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望书-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跨流域调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古代调水,多数是为了航运的需要,增加河流的水量,另外挖掘运河,沟通各个水系,就像修公路网。

如公元前360年动工开凿的鸿沟工程,引黄河水东流,注入圃田泽,经过这个湖泊的调节,然后“又为大沟而引甫水(圃田泽)”东到大梁,即现在的开封附近。鸿沟二期工程分为两支,分别把黄河水引入了淮河水系的汴水和沙河(《河南航运史》),大大增加了这两条河流的流量。“北水南调”、“引黄济淮”的“鸿沟水系”,使中原地区成为古代全国交通的核心,这实际上是大运河的雏形,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流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有人说黄河文明是一种“落后的文明”,黄河是害河,还是母亲河?这个争论肯定还会继续下去。东汉时期,刘秀定都洛阳,全国政治中心移出关中,洛阳成了大批漕粮的集中地。洛阳修建了有名的阳渠,因势利导,西引洛水为主源,又纳入其他一些河流的水量,运粮的漕船可直抵城下。丝绸之路,在洛阳通过运河,与淮河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他运河对接。从汉、唐至宋代,调水,治理河道,在国家政治经济中心从黄土高原腹地的关中,向东部平原地区的过渡和转移中,各大水系运河网起了决定性作用。

曾7次被黄河水淹没的古都开封,浓缩了古今黄河的变迁史,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洪水,死亡人数达35万之多,开封成了一座荒城。但不可忘记,开封几度因河而废,因河而兴。北宋时正因为调黄河之水入汴河,航运之利使开封成为人口上百万,富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至今,我们仍能从《清明上河图》中领略汴京的繁华与舟楫之便。

当代跨流域、远距调水,主要是补充流域和区域淡水资源,以满足工农业生产或城市用水。

在过去几十年中,大规模、跨流域、远距离调水有比较成功的,效益明显的,如引滦(河)济(天)津,至少天津增加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水源。也有众说纷纭、评价不一的,如上世纪80年代投资10亿元修建的引黄(河)济青(岛)工程——如果考虑到近百万民工、6000多名解放军参加这一工程建设,还有6。5万亩占地、移民费用等等,工程实际造价大大超过了预算。

引黄济青工程全长290公里,从黄河边的打渔张引水闸到青岛,穿越小清河、淄河、潍河等数十条大大小小河流,有一座大型水库蓄水,大量隧洞、涵闸、数百座桥梁,沿途有5座泵站逐级提水,引黄济青工程建成后,设有工程管理局和分局。人员多,运行成本和管养费用高。水引到青岛后,价格大大高于当地开源和节水的花费,因此青岛尽量用本地的水源。但有关部门规定青岛即使不用水,一年也要交数千万元“水费”,以维持这一工程的运营。据了解,引黄济青工程利用率不到40%,引黄济青工程并未达到原来论证和规划设计的标准。另外,黄河下游频频出现断流,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平均每年断流时间在102天左右,断流河段长达400多公里,造成了冬春季节黄河常常无水可引。

——如果抛开计划经济国家投资不计成本,工程刚动工沿线城市自来水价格就全面上涨、“接轨”等政策性因素,单从经济技术方面分析,引黄济青与海水淡化的成本相差无几,工程算不上“效益显著”。

二、东线:清水与污水

进入新世纪后,跨流域调水的工程规模越来越大。

南水北调——即把长江干流或重要支流之水,调到黄河、海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我国跨流域调水的“标志性”工程。(《中国水利》2006年第一期)现在,南水北调的中线与东线工程已相继动工,西线工程也呼之欲出。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南起苏北扬州市附近的江都,至山东黄河边上的东平湖,长663公里。二期工程分两条输水线路,一条是北上穿过黄河至天津的北大港水库,长493公里;另一条输水线向东,进入胶东半岛,至威海的米山水库,与“引黄济青”的渠道相交,长701公里。——如果把东线一期与二期的线路相加,不管是把长江水引到山东半岛或天津,其长度都大大超过了1000公里。

南水北调东线主要是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输水。

就工程本身来说,东线的投资较少。且江苏已有从长江提灌工程,向苏北输水,只要适当扩大规模,向北就可延伸到山东境内。

我们的祖先几百年以前,就已经修建了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和黄河、海河各个水系的大运河。运河主要是为了沟通南北航运。从运河水的流向来说,基本上是以黄河为界,根据自然地形,分别南流与北流。

古人修建运河,依势而成。在山东与苏北,横贯着一条长达数百公里的断陷沉降带,沿线有众多的湖泊:东平湖、南阳湖、独山湖、微山湖,以及洪泽湖、高邮湖等,其中梁山泊是当年英雄好汉们出没聚啸之地。这一连串湖泊可以调节水量,无须再建水坝蓄水。另外,高邮湖、洪泽湖等在丰水季节,可以直接从这些湖泊调水北上,缩短输水距离。

南水北调,与航运不同,需要修建多座扬水站,多级提水。根据初步规划,在2008年、2013年、2030年分别完成500立方米/秒、600立方米/秒和800立方米/秒的调水规模。——如此规模的流量,需要大量的电力,逐级提水。

这仅仅涉及调水的成本与水价,东线工程成败在于治理污染。

东线从长江取水。长江下游水质尚好,现在主要指标为二类。根据规划,向山东、河北、天津调水后仍要达到三类水质。如果一河污水向北流,净化处理后达不到饮用水标准,则南水北调将没有任何价值。

这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其实,难度之大,超过了南水北调工程本身。

东线地处诸水下游,横贯南北。江苏省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来水量大。运河上机声帆影,船舶穿梭,运输繁忙。沿岸码头村镇众多,运河水质看起来浑浊,但总体上污染还不太重,主要是一些生活污染,氨氮等几个指标超标。

由于运河、洪泽湖等水系涉及河南、安徽等淮河流域的汇水区,淮河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干流几乎全部是四五类水,水质浓臭得像酱缸——这就不能不危及南水北调。

每年雨季将临,淮河干流颖河、蚌埠等各河闸陆续放水,污染水团下泄,在下游形成长达数十公里移动的污染带,所到之处,鱼虾绝迹,甚至给洪泽湖带来了灭顶之灾。淮河污水团下泄造成的严重污染事故,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起,多次震惊了全国,在2003年还引起10年治淮成败之争。毫无疑问,淮河流域的污染治理,仍然任重道远,不容乐观。

幸也是不幸。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处于构造带上,地势低洼,有许多湖泊河道可以利用,作为输水渠道。在这个断裂带的运河沿岸地区,坐落着曲阜、济宁、莱芜、菏泽等城市,人烟稠密。鲁西南众多的河流,泗水、大汶河、赵王河、万福河等,都汇入了南四湖、东平河和大运河。梁山野性的水泊,微山湖优美的风光,只留在历史的记忆和书本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南四湖47个断面监测,水质全面超标,这些水域均为四类、五类或劣五类,有的河段已经丧失了利用价值,连浇庄稼都不行。

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将跨过黄河,途经河北与天津。而这一地区为海河扇形河网的下游,其水质全部为劣五类。要利用大运河北段,治污不能说无望,但任务之艰巨将超出想象。

需要对输水线路上的河道湖泊进行治理。需要调整航运线路,拆除清理输水干渠上的一些码头,改造运河上和湖泊上的船只。需要在水面船只上增设生活垃圾污物回收装置。

不仅仅是河道与湖泊,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还需要调整产业结构,限制和清理南水北调东线沿岸的造纸、酿造和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沿河沿湖的工业企业和生活污水废水,禁止向湖中直排。此外,还要建立数十座城市污染处理厂,对重污染的河道进行截流。徽山湖等水产养殖区域和面积要重新规划,清理拆除不合理的水产养殖场。对规模化的畜禽养殖的污水废物治理任务也极为艰巨。

即使不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河流、湖泊和城市的污水也同样需要治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南水北调东线的污染治理仅仅是先走一步。(《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年出版)

问题是,鲁西南是沿海省份山东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地方财力不足,居民收入较低。加快经济发展,改变落后面貌,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可提高工业与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的标准,提高工业企业准入的门槛,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影响当地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即使国家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如何维持正常运转,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看一看国家重点治理,规模空前的“三河”、“三湖”工程罢。

我曾任新华社教科文和政治采访室主任,从事过10多年有环境采访报道,获得过首届环境最高奖“地球奖”。多次地走过淮河、海河、辽河和滇池、太湖、巢湖,深知这些流域污染治理难度大的深层原因。国务院领导多次到这些流域进行现场办公,宋健国务委员大声疾呼:“官清才能水清”,决心把清澈的淮河带入新的世纪——言犹在耳,决心大,投入多,而成效不显,这让人感慨不已。

10多年,甚至是一代人的努力,衰老了多少环境工作者和环保志愿者,国家投入数百亿元,不能说付诸东流,但治污效果有限却是事实。有些水域还多次出现反复,甚至有污染加重之势。淮河、滇池变清的既定目标依然遥远!

在这种情况下,东线诸多的湖泊与河道,人们对治理后水质能否达到三类标准存有疑虑,是很正常的。

朱鎔基总理曾指出,南水北调东线是“先治污,后调水”。

事实上,调水相关工程闸坝、扬水站等已陆续动工,有的已经完成,而治污步伐远远落后——不是预感,到2008年到2013年,极有可能是,扬水站成了,闸坝建成了,原有的调水计划无法完成。如果北调来的是滚滚污水,到时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是选择延期、追加投入还是修改原有的计划?——这一切都将大大增加调水的成本。

三、调水沿线,水价如潮上涨

冬日的下午,我泛舟在丹江口水库。汉水与丹江,在这里汇合。青山如黛,水平似镜,景色优美。

汉水和丹江,是中国古代沟通长江与黄河又一重要水道。特别是当中原战乱、黄河夺淮造成水运交通中断以后,这条水道就更显得重要。历史上,许多惊心动魄的战事,都在这条大通道上发生。南宋时期,元兵沿汉水南下,荆襄陷落,时局崩溃。李自城退出北京,回到西安,也是沿这条通路败退湖北,最后在九宫山被杀。

丹江在湖北与陕西的崇山峻岭间,倏然掉头南下——紫荆关就据于这山与河之间。

紫荆关是依水而建的古镇,也无关城留存。这里地势险要,扼水陆交通要冲。溯汉水而上的航船,必须在这里卸货,换装小船,然后再北上西行,直抵商南龙驹寨,弃舟登岸,改走陆路驿道。翻越秦岭隘口,直达长安关中,或从潼关过黄河。北方南下的货物也是如此。流经豫、鄂、陕三省的丹江,民航商运相当繁忙,棉花、棉布、粮食、烟叶、纸张、皮毛、茶叶等,都需经紫荆关转运。如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两宫西幸,漕运米包由小江入丹江,运至龙驹寨……此历来官运之经过情形也”。(《续修商县志》)

有几个老人坐在街边下棋,过去的会馆,改成了小学校。徘徊的紫荆关古镇寞落的十里长街上,昔日的繁华依稀可见,有一种莫名的忧伤——这使我想起了陕西丹凤凋敝的老街,那是丹江水运的终点,情景十分相似。紫荆关古镇上江船户捐资修建的“平浪宫”,山西、陕西商人联合筹建的“山陕会馆”等古建筑群,见证了丹江作为我国南北水陆交通要冲的繁荣与衰落。

汉水和丹江,作为我国中西部交通大动脉地位的逆转与衰落,与现代交通的兴起,特别是京汉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修建有关,大宗货物,用不着再走水路了,“在昔龙驹寨码头盛时,驮骡船只络绎不绝,今则驮骡绝迹,船只偶或一至豫鄂”。但汉水、丹江上游航运的最后断绝,却是丹江大坝的阻断——设计规划时,丹江口也是集“发电航运灌溉防洪”各种功能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建成将“有利于航运”,还建有船闸一座。世间的常识往往似是而非,航线已被切断,航运枢纽也成无稽之谈。——当然,也有其他原因。气候、降水和环境变化,山林植被的破坏,上游水库的修建,汉水与丹江水量锐减,河滩乱石尽出。

其实不仅仅是丹江,治理黄河、淮河时,各水系大修水坝河闸时,通航设施大都没有与水利工程同时建设,河枯水浅,闸坝碍航。仅河南省境内6000多公里的通航航道,30年里萎缩到已经不到1000公里。(《河南航运史》)黄河下游,航运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即使像淮河这样的曾经是水运大动脉的大河上,鲜有航船,风光不再。

还有一些过去被我们忽略了的事情,值得再提,这就是被丹江口水库淹没的大量古迹文物。

丹江口水库大坝在湖北省。河南省淅川是主要淹没区,其中包括龙城、下寺龙山岭等重要的遗址,均没入水底。

淅川是一座古城,舜帝时为尧子丹朱的封地,西周时为楚熊绎的封地。上个世纪70年代,丹江水库水位下降,露出了被淹没的春秋楚墓群。到1979年,已相继发掘了25座楚墓及5座大型车马坑。从这个墓群中,共出土文物8000余件,其中青铜礼器160余件、鼎48件、乐器129件……这些都是无价之宝。其中规模最大的古墓为楚王子午的陵墓。从该墓中出土的15件青铜鼎,形体高大,奇特,工艺精湛,为难得的春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