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把西方武器的这种优势看作一种挑战,竟然那么自信,认为中国的道德和文化将最终获胜。
政府官员中那些儒家出身的精英们从研究两千年中国历史中得出结论,蛮人占领中国通常也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这些蛮人过不了多久就得拔灶走人。如果他们真的想长期待下来并持续统治中国的话,那他们就得接受中国文化的熏染,使自己儒家化。这些儒家官员们就是这样不屑一顾地看待所面临的新挑战,就是这样解释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他们认为,如同北方的游牧蛮人一样,这些“大西洋的蛮人”最终也不免是要么自己滚蛋,要么为中国文化所改变。在租界地的割让中,他们所看到的不是中国地域的损失,而认为是一种聪明的策略,以此可以把蛮人限制生活在中国南部港口城市那个犄角旮旯。
皇帝在北京继续四平八稳地领导着他的王朝,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只有1850年太平军起义令政府不敢掉以轻心。在北京的政府中,竟然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西方武器的先进程度。也许他们中确实没有见识过这些火炮舰船,也无从就此公开报告。要知道,这类报告不免要涉及到肯定大西洋蛮人的优势,说他们超过中国人,即便是仅仅局限在某一个方面,也有可能招致背叛自家祖宗文化的罪名。【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1850年,当福建的都督出版了一本有关世界各国的书,并在书中对汉人中心的世界观以及中国文明享有绝对优势的观念提出质疑时,他马上被撤了职。可是在1861年,一支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并且一把火让乾隆修建得富丽堂皇的圆明园毁之一炬。西方列强的挑战再也无法回避了。清廷的恭亲王此时把自己的立场转变到与西方列强合作的政策上来。英、法和美国人在剿灭太平起义方面予以清政府帮助。他们供应现代武器,并且派遣一支外国志愿军支持那支由外省都督们所率领的军队。
剿灭了太平军之后,儒家的管理体系早已病入膏肓,而且在所有的战火燃烧地区几乎都支离破碎,可是这些都督们却把精力集中到重建儒家帝制、恢复儒家道德伦理上来。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保护下的儿皇帝所命名的同治维新,由那常胜的湘军奠基人曾国藩和他的助手李鸿章推行着。这次维新尽管没有带来中国持续飞跃的发展,但是对于处在轮回圈的下滑时期的清王朝来说,终究赢得了一个30年的平静时期。
随着儒家维新运动,中国第一次有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准备。在“以夷制夷”的口号下,中国现代化的初次尝试开始了。这个尝试是以古老的儒家观念“自强”来表述的。曾国藩和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战争中目睹了西方武器的威力,他们与其他的自强运动领导人一起,在西方工程师和进口机器的帮助下,在各自的管辖省内建造现代兵工厂和造船厂。曾国藩于1865年在上海建立了包括兵工厂和造船厂在内的江南制造局,它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他在企业中设立了一个翻译处和一所技术学校。翻译处在英国人约翰?费莱尔领导下,把百余本西文书籍翻译成了中文,其内容涉及到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科学等方面。李鸿章于1885年建立了第一所现代军事学院,并且派遣年轻的军官、舰长到国外去学习。自70年代起,这些自强运动派一直致力于现代民用工业和运输企业的建设。出现了上海的轮船公司、武汉的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天津北部的开滦煤矿,并建起第一段铁路线(1881年),以便把煤运往港口。
然而,所有这些现代化并非是在某种工业化的意义上进行的。完全不同于日本明治维新的是,这并非是一种由中央政府统一指导的全国性的努力奋进,而仅仅是几个比较开明的都督以及高级官员的个人尝试。尤其是,这种工业化的尝试仅仅服务于力争军事现代化之目的。它不仅没有考虑到把儒家的国家和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问题,而且相反,它要借助现代技术去维护现存的中国秩序。1889年,清末的最后一位鸿儒大臣张之洞把自强的改革策略总结为这样的形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中国的思想为核心,所谓的体,也就是生存的原则,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儒家的生活方式、儒家的社会和国家秩序;而西学是表象,即出于实用,譬如修造蒸汽轮就很实用)。
尽管做出了如此严格的界限,然而改革者的每一个项目无不遇到保守派的极大的阻力。1861年,恭亲王在北京为协调与列强的关系专门建立了一个机构:总理府,在里面还特设了一个翻译学校。他于1866年在一封奏折中建议皇帝,把这所翻译学校改建成翻译学院,而学生在校也应该学习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以及民法,他却受到了享有最高儒家权威的翰林院院长、大学士倭仁的强烈批评。倭仁证明说,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取决于其在技术方面的水平如何,而是取决于其领导人及其国民的伦理道德水平如何。他强调,如果让外国的教授们现在来教授这些学子的话,这些未来臣子的思想就可能为这些外国的思想所影响,那么他们就难以成为真正的儒家弟子。
倭仁写道:奴才们从没有听说过,数算能让一个软弱的国家强大起来……我们唯一能够指望的是,我们的先生们能够给子民们讲清楚儒家的道理,使百姓知廉耻、守德行。现在的这些能人志士是为了将来委以重任而专门培养的,可是如果改变他们所学的科目,让蛮人去教他们,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而且会弃善从恶。那么世界就将走向没落,因为我们把自己的子民驱赶到蛮人那里去了。46
我们尽管更多地把倭仁的这番话看作蒙昧主义的表现,但是倭仁显然比改革者更清楚,部分西化是行不通的。学生一旦接受了西方的自然科学思想,那么他们就势必也会用之于儒家的伦理道德,而儒家的道德也就可能被败坏。
但是事情还不仅仅如此,不但部分西化的计划在教育领域遇到了阻碍,难以进行下去,而且就连建设强大军事力量的目标也未能实现。对日战争的失败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中国的战舰在现代化方面未必落后于日本,从设计能力上甚至还比日本的还要先进。许多观察家因此对中国感到失望。可是,在海战中,远程大炮不仅缺少炮弹,而且有的弹体中装的竟然不是火药,而是沙子。旗舰的“将军”是原来的一名骑兵将领,他把战舰成一字型列队,结果成了日本炮击的目标。自强运动的部分现代化愿望以失败而告终。
■革新运动在继续(1898~1900)
1。百日维新(1898)
对日战争的失败,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造成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类似的情况在欧洲也曾有过,那是大约一百年前的事情,正是由于拿破仑的征服政策引发了德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随着民族主义的形成,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念出现在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迄今为止的历史上,所涉及到的不外乎是如何保持中国文化的问题,而今所涉及的是如何把中国和中国人作为国家和民族去拯救的问题。这新的民族精神震撼着年轻的官员将士、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层社会以及农村的绅士们,唤起了他们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呼声,这种认识与要求远比自强运动要深刻得多。那些仍然把中国文化看作为最卓越的而要全盘保留的保守派,对改革提出异议:“如果国家丢掉其过去,那么前辈们的思想观念还能保持下去吗?”
走在这场民族运动最前面的是两位年轻的儒家子弟:康有为(1858~1927)和梁启超(1873~1929)。两位都是神童。康有为在7岁时就能用很复杂的古文风格撰写杂文,而梁启超17岁时就考取举人。在参观了香港以及上海的外国租界地之后,这些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给康有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他致力于研究西学,并逐渐形成了信念:作一名中国的改革者。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发挥儒学的影响力,那么进士的头衔是必须的。故此,康有为于1895年与梁启超一起,前往北京参加殿试。当他们到达北京时,刚刚传开消息,政府要与日本签署辱国丧权的和谈协议。康、梁撰写了给皇帝的万言请愿书,并且征集了准备参加殿试的603名考生的签名。这是中国的现代史上第一次“大学生游行”。这份请愿书向皇帝呼吁,驳回和谈协议,撤离首都,继续战斗。正如所想像的那样,请愿书到不了皇帝手中,但它却铺垫了康有为成为改革领头人的道路。
从此刻起康有为一封又一封不断上书给皇帝,而其中仅有一封到了皇帝手中,这也许是由于这封信更多的是以现实的经济问题论述了政治改革的缘故。此外,康有为和他的改革同僚们还经常为那些颇有份量的政治期刊撰写文章,对政府形成一种舆论压力。康是以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为榜样的。正是通过这场改革,日本在一代人的时期内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强国,而且它把儒家的伦理、西方的政治机构、军事装备以及工业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一种持续稳定的帝制结构把天皇与人民统一在一起,并且建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为了使自己的改革建议“完整系统化”,康有为在他的理论著述中提出了一种儒家的新观念。早在1891年,他就完成了《新学伪经考》。1897年又出版了他那有独创性的《孔子改制考》。他试图证明,孔子不仅整理编辑了许多典籍,而且自己也著书立说。康有为把过去理想化,并找到了一个珍贵的黄金时代,以赢得统治者对改革的支持。该书在儒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且像上一本书一样,为政府所禁止。
1897年底,德国占领胶州湾,从而引起了新的危机。此时康有为终于获得了皇帝的召见。他把自己的第五封上书面呈皇帝。在这份上书中,他围绕着把中国变成为一个强大国家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作为例证,他向皇帝介绍了俄罗斯彼得大帝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的任何一次继续延误,只能给帝国主义列强继续入侵以机会,而且有可能灭亡清王朝。后来当他的上书不能继续上呈皇帝时,他们就在上海的一家报纸上发表。这些内容传遍中国,光绪皇帝终于在1898年决定,康有为可以不经过有关衙门而直接面呈折子给他。皇帝的尊严增加了,他要借助于康有为及其改革派的帮助,成为明治(维新)皇帝第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康、梁以及改革派的其他成员被任命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由此开始,皇帝发布改革谕,启动改革变法,此持续了103天。
按照诏告,他们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以撰写论现代改革的文章取代了那令所有考生不得不多年苦练的文体特别的“八股文”。提出在北京设立大学,在各省建立现代学堂,传统的东西和西方的新东西都要学习。他们还提出了许多管理改革措施,如精简机构、裁减冗员;任命进步的改革者为官;为农、工、贸的发展,设置了12个办公室并建立相应的专业学校,规范铁路建设,加强军队现代化等等。所有这些改革都充分显示了改革者的人生追求,但是他们既没有考虑年轻皇帝缺乏管理经验,也没有考虑到他受约束的真正后台,从而忽略了寻求获得足够的政治支持的机会。显然他们只是想依靠从理论上讲儒家帝制中那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而没有考虑到其他事实上无权无威,尤其是维新派是以假定皇帝会抛弃旧传统、愿意走一条新路为前提的。
1875年,慈禧太后在其子早逝之后,过继了一位当时才3岁的侄儿光绪,并把他立为小皇帝,以便自己作为母后能够继续垂帘听政。1888年光绪成年,并接过了朝廷的领导权。而慈禧则搬迁到重新修建的颐和园,从这里她继续遥控着清王朝,尤其是她手中握有北洋军阀。慈禧起初不得不认可了现代的改革维新,只是不满光绪所诏告的改革计划走得太远。特别是她也意识到了,这场改革同时也含有解除她的权力之目的。由此,这场改革也就变成了皇帝与太后之间的一场权力之争。
慈禧冷眼旁观,当这场改革使整个幕后权力集团感到自己受到威胁时,她便即刻出击。1898年9月21日,她以宫廷政变结束了这场“闹剧”。她拘禁了皇帝,把他囚禁在皇宫西南皇家园林中的一个小岛上,直到1908年他去世。康、梁逃亡日本,改革派的第三号人物谭嗣同却拒绝出逃,宁死不屈。他与另外五名改革者一起被处决。光绪的改革诏告基本上全部被废除,其中很少保留下来的一个就是在北京建立一个皇家大学的诏告。慈禧太后在一封旨昭中把康有为的著述宣判为“堕落而不道德者”,并宣称:“我大清王朝是按照儒家学说领导的”。
2。无法拯救清朝的改革(1901~1911)
1898年,国家改革运动作为第一次尝试被终止了,但是发展却没法被停止下来。两年后,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太后及其身边的满族贵族所执掌的中国陷入灾难,太后反动的保守主义面临危机。为了尝试着拯救自己和拯救清王朝,慈禧太后此刻不得不顶着内部的反对意见,转向改革。政府在1901年以来的改革方案,基本上都是以光绪皇帝的诏书昭告天下。1905年,日本获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之后,中国的维新党把它解释为保留帝制对俄国君主专政的胜利,慈禧由此看到,还得继续实行帝制。可惜改革来得太晚了。它不仅再也无力拯救清王朝,而且只能加速它的垮台。
一个富有成效的改革就是,1905年8月废除了儒家的科举考试,从而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废除科举考试也就自然的结束了那种自宋代以来由国家倡导支持的统一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吏和绅士阶层,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接受了不同西方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阶层,以及一个由工程师、经理和自然科学家所构成的特殊阶层。
第44节:伟大文化的慢性衰落(5)
废除科举考试,在某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