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就在俄共(布)14大上,提出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提法鼓
舞了人民的信心,得到人民的拥护。代表会议接受了斯大林的意见,指出“社会主
义在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不是最后胜利)是绝对可能的”。1925年12月,俄共14
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之后,苏联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时期。
斯大林的工业化纲领就是必须高速发展,从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斯
大林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只要发展了重工业就
是实现了工业化。至于轻工业。农业等都是次要的、从属的、为发展重工业服务的
各部门;至于各经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可以不予考虑的。
斯大林用各种行政手段来确保工业的发展,政府把国有企业。矿山、铁路、银
行以及贸易部门的利润尽可能多地缴上来,作为工业化基金。向农业征收高额税来
补贴工业;再就是号召人民艰苦朴素,用发行公债等办法把消费基金转为建设基金。
然而,这些仍不能解决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需要。
斯大林对付这个问题的绝招是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开始是不断抬高工业品
价格,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并向农民再额外收税。斯大林认为要搞好工业化,必
须改造小农,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成大规模集体经济”,纳入计划经济,
这样的农业才能真正成为工业化的后盾。1930年1 月,斯大林要求在几年内实现全
盘集体化。
怀着共产主义理想的诗人用动听美妙的诗篇来描述集体农庄的美好。特瓦尔多
夫斯基的《春草国》描述了一位中农寻找乐土“春草国”的经过。家乡办起了集体
农庄,主人公中农莫尔古诺克不愿意参加,就骑上马远走他乡,寻找梦中的“春草
国”,在农民传说中,春草园是个自由富饶的、没有集体化的乐土。他想着在春草
园过着完全独立自主的日子:“前后左右的土地/都是自己的/你哪怕种一棵小草
/也都属于你。/遇事谁也不用问/惟你为尊/你要割草就割草/你想出门就出门”。
这样的乐土他当然没有找到,但一路上的经历告诉他,集体农庄制度带给农民的正
是他所盼望的自由劳动和丰衣足食,所以他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准备加入集体农
庄。在作者笔下,有一个村子“没有一个完整的屋顶、完整的木屋/每个角落都有
破洞/33个院子里/一共只有三根烟囱”,全村只有一只公鸡,而且老得昏了头,
啼叫没有定时,所以村里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人们闲着什么事也不干,任凭麦
秸腐烂,篱笆倒塌。一问,才知道这里都是单干户。
诗写得像童话故事一样优美,可是这真的是当时历史的真相吗?集体农庄在当
时农民的眼中真的是“乐土”吗?不是的。在新经济政策下,农民已经渐渐富了起
来,俄国的大部分农民是有一定生产工具和财产的中农。不愿加入集体农庄的富农
和中农不可能那么穷,而集体农庄也不可能那么富。对农民来说,加入集体农庄的
代价是可怕的。斯大林的全盘集体化就好像是对苏联农村的宣战。富裕农民或被送
进强迫劳动营,富裕农民中比较穷的或影响较小的被用武力驱赶到集体农庄里去。
农民对此予以回击,有时发生激战。强迫集体化的恐怖甚至使心肠很硬的官员们也
受到精神打击。一位秘密警察上校在火车上流着眼泪对他的同伙说:“我是老布尔
什维克,我曾在地下反对沙皇,然后我参加内战。我做的这一切难道是为了今天我
用机关枪包围村庄,同时命令我的部下不分青红皂白向一群农民开火吗?啊,不,
绝不广‘农民战败了,但他们不愿交出他们的家畜,他们宰杀牲口,面对不可避免
的饥馒纵酒狂饮,大吃大喝。农村牲口减少了一半,庄稼没有种上或者没有收获。
1931—1932年,有几百万人饿死。
工业化在多方支持保驾下展开了。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
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从1938年开始,但是被德国的入侵所打断。两个五年计划
期间,苏联建成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
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比1913
年增加6 倍多,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六、赶超是要付出代价的
“落后就要挨打”,斯大林时刻记得这一点,他认为帝国主义时刻会发动侵略
苏联的战争,在他看来,苏联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接着正常步骤和速度发展工业。
所以用尽各种手段进行赶超式的发展。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建
成了庞大的工业化基础。表面看来,苏联在经济上也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事实
上,却为以后的发展埋下了祸根。如前所述,苏联工业化最大的牺牲者是农业和农
民,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粮食产量,在全盘集体
化运动之前的1925…1927 年间平均每年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降为7320万吨,
“二五”期间再降为7290万吨。畜牧业的状况更差。“一五”计划期间,马的头数
从3210万头降为1730万头。牛从6010l 万头降为3350万头;羊从1077万头降为3730
万头。猪从2200万头降为990 万头。“M 五”计划期间,大牲口的回栏数在所回升,
但都未达到1928年的水平。轻工业产值虽然1940年比1913年增加了3 .6 倍,但同
期重工业却增长了12.4 倍。这种不同的增长比例造成农轻工重经济发展严重失调。
在一路赶超的思想下,苏联的工业化一味地追求高速度,强调产量和产值,却
忽视了质量问题。生产出来的许多产品质量低劣,根本无人问津。
由于斯大林式的强制集体化的结果,全国各地经受了严重的供应短缺,一些地
方遭到了可怕的饥荒,甚至像土豆和卷心菜这些革命前最便宜的食品,在斯大林的
不合理的农业政策下也变得稀少起来。国营商店的货架空空如也。乌克兰发生了大
饥谨,那里约有七百万无助的人在这次饥馑中死去。为了使工业化能够按照确定的
目标前进,苏联必须从海外购买工业设备,因此就必须出口食品,而且要尽可能多
地出口。但是价钱却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萧条而被灾难性地降低了。就这样,处
于“面包篮子”中的乌克兰人,为了国家的强盛而饿死无数。
斯大林抛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斯大林式的政治经济体制。这是一种什么样
的体制呢?这种体制,后来也被人们称为“斯大林模式”,其最主要的特征是“高
度集中”与“高度集权”,也就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如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
教育科学技术等所有的决策权都集中到联共(布)中央的最高领导,即斯大林手中。
一切重大问题,往往都是斯大林一锤定音,例如五年计划的全部原则,甚至某些细
节,“都得由伟大的革命导师斯大林同志来制定。”这种模式权力过于集中,几乎
没有民主,只可能是一种僵化的体制,缺乏自身调节的能力,也最利于产生个人崇
拜。这样一种体制被后来的领导人继承下来,虽然几经“改革”,但一直到80年代
中期,仍在苏联顽强存在着。成为苏联发展的最大障碍。
公正一点来说,斯大林体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确实起到特定的作用。
可以让苏联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工业化,尤其他的重工业水平在短
时期内赶上并超过了世界上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可以取
得战胜法西斯的最后胜利,也得归功于战前所建设的强大的重工业基础。但是,苏
联人民付出了代价也是相当高昂的。
借着苏共20大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1954年2 月,意气风发的赫鲁晓夫开始了
他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时代就曾多次负责过农业工作,向来以农业专家自居。苏联
农业的灾难已成为社会的大问题。1954年2 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作了《关
于进一步扩大苏联谷物生产和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报告》。3 月,苏共中央就这
一报告通过了决议。规定1954—1955年至少开垦1300万公顷荒地,要从这些土地上
收获11—12亿普特粮食,其中要有8 —9 亿普特商品粮。以后这个数字又上升到1500
公顷,甚至3000公顷。在赫鲁晓夫等人的大力倡导以及一部分干部群众的支持下,
垦荒最初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果1954—1958年,苏联的播种面积增加了29%。与1949
—1953年的4 年相比,1954—1958年粮食每年平均收购量增长37。6%,其中1956年
来自垦荒地区的谷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从1954年起农产品的商品率在上升,
基本保持在45%上下。
赫鲁晓夫认为农业的出路在于畜牧业的重点发展。他说:“不能离开畜牧业问
题来看粮食问题”。为此,他强调要大力发展新的饮料资源一玉米,提出要在1960
年使全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赫鲁晓夫以极大的热情,频频会见各地
方领导人,与他们谈话,向他们施加压力。就连他政治上的对手莫洛托夫也承认:
“赫鲁晓夫跑了很多地方,他经常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他本人经常呆在庄稼汉
中间,在这方面是无可指责的,他的优点恰恰在这方面。”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现在苏联已拥有一切
必要条件,通过和平竞赛,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解决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在按
人口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并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随着农业的丰收,赫鲁晓夫取消了义务交售制,国家开始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
购办法。这样一来,在集体农庄中的农民总算可以稍稍松了一口气。之后为了鼓励
农业生产,国家又不断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
在工业方面,赫鲁晓夫也作了一些调整。应该说,在改革的前期,赫鲁晓夫的
头脑是比较清醒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民积极性提高,生活水平改善,
到1958年止。农业生产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便好景不长。从1959年开始,苏联农业
就开始走下坡路。改革中的急功冒进和瞎指挥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1958年,
苏联粮食大丰收,赫鲁晓夫头脑一热,提出了苏联在“3 —4 年内在人均肉类、牛
奶和黄油产量方面赶上美国。”
其实,当时美国人均每年消费肉类96公斤,苏联只在36公斤,还差得远着呢。
在垦荒和种玉米过程中,一些地方上的领导人为了讨好赫鲁晓夫,采取虚报、
浮夸办法。赫鲁晓夫晚年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很沮丧地谈到了这一点:“当我开始为
种植玉米开展宣传运动时,我真诚地相信——并且我仍然相信——这是做得对的。
但有些干部奉迎我。说得粗一点,他们好像一群马屁精。他们不首先让农民作好适
当的准备,就坚持大面积种植和收割玉米。最后,人们对玉米可以作为青贮作物产
生了怀疑,而我作为第一个推广委员会玉米的倡议人的声誉也受到了损害。”
在开垦荒地过程中,不注意保护,破坏了生态平衡。而有些地方根本不适合种
玉米,却因为领导人的喜好而被强行种植。在工业调整方面采取的许多措施也遭到
了相同的命运。本来出发点是好的,却往往没有计划,一哄而起,操之过急,产生
了不少消极后果。赫鲁晓夫为了对抗集权的害处,强调经济中的分权,权力下放,
结果越分越散,造成管理中的混乱。这一场改革没有解决苏联经济中的根本问题。
七、盛世挽歌:20世民70年代的苏联
苏联解体后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人曾经问过俄罗斯人民,如果可以选择,
他们最想回到什么时代。大部分人的答案是“勃列日涅夫时期”。
勃列日涅夫时代是苏联历史上惟—一个稳定和发展的时期,其间由于政策得当,
环境稳定,致使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将苏联带上了其发展历史中的巅峰,也真
正在国际上确立了堪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地位。但勃列日涅夫时代后期的政治经
济政策也为苏联国家分裂和经济崩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勃列日涅夫执政之初,全面检查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内外政策,并没有全面否定。
对赫鲁晓夫时期在农业方面的一些改革措施尤其慎重,错则改之,对则坚持并使之
完善。勃列日涅夫也很重视农业,他认为近几年来农业增长速度减慢了,农业发展
计划没有完成,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提高很慢,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
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针对赫鲁晓夫时期经济管理权过于分散的局面,把
一些权力重新收归中央。
这次改革比较重视引进“物质利益”原则。允许农庄庄员发展个人副业。提高
农产品的价格,从1965年到1979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共提高7 次,价格指数抽调60
%以上。
此外,从1956年起,集体农庄也和国营农场一样,实行月工资制度,提高了集
体农庄农民的待遇。加大在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重视把最新科学技术
成就运用于发展农业。苏联农业向着集约化发展。尽管有这些方面的改革与调整,
苏联农业的问题却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农业问题的症结在于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体制,这显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作一些重大的体制调整。
1965年起,苏联在5 个企业中试行新的管理办法——“利别尔曼建议”。就是
在重工业企业中,国家只下达产量计划和麝香计划,其余各项经济指标由企业自行
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