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刀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刀圣-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行刺之事的确不是二郎所为,我们或许干脆将事情讲个明白?”尉迟恭道。

    “此计更加不可!”

    房玄龄紧接着否决道:“即便行刺之人并非二郎,可那人却是他的授业恩师,一个在他眼中比自己更加重要的人物!这几日来,以我们的所见所闻,难道二郎能够眼睁睁看着他的师傅获罪受死?如若这样,他又何必将所有事都揽到自己身上?诸位,我想我们既然明知二郎的个性,就绝不能这样令他生不如死,这样的错误我们已经犯过一次,绝不能再犯第二次了。”

    说着,房玄龄便将目光投在一旁的郑阿生二人身上。

    众人都明白房玄龄的意思,朱灿本性重情,如果他们将此事的真相告知李渊,并牵连到雪娘子,那么朱灿定然生不如死。更何况即便抛开行刺之事,有那文肃作证,李渊也早已知道朱灿才是杀死李建成的真正凶手,这样一来,朱灿还是难逃一劫。

    说到底,想要找出一个万全之策来救出朱灿还是近乎不可能,程咬金当即怪叫一声道:

    “该死!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卢涯那小子在王府里是怎么看着二郎的,怎么会让他知道这件事情!现在究竟怎么办,难不成让我们大家去劫狱吗!”

    老程一时性急,说话不免口无遮拦,一旁的侯君集急忙捂住他的嘴。

    此时,郑阿生和范仁平二人被程咬金的怪叫声惊醒,当即从昏迷中醒了过来。二人本来身受重伤,意识昏迷,当下回忆起刚才的情景,又不见朱灿在场,不由得呼吸急促道:

    “二郎二郎呢?他在哪里?他在哪里”

    

第127章 长孙无忌的沉思() 
听闻郑阿生二人的话音,众人无不无言以对。

    长孙无忌想要派人将二人送回秦王府医治,却被郑阿生用手拽住道:

    “且慢,长孙先生,二郎他究竟去了哪里,你告诉我,他刚才为了救我们,是不是被人抓起来了还有,我们刑部牢狱里的那些兄弟们呢,他们现在可好吗,现在二郎是不是已经难逃一死了”

    郑阿生和范仁平目光殷切地望着众人,程咬金等人当即感到无颜面对。

    沉默片刻,长孙无忌不愿再欺瞒二人,只得勉强笑道:

    “老郑,老范,你们放心,刚才我已经和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都交代过,你们那些兄弟在牢狱中再不会受无谓之苦,二郎虽被带到大理寺,但在陛下的诏令正式下达之前,也没人敢对他如何。你们要相信太子殿下和我们大家,我们迟早会救出他们的”

    “什么!大理寺?”

    一听到这三个字,郑阿生二人立即脸色大变,他们二人虽不在朝中为官,却也知道这是个非同寻常的所在。按照大唐律法,一般而言,寻常的案件会交与地方官员处理,如长安京兆尹,能够上交到刑部的已经算是大案,这种案子里的犯人会就重监禁于刑部牢狱,而如若是大理寺的话,那就意味着是和皇室直接关联起来,许多年来,从大理寺牢狱中走出的犯人几乎没有几个。

    正因为如此,当郑阿生二人得知朱灿被关押在大理寺牢狱,顿时便明白了什么。他们二人虽然昏迷片刻,但对于刚才所发生的事情却心中了然,当下便忍不住虎目含泪起来:

    “二郎你好糊涂,你这样做岂非是自寻死路就算到头来我们众人获救,你又让我们众兄弟如何去面对你爹娘?朱大哥,还有大嫂,我们愧对你们”

    心中一激动,郑阿生二人就要站起身来,似乎想要设法去救朱灿。

    程咬金和尉迟恭看不下去,当即就一人扶着一个,想要即刻送回秦王府去。

    恰巧这时,只见不远处匆匆跑来几人,却是卢涯等几名秦王府将士,另外还有个程处默。

    老程一见卢涯便来气得大怒,若不是顾及着李世民的面子,只怕早就上脚踹了出去:

    “卢涯!你他娘的还敢来!昨日殿下和我们是怎么吩咐你的,你可知道你坏了大事吗!”

    这一路赶来,卢涯碰到许多退朝出宫的大臣,也见到向大理寺方向而去的众多禁卫军,因而也大致明白发生了什么,当即便心中有愧,一言不发。

    一旁的程处默有些怯懦道:

    “爹,此事不怪卢侍卫,师傅他迟早要知道这些事情,而且刚才是郑五儿姑娘和老张叔找到孩儿,孩儿才领他们到王府里去的。”

    “嗯?五儿?还有老张?”程咬金一皱眉道。

    听了好半天,众人这才明白刚才在王府里发生了什么,老程气急之下,踹起程处默来便毫不客气了:

    “臭小子!你是缺心眼儿吗!你师傅今天被你害死了!”

    小程一路赶来听说朱灿被抓,心里早就慌了神,此时更是眼睛一酸,皱着鼻子道:“孩儿这就想办法去救师傅。”

    说着,便要原路返回去。

    老程恨铁不成钢,急忙将儿子抓了回来。一旁的尉迟恭闷哼了一声道:

    “好了,够了!卢侍卫,殿下此刻还在殿内,你先和处默护送这二人返回秦王府,为他们医治伤势,记得要请最好的郎中。嗯,不对!最好请二郎的那位恩师亲自动手!”

    卢涯领命,这就和几名将士把郑阿生二人扶了过来,临走之前,他想起什么,当即回身道:

    “对了,回去后若是朱校尉的那位恩师问起此事”

    经卢涯提醒,众人这才想起还有雪娘子这么个不好惹的人物,此人一向神秘得紧,行事更加无法无天、百无禁忌,一旦让她得知朱灿被抓的消息,还不知会做出什么举动。

    众人原本心想暂时相瞒,可是一想到雪娘子那一身绝世武艺和那神出鬼没般的踪迹,便心知是瞒不住了。

    “唉”

    一声叹息,长孙无忌无奈道:

    “回去后不必瞒她,不过记得请她三思,此事并非她一人就能够解决,希望她最终能和我们大家同心同德,一起将二郎救出来。”

    “嗯,明白。”

    一声答应,卢涯这就奉命去了,程咬金为免小程意气用事,便将他最后留在身边。

    此时清晨已过,夏日的太阳早早便出来,众人虽然在太极殿外等候多时,可是至今也没有发现其中有传出什么动静,后来程咬金大着胆子从门缝里望去,却见大殿内空空如也,想必李渊父子二人已经进入内殿去了。

    虽然之前已经那般说过,可是众人还是不免对李世民颇有担心,再加上大理寺和刑部牢狱这两处难题未解,众人一时间都觉得无计可施。

    直到片刻后,只听太极殿内传出一阵轻响声,众人扭头一看,却见是李渊的那位贴身太监王兴走了出来。

    这王兴在李渊身旁多年,早已是个心思通达的人物,当下还不等众人问,便首先笑起来:

    “呵呵,诸位不必在这里久等了,太子殿下此刻正和陛下于内殿中长谈,只怕一时半会儿不会出来。你们众人大可放心,太子殿下乃是陛下的亲骨肉,陛下又岂会对他怎样?还有,你们也不必多问什么,老奴现在只知道太子殿下安然无恙,至于其他的东西,那便不是老奴能够知道的了。”

    一番话说的有条有理,既堵上了众人的嘴,又给对方买了个人情,到最后还没落下任何责任!这王兴实在是个老狐狸,话音一落,也不等众人回应,这就转身离去了。众人无可奈何,只是对其背影苦笑几句。

    还好,有王兴这么一番话,众人已知至少李世民安然无恙。当即,长孙无忌皱眉沉思片刻,吩咐道:

    “也罢,现在殿下无恙,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力帮他而已。玄龄、克明,眼下局势未稳,东宫中有许多事情还需处理,你们二人不必在此耽搁,这就回去一趟。”

    “嗯,也好。”二人答应一声,这就结伴离去。

    “叔宝,还有侯将军,”

    长孙无忌看向秦琼二人道:“我知你们一向和刑部中人颇多来往,其中多有人是你们的旧交,现在你们二人便再去拜会那刑部尚书,请他善待那牢狱中的众人,若有可能,最好还是亲自去见一面,令他们安心。那刑部尚书是个聪明人,他明知这伙儿人应该不会有事,到最后会卖我们一个面子的。”

    “嗯,我们这就去走一趟。”

    秦琼和侯君集二人对视一眼,这就匆匆离开太极宫。

    众人离去后,就只剩下长孙无忌、程咬金和尉迟恭三人,再有一个程处默,程咬金本打算着也要进入大理寺牢狱去探望朱灿,却被长孙无忌摇头拒绝道:

    “此事只怕不行,大理寺不比刑部,刑部那些人现在已经不放在陛下眼里,所以我们大可以行事大胆一些,可是现在陛下一心一意针对二郎,我们若在这个时候违抗圣命前去探望,只怕反而会引发陛下震怒。还有,那大理寺卿为免牵连自己,只怕也不会让我们进去的。”

    闻言,程咬金心想有理,便没有再一意孤行。

    尉迟恭沉默片刻,开口道:“那我们现在就一直在这里等待殿下?”

    “嗯,也只好如此,殿下过会儿若出来,应当会与我们商议计策,”

    话音一顿,长孙无忌又道:

    “不过还有一件事,我料想卢侍卫回去之后,二郎那位恩师很快就会得知消息,不知她会做出什么事情,还有老张和城外的朱将军夫妇,他们知道此事后也定然不会束手不理,我只怕以卢侍卫一人会拦不住他们。”

    事情千头万绪,也难怪长孙无忌自己也犯难起来。

    最终,还是令程咬金父子返回秦王府,尽量稳定住所有人,不可让他们轻举妄动。

    程家父子离去之后,长孙无忌独自陷入沉思,他在想若朱灿最终有救,那么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自己刚才虽然当着众人面说要依靠李世民,但这只不过是稳定人心的办法,实则李世民若能在李渊面前保住自己已然不易,又有多少余力去救出朱灿呢?

    想来想去,长孙无忌只觉得眼前的局面实在是生平未见过的死局,简直比当年陪伴李世民南征北战时所遇到的许多情况还要难解。

    不过纵然再怎样,他们还是不能放弃,李世民自己更加不会放弃。自玄武门之变后,众人只顾忙于许多要紧之事,而长孙无忌一直在李世民身边,却敏锐地察觉到后者内心当中的一些想法,他隐约知道,自某些事情之后,李世民早已将朱灿看做是一个自己心目中极其重要的人物,这一切甚至连李世民自己都未必察觉得到。而如若朱灿死去的话,只怕李世民将会留下终生之憾。

    

第128章 大理寺() 
笃笃笃!笃笃笃!

    清晨,宁静的坊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将许多还在睡梦中的百姓们惊醒。伴随着马蹄声和一阵轻微的叫喊,坊门很快被推开,随即便有大批人马闯了进来。

    这里是长安城西北角的义宁坊,不远处就是开远门,也正是当日朱灿师徒先后离开长安城的地方。因为地处长安城一隅,这里并不像东西两市附近的坊间那样繁华,甚至就连坊间的百姓也十分稀少。

    然而,这座义宁坊是长安城内一处极为重要的所在,许多百姓知道,这坊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朝廷机构:

    大理寺!

    作为大唐朝重要的审判机关,与刑部、御史台并列三司之一,同时还掌管着许多重要案件的审判权,大理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人讳莫如深的地方。在民间传闻之中,大理寺牢狱之中关押着很多身份重要的囚犯,这些囚犯往往是三司共审,乃至于当今皇帝亲口定罪的要害人物!

    真正的大理寺不过是坊间一处并不很大的庭院,只不过在其庭院下方隐藏着许多牢狱而已,然而,正因为那许多传闻,在众多百姓眼中,这座并不宽敞的庭院中隐藏着太多秘密,其上方似乎终年笼罩着一层乌云一般,让人感到一种由衷产生的战栗感。

    平日里,义宁坊中的百姓本就很少与大理寺接触,对于其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全都不敢关注,他们只是知道,这里的许多官员分工明确,高低贵贱皆有分明,其主官大理寺卿甚至还是朝堂上的从三品要员。这是一个令所有平民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

    这日清晨,突如其来的那阵马蹄声已经让百姓们感到一丝异常,然而没有人胆敢出门去探个究竟,他们只是一个个站在自家门缝后面,单单从那数百人的阵势中便可以知道:长安城有大事发生了。

    此时,如果有人敢出门张望一下,便会发觉这日闯进坊间的乃是众多身穿皇宫禁卫军衣甲的将士,而在众多骑兵的簇拥之下,当中一骑上端坐着一个年纪轻轻的男子。这男子不过十六七岁年纪,身材显得略微纤瘦,而且此刻全身被缚,俨然已是个囚犯,然而他的脸上并没有丝毫沮丧落寞之情,反而神情自得,仿佛由心要笑起来一般。

    从太极宫离开后,朱灿被众多禁卫军看押着一路向这里赶来。期间,众多禁卫军和走在前方的那个中年男子小心翼翼,仿佛随时担心朱灿会脱困而逃,不过很显然朱灿并没有打算这么做,他甚至还向前方那名中年男子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让对方放心,自己绝不会逃。

    骑马走在最前方的那名中年男子正是大理寺卿,也就是之前长孙无忌匆匆与之一叙的二人之一。见到朱灿的笑容,这名大理寺卿先是眉头一皱,继而也隐约明白了什么,心中不由得放下一块大石。

    很快,众人已经赶到大理寺,大理寺卿率先下马进入正堂,其中正在办公的几名官员被他迅速召集到一起,继而短暂议论了片刻。

    不多时,大理寺卿和手下一名三十多岁的年轻官员一起走了出来,那年轻官员手中握着一张类似于判决书的东西,战战兢兢跟随在大理寺卿身边。

    “嗯这位公子,其实我已对你的身份略有知晓,”

    最终,那大理寺卿犹豫片刻,向朱灿道:

    “你的罪名非比寻常,本官和大理寺均无权力判决,所以按照我朝律例,只好暂时将你关押在此处牢狱,除此之外,一切都要等候陛下裁决才行。”

    “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