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原定为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现在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情况看,可以更快一些。根据初步测算,增长8%-9%是可能的,我们应该向这个目标前进。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这样的发展速度,到本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耍求。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显着增加。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布局比较合理。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一批骨干企业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当前,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能搞快一些的就快一些,只要是质量高、效益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就应当鼓励发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搞好综合平衡,不要一讲加快发展,就一哄而起,走到过去那种忽视效益,片面追求产值,争相攀比,盲目上新项目,一味扩大基建规模的老路上去。要真抓实干,大胆而又细致地工作,齐心合力办好几件大事,走出一条既有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入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所利用。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加市场调节,十几年来一直有争论。邓小平曾不止一次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我国十几年改革的实跋也证明,无论是用计划经济模拟市场机制,或者在计划经济中划出一小块让市场去自发调节,都不能克服原有体制的缺陷。要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充满活力,企业和个人都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积极性,通过竞争推动技术的迅速进步和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那就只有把整个国民经济转移到市场的轨道上来,让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调节者,即使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十四大在邓小平南方谈话这一完全符合当代世界实际和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见解指引下,终于在改革的目标模式上统一了大家的认识,取得了突破。大会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耍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们要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报告还特别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关系作了说明,指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岁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更新计划观念,改进计划方法,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三、八五计划的调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兴起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大潮,经过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总结,形成了新的认识和方针政策。会议建议国务院对八五计划做出必要的调整,并着手研究制定九五计划。按照党的十四大的精神,国务院经过认真研究,对八五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利用外资、进出口贸易、投资规模等指标提出了调整意见。中央政治局经过讨论同意这些意见,并将其提交1993年3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八五计划若干指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认为,从各方面的趋势看八五恬三年,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许多有利条件。第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进~步解放,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将会更加有效地发挥,国民经济将焕发出更大的活力。第二,加强基础产业建设,加快支柱产业发展,将形成比较旺盛的投资需求;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购买力将不断提高。这些会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第三,近几年农业连续获得好收成,基础工业的供给能力有所增强。特别是发电装机容量、钢产量增长较快,并且今后几年仍有可能继续较大幅度增加。今后几年城乡居民储蓄仍可能保持较大增长势头,这是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资金来源。第四,今后几年,亚太地区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1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我国在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以后对外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扩大,这将为我国更多地利用国际市场、资金、资源,提供良好的机遇。《建议》同时也指出:八五后三年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猛,银行贷款规模和货币发行增长过快,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加大。这给后三年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增加了难度。二是能源和一些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仍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三是在国际经济中,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加剧,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还会以某些借口对我实行贸易隈制措施,恢复我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也会对国内企业和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因此,《建议》提出!根据上述发展趋势的分析,八五后三年,我们要进一步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巩固和发展已经出现的大好形势,继续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要全面考虑财力、物力的可能,保持需求与供给的大体平衡,防止经济过热,避免大的损失。按照上述设想八五计划的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比原计划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建议》提出:(1y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原计划为6%,拟调整为8%-9%。但是各地不搞一刀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搞得快一些,不要盲目攀比。其中,第一产业平均年增长速度由原定32%调整为35%(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4%);第二产业平均年增长速度由56%调整为10%左右(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14%)第三产业平均年增长速度由9%调整为10%以上。(2)加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产量指标不作调整,但力争较大幅度增加优质品种的产量;棉花、糖料、肉类、水产品增长速度则分别由14%和35%。调整为53%和59%。(3)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快交通运输的发展。要把铁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抓出成效八五期间新线建设里程和新建复线分别比原计划增加500公里和700公里。(4加快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发展,扩大生产能力。1995年煤炭、电力的产量分别由原计划的123亿吨和8100亿千瓦时调整为125亿吨和9200亿千瓦时;钢的产量由原计划的7200万吨提高到8800万吨。(5)合理确定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投资结构调整的力度:八五期间投资率控制在30%之内,按1990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投资规模由原计划26000亿元提高到34000亿元。
2。加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要保证粮食以及棉花、油料的稳定增产;同时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按照市场的需求,积极发展其他经济作物,抓好菜篮子工程,发展林牧副渔各业,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粮食产量不做调整,棉花产量则由原计划的475万吨调整到500万吨左右。糖料、肉类、水产品的产量指标,都比原计划适当提高。(2)八五后三年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要扶持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3)要把水利作为基础产业认真抓好,安排好关系到全国和各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项水利工程。
具体措施为:(1)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改变现行的由国家统一调拨的办法,实行粮食产区和销区直接挂钩、集中订货,逐步形成协调产区、销区双方利益的新机制。
(2)粮食价格放开以后,对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并对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最高限价,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加强粮食主产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粮产区发展乡镇企业和粮食转化及农副产品加工。提高综合效益。
(4)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
(5)积极发展农用工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
(6)坚决纠正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快交通运输的发展。
(1)八五后三年,要把铁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抓出成效。1995年以前,采取措施,确保京九、宝中、兰新复线、南昆线的南宁到百色段等重要铁路干线建成;抓紧完成京广线武昌至广州段扩能改造工程、大秦线二期配套工程。同时,加快建设神朔到黄骅港新运煤通道,争取九五基本建成。八五期间,全国铁路新线建成里程拟由原计划安排的6100公里增加到6600公里;新建复线由原计划的3600公里增加到4100公里;电气化铁路,实现原计划安排5600公里的指标。
(2)要加强港口、公路、内河航运、民航、通信的建设。到年,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拟由原计划的65亿吨,调整为72亿吨。八五期间,新建高速公路和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五千四百公里,新增公路建成里程9万公里。市话交换机五年净增容量1800万门,比原计划增加800丌门。
为了实现上述新的计划,将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实行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大力提倡和鼓励中央、地方、企业联合建设交通设施深化企业改革,适当扩大交通企业的自主权。(3)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4)采取一些短平快措施,挖掘现有运输设施的潜力。
4。加快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发展,扩大生产能力。
(1)在煤炭工业方面,重点加快一批大型骨干煤矿的建设。要深化价格改革,把统配煤矿指令性煤炭价格,分三年全部转为市场价。原煤产量1995年指标拟由原计划的123亿吨调整为125亿吨。
(2)在电力工业方面,要大力开发水电,重点加快一批在建的大型水电站的建设,为整个90年代水电装机有较大增加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火电,在抓好现有路口、港口火电站建设的同时,在煤炭基地再建设一些大型骨干电厂,以输电方式代替输煤。同时适当发展核电。1995年全国发电量指标拟由原计划的8100亿千瓦时调整为920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速度由原来的56%提高到82%。这样,八五期间新增发电装机需从原来的平均每年900万千瓦增加到1280千瓦。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电站投入。
(3)在石油工业方面,由于探明储量不足和其他条件限制,1995年的原油产量拟维持原计划145亿吨的水平不变。八五后三年,原油的国内供需缺口比较少,拟通过多进口一些原油来弥补。特别是东南沿海等地区,要更多地利用国际市场,多进口一些原油,以更好地发挥炼油装置的能力和弥补能源的短缺。【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4)钢铁工业,近几年生产增长速度加快,1992年钢产量达到8000万吨。1995年钢卢量指标拟调整为8800万吨。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增产短缺品种上,力争使连铸比和板管材比有较大的提高。
(5)在加快能源、原材料开发的同时,要把节约放在重要地位。如果不把能源、原材料的高消耗降下来,国民经济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