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我误解你了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然后再继续战争。

日本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也说,既然圣断已下,本军只能奉戴圣旨,全力以赴终战,山田乙三最终把自己的佩刀交给了前来受降的苏军上校,随后与50多万日本关东军俘虏一道,被苏军运往西伯利亚,成为战后苏联重建的劳力。

1945年9月2日,同盟国接受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中国代表徐永昌出席,曾参与中国抗战的美国将军史迪威,作为时任美国第10集团军的司令,也见证了这一时刻,而与中国人共同抗战八年的美国“飞虎将军”陈纳德却未被邀请参加,他难过地说,八年来,我唯一的雄心就是打败日本,我多么希望能亲眼看看日本人正式宣称他们失败。

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于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大礼堂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等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交了投降书。九点十五分日本代表开始签署降书,小林总参谋长帮着磨墨,这是历史的一幕,冈村大将签字完毕,亲手把降书呈递给何总司令,于是日本民族的命运做了最后的决定。

忽然想起一个故事:一个强盗闯入一户人家,家里的妇女和儿童拼命反抗、防卫,虽然身负重伤仍揪住强人不放,后在邻居壮汉的帮助下将强人扭送给警方。

强人以为败在弱者手中很丢人,便强调说是壮汉将自己制服的。

警察问他:“你抢成了没有?逃脱了没有?”

强人说:“没有。”

警察说:“敢与强盗作斗争,并阻止了强盗行为的,当然是英雄行为,所以才赢得壮汉的支持!”

——日本,你以为败给美国比败给中国光荣吗?别忘了,你是在中国侵略,又是在中国投降的!

第四章 寓军于民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盟国督促日本通过了和平宪法,放弃了战争权。但后来美国放弃了这个主张,转而支持日本重新武装,其目的就是要把日本建成美国在西太平洋不沉的航空母舰,利用日本的武装力量为美国的全球霸权效劳。

而日本政府则乐见美国人的转变,开始积极配合,争当美国人在亚洲的马前卒。日本人也不是无偿为美国充当棋子的,也有自己的务实考虑。那就是借以发展自己的实力。

2010年12月,在拖延了整整一年之后,日本政府终于推出了民主党执政后第一份新的《防卫计划大纲》,并且在安全保障会议及内阁会议上予以通过。这份新的大纲将成为日本今后整整10年国防建设的指南。这份新的防卫大纲首先可以用“变脸”两个字来评价。该大纲对中国“变脸”,第一次明确地指出邻国中国的军事动向“是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忧虑事项”。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仙谷在媒体专访时指出,“中国近年来每年军费都有不透明地增长。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也作出了让日本不得不抗议和交涉的事情。所以,中国是令人忧虑的已经成为日本的基本认识。”简而言之,日本是用一种“忧虑”的表述,把中国确立在与朝鲜相等的至少是“对手”乃至“敌手”的位置,变相地把在日本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写入国防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中。这是日本自民党执政时期都没有做出的事情。

一般来说,情绪型的民族擅长艺术,不擅长军事,日本却有点例外,大名鼎鼎的武士道,出产于东瀛列岛,日本在近代武力扩张的劲头和能力,令人瞠目结舌。日本考古人类学家江上波夫说:日本人兼有游牧、农耕民族的双重属性,对外是游牧式的,对内是农耕式的,善战与爱和平是一个铜币的两面。

2011年3月,一则有关日本的消息出现在各大媒体,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二艘“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伊势”号,在横滨市交付自卫队正式服役。一艘军舰为什么会引发外界如此高度的关注?其中的关键还是因为它带有明显的航母特征,比如1。85万吨的满载排水量,已经超过了很多国家的轻型航母水平,比如直通式甲板,只需进行小幅改装,便可搭载“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甚至是F…35B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机,随时可以把它变成货真价实的航母。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发展航母的国家之一,其研发的“凤翔”号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建造的标准航母。二战期间,日本共建造了20余艘航母,并一度称霸海上。基于战败国的身份→文·冇·人·冇·书·冇·屋←,二战后日本从法律上不再允许建造航空母舰。然而,由于日本拥有建造航母的先进技术,加上挥之不去的海上称霸之梦,在此情况下,日本改变了策略:不再“直言”建造航母,而以发展大型运输舰、护卫舰的名义,以走上实质拥有航母的道路。

1988年日本通过制定宪法解释,实质上允许了自己建造“防御性轻型航母”,“日向”号是“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的第一艘舰。“伊势”号是“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的第二艘舰。

“伊势”号舰长197米,宽33米,标准排水量1。395万吨,满载排水量1。8万吨,在吨位上已经超过意大利“加里波第”号、泰国“皇家公主”号航空母舰。其船型采用与航母相同的直通式甲板,上层建筑位于甲板一侧。根据日本官方公布的数据,“伊势”号还装备“宙斯盾”相控阵雷达以及先进的火炮、导弹和指挥通信系统。

日本22DDH舰是日本最新型直升机驱逐舰。这艘仍被日本官方称为“驱逐舰”的舰艇吨位高达2。4万吨,装备有3部“密集阵”近战武器系统和2部“拉姆”导弹发射装置,甲板和机库共可搭载14架舰载直升机。22DDH舰从吨位、布局到功能都已和驱逐舰这一称呼相差甚远。日本财政账目表明,22DDH舰设计尺寸急剧增加的原因之一是,日本计划将V…22“鱼鹰”倾转旋翼飞机作为这些舰艇主要的空中力量。这些账目也清楚表明,F…35B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联合攻击战斗机可视作为这些舰艇的主要系统装备。显然,22DDH舰的设计中也包含运行无人机的考虑。

日本在武器研制方面的频频异动与近年来日本军事战略的转型密不可分。从1992年的“海外派兵法”到1999年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再到2001年的反恐三法案和2002年的“有事法制”三法案,日本在“做有军事实力做后盾的政治大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随着日本军事战略由“本土防御型”向“海外干预型”的逐渐转变,“先发制人”的战略思想也开始日益被右翼分子提上日程。日本前首相小泉也声称必要时要对朝鲜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先发制人”实际上意味着日本在采取军事行动上的优先权。

日本二战期间的军阀企业在美军占领时期遭到了重创。此后由于战败国的地位以及和平宪法的存在,日本一直无法明目张胆地发展军事工业。不过,虽然没有独立的官方军工企业,但日本的一些世界级大公司几乎都从事有关的军品科研生产,如三菱重工、三菱电机、川崎重工、东芝、三井造船、住友重工等,这种军工生产方式其实也是有日本特色的“寓军于民”。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日本的军事技术已经崭露头角。当时,美国的报纸就曾指出,如果没有日本的电子产品,美国的精确制导武器就无法实施精确打击。

据称,美国的激光制导武器中,70%的电子产品是日本生产的。从战斗机到军舰,美国尖端武器电子装置中所使用的陶瓷部件,95%是日本制造的。外国军事技术专家认为,在半导体领域,日本至少领先美国5年。

据韩国汉阳大学教授金庆敏所述,1998年朝鲜发射了“大浦洞1号”导弹。随即日本宣布将构建第四代间谍卫星体系以及导弹防御系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日本像履行诺言一样完成了这一目标。地球上空的日本第四代间谍卫星对朝鲜半岛的情况了如指掌。

根据中新社2009年4月15日的报道,日本的间谍卫星拥有最尖端的技术,由第二代光学卫星以及第二代雷达卫星组成,能够分辨地面上大小为1米的物体。该间谍卫星能够免于海洋以及阴云等天气条件的干扰,24小时持续不断地收集情报。预计在短时间内,日本间谍卫星的性能将进一步提高,能够分辨大小为30厘米的物体,由此可以推断出日本间谍卫星的性能。

日本能够利用液体燃料火箭将10吨重的人造卫星送入位于300千米上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一国的火箭技术能够将重达200千克的人造卫星送入300千米的低轨道,那么就可以认为该国的导弹可以打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伊朗试射成功的人造卫星“希望号”的重量为27千克,而韩国“KSLV…1”型火箭搭载的卫星的重量大约为100千克。考虑到这些情况,日本的火箭发射技术可以说已经到达了世界最高水平。

特别是在军事方面,日本的火箭发射技术已经能够与美国、俄罗斯以及中国并驾齐驱。其中,日本的固体燃料火箭M…V系列也能够将1。5吨的卫星送入300千米上空的低空轨道,因此该系列的火箭具有将导弹投向世界任意地点的实力。

韩国的固体燃料火箭开发需要依靠美国,火箭的射程被限定在300千米以内,与日本的技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与将人造卫星发射进入宇宙的商业火箭不同,导弹还需要重新回到地球表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日本研发出了能够使火箭再次进入大气圈的装置“OREX”。也就是说,只要日本下定决心,任何时候日本都可以制造出洲际弹道导弹。

现在日本已经完全能够建起导弹防御系统。日本拥有的6艘宙斯盾级舰艇上装配有韩国相同级别的舰艇上所没有的SM…3导弹,该导弹能够拦截大气层外的物体。日本已经以东京为中心建立起了完备的导弹防御体系,能够用PAC…3型导弹拦截进入大气层内的导弹。而驻扎在车力地区的驻日美军还拥有高频率的“X…BAND”雷达。

《国际在线》2010年11月24日的报道称,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自卫队武器装备的90%由日本国内生产,只有10%从国外引进。日本一家研究机构预测,若允许日本不受限制地出口军火,日本将雄霸世界舰艇市场的60%,军用电子市场的40%,军用车辆的46%,航天市场的25%~30%;一旦需要,日本可在3~6个月内生产出原子弹和氢弹,在一年内生产出1000~2000枚中程和远程导弹。

如“爱国者”导弹、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都已实现了在日本生产。日本F2战斗机即以美国的F16战斗机为基础,1988年开始研制,主承包商为三菱重工,2000年10月首架F2开始服役。在F2战斗机机身建造过程中,采用了最先进的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建造技术,每架战机造价高达120亿日元,是世界上最贵的战斗机。

由三菱重工研发的90式主战坦克,单价高达850万美元。从1990年开始,日本开始投产并装备。主炮为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授权日本生产的120mm滑膛炮。由于配备了自动装弹机,乘员降至3名。该坦克在2004年DMS国际武器预测小组公布的世界坦克性能排名中位列第三。

日本“亲潮”级潜艇,其制造技术处于世界最前沿水平。水下排水量达到3000吨,在世界上也属于吨位最大的常规潜艇之一。潜艇外形为最先进的加长水滴型,流体动力性能良好,采用了最新的隐形措施。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00米左右,鱼雷和反舰导弹均属世界一流。而“苍龙”级潜艇水下排水量达4100吨,并加装了AIP系统,可在水下潜航3~4周。

二战期间,日本曾动员部分汽车企业转产军用飞机。日本近年的汽车产量都在1000多万辆。工业界通常将350辆汽车的资金和物质消耗,折合为1架军用飞机,按此计算,日本若有战事,只需将30%的汽车生产能力转产飞机制造业,便可年产1万架以上的军用飞机。

在日本军事工业中,军用飞机工业约占国防需要的75%。它可以仿制美军F…15型战斗机、P…3C型大型反潜巡逻机以及MH…60型大型反潜直升机。日本还具备自行设计制造高性能战斗机F2的能力,战时完全可以自行大量生产作战飞机。近年日本还一直加紧开发隐形战斗机。

海湾战争是日本先进技术在美国尖端武器上的集中展示。比如美国“爱国者”导弹中使用的日本半导体元件,实际比美国国产元件还多,有些在全世界也只有日本能够提供。

目前,日本自卫队装备的导弹有90%是国产战术导弹,其性能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称,日本采用尖端技术生产出一种名为“惠子”的肩射对空导弹,其性能优于美制“毒刺”式导弹,命中率几乎达到100%。在日本生产导弹元件的有关企业中,生产电机和洗衣机电机的厂家占有很大比例,这为战时转产导弹提供了广阔天地。

法律禁止日本以军事目的进行航天开发,但日本通过发展空间运载火箭等航天产业,已达到一流的水准,很容易转到军事轨道上来。目前日本所研制的各种固体燃料火箭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变成各种中远程导弹。日本的TR…1A火箭只要将实验舱换成700公斤的弹头,就能变成射程超过750公里、可覆盖整个朝鲜半岛的中程导弹;M…3S2火箭的第三级和卫星舱换成弹头后,就可以成为具备攻击东南亚地区能力的中远程导弹。

目前,日本主要有三菱重工、日本制钢和小松制作所三家企业生产坦克,仅三菱一家就有2000辆坦克的年生产能力。

日本的机械制造业还能够提供雄厚的转产潜力,按45辆汽车转产1辆坦克计算,日本汽车业以15%的能力转产坦克,就可年产3万辆左右。假定未来战争日本陆军按每1个步兵师装备60辆坦克的标准计算,可装备近500个师。

目前日本火炮的年产能力近万门。日军现装备各种火炮5000余门。二战时(1941年),日本用于生产火炮的钢材占当年钢产量的3%。如以2006年日本钢产量1。16亿吨为准计算,以3%即348万吨钢制造火炮,按每门火炮用钢10吨估算,可年产火炮35万门左右。

船舶工业如有20%转产军舰,几乎就达日本舰艇总吨位的2倍;登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