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也点头道:“是该好好教训一下这个阿里骨了”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还没有开封的奏报来。
“这是岳帅刚派人给我送来转呈千岁的”
宋清接过打开看了看,不由笑了,道:“这个阿里骨还真有点作死的架势,居然敢让我给他赔礼、赔偿损失?那我们的损失谁来负责?”
说着把奏报递给朱武。
朱武接过看了看,也笑着道:“千岁完全可以给他也去封信,要我们赔偿损失可以,不过得把他们的逻些城给我们”
逻些城原是吐蕃的都城,现在也是阿里骨统治的中心所在,宋清同他要逻些城,跟让他投降没什么区别。
两他说笑几句后,宋清又问起李仁礼的情况。
朱武皱了皱眉头道:“有消息说他逃到了伊州,也有说他逃的大屯城的,再往西就是回鹘人的地盘,而且那里小国林立,传递消息非常困难,所以目前还没有他的准确消息”
宋清知道他说的是实情,在西域,不管多大个地方,都会有一些人称王称霸。不过不要紧,岳飞已经向他禀报过,届时将会以追捕李仁礼为借口出兵西域,彻底将各方势力重新纳入中原的版图。
目前张顺在日本抓来的那些劳力已经派上用场,正在西凉府内修筑道路,将来还会修筑通往西域的道路。
这样浩大的工程单单只凭几万日本人是不够的,宋清已经下令将中原各州府一些重犯押送过来,用劳动改造的形式抵消他们的罪行。
其实宋清本打算让张顺他们去高丽再抓些人回来的,可惜高丽人见机早,梁山战舰刚刚抵达日本的时候,他们就递来顺表,请求依附梁山。
因为完颜杲好还在高丽境内,所以宋清要求高丽军方领导人郑仲夫,尽快消灭完颜杲,然后再谈归顺的事。
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宋清打算让他们自己先掐一阵,待自己这边腾出手来再说。
在西凉府住了两日后,朱武陪同宋清赶奔岳飞的前线大营。
岳飞不是不想来迎接宋清,却被宋清严词拒绝了,前线两军随时都有可能打起来,怎么能为了那没用的虚礼,随便离开?
所以岳飞只在营外等候宋清一行的到来。
宋清还是在过年,岳飞回洛阳述职的时候见的他,这一晃又是大半年,乍见之下,是即熟悉又有些陌生。
岳飞身上那股统兵大将的气息更重了,言行举止有度,毫不拖泥带水,观其人就可知其带的兵什么样。
历史上的岳家军根本不会再出现,所有人马只会效忠一个人,那就是梁王宋清。
岳飞一身银甲,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大步来到宋清车前,叉手为礼道:“末将岳飞见过王家千岁”
宋清迈步走下马车,托起岳飞的手,笑着道:“岳王兄可是越来越威武了,想必是正等着本王来吧?哈哈!”
岳飞也笑了,略显神秘地道:“千岁神机妙算,请千岁随我进营”
“岳王兄难道还给本王准备了什么节目不成?”
岳飞笑笑,请宋清重新登上马车,然后亲自骑马在前方领路。
进了大营,宋清不由眼前一亮,刚才在营外,视线被大营栅栏所阻,看不到里面的状况,进去了才发现,里面宽广的校兵场上,军队早已排列整齐,正等着宋清的检阅。
这种大场面宋清不是第一次见,看今天的样子,岳飞似乎有意在自己到来之际出兵。莫非还要给自己搞什么见面礼不成?
在军队前方是阅兵台。岳飞恭请宋清先上去,然后跟着也迈了上去。
宋清是来观战的,所以压根就没打算越俎代庖,示意岳飞想干什么可以开始了。
岳飞向宋清躬身一礼后,大不来到台中央,威严地扫视着下面的士卒,纵声道:“弟兄们,在我们大营的正前方,是曾经将我们汉人当做军粮的吐蕃人,如今他们又想故技重施,侵占我们梁山的土地,奴役我们的父老乡亲,你们答应吗?”
“杀光吐蕃人。。。”
这个声音仿佛是事先演练好的,这么多人居然一口同声地喊了出来,真可谓是声震寰宇。
只听岳飞又接着道:“是千岁带着我们梁山兄弟一步步走到今天,让我们汉人的威武重现于世,今天千岁亲临前线,我们会让千岁失望吗?”
“不会。。。”这个声音比原来的声音更大。
岳飞待士兵们喊完,回身再次向宋清施礼,道:“请千岁下令出兵”
宋清还真不知道岳飞什么时候这么会蛊惑人心了,不过却也做的很让他满意。这样生动的场面,他当然也要配合了。抬手摘下自己的配剑,亲手交到岳飞的手上。
“让它痛饮异族人的鲜血,敢犯我强汉者,必诛之”
岳飞双手捧剑,高声道:“尊王命”豁然转身,大手一挥,道:“出击”
随着岳飞的命令,震天的号炮声“隆隆”地响了起来。大军随即按兵种陆续开出,并缓缓向吐蕃大营方向开进。
宋清的仪仗虽没有开到前沿阵地,却也在一万铁甲军的护卫下,在大军后方排开阵势。
宋清的近卫军不论是衣着还是气势,都远胜普通士兵,相信只要眼睛没毛病,都能看出是谁来了。
吐蕃那边等这一天也已经快等不耐烦了,梁山大军这边出兵的炮声刚刚响起,那边苍凉的号角声也吹了起来。
很快,一队队吐蕃骑兵也从营中飞奔而出,并在距梁山大军数里远的地方排开阵势。
大战一触即发。
第二百七十四章不堪一击()
如今梁山威力无比的火炮已经不是秘密,在对阵的时候,敌方都会尽力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所以除了攻防战,又或是打伏击的时候,梁山大军出击已经很少用及火炮了。
而眼见梁山军中没有火炮推出,无疑更增加了吐蕃将领的胆气。因为他们都是只听梁山火炮厉害,可没听说梁山士兵如何强悍啊!
岳飞眼神沉冷地看着吐蕃人马,他几乎可以猜到吐蕃将领心中所想,不由暗自冷笑,今天就让你们这些异族人见识见识我们梁山铁军。
宋清此行有部分原因是来给儿子长见识的,所以在后面观阵,也把儿子带在了身边。
小昊天却是天生的将骨,两军大战之前的紧张气氛,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敌我双方漫无边际的人马。
“父亲,对面那些穿着奇怪衣服的就是坏人吗?”
“是的,在很多年以前,他们比坏人还坏,常常把我们汉人当做两脚羊,你说他们坏不坏?”
小昊天还是没明白父亲的话,好好的人为什么要被称做两脚羊?一脸好奇地问道:“那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宋清不想告诉他,儿子年岁太小,而这个答案太令人做呕,也太过血腥。却不想儿子比他想象中还要聪明多了。
“父亲是说他们把我们汉人当食物,是吗?”
小小年纪却因为身份的原因,已经受过很深的教育。同类相食,却连禽兽都不如的道理他是懂的。
想通此点,小脸再看向吐蕃人的时候,已经是满脸厌恶之色。
战鼓隆隆声中,梁山军中五千弓弩手快速来到阵前,箭指半空,只等令下。
对方的吐蕃骑兵对这种常规式的战法根本不在意,因为以战马奔驰起来的速度,弓弩手的箭矢只能对骑兵实施顶多两轮打击,第三支箭没等上弦的时候,骑兵已经冲入敌阵中了。
而且吐蕃骑兵善射,在奔驰的战马上不但可以自由地操控战马,同时也不影响他们发射弓箭。
此战两军虽是第一次交锋,但显然都很重视这第一战,尤其是梁山这边。因为都知道王爷在后面观战,所以士气可谓高昂到了极点。
吐蕃将领很明白,梁山排出的阵型其重点是在左右两翼的骑兵,只有在弓弩手达到一定战果的时候,骑兵才会趁势掩杀。
真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阵势了。
吐蕃没有步兵,清一色的骑兵。号角声中,一万铁骑怪叫着向梁山阵营冲杀而来。一边冲还一边抛射弓箭压制梁山的弓弩手。而在即将进入梁山弓弩射程的时候,大军突然一分为二,直接奔着梁山军队两翼的骑兵杀去。
岳飞用兵岂是这些吐蕃人能揣度的?
令旗一挥,所有弓弩手突然汇聚成一条条直线,并迅速蹲下提起盾牌挡在自己身前。五千弓弩手变成一条条直线后,原本在后方按兵不动的梁山铁骑却猛地发动起来,沿着前方兄弟留出的空隙,犹如一把把利刃直插已经分成两队的吐蕃骑兵。
吐蕃将领见此情景,不由吓了一跳,还有这样的阵势吗?
让他惊讶的还不仅如此,他突然发现梁山骑兵不但骑射不比他们差,身上还批着坚硬的盔甲,直到这时他才醒悟过来,梁山人马占据了西夏,西夏那些精良的铠甲,当然要配给骑兵了,只可恨狡猾的梁山人居然把盔甲染成棉布色,开始他还以为只是普通盔甲呢!
这时候已经没有时间感叹,吐蕃将领眼见刚一接触,梁山铁骑就击溃了自己的前锋,并向纵深杀来。忙再次吹号,命后面的骑兵全线压上。
两军初次交锋,居然都动用了超过五万人马,可见谁也没心思彼此试探,而是想要一战定乾坤了。
吐蕃军动,梁山大军这边也同样发出全线压上的命令。
这可是没有丝毫花哨、硬碰硬的局面,而为了这一天,岳飞已经整整准备了一个冬天。
而岳飞手下的梁山人马也终没有让岳飞失望,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胜局。先头骑兵击溃吐蕃骑兵后,后面的骑兵先来个凿穿,将吐蕃军队一分为二,接着再掉头穿插。
整支军队如臂使指,灵活的让人不敢相信,转眼间就将吐蕃军队弄得七零八落。
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梁山士兵单兵作战能力的时候了,事实证明,岳飞训练出来的人马,是当之无愧的铁军。
不论是近身肉搏,还是远程射击,可以说每个士兵都样样精通。
在这样的军队面前,已经谈不上强硬的吐蕃军队很快就出现败迹。不待将领发出信息,已经有士兵开始撤退了。
岳飞见状,下令擂鼓。
战场上闻金退、闻鼓进,这是每个士兵都知道的铁律,尤其现在还一心想要表现。在战鼓声中,每个士兵都像打了鸡血似的,不要命似的攻击着吐蕃士兵。
此时吐蕃将领已经看出,就是把大营所有人马都拉出来,此战也休想打胜了。好在大营中还有十几万人马,不然这一仗真的就可以定输赢了。
再不犹豫,立刻传令退兵,这个将领还算不错,知道如果让败兵退回营中的话,梁山大军很可能兜着后面追进来,到那时这十几万大军不用梁山打,就能被自己人冲散了。
在吐蕃特有的撤退号角声中,残余的吐蕃人马开始四散而逃。
吐蕃人马居然会以这种方式撤走,却是令岳飞都没有想到,真如那个吐蕃将领所想,如果吐蕃败兵退回大营,岳飞一定会传令全军出击,一举击溃吐蕃大军的。
看着远方严阵以待的吐蕃大营,岳飞只好悻悻地传令还在追杀吐蕃残兵的己方人马撤回来。现在他有点后悔没有把火炮带出来了,若是这时候火炮能跟进,吐蕃大军连变换阵型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这也怪不得岳飞,他虽然对战胜吐蕃军队有信心,却根本没想到吐蕃军竟如此不堪一击。
大军返回之后,左右护卫着宋清的人马,敲着得胜鼓返回营中。
现在梁山军中的士兵都相信,如此酣畅淋漓的胜利,都是因为王爷亲自到场的原因。估计若是有人带头,就得三呼万岁了。
当晚,宋清在营中摆下庆功宴,宴请此战中有功的将士。
宋清除了重大场合,或是梁山兄弟聚齐的时候喝酒,平时几乎是滴酒不沾的。不过今天却也破例敬了这些勇士们两杯。
因为两军还处在随时开战的边缘,酒当然也不能多喝。庆功宴后,宋清、朱武、岳飞三人坐在一起聊起当下的形势来。
吐蕃军队的不堪一击,同样很出乎宋清的意料,先前还把他们当成一个很强大的敌人,现在看来,似乎是自己过于小心了。
而朱武在同宋清一起观看了战况后,心中也有了同宋清一样的想法。
闲聊几句后,宋清对岳飞道:“岳王兄,如果此时讨伐吐蕃,有几分胜算?”
岳飞沉吟片刻,才道:“单凭两军的实力来说,臣有十分把握消灭吐蕃军队,但吐蕃地处高原,而且又快要入冬了,所以若是此时伐吐蕃的话,臣怕士兵会受天气和地域的影响,而使战力大打折扣”
宋清不由笑了,自己怎么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明明知道西藏是高原气候,怎么一场胜利就忘乎所以了?
就听岳飞接着道:“不过臣打算趁着这个冬天,别人都以为我大军不会有所行动的时候,出兵西域,收复自后唐时期就陷落的西域诸小国,重设北廷都护府”
这是岳飞早就向宋清汇报过的,此时不过是旧话重提而已。
宋清点点头,转头看向朱武,道:“后勤方面可有问题?”
“若是十万大军肯定不行,三到五万没有问题,而且西征军还可以就地征缴给养”
听完朱武的话,岳飞也道:“臣打算只带三万骑兵出战,正如都督所言,人马多了,给养肯定成问题,所以臣打算走到那,就吃到那”
在这方面宋清是很有自知自明的,知道这两人不论是带兵,还是后勤统筹,都要强过自己很多。既然他们都说没问题,那就由他们来吧!
点头道:“你们提交一份详细的奏报,我批阅之后,送回洛阳存档”
如今梁山内部的各项体系机制都越来越完善,即便是宋清以王爷之尊,很多事也要同众官员商议之后才最后下决定。
一场接战之后,让吐蕃军队那颗躁动的心终于安分下去,再向阿里骨请示下步行动的同时,对梁山人马的不断挑衅,却不敢有任何反应。
另一方面也在密切注意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