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网络生存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1世纪网络生存术-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的东西’真象你说的那么好,你应该能提供人们想要的东西……”哈特:好哇,我是一个顾问,在一个很成功的特许会计师行工作,“是的!哈特肯定知道些什么。”我已经帮助许多商人创业并转向电脑办公了。老爹,你想知道如何做这一切的最好方式吗?请寄10美元到……

我不能再引下去了,赚钱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我越看越……。(此外,我奇怪,人一到了网上,怎么竟能有这么多致富的主意。)

BOB:“这确实很有趣,但这只不过是一个玩笑。”

好吧,我马上让你看一个不是开玩笑的。雅虎!你听说过吧。什么?没有!雅虎的领头羊杨致远可是美国最新一代的偶像呐!看来你真该买我这本书了。)杨致远只有27岁,邓小平南方讲话好几年后,他才想起“下海”办公司,公司办了才一年,资产已超过了1亿美元。雅虎的杨致远现在已经成为继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微软公司的盖茨之后美国第三代顶级偶像人物。雅虎公司是由杨致远和美籍青年戴维·费洛(DavidFilo)创办于1995年3月5日,该公司位于加州硅谷,员工仅36人。去年4月12日,雅虎公司的股票在美国全国证券自营商自动报价协会(MASDAQ)第一天交易时,开盘价立即从首次公开上市时每股13美元猛涨到每股24。50美元,盘中一度曾上涨到43美元,最后以33美元收盘,股票市场总值高达8。48亿美元。当时,杨致远和费洛各有500万股雅虎股票,至少帐面上都各有了1。25亿美元财富,这使他们从穷学生一跃而成为亿万富翁,成为华尔街上的传奇人物。

有人说杨致远成为亿万富翁,不过是靠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雅虎软件,这话也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杨致远发财确实是通过小小的工具软件雅虎;说不对,是因为这种说法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是雅虎这种工具软件,而不是别的什么工具软件如QZCD、IMG之类,能产生如此撼动世界的影响。原来,杨先生早已看清了业界的财富雨云飘移的方向。在美国电脑业界,神不知鬼不觉发生着一种财富的有顺序的转移:硬件的平均利润为5%,软件为10%,而信息服务为15%。也就是说,信息服务领域,悄悄成了将要“下雨多的地方”。别人都没能注意这一点,杨先生不仅明确意识到了,而且提前一步跨到了那里。他没有在传统的电脑芯片、拷贝软件之类事情上多耽误工夫,而是快马直奔信息增值服务领域,在此安营扎寨。杨先生意识到,信息增值的本质,是实现信息从量到质的转变,即从无穷无尽增加信息量,转向从大量过剩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为此,他精明地发明了雅虎软件,帮助人们从网上筛选信息。比如,前面我在雅虎软件中键入“EARN+MONEY+AT+HOME”,它立即从几十亿条信息中,筛选出按顺序同时具备这四个主题词的21条内容。这个主意真……真是太平常了!可杨致远想到它,一年功夫成了亿万富翁;

你就没想到,所以现在还站在书店里蹭我的书看。小杨在成为亿万富翁前的一年,走在大街上,普通得没人看他一眼,根本没想到有机会成为改变世界的人物。他现在说:改变世界的感觉真好。

乔布斯第一个预测到个人电脑硬件领域将成为“下雨多的地方”,他赶到那里,接到了最多的甘霖,27岁时已成了亿万富翁、美国第一代电脑领袖;比尔·盖茨第一个预测到个人电脑软件领域将成为“下雨多的地方”,他赶到那里,接到了最多的甘霖,27岁时也成了亿万富翁、美国第二代电脑领袖;杨致远第一个预测到个人电脑网络增值服务将成为“下雨多的地方”,他赶到那里,接到了最多的甘霖,27岁时同样成了亿万富翁、美国第三代电脑领袖。(据说,杨致远现在经常被天上掉到这个领域的大馅饼砸得“死去活来”的。真是好可怜呀。)你呢,你能够清楚地知道现在钱都跑到哪里去了吗?不要说1亿美元,你能接到其中万分之一吗?读一本对工业社会说“不”的书,你也许会逐渐找到感觉,去找下雨多的地方接(哪怕是万分之一的)甘霖。

BOB:“我现在好象已经有一点感觉了,但我脑袋上怎么还不掉馅饼呀?”欢乐,好象朝阳高挂在天边,你若远远离开它,只好向隅去哭泣

你不要太急了,赚钱和发财不完全是一回事,赚钱只和金钱有关,而发展自己的财富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充实自己的……

BOB:“太麻烦了。我想在家呆着。”

当然,当然。但我知道你此外先得生存。说到生存,你一定听说过我的朋友胡泳和他夫人翻译的《数字化生存》这本书。它说的是:21世纪,人们将从原子的生存状态,集体转移向比特的生存状态。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比特,原本是信息的单位,在这里是泛指信息;原子,不用说了,它是物质的单位,在这里是泛指物质。从原子的生存状态转移向比特的生存状态,就是指,从以物质财产为核心的状态,转向以信息财产为核心的状态。

如果外星人读地球,他会发现有三个阶段: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第一个文明人类处在田园时代,人与自然其乐融融,但人活得象一堆马铃薯;第二个文明人类处在工厂时代,人与自然充满对立,但人倒是充分社会化了;第三个文明人类处在电脑时代,人与自然又其乐融融,而且人又充分社会化。

BOB:“这听起来象《欢乐颂》。”对,欢乐,好象太阳高挂在天边,你若远远离开它,只好向隅去哭泣。电脑和网络把我们带进了信息时代,如果我们身在信息时代,却不能充分享受朝阳产业给我们带来的欢乐,那不好象一个人看见太阳升起来,还要跑到背阴的地方去点蜡烛吗?

BOB:“要是太阳到晚上又落回去了呢?”你气死我了。好,就你一个人拒绝向电脑时代迁徙是不是?好,那时连年岁比你大的人,都会背后议论你“思想陈旧”,至于岁数比你小的人儿,他们会议论你……,不,他们根本不会再有兴趣议论你了。对不起,我这只是假设。实际我知道,你是最优秀的。事情远没有这么严重,对于你来说,不是跟不跟得上时代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站在时代最前沿,领导周围新潮流的问题。我想说的只是,你如果跟不上最新的潮流,对你的形象有什么损害。

首先,这会削弱别人对你的期待和信任,降低别人对你的评价。想一想吧,还有什么比聪颖的智慧,更能让你在信息社会中取得亲人、女友(或男友)、上司的认可呢。但如果他们都说,你看不到当代发生的最明显的事情,他们还能对你的智力指望什么呢。相反,是你,而不是别人,向他们指出未来的变化,他们将在心中对你另眼相看。

其次,这将削弱你自己的自信。你过去经常跟着别人的潮流跑,但你心中并不明白为什么那是潮流,为什么要跟着别人跑,而且这阵一忙没盯紧,别人都改吃红焖羊肉了,你还在涮羊肉。这样多来几次,你就失去了自己的主张。但是如果你略知潮流的“所以然”,你就能做出自己的判断,比如,一个人跟你说录像机能录能放,比影碟机好;另一个人说影碟机图像清晰,能和电脑通用,比录像机好。你一想,录像机属于“原子”时代的技术,影碟机属于“比特”时代的技术,你就会当机立断去买数字化的影碟设备,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三,各种好事将离你远远的,各种倒霉的事全来找你。你在的地方,钱挣得越来越少,今天炒股“偶然”叫人家“套牢”了,明天做生意“偶然”地赔了夫人又折兵,后天给儿子指引前程“偶然”把他支到了沙漠里,大后天一出门“偶然”掉了个车轱辘……

BOB:“你别说下去了。那我还有希望吗?”

有哇,摆在你眼前就有一条光明的大路。

综上所述,为了你自己今后潇洒地生存,你必须买我这本书……哟,说漏馅了,是必须跟上网络的潮流。

第二章 21世纪宣言:直截了当地赚钱21世纪的经济复归到直接经济

直接经济=直截了当地发财

这本书让你从一切变革的细节中超脱出来,只要记住一件事:农业经济是直接经济,工业经济相反是迂回经济,信息经济再相反是更高的直接经济。

在这一章里,我想说明什么呢?我想让您用一个词就能概括新经济的实质,这个词就是“直接经济”。你不是一直在为这个问题而烦恼吗:在今后这个翻云覆雨、复杂多变的世界上,支配芸芸众生荣辱兴衰、支配财富移来转去、支配产业朝升夕落那神秘的背后力量是什么?让我告诉你,引起这些变化的总根源,是直接经济来了!直接经济是正,迂回经济是负;二者正相反对。

整个工业经济就是迂回经济,整个信息经济就是直接经济。它们之间的转换过程是一场革命。用“直接经济”这个词,警醒你:它与现在的经济,是完全相反的经济。从此,镜子里的一切都将倒过来,将会出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价值大颠倒,之后就是财富的大倒手。

有许多谈论未来经济的书,模糊了你的视野:有的把未来叫做“后工业社会”,好象未来只是工业社会的小变种;有的把未来叫做“第四次浪潮”,好象“第三次浪潮”也不过是一系列变革中的小插曲。不!没有“后工业社会”,没有“第四次浪潮”,把当代世界整个颠倒过来的革命只有一场:从迂回经济转向直接经济。还有许多书籍看法正确但却说大了你的脑袋:它们看到了未来这场革命,但把它总结为十大趋势、六个方面、十一条原则……,让你觉得未来与现在的关系是交叉的、混乱的,让你看不清未来和现在在整体上是否正相反对,于是你一条也没留下深刻的印象。革命历来是简单明了的:革命之前是黑,革命之后就变白了。直接经济是白,迂回经济是黑;黑和白的转换要经过革命。

过去,只有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人类曾经历过一场这样的革命。今天,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换,是同样阵式的革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革命,已经被大多数人说清楚了;但如今,对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革命,人们却只有点模模糊糊的意识,你能说清信息经济之于工业经济,在何种程度上正相当于工业经济之于农业经济吗?谁也没说清。

这本书让你从一切变革的细节中超脱出来,只要记住一件事:农业经济是直接经济,工业经济是相反的迂回经济,信息经济又相反是更高的直接经济。农业经济是“赤手空拳”的直接经济,工业经济是大机器生产的迂回经济,信息经济是用网络武装的更高阶段的直接经济。当21世纪网络信息社会建立之后,所有经济大变动中的混乱,一下就像明矾投入浊水,瞬间变得清晰透明:经济生活中所有新的方面──从网络直销代替间接的商场销售、从迂回生产的厂房建设到直接通讯的虚拟办公室、从纸币中介到电子货币、从中层间管理到直接激励的虚拟领导、从大批量中间生产到直接面向最终用户迅速反应、从重视硬件到依靠知识信息、……到广告、网络增值服务、卫星通讯,等等一切的一切──表面上是一千件事、一万件事,其实只是同一件事:把工业社会迂回曲折的路径,重新拉直!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新的生产力──网络。网络使一切直接化。网络使工业经济中浪费在迂回路径上的中间物显得多余:可以在网上开可视会议,就不必车马劳顿;可以在家办公,就不必大兴土木盖办公楼;可以使生产消费双方在网上定制、直接见面,就不必商场夹在中间瞎掺和;有充分准确的信息,就不必浪费自然资源、污染环境……。农业社会采用直接经济,人们呆在家里直接生产、直接消费,但社会化不充分,效率不高;工业社会采用迂回经济,人们都到工厂里去兜着圈子为别人生产,再转着圈子卖出去,为了兜圈子人们发明了蒸汽机车等兜圈工具;信息社会采用直接经济,用网络直接交往,既保持了社会化的优点,又恢复了直接性的长处。直接生产和迂回生产的概念,古已有之,不是我的新提法。其中把工业化生产叫做迂回生产,更是经济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提法。这种提法最早叫响于著名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庞巴维克1889年的《资本实证论》。我并不赞同庞巴维克的理论,但对他下面这种区分还是深感兴趣的,他说:“用迂回方法进行的那种生产,不过是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资本主义生产,同它对立的就是直接达到其目的的那种生产方式,即如同德国人所说的‘赤手空拳的生产’(Mit der nacktenFaust)的那种生产。”庞巴维克所说的“资本”实指物质生产资料,而非指我们所说的生产关系意义上的“资本”(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所谓“资本主义的生产”,其实是一般的工业化生产。本书不特别指明“资本”含义时,为简明起见不改变这一说法。庞巴维克认为:“迂回的方式比直接的方式能得到更大的成果,这是整个生产理论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命题之一。”他解释说:“在生产中我们可以一付出劳动马上达到目的;

也可以故意采用一种迂回的办法”;“用迂回方法生产财货所得到的结果,比直接生产它们为大”;“任何迂回的方式都意味着,利用比人类的手更有力或更灵巧的力量来为人类服务”。庞巴维克所说的直接生产,是指农业生产;他所说的迂回生产,是指工业生产。他明确指出了两种生产方式的关系是“对立”,这就指出了迂回生产对于直接生产所具有的革命性的否定意义。当然,由于时代所限,庞巴维克不可能预见到电脑信息网络所代表的更高阶段的直接生产方式,及其所构成的否定之否定。我们借用庞巴维克这种划分思想,把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表示为直接经济、迂回经济和更高的直接经济。因为这有利于表现不同经济形态之间的否定关系。之所以用“经济”而不用“生产”这个词,是因为“经济”既包括生产,又包括销售和服务,更为确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