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著作重大的科学与人文价值,足以世代流傳。
不能忘记伊犁河,不能忘记,天边的惠远旧城。
100多年前,这里曾经聚集了来自各地的流放者。
我在伊宁时,曾专程寻访过惠远老城。
西陲边城伊犁惠远老城南墙下,有徐松住过的戍馆。
老城始建于乾隆二十九年,当时是新疆的中心城市。1871年沙俄占领伊犁时被夷为平地。徐松在古城中挑灯研墨伏案写作时,能听到隐隐传来的咆哮的水声么?
我想,有些特殊的大师、学者,不是大学和设计院所能够培养出来的,寻常意义上的专家只能望其项背。徐松的“专业”不是水利,但他读尽了每一条相关史料,走过了每一条相关的河流山谷,观察过无数风云漫卷水涨水落,和与河相依为命的百姓倾心交谈,其著作才会无愧于西部伟大的河流。
自然,今天徐松、林则徐等流人的旧居早已没入衰草荒烟之中。只有东面与北面还有残存的城垣,城内一片瓦砾荒草,西南一角还有明显河水侵蚀的痕迹。我在老城中徘徊,在河边流连,望激流崩雪,连山忽起,也无非是为了一番心愿,体会一种淡泊的心境与高尚的科学精神。
理解古代大师的钥匙不在当代,也与功利无关。
接着,我又去了旧城之北15公里的惠远古城。这座城是在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建的,其规制与老城相仿。伊犁将军府旧址现为驻军所在地,门口一对石狮子仍为当年旧物。鼓楼依然,石雕无语。
晨风中,西去的流水银子般闪烁着光亮。所有色彩在这时都绝对自由了,只有白与黑能还原大地的精神。独自伫立在伊犁河畔沉思,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震撼和感动。
说远了,还是回到河西走廊上来。
从酒泉、嘉峪关到敦煌,平坦宽阔的公路就从桥湾故城附近经过。路边立有旅游广告路标。如果不急着赶路,不妨下车一看。当然参观古城也是要收门票的。
桥湾是河西最“年轻”,也是最短命的古城之一。
徐松曾详细考察了疏勒河及主要支流,记载了两岸的风物。这是疏勒河的中游景象——“余归程至四道沟,柳荫蔽日,红杏花繁,流水潺湲,环绕村落。疏勒河自是西流十里,有微泉自南注入,是为五道沟。”“疏勒河自五道沟西流五里,迳桥湾城南。”
现在桥湾城周围是寸草不长的荒漠。[WWW。Zei8。]
导游小姐眉飞色舞,把历史的沉重变成传说与掌故,讲得轻松愉快,颇有趣味。这个故事大抵是:京城的皇帝某日做了个梦,梦见龙袍挂在一个河湾边的大柳树上,于是派大臣四出寻找,终于在疏勒河桥湾边发现与梦中完全相同的景物。皇帝下诏书,命在河边建一座城,修一个行宫。在施工中,官员偷工减料,把城池的质量建得很差,不久便发生坍塌。皇帝下令把这个贪污的官员处死,剥下其头皮制成了皮鼓。现在这个头皮鼓还陈列在展厅里……
传说只是传说而已。
实际上,位据疏勒河中游的桥湾城,扼战略要地,沿河有发源于祁连山的十道沟水相继注入,“诸沟皆微泉,并沟皆良田”。1744年修建的桥湾城,“周一百四十四丈,高九尺”,也非皇帝的心血来潮。当时在城东南隅建有粮仓,作为西域防务、平息叛乱的重要后勤基地。城内驻有马步兵300多人。50多年后,徐松考察水道途经桥湾城时,其城尚在使用,沿河尽是水渠农田。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清代熊懋奖在《西行纪略》中一个小故事:疏勒河“黑水桥有一土房,内住一老翁,捕鱼为生。鱼名铁背鱼,余买数尾。”一部大著作中,有这么几个小故事,就像水面上跳跃的光亮,赏心悦目。我不知徐松到桥湾时,是否亦与河边的渔翁交谈过,品尝过“水煮鱼”?
眼前的疏勒河既无水,亦无鱼。
周围黄沙莽莽,渺无人迹。农田是什么时候废弃的,人们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我无法知道逝去的古代真实。
那棵干枯的大柳树一定是“左公柳”,在遍野的风沙中仍倔强地不肯倒下。
七、春风不识玉门关
即使未到过西域,你总有某种特定的情绪与它有接触。那是我们盛满想象与感动的地方。
中国古代诗歌,特别是唐诗,使两座辽远的关隘成了抵达中国文化“疆域”绕不过去的雄关。——于是,对旅游者来说,玉门关与阳关是必去的地方。
想象是自由的。
但寻访与触摸能不能与想象对接,或者相悖?
出敦煌往西北,走上汽车在戈壁滩上辗出的便道,长时间颠簸与荒漠单调的风景之后,在一片沙石山岗上,浮现出一座黄色的古城堡。导游一指,那便是玉门关遗址,也叫小方盘城。
旅人纷纷下车,照相留影或者走近观望。
小方盘城虽然高大,但看上去,亦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烽燧。西域多数古城戍堡遗址,上个世纪初均被外国探险家多次光临,轮番盗掘。那是个东方帝国极度衰弱、而工业化中的西方各国却生气勃勃的时代。1907年斯坦因在这座城的北面一处遗址中挖掘到许多汉简,从而推断此城即汉玉门关。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考古学家夏鼐、阎文儒先生也在此地掘得汉简多枚,其中一简文字清晰,墨书“酒泉玉门都尉”字样,再一次证实了玉门与此城相关。有一本《甘肃行知书》,在引用了王之涣著名的《凉州词》后,也如此告诉读者,“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即距敦煌六七十公里戈壁滩上的小方盘城。
我曾三走丝绸之路。
一次随全国人大的常委会执法检查团到河西走廊,而前往玉门关则是我个人为了完成一种“朝圣”。相传古代西域和田等地的美玉经此关口输入中原而得名。小方盘城保存基本完好,城堡平面呈正方型,每边的宽度不过二十五六米,几步就可“量完”,城墙高约10米,全为黄胶土版筑,过去牧人在荒城中圈羊。
城之西北两面各开一门,城北坡下隐约有东西走向的一条大车道,应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过乘及邮驿之路。再远处,是疏勒河干涸的河床,断断续续的长城自东迤逦向西,蜿蜒于平沙莽野之中。用不着太多的知识和学问,直觉此城堡当是汉代建筑。
仅见汉代玉门关是不完整的。
前些年我买了本《敦煌简史》。在这本书中,编者无意或者有意,也把汉玉门关与唐玉门关混为一谈:“阳关、玉门关,南北相距八十余公里,成犄角之势。自汉魏以来,它像西域交通线上的一对大雄狮……有二世纪到达洛阳的安息王子安息高的足迹,也有东晋高僧法显西去求法的行踪。”“唐、宋以后,由于海上交通兴起,两关始建衰败,城郭失修,关口湮没。”“以来”——可止于何时,没有论及,好像此关是唐、宋以后才废弃的。
唐玉门关不同汉玉门关。
描写玉门关的诗篇难以计数。唐代的玉门关附近有山,我们可以在诗中找到印证——
王之涣的名篇《听玉门关吹笛》即有“一片孤城万仞山”之句。在《唐诗纪事》中,“黄河直上”又作“黄沙直上”,认为这更符合唐玉门关的地形地貌。“万仞山”则形容关南祁连山高耸的层峦叠嶂,而在现在的小方城是看不到高山的。
诗人王昌龄长期在西北军旅中任职,《古从军行》绝非随意想象,而是唐代玉门关防线的形象写照:“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玉门关附近不仅有山,晴朗的日子,还能遥望皑皑的雪山。祁连山上密布的浮云,来自青藏高原,来自青海湖,因此诗人称之为“青海长云”。王昌龄的《从军行》之七,对玉门关形胜的描述更富意境,令人难忘:
玉门山障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不仅仅是学问。在文学、思想与精神世界里,玉门关是个不能“模糊”的例外。徘徊在小方盘城一带,天远野阔,极目无际的是茫茫戈壁,既不见雪山,也没有起伏的山峦。对于一般游客看看大漠古塞风景倒也无妨。可是,小方城远去的背景,终究让人难以释怀——此关非彼关。
其实,早在东汉永平十七年,即公元74年,随着直达哈密的“伊吾”道的开通,玉门关即已经东移至疏勒河的下游某一处渡口,新修玉门关逐渐成为伊吾路的起点。此后的隋、晋和北魏至唐,玉门关均建于此,多次征战大军都从新玉门关出发,《后汉书》、《晋史》、《北史·西域传》等对此均有记载。“秦时明月汉时关”,唐代诗人步出疏勒河边的驿馆,遥望废弃的汉代关城,已经有人与雄关俱老的感觉了。
历史是不能重叠的。
疏勒河边绿柳掩映的诗城,春风不度的玉门,在历史和文化的地图上,是有明确的方位和地标的。
汉关与唐玉门关完全不在同一个地方。两关不仅相差几百里的距离、几百年的光阴。汉修筑玉门关时,西域道路初通,主要起军事上的作用;唐玉门关则规模宏大,人口众多,有市井驿馆旅舍,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环绕。
玄奘法师西行求经,餐风宿露,于贞观三年(629年)九十月间抵达瓜州晋昌城。瓜州剌史独孤达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对玄奘十分敬重,盛情相迎款待。正在这时,凉州快马送来了追捕玄奘的公文。独孤达阅后,劝玄奘赶快离开。
玄奘走的是伊吾道,而当时玉门关戒备森严,他只好星夜至疏勒河边,准备绕过关城偷渡之。玄奘问询西行路径,“或有报云,从此西行五十余里有瓠蘆河,下广上狭,回波甚急,深不可测,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关外西北又有五烽,侯王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无水草。五烽之外即莫贺延碛,伊吾国境。”(《大慈寺三藏法师传》)当时洪水季节已经过去,水流在河滩上漫散成数支,最宽的水流尚有丈余,岸边长着胡杨林。时间仓促,又在暗夜中过河,玄奘在当地收留的一个胡人徒弟石槃陀砍树搭桥,将草和沙铺在上面,牵马过河,绕过了玉门关城。至今,在离苦峪城西约50公里的处的榆林窟和东千佛洞,尚有数幅西夏时代唐僧“西天取经”的彩色壁画。这几幅壁画是以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蓝本绘制的,应为我国最早的玄奘取经图。这画中没有猪八戒与沙和尚,玄奘作汉僧,边上有非人非猴的行者,大约就是那位“胡僧”——“猢孙”的变异。
唐瓜州设在晋昌县,故址为锁阳城。
疏勒河在锁阳城以北实测距离34公里,约合唐里61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大师西行归来后,根椐记忆口述,由弟子慧立整理的,所记路程与实际距离相差无几。几十年前的一宿行程,大师记忆能如此精准,真非凡人所能。——瓠芦河即疏勒河无疑。“下广上狭”,当是一个峡谷地区。疏勒河自出祁连山后,流经酒泉盆地和敦煌——安西盆地,均在平原荒漠地区,只有穿过祁连山脉北麓延伸到盆地的一条剥蚀残山时,形成了不太长的峡谷河段。这条残山与敦煌境内著名的三危山、鸣沙山相连,宽只有几公里,相对高度只有几十米,其最高处也不到200米。因为山丘低矮,且多掩埋在沙砾之中,因此又称为“乱山子”。
唐边塞诗人岑参曾两次出塞,在安西节度使幕中任掌书记、判官等职,对河西两关和天山南北的各条通道关隘,十分熟悉。他在诗中写道:“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玉门关盖将军歌》)盖将军即河西兵马使盖庭伦。守关官兵多达五千,可见唐玉门关的关城之大。
一切都像是为了让人遗忘。当时瓜州至酒泉的大道,也取道玉门关,沿疏勒河冲积扇边缘的泉水出露带绕行,以保证旅人的水源的供给。至今,锁阳城与唐玉门关间还留有“唐道”的残迹。一千多年来,浩浩漠风带来大量沙砾,愈积愈多,唐代的古道已经明显低于地面,像一道断断续续的深沟。
据考证,东汉至唐代玉门关在今天双塔堡村附近。
两座白塔在疏勒河南岸的两个小山上,相距约半里,遥遥相望,是唐玉门关特有的景致。“双塔不知创于何代。其地峰迥路转,河水湾环,林木葱伞腔舱巴D滌尘襟。”(《肃州新志》)——说得真好,只有在这里,才能够体会到“长沟流月去无声”,才能够领略历史的辽阔宏大,和“故事”的峰迥路转。
可曾想过,半个多世纪前,唐玉门关还是河西走廊上保存得最好的古城遗址之一。
清雍正六年,即1728年,当时驻军利用唐代玉门关的旧址,修建了双塔堡。城周围一里多,高一丈八尺,宽一丈七尺,在南北两座城门,各有城楼。堡内建有龙王庙、关帝庙、昭忠祠等建筑。许多唐代故城的遗迹都被保留在这座城堡中。徐松西行途中,1812年到双塔堡考察。时值深秋,登临山冈,一片萧瑟的景象。他觉得与州志中的记载有些差异,“危径临流,河曲平沙,差堪步马。而山非苍翠、树乏青红,滚滚浑波,殊非佳观”。(徐松《西域水道记》)我不知这时双塔堡是否还作为一个要塞使用,但这一带有人家是肯定的。
又过去了100多年,疏勒河依然奔流。1943年,由向达、夏鼐先生率领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来到河西从事考古调查,也进入唐玉门城,当时古堡及庙宇等尚存。他们又到周边地区考察,在双塔堡四周的山顶和各河口,有12座耸立着的古烽燧,这应合了唐人诗句中“山南山北总是烽”的意境。其中双塔堡北峰,残丘相对高度近50米,蹲踞着的烽火台残高三四米,映衬湛蓝的天际,格外宏伟壮观。向达先生认为,六朝以迄隋唐的玉门关,当在唐瓜州晋昌县北,“唯今双塔堡乱山一带仅余古烽燧二,其他遗迹悉化为烟云,关址所在,疑莫能决也。”因考察时间较短,双塔堡又为清代重修过,所以向达等虽然指出唐玉门关在这一区域,但不能确定双塔堡是否即为唐玉门关旧址所在。(向达《两关杂考——瓜沙谈往之二》)后来,安西博物馆的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