兄来了》跟《胜为王》的主创团队也终于偶遇上了一次,而环亚这边无论是排场、人数都实在是壮观,店老板对他们都比较热情,特别是他们跟安氏这边打招呼时,那种高高在上的蔑视感,眼神中都透露出对这部剧的不屑,似乎此时已然秒了他们收视率一般。
卢监制等人憋闷啊,他们很了不起么?确实了不起啊,环亚这个团队真的是精英中的精英,这顿宵夜安氏的众人吃的略没滋味儿。
转天,卢监制就杀到了安若的办公室求安慰,他昨晚被环亚□□裸的无视加轻视了。
而像安若这般好脾气的boss则是世间难求了,等卢监制差不多发完了牢骚,才挑眉道:“准备这部戏压力这么大?”
“啊?”似是完全没有想到安若会这般问,卢胜文一时被问愣了,两者有关系么?
“怕输?”安若笑吟吟的问道。
“什么呀?”见安若仍在望着他,卢胜文就摇了摇头。
安若敛了笑容,正色道:“环亚比安氏势头强不是今天才开始的,如果不服气的话,就赢过他们啊。”
“你可以想象下你自己拍的剧,赢过《胜为王》。”
卢胜文顺着这个思路一想,感觉整个人都为之一振,其实他一直以来也没有过要赢的觉悟,即便一直在安小姐的鼓励之下,他内心一直以来的真实想法也只是不要输的太难看就好,而这次倒是真的要拼着赢赢看了。
送走了卢胜文,安若笑了笑,其实几家电视台挨着建实在很有远见,这样的碰面实在很能鼓动士气,她倒是要谢谢环亚替她完成了开拍前的动员大会呢。
而且离着近,就真的很容易发现对方的改变,比如最近就连知道这家纯外资的电视台向来都是标榜工作时间规律、合理的。
很快其他两家就知道了秘密可言,据悉从海外引进转向独立制作发展,今后一系列的经营策略也势必都朝着更加本土化的趋势发展。
安氏、,可以想象三大电视台今后的竞争将是何等激烈,环亚的老大位子想来也不会一直这么稳当,真的是想想就令人激动了。
收视、覆盖、广告收入,都是电视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随着竞争的日益白热化,今后企业文化、品牌化的优势也会逐渐凸显,安氏便是一开始就在安若的主张下打出了——安氏出品,必属精品。
这不单单是一句口号,更需要一点点树立起电视台的口碑、信誉,靠的是今后每一部作品的证明,只有得到观众的认可,这一口号才能逐渐深入人心,那么民众对安氏电视台的信赖度、忠诚度都会高出很多。
试想一下,若是有了这样的印象,选择电视台的时候,观众自然会首先收看安氏。
而要树立企业形象却并非一蹴而就,但是绝对要着眼现在,拿每一部作品的品质来累积观众的信任值。
《师兄来了》便是继《天下银号》之后的加码之作,对进一步赢得观众的信任是至关重要。
目前剧本的前十五集已经紧锣密鼓的完成,故事以茅山派这个特定的群体为主线,嫡传弟子分别有家境贫寒的大弟子洛生,孤儿程远,茅山传人也是小师妹,毛翘翘,余下的还有魏芳等一众外门小弟子。
从这些孩子入门、下山、惩恶、扬善,在洛生的领导下众人一点点的成长起来,其中发生了许多欢乐、感动的故事,一步步展开剧情,脉络清晰,基调轻松诙谐,其中偶尔也穿插着点儿煽情、狗血,而骨子里确确实实是宣扬的真善美,向观众们传递的是正能量。
整部剧的题材不可谓不新鲜,剧情的呈现亦是处处精彩,算得上是银幕上的一次创新,而这样的“野路子”也未必不能拉下环亚的奢华之作。
与此同时,卢胜文协同这部剧的导演也完成了选角,拍摄与后十集的剧本创作也将同步进行。
《师兄来了》全剧二十五集,这样的长度使得整体节奏更加的紧凑,只是也难免有意犹未尽之感,这个故事的构架其实很大,可扩展的空间也不小,且可以发展的故事也有一定的独立性,而这也正是安若的野心所在。
这部剧如果收视良好的话,大可以做成一组系列剧,策划得当的话完全可以成为安氏的招牌剧集,专门在每年的假期播出新的一部,成为陪伴学生成长的王牌剧集,当然这都要看市场的反响再从长计议。
再来说这部《师兄来了》主打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