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道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才道士-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这纯阳飞剑很奇特,居然也有剑胚,剑胚是上上品的灵玉,但掺入金属以真火祭练,剑胚灵玉竟然溶化,形成了特殊的合金,剑胚则化为了剑心,也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

    但如此一来,这剑就不能滴血祭练,少华真人是如何御驾纯阳飞剑?

    不过见到纯阳飞剑,这倒是提醒了他,貌似赤月轮的材质,也不能滴血祭练,那么元阳道主是如何御驾赤月轮?

    “仙家之物,果然玄妙,仙府里应该有书籍文案,或许可以查找一番!”

    张昊把所有东西清理完了,摘了几个仙桃填肚子,然后就往仙府里去了,心里还有点小激动,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现在才有空闲寻宝,相信这仙府的收藏,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第四百九十九章仙墓() 
却说张昊在洞天里寻宝,首先查看着仙府的布局,中央主山上只有一座天坛,天坛上只有一座大殿,大殿分为阴阳两仪,也就是九天殿与九重殿,坐北朝南,九天殿为正殿,九重殿为后殿。

    确实的说,这里只是一座祭天坛,天坛的布局很有讲究,天坛为圆形,宫殿为方形,是一个天圆地方的格局,位置是王屋山地气的正中线,地气向上,天坛汇聚气场,连说话的回声也是向正中聚集,犹如一条直线上达天听。

    张昊还发现,天坛宫殿的建筑痕迹,有明显的分层,玉石材料、做工手艺、图纹篆刻等等,皆有出自不同的年代,很显然,如今这座天坛宫殿,并非上古时期的原物,而是经历漫长的岁月,洞天也换了很多位主人,每一任主人多多少少都有过维修和改建。

    如今仙府的主人是张昊,进过一番大战,破坏不小,也需要维修,还有一些元阳道主留下的帝王式风格,张昊不是很认同,确实也需要改建。

    中央大殿是格局的核心,除此之外,主山上没有其余建筑,以防扰乱了格局气场,天都的府库也不在这里。

    出了中央大殿,张昊寻找着府库的位置,洞天的空间很大,足有方圆千里,中央主山的四周漂浮着很多巨石和小山,用铁锁连接在一起,大大小小有几百上千个单位,上面长满了灵药和果木,修建了亭台楼阁。

    仔细看,这些也是格局的一部分,用来维系中央空间的气场平衡,越往外围的重力就越小,最外围的交界处,还有一圈看去就像天空中的一圈陨石带,这是漂浮的土石和枯枝落叶等杂物。

    洞天空间没有重力,而中央空间却又重力,以及气流风向的动力,难免有些物体脱离中央空间,受到气场重力的影响,也就漂浮在了交界处,淤积成了一圈陨石带。

    张昊有重瞳,一眼就看出这格局,立马想到宇宙中漂浮的星系天体,这洞天就是一个简化版,但他阅览了那么多的玄学典籍,天文地理,风水宿土,也算是颇有造诣,却从未见识过那本书里提及到如此高深的运用。

    实在难以想象,上古时期,人文原始,居然可以开辟出这个空间,还研究透了宇宙天文,布局出一个小天,看似神乎其神,其实是遵循着严谨的法则。

    玄学不是迷信,而是一门古老的智慧,只是被某些人误导成了迷信而已。

    “上古时期的人文,到底是何等的一番景象?”

    张昊忍不住赞叹,可惜历史只能查证到商代,最早的一批甲骨文典籍,也就是在太行山旁边出土的商代殷墟遗址,合计有四千多个甲骨文,但识别的只有两千多个字,还有一千多字没考证了,而商代之前的夏代,以及夏代之前的三皇五帝上古时代,完全就只有神话故事了。

    查看了一遍,楼台宫阁最宏伟的一片,是天坛后方位置的区域,其次是左右并不,布局很工整,一目了然,府库就应该在正宫的后面。

    张昊顺着铁锁过去,楼台宫阁的样式像古代宫廷,但建筑结构很简单,没有屋顶,也没有门窗,只有一个框架结构,不过正是这种简单的建筑,石柱、横梁、台阶、屏壁等等,愈发突显一股壮丽大气,不似凡夫俗子的居所。

    当然,整个宫殿的根基都是古代时期遗留下来,沉淀了岁月的古旧沧桑,再加上后人的维护改建,随处可见的壁画、篆刻、碑文、石雕等等,材料全是灵玉和灵木,气势宏伟,古老华美,仙灵气象万千,再加上空折射的七彩虹光,祥云氤氲,雾气袅绕,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之都城,仙之府邸!

    张昊在宫殿间转了几圈,很快就找到一处石刻,篆刻了“禁地”二字,放眼望去,禁地里是一栋有屋顶门窗的阁楼,阁楼旁边还有一座古塔,二者之间有一条横跨上空的拱桥,连通在一起。

    “这里就应该是府库了!”

    张昊眼前一亮,有屋顶门窗就以为密闭封存,显然是为了存放物品,“禁地”则是一般人不可轻易靠近,府库以示威严。

    进了禁地,打量着阁楼和古塔,上方挂着紫檀木的牌子,篆刻文字,阁楼名曰“宝藏”,古塔名曰“文藏”,这名字倒是很简单直接,顾名思义,前者是存放宝物,后者是存放书籍文献,但能用上“藏”字,在道教或佛语里,代表了所有一切的总合,必然收集量极大。

    不过张昊正要进入,却察觉到了什么,定睛一看,不由得愣住了,宝藏阁与文藏塔的后面,居然还有坟地,三者成三元格局之势。

    “原来这里有坟地,也对啊,天都之人也得寿完安寝,但坟地怎么和宝库藏书在一起?”

    张昊大感诧异,宝库的重要性并不多言,更何况还有藏书在此,但坟地这么避讳,难道还坟地旁边看书?这也太不反常了吧,实在有些诡异。

    但仙府重地,张昊也没敢乱来,绕过宝藏阁和文藏塔,先去了坟地。

    只见坟地前有一尊赑屃驮碑,篆刻“仙墓”二字,赑屃是九龙子之一,赑屃驮碑是常见的风水雕刻,年代不远久远,应该是几百前才立的碑,文字用的是篆文。

    “既然我得了天都,动用府库之前,也该先去拜见一下前人。”

    张昊手执道礼,对着驮碑拜了一拜,这才进入墓地,见到映入眼帘的坟墓,张昊却是恍然大悟,这里不是一般的坟墓,而是生基,难怪与宝库藏书并列在一起。

    生基,其意为生命的基础,用于祭天祈福,福泽有五: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因最后一福为善终,故祈福之人死后亦可安葬于此。

    生基的起源非常古老,学术界早有考证,在商周时期就有生基了,而文献考古的最早年代只有商朝,也就是说,在商朝之前,生基就已经存在,可以说是上古时期传承下来,是古老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一派体系,绝对不是坟墓,生基就是生基。

    不过后世人文的发展,生基的本义逐渐失传,溶入了道教佛教,生基就成了提前选址的坟墓。

    而洞天仙府是上古天神开辟,居住的是上古时期的神人,修建生基祭天祈福,在这里修行悟道,死后遗体安放于此,后世有人得了洞天传承,也效仿前人,在此修建生基修行,还有宝藏阁和文藏塔,也是为了方便修行。

    但漫长的岁月,洞天历经了很多主人,生基也积累太多,放眼望去,与墓地也没区别了,生基旁边还立了碑文,记载生基主人的生平事迹。

    “诸位前辈有礼了,弟子张昊,新任洞天之主。”

    张昊执弟子礼,拜了三拜,对这些仙道前辈还是很尊敬,随后一个一个观阅碑文。

    排在最外围的两座生基,立碑还是空白,生基的门户砌着玉石,并未密封,意味着主人还没有进去,这应该是元阳道主和少华真人的生机。

    元阳道主的肉身被刘温带走,少华真人被他埋在以一边守墓,这是还没机会进入仙墓了,继续往前看,本文记载了为“玄乐道主”,达至内容是:生于三百年前,出身书香门第,小喜欢音律乐章,羡慕仙道,常读道书,自号玄乐子,与友人雅士结伴,游历大川名山,寻访仙人,得遇恩师天阳真人的点化,从此入了仙道,云游四方,降妖伏魔,数次大战邪人,自身损伤不轻,修行达至无漏真仙,升天于两百年前,享年一百零三岁。

    “玄乐道主应该就是元阳道主的师父,也就是刘温的师弟,修成无漏真仙,才活一百零三,可惜了。”

    张昊叹息了一声,无漏真仙这个境界,精血元气丝毫不漏,寿命很长,确实太可惜。

    不过寿命的长短,关系因素太多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养生,其次才是修行,最后是损伤。

    养生是持之以恒维护自身性命,修行是升华自身的性命基础,而损伤是对性命的亏损,任何一次受伤,必然亏损身体,身体的亏损就是寿命的亏损,只是亏损得多与少而已,即便大罗金仙可以治愈伤痛,但并不能补回自身的亏损。

    当然,既然有亏损,也就有节余,降低自身的损耗,这就是节约寿命,例如休眠沉睡,以及无漏真仙,自身无漏其实就是节余寿命,因此修为达至无漏真仙,寿命会大大增加。

    至于无漏真仙以下,一般只有一百一二,养生好的,损伤少的,应该有一百三四,如果没有抱丹,那么百岁上下就差不多了。

    张昊看完了玄乐道主的立碑,往前走,继续看下一座生基,是天阳道主。

    然而就在这时,张昊一步步走进生基,却突然心有所感,隐约察觉到了什么,灵觉蠢蠢欲动,犹如枯木逢春一般,仿佛一下就恢复了灵性,张昊不由得一愣,“我灵性受损,念头蒙尘,怎会还有这种感觉?”

    “咦?不对劲,这仙墓里有玄机!”

    张昊赶紧目光一凝,眼有重瞳,凝视虚空,顺着感应看去,但却吓得一惊,映入眼里的景象竟然是……

第五百章妖魔骨台() 
却说张昊在仙墓里,察觉到不对劲,他的灵性受损,并非他感应到了什么,而是有东西在感应他,与他发生共鸣,但是一眼看去,重瞳直视虚空的视觉,竟然看到一具妖魔的遗体!

    没错,是一具妖魔的遗体!

    在仙墓的最深处,有一座玉石堆砌的生基,年代太久远,玉石已有风化侵蚀,但生基里的主人,竟然是一具妖魔,体形非常魁梧,目测身高有两米二三,犹如传说中的巨灵神,然而遗体的筋骨形状,完全不似人类,头骨更是像野兽,异常狰狞,凶恶诡异。

    但不知为何,这具遗体竟然与他有感应?

    张昊径直往仙墓深处走进去,沿途的生基有很多,张昊一路打量着,快速阅读碑文,一目十行,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元阳道主这一脉延续了一千年,传承有七代,生基二十三座,其中有六座生基是空的,排在最上位的就是一座空生基,供奉的是纯阳帝君吕洞宾,按照碑文记载,元阳道主这一脉居然是吕洞宾的嫡传,但吕洞宾并未安葬在天都,具体去向不明,碑文说是羽化飞升了,只留下纯阳仙剑作为衣钵传承。

    也就是说,张昊手里那把纯阳飞剑,居然真是吕洞宾的佩剑!

    不过吕洞宾不是仙府主人,天都的第一任领袖是吕洞宾的弟子,道号曰晨阳子,得遇昆仑天人的指点,找到了洞天仙府,举行聚仙会,召集天下道门,论道斗法,推选出八位仙友在此常驻修行,延续八仙的传统,第一代的八位仙人皆安葬于此,但第二代只有四位,第三代就只有两个同门师兄弟,然后就成了一脉单传。

    由此可见,大公无私的总是少数伟大的领袖,天都最初是大家的公共场所,后来就名存实亡,成了一家私地。

    而天都传承了七代,加上元阳道主,一共出了三个大罗金仙,六个无漏真仙,其余元神出窍,还有几人才辟谷境界。

    “修行不易,得证大罗金仙的更难上加难,天都千年出了三位。”

    张昊略有感慨,继续往深处走,这一片地带出现了断层,只有一座生基,碑文是天都一脉考证竖立,仙人名曰虚妄,年代约为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期,那时候天下战乱,隐士避祸,仙道繁荣,道观寺庙众多,有诗文写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虚妄真人找到这里,在此隐世清修,直到终老升天,并无传人。

    再往深处,又是一个小小的断层,约莫跳跃了四五百年,也就是两千年前了,魏晋时期,魏晋之前是汉代,这是道教形成的起始时期,这里有十几座生基,算是最初一批的道教仙人了,其中两座生基竟然是王褒和魏华存!

    道书对王屋山洞天的记载,最早就是仙人王褒,王褒是魏华存的师父,魏华存是上清派第一代祖师,不过这两座生基也是空的,碑文记载是飞升了仙界,具体如何谁也不知道。

    继续往前,道教历史就是完了,生机也出现了大的断层,这一带长满了苍天古木,有很多周代时期,以及商代时期,或是夏代时期,青铜器具、大鼎、石雕、玉器、篆刻等等,还有一些大概是商代,稀稀落落的在古木林间,时间跨度至少两千年以上,已经到了天朝五千年历史的末端,约莫有十几座生基和祭台法坛,以及其它建筑,风格偏向于巫人,

    但年代太久远,具体已经无法辨认,古木生长了几千年,盘根纠结,落叶堆积,有不小的破坏,以及后世人文的发展,很多东西失传和变更,对这些古老的建筑已不认识了,更何况这些不是普通建筑,而是与古老玄学有关。

    不过从整体的格局来看,以前的洞天府邸,除了中央大殿的祭坛,然后就是以这里为中心,应该常驻了一群巫人,类似于天都一脉。

    张昊穿过这片区域,终于进入了最深处,从年代推算,这就是上古时期了!

    只见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光秃秃的没有树木,一片巨石铺地,古玉建筑,气势磅礴,恢宏沧桑,篆刻着妖魔鬼怪的古老图腾,满地散落着白骨,白骨的框架很大,全是古老时期的大型野兽,还有几座用骨头堆砌的祭台。

    但是仔细看,白骨台里还参杂着人的尸体,不,不仅仅是人的尸体,还有妖魔的尸体,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