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你没事吧?”宁天灵飞速的跑到了殿上,一头扎进了老皇帝的怀里,嚎啕大哭。
“灵儿,父王没事”老皇帝笑呵呵的摸了摸小女儿的头,抬头的时候不经意的看到刚进殿门的幕青衣,顿时眼中掠过了一刹那的惊讶和疑惑,或许他没想到在这个时候,穿过战火前来看他的,竟然还有这位驸马爷。
幕青衣站在殿下,手臂上的血早已染红了他洁白的衣襟,面对着皇帝无言的审视,他同样沉默应对。
第135章 布局()
皇帝安慰好小女儿,经过深思熟虑,掏出一块令牌抛至殿下幕青衣站立的方向,幕青衣轻松接住。
令牌的正面写了一个“宁”,背面写了一个“萧”,整个形长呈金龙状。幕青衣暗想,莫非这就是宁国最大的一支军队,萧家军的令牌?可是皇帝怎么会轻易将其交到他的手中?回想他刚刚审视他的态度,丝毫没有看出有信任的成分在里面。
“皇上—”幕青衣刚要开口就被皇帝示意止住。
老皇帝一边擦拭女儿脸上的泪水一边斜视了一眼幕青衣,“事到如今,你还是难以开口叫朕一声‘父王’,不过所幸,你也不似其他王子,见风使舵,伙同太子前来逼宫,单凭这一点,朕就再信你一回。灵儿,你跟驸马一起,把这块令牌交给朕的援军,皇城危机将得以解决”
“可是父王,我怎么可以把你一个人丢在这里?还有伏公公,他怎么都不在您身边?”在宁天灵的印象当中,伏公公伺候父王多年,几乎是寸步不离的。
“傻孩子,放心吧,朕在这里很安全,你们快去快回,皇城还有一线生机”老皇帝拍了拍女儿的肩膀,示意她赶紧出发。
宁天灵略微思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同驸马一起去通知援军。
出城之路虽不顺利,可有幕青衣的守护,宁天灵还是多次化险为夷。
两人一路快马加鞭,朝着驻军方向赶去。
经过一番奔波劳顿,二人在一条小溪边终于停了下来,决定小憩一会儿。
宁天灵从马上下来,第一时间跑到溪边,大把大把的捧起溪水,往口中灌去。
幕青衣坐在草坪山,看着她一身凌乱的装束和紧张的神情,心中滋味无以言明。
宁天灵饮完溪水,又走到幕青衣的身边,她没有正眼去看幕青衣,而是直接蹲下来解开他手臂上随意绑住的丝带,检查伤口。
“我没关系”幕青衣身为习武之人,这些皮外伤对他而言,倒也算不上什么大苦大难。
宁天灵沉默的清理了一下伤口,将刚刚从宫殿当中带出来的药粉打开,敷洒在了上面,而后撕开自己的衣襟,重新绑住伤口。
看她这样认真的照顾自己,幕青衣十分的动容,他抬起自己的另一只手臂,刚要覆上她的手,她却似有意的挪开了,让他悬在半空又不得不收了回去。
空气当中弥漫着莫名的忧伤。
“灵儿,皇帝对你真的那么重要吗?”幕青衣打破僵持,侧目注视着她。在她的额前,由于被水浸湿,几缕乱发黏在一起,显得几分狼狈。
“对”宁天灵面无表情的抬头看了他一眼,“我自幼没了母后,就只有这么一个父王,他对我而言,是这个世上最亲的人”宁天灵绑完伤口,疲惫的坐了下来,深深的叹了口气,“在我很小的时候,看到皇室宗亲们的女孩,都有母亲宠爱,她们常常会炫耀自己母亲给绑的小辫,她们总是充满骄傲和自信,而围绕在我身边的,只有年长的嬷嬷和听话的丫鬟,她们唯命是从,战战兢兢,她们可以给我最好的发饰,却一点都不能让我感觉到开心和满足,于是有一天我把所有服侍我的嬷嬷都赶了出去,我当时扬言要把自己的一头秀发给剪了,后来父王赶到阻止了我,他用笨拙的手法帮我绑了两个辫子,虽然无比难看,却让我感觉到了满满的辛福,所以你说,他对我而言,重要吗?”
“在你看来,他是一位好父亲,可是对于万民,他未必是一个好皇帝”幕青衣看着前方,面带恨意,“他欺压异族,奴役百姓,甚至残杀手足!”
“你不了解我父王,就算没有他的侵略和扩张,天下照样会充满纷争,依旧有人会被欺压,有人会被奴役,他想要一统天下,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为了能够平息战乱,还有关于那些残害手足的传言,你没有经历过当年的场景,更无批判的权力!”宁天灵反唇相讥。
“好,我不跟你争吵,反正大宁国势已衰,至于你的父王,可以交给历史去评价!”幕青衣站起身,抖了抖衣服上的尘土,将手伸给宁天灵。
宁天灵鼓着嘴角,白了他一眼,自己起身上马,甩鞭飞驰而去。
幕青衣看着她的背影,又看了看微亮的天色,盘算着这个时候,太子应该是快要攻进前殿了,于是悠然上马。
眼见太阳逐渐的升起,他们二人却依旧没有到达驻军的营地,反而是越走,人烟越是稀少。
幕青衣勾了勾嘴角,他估计这个傻丫头是走错方向了,不过这样也好,水越远,火也就会烧的越旺,这样即便是援军赶到,老皇帝也是大势已去了。
两人路过一家农庄,宁天灵提议下马歇息,幕青衣将马栓在一边,然后前去敲门。
出来的是一个老奶奶,拄着木杖,幕青衣说明来意,老奶奶客气的将其二人带到后院,然后吩咐儿媳端来热茶和粗食。
简单的喝了两杯淡茶,幕青衣正欲起身告辞,突然发现从老人的屋内,传来阵阵咳嗽的声音,老人的儿媳正在晾衣,听到咳嗽声便提起院角的夜壶,老人拦住她,苍老的说道,“我来吧”
儿媳将夜壶递给老人,老人推开黑洞洞的木门,里面的景象让幕青衣和宁天灵都惊住了。
在老人的草屋内,有一张很大的木床,上面躺着三个男人,全部都头发蓬乱,衣不附体,老人进入屋内,将门掩上,过了好一会儿才捧着夜壶走了出来。
“老人家,他们都是怎么了?”宁天灵关切的问道。
“唉,里面是我那三个儿子,只有老大成了亲,其他两个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抓去充军,三个人被抓到了两个国邦,最后竟然是在战场上遇到,还好老天长眼,虽然都已伤残,但好歹都保了性命,也算是老天眷顾”老人家看了看天色,“这个点,我家老头子出海捕鱼,应该是快回来了,两位如不嫌弃,可逗留半晌,尝碗新鲜的鱼汤再走”
“不用了,多谢老人家款待”幕青衣从衣袋里掏出一锭银子,放入老奶奶的手掌当中,没等她开口,便拉着宁天灵退了出去。
一路沉默无语,直到太阳高起,空气当中逐渐有了温度,幕青衣这才鼓起勇气开口,“灵儿,如果我告诉你菲儿没死,她现在需要一剂解药救命,而这剂药现在皇帝手中,你会为我向皇帝求情吗?”
“如果是为了救人,不管是谁,我都可以向父王求情”宁天灵坦诚答道。
“你知道这一路我在想什么吗?”幕青衣拉了拉缰绳,使马儿放慢速度,“看过这么多在战争中受害的家庭,我突然觉得一切都是过往云烟,或许你说的对,打来打去,受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幕青衣见宁天灵没有回应,于是拉住缰绳,挡在她的面前,急切说道,“灵儿,我们走错方向了,按照我们现在的路线,早已远离驻军营地了,我知道一条近路,我们马上返回,或许还来得及”
“已经来不及了”宁天灵看向地面,表情淡漠。
“太子外表骄横,内心软弱,我相信他不会对皇帝怎样,就算驻军晚到,我们还是会有谈判的筹码—”
“驻军早就到了”宁天灵抬起头看向幕青衣。
幕青衣将剩下的话哽在喉中,他有些愕然,还有震惊,他看着宁天灵的眼睛,一切重新在脑中回放:首先是她在宫殿之上抱住皇帝时的低泣私语,其次是她出宫的路线,从一开始便是与驻军方向相反,最后是她一路上的反常,从最开始的急迫和紧张,到现在的悠闲散漫……”
“你用了调虎离山”幕青衣终于明白过来,全身温度将至冰点,“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有你在,太子的胜算会大很多”宁天灵坦诚相告,面对他的质问和愤怒,她显得格外的平静。
“所以你不相信我,甚至欺骗我!”幕青衣咬牙切齿,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结局,也是他最不能接受的伤害,为什么每一次真的付出,都要面对这样的践踏?
“你离开吧”宁天灵的声音有些沙哑,她同样是抬头看了看天,“估计这个时候,伏公公早已带领陵县的预备军前往皇宫救驾了,父王给我们这个令牌,只是想要我们暂时离开皇城,远离骨肉相残的纷争和混乱,现在我已经将你送到远离宁都,你带着这些银两走吧,再也不要踏进宁都了”宁天灵从马背上取下一个包袱递给幕青衣,“我会跟父王解释,就说你被太子的伏军射中,落下山崖,生死不明,这样你也不必背负一个叛国的罪名”
幕青衣看着宁天灵手中的包袱,仰头大笑,笑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公主,原来你计划的如此周详!”幕青衣突然止住笑声,眼中饱含深情,“可是如果,我现在告诉你,就在前一刻,我还想要决定放下一切仇怨,带你远走高飞,你信我吗?”
“我一直都在信你,可是我怕有一天,你会借我的手去伤害我最亲近的人,既然我们缘分已灭,不如放各自一条生路”宁天灵用力的拄着手中的包袱,她希望自己可以平和的去面对这一切,她相信这便是最好的结局。
“既然是缘分已灭,那么我的生死也就与你无关了”幕青衣一把扯过她手中的包袱,用力抛于身后,然后飞身从宁天灵的头顶掠过,落到马上,高高在上,俯视着她,“从今天开始,我失去的一切,和我丢掉的人生,我都要讨回来!”
幕青衣用力的挥了一把长鞭,马儿往宁城的方向飞奔而去。
第136章 救驾()
幕青衣回到宫中,意外地发现太子并未被围捕,而是带着大批的军队围到了前殿。
前殿殿门禁闭,幕青衣沿着走廊径直走入,期间太子的部下想要上前阻拦,被太子制住。
“让他进去”太子注视着幕青衣的背影,心想政变时候一直没有找到驸马,现在他出现,必定有所部署,说不定能劝服父王直接让位呢。
幕青衣进入殿内,然后将殿门重新关上,回头时发现原先空空如也的殿堂竟站满了文武百官,就连伏公公也回到了皇帝身边。
见到幕青衣进殿,皇帝终于开腔,“幕儿回来的正好,这满朝的文武百官正在为朕出谋划策,大家都在劝朕退位让贤,如此同时,朕却在等着幕儿你的好消息,不知你和灵儿是否已将援军带到?”
“儿臣无能,途中遇人阻拦,无法到达驻地,因公主心系皇上安危,顾而我俩原路折回”幕青衣抱手谢罪道。
众臣一阵骚动,大家纷纷讨论事到如今,大势已去,该如何是好?
“皇上,您还是退位让贤吧!太子也是您的儿子,您退了位,照样可以做太上皇,何必闹的刀光剑影,血洗皇城呢?”礼部尚书进言道。
“皇上,还是退了吧,有我等辅佐太子,太子日后定能光耀皇室,成为一名贤君!”兵部尚书进言。
“皇上,门外除了大批人马以外,还有几位皇子也参入其中,这证明太子已经人心所向,肯请皇上三思”中承大人也上前进言。
皇帝眯着眼睛,听完大家一个又一个的劝退之言,转而将视线重新落回幕青衣的身上,“驸马有何见解?也认为朕该退位?”
幕青衣抬头看向皇帝,他眼神中的淡定暴露了其充足的底气,而在一旁的伏公公也是依然,丝毫没有大难当头的不安和失措。
幕青衣想起宁天灵对他说过的话,瞬间明白了这原来是一场将计就计的阴谋。
幕青衣盯着老皇帝的眼睛,他虽然身体衰老,可与身俱来的帝王硬气在这一刻不减反增,这正是当年他在最鼎盛时期才显露出来的霸气和血腥味,怪不得他问过他,“博弈的精髓是什么?”
他现在才明白,博弈的精髓就是,能够永远想到对方前面,找准机会,一招制胜!
对视了好一阵后,幕青衣开口,“退位让贤,前提是对方贤能,而太子荒淫无度,点墨不足,实在不能称之为贤者,把江山让给这样以为不贤不孝之人,天下必将大难临头!”
“哈哈哈……”皇帝开怀大笑,“你们这满朝文武,都是朕的左膀右臂,如今为了明哲保身,就冒着明知道葬送天下的危险,也不敢对朕说句真话,倒是朕这位性格倔扭的驸马,今天站出来说了句令朕宽慰的话,你说说你们,你们惭不惭愧!?”
皇帝猛的厉吼,大家纷纷吓跪,“可是皇上,眼下太子已经围住皇城,臣等手无缚鸡,再做抗搏,也是赴死之举啊!”
大臣们声音颤抖,心有余悸。
“你们就这么怕死吗?当年陪朕打江山的时候也没见你们这么惜命,如今荣华富贵享的多了,反倒变得贪生,你们说朕要你们这些鼠辈来干什么?”皇帝倾着身子,仿佛要看清这一世的人情冷暖。
“皇上恕罪,臣等愿意赴汤蹈火,誓死保卫皇宫!”众臣无奈之下纷纷表明忠心,可声音当中明显底气不足。
“好,既然可以赴汤蹈火,那你们当中谁愿意去劝服太子?”皇帝将目光扫向殿下的每一个人,他嘲弄似的等着这群忠心耿耿的人各自现回原形。
“让我去吧”在众跪地大臣当中,幕青衣站的笔直而挺立,尽管身上的素袍已被鲜血染红,可是此刻,他仿佛是众人眼中最净亮的那一道光。
“你可想好?”皇帝试探性的问道。
“儿臣心意已决,并已思考周密”幕青衣冷静说道。
“没想到最后关头,就只有你能够替朕站出来”皇帝叹了口气,“幕儿,如果今天你能化险为夷,朕将三军统帅的权力交付于你”
“儿臣不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