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界之妖艳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界之妖艳江湖-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夫人经过临淄县,有个小吏叫和君贤,被贼所伤,将要死了,因而可怜他,就问他是怎么回事。和君贤按实回答。

夫人:“你受的伤是重刃刺肺腑,五脏泄漏,心脏的血已凝固,又气激于伤外,这是将死的灾难啊,不可能复生了,怎么办呢?”

君贤知道她是神仙,就叩头哀求。

夫人便从肘后竹筒中拿出一丸药,像小豆粒那么大,让他吞服下去。

和君贤立刻痊愈了。血不流了,伤口也合上了,不再有惨痛的感觉。

君贤拜了两拜,跪下道:“我的家财不够,不知道该用什么来报答你所施给我的恩情,只应当施展自己驽钝之力,来报答受到的好处。”

夫人:“你一定要感谢我的话,可以随我去么?”

君贤就改名换姓,自称马明生,随夫人差遣。

夫人回来,进入东岳岱宗山峭壁上的石室之中,上下隔绝,在重重岩石深处隐居。这里离地面一千多丈,石室中有金床玉几和奇瑰的珍宝,人迹不能到达这个地方。

马明生最初只想学习金创药方。见到神仙来往之后,以及知道有不死的道术,就起早贪黑,供给役使洒扫庭院,不敢松懈倦怠。

夫人也用鬼神虎豹和使人眼花迷惑的众多变化试探他,明生神情清正,始终不害怕。

夫人又让明生另找地方住宿,借此用美女调戏亲近他。明生心坚意固静默待之,没有邪念。夫人到别处去,十天或五天回来一次,有时一个月或二十天回来一次。

明生往往看到有仙人宾客,乘着龙麟,驾着虎豹,来来往往,有时还有拜见的人,经常整日满座。客人一到,夫人就让明生出去,到外边别的屋子里。或者立刻弄来精细饮食、菜肴、鲜果、香酒、奇浆,都不能说出它们的名目。有时也唤他坐下,跟大伙同饮同食。

又听到空中有琴瑟的声音,歌声婉转绝妙。夫人有时也弹琴,用一根弦就能同时奏出五个音,声音高朗,音响激越,传到几里,众鸟都聚集到洞室之间,徘徊飞翔,驱之不去。

大概夫人的乐趣,是自然之妙吧。夫人歇宿时,常与明生在同一间石室中,而睡在不同的床上。幽暗寂静的地方,只有他们两个人。

有时,夫人远行而去,也不告诉明生她去哪里,只见有一条白龙来迎接,夫人就穿上云光绣袍,乘龙而去。袍子上是明月珠点缀衣领,身上佩带玉佩,戴着金华太玄冠,也不见有跟随的人。她回来以后,龙就自己飞去。

所住石室的玉床之上,有紫色的锦缎被褥、紫色的绫罗帐子。帐中服饰和观赏物,珍奇的金,成匣的玉,五光十色的摆着,都不是人世所有,也不能全都知道它们的名称。

还有两卷白绢写成的书,题名叫《九天太上道经》,明生也不敢打开看那经文,只任洒扫之职,看守石室而已。

如此五年,明生更加勤劳恭敬,夫人赞叹的对他道:“你真可教,是个一定能够得道的人。你虽然是个俗世人,却能没有**欲不懈怠,恭敬景仰灵气,始终没有荒废它。这样,即使想要求死,怎么能办得到呢?”

于是把自己的姓氏本末,告诉明生,又道:“我长久在人间,现在奉天皇的命令,又按照太上之召,不再能停留在此。念你专心谨慎,所以把这话告诉你,想要教给你长生不老的方法,延长寿命的道术。而我接受的方术,是饮用太和自然龙胎醴,才可以授为三天真人。

不可用它教初学的人,当然不是你所能够听到的。即使听到它,也不能用它来养身。有个安期先生烧金液丹法,那个秘密要领,立即可以得到运用,这是元君太乙之道,白日升天的法术。明天安期会来,我将把你托付给他。你跟随他稍久,他的法术一定传给你。”

第二天,安期先生果然到来,乘着骏马,穿着朱红衣服,戴着远游冠,腰挂玉佩以及虎头般的革囊。他看上去二十多岁,洁白严整,有六七个仙人跟随他,都拿着符节奉卫着。

安期先生看见夫人,下拜作揖很是恭敬,自称下官。

不一会儿,摆上酒果饭菜,饮宴半日有余。

安期先生:“从前与夫人游安息国西海边,吃的枣味道很美,这里的枣很不及它。回想此事,历历在目,却已经二千年了。”

夫人:“我从前与您共吃一个枣,竟然吃不完。这里的小枣,哪能比呢!”

安期先生:“下官前些天去九河,见到司阴与西汉夫人共游。他们拿阳九百六之期问我,又问我圣主受命的劫数。下官因才疏学浅,不知道运厄的年代,该另外向太真夫人请教来回答。今天夫人既然赐坐,愿请教这些运数。”

夫人:“期运广泛,不是您仓猝之间能够知道的。天地有大阳九大百六,小阳九小百六。天灾叫做阳九,地亏叫做百六。这两灾是天地使阴阳由顺变逆,九地受到损害。

大期九千九百年,小期三千三十年,而此运所当,圣人也不能消除灾殃。如今大灾还没有,然而唐代是小阳九的开始,计算将来甲申年,百六将逢了。这时道德正兴盛,凶恶停止**。圣君受命,就在壬辰,不用再到千年,也不久就到了。

西汉夫人已经全部见到,所以问你,该当是试试你罢了。然而这是司阴君所限。

阳九,天旱海消而陆地自行枯干。百六,海尽而陵自增,四海之水减少,沧海变成高山。连城的鲸鱼,万丈的蛟龙,不通期运的限度,只有叩头请天而讨水,诉讼纷纭,遍布于天府。三天被省视察而发烦,司命也对按验核对而感到疲倦。

九河之口,是赤水所冲,它的深度难以测量,如今已经渐渐干枯。入气在山泽蒸腾,流沙在原口成尘。于是四海都会合起来,群龙鼓舞,这就等甲申年将飞洪倒流。

现在水毋上天门去告求期限,积石开万泉来通路,飞阴风而阻挠苍生,灌下玄流而遍布远近,洋溢在数年之中,长流到九载之后。得到道家真传后,肉身与灵性合妙。

到那时,只当在虚空腾云而望山坡。漫游五岳而视广宽山川,乘天鸿而趋州城,驾虬辇而追赶浮云,咄嗟之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可以展身娱目,怎么能够经意呢?当今之日且论酒事,说这些干什么?”

于是指马明生,向安期道:“这个人有心向慕,大概可以教诲。从前遇到一个因由,就来随着我。虽然素质不洁没有灵性,而**欲已经消除,现在不可传授玄和太真之道,将要让他跟您学习金液丹方。您同意这样做,就应当领他去。

流俗之人,心肺箪危,经胃内薄,血液疲弱,肝脊不入其眼,唇口不辨其机。大概是太慈悲不合乎人欲,奔走而不如灵飞,适宜抚慰,以完成他的志向。不可用仙变八威试他,切勿太苛刻,令他失其正道。”

安期先生:“好吧。只怕我道浅术薄,不够用来教诲传授罢了。下官从前从汉成丈人那里接受此方,这就是先师的成法,实在不敢仓促传授,要承命在二千年之内,一定使他窥见天路。

下官往日与夫人在玄丘一起相会,观九陔之阻碍,望弱水向东流,赐给玄碧酣香之酒,不觉高低而吟咏,一起打开尊笈灵箓,偶然看到玉胎琼膏之方,服用一刀圭,立刻登上云天,解脱形体而千变万化,上天做真皇。”

第七章 品级

稍稍停顿,安期先生又道:“此术直达妙境,大概比金液之华简要,又比霜雪九转之锋快速。今天不是我有所讥讽,舍近而从远,弃简而追烦,实在想听听神方的品级次第,希望知道真仙的高尚尊贵。如果下降有时,不宜议论,那琼腴之方,一定是炼者不可能使用么?”

太真夫人:“您不知道么?这是天皇的灵方,是天真所适宜使用的,不是俗流下尸所能窥视的。仙方共有九个品级,一品叫‘太和自然龙胎之醴’,二品叫‘玉胎琼液之膏’,三品叫‘飞丹紫华流精’,四品叫‘朱光云碧之腴’,五品叫‘九种红华神丹’,六品叫‘太清金液之华’,七品叫‘九转霜雪之丹’,八品叫‘九鼎云英’,九品叫‘云光石流飞丹’。

得仙者也有九品,第一上仙,号称九天真王;第二次仙,号称三天真王;第三号称太上真人;第四号称飞天真人;第五号称灵仙;第六号称真人;第七号称灵人;第八号称飞仙;第九号称仙人。这是九仙的品级次第。品级之间各有差降,不可越品超学。

他知道金液,已经是过分了,至于玉皇吃的丹药,不是学浅之人所应该听到的。您虽然得道,而长久在人世,喧闹的浊尘传染到正气,尘垢超过三分之一,还不可登上三天而朝拜太上,过扶桑而拜见太真。玉胎之方尚且不可知道,何况低下之才,而让他听到那些篇目么?”

安期先生颇觉惭愧,离席道:“下官实在不了解灵药之妙,品级差别如此,的确骇人听闻。”

又道:“下官曾经听说,女郎有《九天太真道经》,清虚镜无,照亮天地,实在不是下愚之才可以得到瞻仰的。然而受您接待很久,交往很深,我不自量力,乞请教诲,不知道那书可以让我见到么?如果暂看一下太上真经,那么鱼目就变珍珠了。”

夫人微微一笑,很久才道:“太上的道不同,真府遥远,将不是下品之才可以得到的。您只应当弘扬现在的功德,不要非分的代劳了。

我正要暂时向北到玄洲去,向东拜访方丈山,到玄都宫漱龙胎,到众仙堂试玉女。天上的事不停,将要等到事情办完有闲暇,再把太上真经拿给你看吧。

您能够对太清勤正专一,役你恒华山而使江、淮、河、济听命,然后到三天之丘寻我,到钟山王屋山找我,真书就可以得到传授了。

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要枉屈逸骏而渡沧河,损失舟楫而过大河了。如刚才所谈阳九百六,到期就令降临,安与危不会专于其一,凶与吉也有对应,超然远鉴,怅怀感慨。

极大的灾祸,可以躲避而不可以消除。明白了期运所当之时,圣主不能使人知,因此伯阳弃周,关令醒悟他的国家将败。天人的事情,在品物上显示出来。

您为什么昏昏然长久做地仙呢?哪里比得上先觉而高飞,跳出风尘而自洁,到玄途避甲申,与真人灵人而并列?话为你说尽了,您勉力而为吧。”

安期先生跪直身子:“今天受到教诲,就遵奉修行。”

夫人告诉马明生:“我不能再停留了,你随此君去,不要忧虑思念,我也会抽时间去看你。就把两篇五言诗赠给你吧,可以相勉。”

明生流着泪告辞了,随着安期先生,背着书箱进了女儿山。夫人乘龙而去。

后来马明生随着师父周游青城庐潜,总共二十年,得到金液之方,修炼而升天。

不过,他常常回临淄县,以小吏和君贤的身份,找到往日的一些好友畅谈共饮。

某日,玉絮、子龙、马明生和太真夫人一起,谈论发生在飘渺大陆的趣事。

此时,有一女子来寻马明生,请他指点迷津。

那个女子面容憔悴,无穷尽的向马明生抱怨着生活的不公。

刚开始,马明生还有点不以为然,但很快就沉入她洪水般的哀伤之中。

那个女子:“从刚开始,我就知道,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好运气。”

马明生:“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那个女子:“我小时候,一个道士说过:‘这个小姑娘面相不好,一辈子没好运的。’我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当我找对象的时候,一个很出色的小伙子爱上我。

我想,我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么?没有的。就匆匆忙忙的嫁了一个酒鬼。他长得很丑,我以为,一个长相丑陋的人,应该多一些爱心,会对我好。但霉运从此开始。”

马明生:“你为什么不相信自己会有好运气呢?”

那个女子固执的道:“那个道士说过的……”

马明生:“或许,不是厄运在追逐着你,是你在制造着它。当幸福向你伸出双手时,你把自己的手掌藏在背后,你不敢和幸福击掌。

但是,厄运向你一眨眼,你就迫不及待的迎上去。看来,不是道士预言了你,而是你的不自信,引发了灾难。”

那个女子看着自己的双手,迟疑的道:“我曾经有过幸福的机会么?”

马明生无言。

有些人残酷的拒绝了幸福,还愤愤的抱怨着,认为祥云从未卷过他的天空。

幸福很矜持,遭逢的时候,它不会夸张的和我们提前打招呼;离开的时候,也不会为自己说明和申辩。幸福是个哑巴。

所以幸与不幸,都是自找的,不是别人决定的。

畅游数日后,玉絮带着子龙离开临淄县,继续游玩。

其时已是仲冬,过了苍梧之野,但见桂树愈多,弥望成林。一日,到了一座山上。平旷奥衍,足有十几亩大。

玉絮还想前进,子龙说起:“我师父猪哥亮说过,南方多瘴,对北人的身体有妨害。我们不可冒这个险,不如下次再去吧。”

玉絮:“据说瘴气是山林恶浊之气,发于春末,敛于秋末。现在正是冬天,有什么妨害?”

子龙:“那可不一定。大概各路的瘴气,都是清明节后发生,霜降节后收藏,偏偏这里以南以西的瘴气不一样,可以说四时都有的。

春天叫做青草瘴,夏天叫做黄梅瘴,秋天叫做新禾瘴,冬天叫做黄茅瘴。还有什么菊花瘴、桂花瘴等名目,四时不绝,尤其在冬天和春天最厉害,与别处不同。”

玉絮:“瘴气发作的时候,情形怎样?”

子龙:“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一种是无形的。有形的瘴如云霞,如浓雾。无形的瘴或腥风四射,或异香袭人,实则都是瘴气。

还有一种,初起的时候,但见丛林灌林之内,灿灿然作金光,忽而从半空坠下来,小如弹丸渐渐飘散,大如车轮忽然进裂,非虹非霞,五色遍野,香气逼人。人受着这股气味,立刻就病,叫做瘴母,是最可怕的。

有些地方瘴气氤氲,清早起来,咫尺之间人不相见,一定要到日中光景,雾散日来,方才能辨别物件,山中尤其厉害。

所以居民晓起行路,必须饱食;或饮几杯酒,方可以抵抗瘴气。否则触着之后,一定生病。夏天很热,挥汗如雨,居民却不敢解开衣裳,当风取凉。夜间就卧,必定密闭门户,都是为防有瘴气侵入的缘故。”

玉絮:“这种瘴气,真害人极了,有什么方法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