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刀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刀圣-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了,她会兴高采烈地去打一瓶好酒来犒劳自己,而自己那三岁的儿子也会满手油污地数着那一枚一枚的铜钱,这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

    每当脑海里想起这样的画面,老姜便会觉得这近十年来自己其实过得很幸福,过去饱受的那些纷乱和战乱或许都是值得的。

    “来来来!新出锅的胡饼!大家抓紧啦,先到先得!”

    一声吆喝,老姜那朴实的笑脸已经迎向了今早的第一个客人。

    然而,就在这时,他忽然看清了这第一位客人的面孔,不由得略感诧异:

    “咦?老张?怎么是你?”

    张旺瘦小而矫健的身躯挡在了胡饼铺的门口,这让老姜不由得心中一动,凭直觉,他从对方那温暖的笑容中感受到了一丝熟悉的气息。

    “老姜,今天的生意不用做了。”

    一大早赶来的张旺没有多说废话,直接向老姜说了这样一句。

    “为什么?”

    老姜当下大感诧异,如果不是因为他和张旺是老交情,单凭对方现在敢阻拦自己的客人,自己早已一拳抡了上去。

    “老姜,对不起了,我们有大事情做了。”

    一声哀叹,张旺在老姜耳边低声私语着。

    片刻后,老姜终于是脸色一变,即刻,他便将铺子门关上,一脸郑重地跟随张旺去了。

    “咦?这是怎么回事?连老姜的胡饼铺都不开了吗?这还让不让大伙儿吃早饭了!”

    二人离去后,早起的百姓们这才反应过来,不由得大声抱怨着。

    今天,宜阳坊又发生了一件怪事情,那便是坊间的胡饼铺和包子铺在同一天关门歇业,这让早起而懒得做饭的百姓们足足饿了一早晨。另外,人们还发现了一件颇让人耐人寻味的事情,那就是原来包子铺的老张和胡饼铺的老姜居然是老交情

    吱呀!吱呀!

    清晨,安邑坊。

    坊门一开,小半个坊间便被一阵刺耳的尖锐声吵醒了,同时迎面而来的还有一阵阵令人作呕的恶臭,以及一辆破旧而肮脏的马车。

    这是一辆灰头土脸的马车,那刺耳的尖锐声和恶臭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

    看得出,这马车原本是颇为精致的,因为在车轮上还隐约可见一块坚硬的铁皮,然而,由于时间的打磨,现在的它已经没有了顶棚,甚至连车辕、车轮、车轴也全都破破烂烂,马车上驾着的马年老而体衰,早已是一副垂垂欲死的模样了。

    大概从几年前起,这辆破旧马车早已被附近几个坊间的坊正们征用做送粪车,而马车上坐着的一老一小乃是爷孙俩,他们便是这辆马车的主人。

    “呵呵,杨老头儿,又领着你家孙儿来收粪啊?你家孙儿也大了,你还不想给他娶一个媳妇儿吗?”

    坊门开后,安邑坊的百姓们逐渐从坊间涌了出来,其中还有一些百姓随口向杨老头儿爷孙俩打着招呼。然而因为畏惧着这辆送粪车,坊间的百姓们在坊门口挤成一片,许多人都已经忍不住叫骂起来。

    “呵呵,我爷俩没钱,哪有钱给他娶媳妇儿?对不住,对不住大家了”

    眼见坊门被自己堵住,杨老头儿急忙跳下车来,想要将马车赶远一点,马车上的那个孙儿也一起下来帮忙。杨老头儿早已六十多岁了,身子骨瘦如柴,看起来让人心酸,而他那个十六七岁的孙儿也长得十分瘦小,几乎是牵不动那匹老马。

    老马受了惊,在原地拖着马车打起转来,同时还把些许大粪洒在坊门口。

    见状,杨老头儿嘴里连连喊着抱歉,一旁的坊丁却忍不住发起火来,当即上前踹了杨老头儿一脚:

    “老不死的!你把大粪洒在这里,老子待会儿怎么收拾!老子这是倒了什么大霉,有什么好差事不去做,偏偏每天一早来受你的气!”

    一边骂着,忍不住又上前踹了杨老头儿几脚。

    自始至终,杨老头儿都笑着不敢还口,只是在不经意间躲过了被踹的要害处。

    杨老头儿的孙子不干了,转过头冷冷地瞪了坊丁一眼。

    那坊丁更加火气上冲,抬脚就要再踹过去,然而这杨家孙儿却机灵,一个挪身躲了过去,反倒让那坊丁一脚踏在了粪桶上。

    顿时,堵在坊门口的百姓们也不急了,一起站在原地大笑起来。

    “臭小子!你活得不耐烦了!”

    坊丁气急,脸上一红,顿时扬起手中的鞭子,追着杨家孙儿抽打起来。杨家孙儿倒也不还手,只是每每在危险关头轻巧地躲过鞭子,同时绕着粪车不停跑动。

    然而,就在这时,只听一声雷鸣般的暴喝,却是一个精壮的中年大汉出现在坊门口:

    “混账!给我住手!王三儿,几天不见,你是又觉得皮痒了吗!”

    循着声音望去,众人看到了刚刚从安邑坊外赶来的郑阿生。当下,只见郑阿生一手抓住坊丁王三儿的鞭子,胳膊一甩,便将后者甩了出去。

    围观百姓们这下有些害怕了,当下便悄无声息地离开坊门。许多年了,安邑坊的百姓们知道坊间有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屠户郑阿生对这杨老头儿爷孙俩一向很照顾,平日里时常接济便也罢了,一旦这爷俩被人欺负,郑阿生是一定会为他们出头的。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大家伙儿都对这件事心知肚明,譬如类似眼前的事儿,之前已经发生过好几次。郑阿生生得人高马大,又是屠户,血性一上来谁不害怕?因为这事儿,坊丁王三儿已经被揍过许多次了。

    “你,你——老郑叔,侄儿错了,以后再也不敢肆意妄为了,还请您老人家高抬贵手,高抬贵手。”

    眼见郑阿生赶到,坊丁王三儿彻底变了脸色,他急忙从地上爬起来,一边道歉,就要一边跑路。

    郑阿生原本怒气未消,不过恰好杨家孙儿上前拦住,便也没有追上去。

    “杨毅,你没事吧?”

    当下,郑阿生向那杨家孙儿关切道。

    “呵呵,郑叔叔放心,那王三儿是个废物,他伤不到我的。”杨家孙儿笑起来。

    外人刚一离去,杨家爷孙俩仿佛在刹那间变了样,杨老头儿微微扯了扯衣服,顿时便将弯曲的脊背挺了起来。那名叫杨毅的杨家孙儿则轻轻伸手一拉,便将马车控制住。

    杨家爷俩显然没打算多留,杨老头儿向郑阿生笑着道了一声谢,这就打算将马车赶进坊间收粪去。

    然而,就在这时,郑阿生猛地伸手抓住杨老头儿的手腕,同时道:

    “杨叔,跟我走吧。”

    “嗯?”杨老头儿诧异地抬起头。

    “朱大哥家二郎出事了。”

    低声地,郑阿生又说了几个字。

    这下,杨老头儿的目光顿时亮了起来。

    长安城外向南十里左右有一个村庄,名叫姚家村。村子不大不小,只有几十户人家。

    从近百年前开始,这里的村民们便在这里定居下来,他们一代代在此繁衍生息,开垦荒田,种植农桑,生活倒也安定。尤其是大唐武德七年颁布均田令后,这里的每户人家都有了自己的口分田和永业田,平静的生活在经历战乱后慢慢恢复着。

    然而,在大概十几年前,姚家村曾经被战火所侵染。那时候,因为事先有所防范,村里的大多数人家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每户人家的老幼妇孺被事先藏进山里躲避,而许多年轻男子则开始外出闯荡,在长安附近的一座深山里啸聚山林。

    时隔十几年,当年侥幸存活下来的村民们早已重新回到家乡,而且令人惊喜的是,那些曾经当过匪寇的年轻男子们也都相继回来。对于这些年来所发生的事情,他们闭口不提,但他们的家里人都知道他们一定上过战场,因为这种事有男人们身上的伤口作证,是不可能瞒得住的。

    当年外出闯荡是结伴而去,如今复归乡里也同样没有分离,虽然这期间有的人已经不在,但是当三年前这些男子回来的时候,还是有足足十几人。三年过去了,十几个男子平常时候在家里各自过活,但是因为兄弟情深,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聚在一起饮酒吃饭,甚至一同入山打猎。

    姚家村村头有一家酒肆,三年前其中一个失去家人的男子用一小锭银子将它买了下来。自此以后,这座酒肆便成为了这十几人每每聚会取乐的地方。

    这日午后,在农闲之余,村里的十几名男子再次聚在了一起,他们在村头的酒肆里共同饮酒助兴,不时有一阵阵大笑声传出。

    足足十几个赤膊大汉出现在一起大声欢笑,而且人人身上几乎都有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伤痕,这一幕足以让过往路人们都感到胆战心惊。酒肆里原本还有几名过路客人在歇息,可是当他们听闻那十几人谈话里的某些字眼时,便忍不住脸色惊变,匆匆忙付钱离开。

    那十几名男子也不去理会,只是一味只顾自己高兴,直到酒肆外忽然出现两个不同寻常的客人。

    这两位客人走近时原本神色郑重,可是一见到酒肆里十几人赤膊饮酒的场面,便忍不住笑起来:

    “呵呵,姚家兄弟们,你们可是当真会高兴取乐啊!当年我们众兄弟自行分离之后,应该就属你们这一伙儿人过得最为快活了,哈哈哈哈”

    一阵大笑声终于将那十几名男子从欢聚中惊醒过来,这十几人全都姓姚,当年在战场上同生共死,现在便如同生死兄弟一般。

    起初,他们听闻大笑声,不由得脸色一变,直到看清那两个客人的面孔,这才放松下来:

    “呵呵,我道是谁,原来是老范和老苏到了!怎么样,你们也一同来陪我们喝几杯!”

    来人正是范仁平和苏武牧,他们与十几人久别重逢,原本也想要共聚一番的,可是此刻却不由得神情一凛,低声道:

    “诸位姚家兄弟,现在不是喝酒的时候了,你们这就和我们走一遭吧。”

    二人的话有些突然,十几人当即有些面面相觑。

    见状,范仁平嘿嘿笑了一声,道:

    “想为当年死去的姚家兄弟报仇吗?现在有机会了。”

    话音一落,酒肆里顿时响起一阵酒杯碎裂的声响。

    很快,在午后余晖的映照下,十几人跟随范仁平二人匆匆进城去了。

    

第68章 王府会晤() 
眨眼间已经是两天过去,这两天时间内,张旺、郑阿生等人夜以继日地忙碌着,等到第二日夜间,十几名屠户才一脸疲惫之色地返回。

    根据朱灿的意思,他们在这短短时间内硬是将散布在宜阳坊、安邑坊,乃至于长安城附近的五百余将士全都联系过。现如今,这些将士们个个严阵以待,已经全都暗中聚集在了宜阳坊之中。

    原本,朱灿还担心张旺等人的事情并不会太顺利,可是等到看到他们疲惫而欣慰的笑容,心中的一块大石这才放下。

    “老郑叔、老范叔,麻烦你们几位暂时呆在坊中,将那些将士们好生安置,绝不可让太子党的人有所察觉。至于老张叔,便请你跟我去秦王府走一趟吧。”

    片刻后,朱灿笑了笑道。

    当朱灿等人在整个长安城疯狂忙碌的时候,秦王府中也是一片忙乱,自那日齐王府宴会之后,李世民等众人日夜聚集,每时每刻都在商讨着应对太子党的计策。

    距离朝廷发布诏令已经过去两天,这段时间内,长安城附近的各路府兵正在迅速集结,一转眼已经聚集有数万之众,再加上陆续赶来的其他府兵,预计在出征之际将有十万以上的大军汇聚。大唐朝自立国以来便和突厥数次交战,不过像如今这样军容隆重的也算是少有了。

    此刻,秦王府后院的一间内室中挤满了人,除尉迟恭外,李世民、长孙无忌、程咬金、房玄龄、杜如晦、秦琼、侯君集等文臣武将全都在场。虽然上次在齐王府宴会上众人占了上风,可是现如今局势艰难,众人无不都是一脸苦色。

    程咬金望了望眼前的长安城地图,当下摇摇头道:

    “数万府兵已经全部集结,现在虎符在齐王手上,一旦他有所异动,那么这数万人便是势不可挡,足以将整个长安城都拿下来!如若如此,我们如何应对?”

    话音一落,秦琼等人沉吟不语。

    李世民微微抬了抬头,平静道:

    “齐王府那边有消息吗?四弟他今日如何了?”

    “回禀殿下,刚刚传来消息,齐王殿下的身体已经无恙,今日还曾入宫与皇上商讨出征大计。”

    一旁的卢涯闷声回道。

    “嗯。”

    当下,李世民点了点头,倒也没有太过奇怪,毕竟那日晚宴上李元吉虽然心神剧震,但毕竟只是一时急怒攻心所至。到了现在这种关头,李元吉是不可能如此轻易倒下的。

    “无忌,玄龄,你们怎么看?”

    话音一顿,李世民又看向身旁二人。

    闻言,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一眼,房玄龄顿了顿道:

    “殿下,依我看,城外大军虽众,但并不足惧,只要他们进不得城门,那就不用顾忌。以眼下而言,我们在城中的大敌还是那长林兵和幽州铁骑,那三百幽州铁骑该如何应对,前几日二郎所授的‘斩马刀’到底成效如何?还有,太子手下的长林兵一向号称有两千之众,若果然如此我们已是难以应对,而若这个数目还有可能更大的话”

    房玄龄没有把话说下去,而一旁的程咬金、秦琼等人却是欲言又止。

    当下,李世民笑了笑,道:

    “知节,叔宝,你们不必多疑,玄龄所言不错,城外那数万府兵虽众,但的确威胁不到我们,而且我料定大哥和四弟定然没有那么大的胆子!眼下,我们所要应对的就只有那长林兵和那些幽州铁骑了!”

    话音一顿,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前几日二郎所演示的‘斩马刀’我们是亲眼所见,对付那三百骑兵应该不是难事,难就难在如何在关键时刻悄无声息地除去他们。至于长林兵,我们现在只好先等二郎的消息了。”

    上次离别之前,朱灿便已经暗示众人自己会竭力争取朱老三等人加入秦王府,现如今两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