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才家庭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英才家庭造-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因人而异。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生物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当地小镇上的人家都以康德的作息时间,校准自家的钟表。由于作息严谨,康德创建了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的哲学系统。

当然也有例外,就是那种发疯似的学习的人,也叫狂人。他们可以一学一晚上,学到兴奋时,几晚上不睡觉。但那也是偶尔为之,不能长期如此。

中小学生应该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在我看来,第一,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锻炼。第二,平均一天八个小时的睡眠,这是两个最基本的要求。

我有一句话送给每一个孩子:你可以长时间不学习,但是你学习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须是高效的。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呢?想踢球,我痛痛快快地踢,浑身大汗,畅快淋漓。想听音乐,我就全神贯注好好听,陶醉于音乐中,休息刚才那半个波涛汹涌的数理化脑瓜子。而只要一打开书本,你必须做到全情投入、心如止水、四大皆空。最怕的是,你学习的时候还想着电视节目,玩的时候又想今天作业还没写完。有些学生写一晚上并不出活,为啥呢?就是因为三心二意!有些家长也浑浑噩噩,只要看到孩子关在房间里,坐在书桌前,就觉得踏实。孩子干什么了?他也不管。有时候孩子在房间里坐了一个晚上,出来喝点水看看电视,家长就横眉冷对、唠唠叨叨:“你看你磨磨蹭蹭的,又出来干啥!”

学习有两种状态。一种像快要饿死的人扑在面包上;一种是眼馋肚子饱,感觉饱了,又想再吃一口。像快要饿死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学习的人,往往是短时间内进步很快的学生。只有进入这种状态,孩子才能领略到攻坚大战前夕,那种波澜壮阔的盛况。而眼馋肚子饱的孩子往往学得不专心,玩得不痛快,其实是很可怜的。

我在沂水一中教过一个学生,叫马建波。这孩子是高二提前参加高考的,当时称之为“冲刺”,让高二年级一些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先试试水。高二距离实际高考还远,学生们并不紧张;但是,马建波就拼着命地去学。那时学校条件还比较艰苦,学生们都在平房里上课,没有电扇,更没空调。高考前,教室被晒透了,学生们坐在里面,个个热得大汗淋漓。好在平房外面有许多树,氧气充足,空气凉爽。马建波就能坐在树阴下,一上午都不抬头。什么苍蝇的袭击,蚊子的叮咬,他毫无觉察,纹丝不动。每一次,我都非常感动地站在教室门口,欣赏马建波学习,我觉得那是人世间最美的一幅画。

我们几个老师议论,这个学生今年高考肯定没问题。果真,一个高二的孩子,和上千名高三的学生一起考试,竟然拿到了全县第十名!马建波被录取到国防科技大学,后来又考到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现在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就马建波的实力,即使读完三年高中,要冲击一所那样的名牌大学,也很困难。但是,他在高考前表现出来的这种拼劲,那种专注,就像一个人在看一本妙趣横生的小说:外界已经不存在,只有书中的世界呈现在脑海里,通宵都不觉得累。第二天,昨晚的每个情节他还能历历在目。当一件事把一个人的兴趣完全吸引过来的时候,不论年龄大小,他已经不需要自制力了,全身心乐在其中,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曾严格地规定儿子的学习时间和游玩时间。小威特学习功课时,老威特决不允许有任何干扰。幼年的小威特平均每天有15分钟的学习时间。这个时段,其他任何事情一概予以拒绝。父亲总是说:“小威特正在学习,现在不行。”到后来,小威特每天只需花费两个小时学习,就足以胜过同龄的孩子。余下的时间,小威特全部用来运动、休闲和社交,从而成长得更为优秀和全面。

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智力,第一步就要训练他们的注意力,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

我带的学生成绩好,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学的时候是疯学、狂学,玩的时候又是撒开了玩,玩都要争第一。要不,12班能拿学校足球联赛和运动会团体总分的冠军?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埃蒙德·费希尔给中国学生的最大忠告是:少学习,多思考。科学和艺术一样,需要直觉和想象力。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惘。

我的学生侯晓迪曾是人大附中最有名的网上刀客、校园黑客。编程、盗号、设计病毒等技术,他样样精通。最辉煌的战绩是:他一口气“窃取”了100多位老师263邮箱的账号和密码。

不过,这不仅仅是一场恶作剧,这个“黑客”也不“黑”。很快,侯晓迪就以此申请了《邮件系统安全性研究》课题。每天和他的助手起早贪黑地泡在实验室,好多个夜晚,为了把一个实验做完,他们连回家都要校办老师催促。最后阶段,侯晓迪干脆一鼓作气,把实验搬到了家里。

2001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来到人大附中,侯晓迪向陈部长,以及全国媒体公布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邮件系统安全性研究》,并演示了263免费电子邮件系统的安全漏洞和解决方案。

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往往成为初等教育的一种延续,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知识含量。这些只能靠证书,用考分来衡量。而在这些证书和考分的背后,负载的能力究竟有多少?

说不准。

知识和能力不能划等号,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能力,有能力的人也未必就要有多丰富的知识。我们国家的教育,由于人口太多,竞争太残酷,长久以来,却陷入了知识教育的怪圈。

有些人说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太重。其实,学习负担不是一个绝对概念,而是相对的。100斤的担子,让一个小女孩挑,可能被压得龇牙咧嘴;可让我来,就很轻松。北大的学生没有几个是死学的|Qī|shu|ωang|。为什么?光靠体力、毅力,拼命是考不进北大的,也不单是智力的问题;大部分考进北大的学生凭借的是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方法。所以,这群优秀的孩子,进入一所大学,甚至一流名校,并不一定受了多大的摧残。苦就苦在那些中游以下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完善,学习效率也不高。这时,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显得负担过重了。没有时间去休息,没有时间去思考,没有时间去消化,没有时间培养兴趣和能力,他们光忙着做作业了。学习学不上来,自尊心自然也树立不起来;到最后,孩子灰头土脸,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小高斯10岁时,他的数学老师给所有的学生出了一道难题:1+2+3+4……+100=?孩子们立刻在草稿纸上做了起来。

只有小高斯没有动手,他在进行思维的谋划,寻找能够成倍提高效率的策略,这个过程花去了相当于其他同学进行加法计算的一半的时间。这时候,老师走上前来问他,为什么还不开始做题?

小高斯说,已经知道答案了,是5050。

老师十分诧异,问他是否提前算过这道题。

高斯摇摇头,告诉老师,通过观察,他发现这一组数字中:1加100等于101,2加99等于101……这样的等式一共有50个,因此,这道题可以化简为“101×50=5050”。

“真是太精彩了!”老师大声说。

这种精彩并不取决于孩子的智商,而是良好的思维习惯。智力在归纳、寻找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小高斯进行思维的谋划,花去的时间相当于别人解题耗时的一半,而算出结果,仅仅需要1秒钟。从这里,谁都能看出思考的优势。

怪不得拿破仑曾说:世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最终总是战胜剑。

我在山东工作期间,有一年高考,高三的教室要腾出来做考场,学校另外安排地方,让学生们继续上课。我们班本来是分到学校的阅览室,里面有桌子,有电扇,条件特别好。谁知,年级有个班主任好算计,觉得我这人大大咧咧的不在乎,就四处做工作,把阅览室鼓捣到他们班享用了。刚刚还在为了阅览室而欢呼雀跃的孩子们,心情一下子就跌进了谷底。作为班主任,我预感到:要是不能改变局面,全班同学的士气将严重受挫。大战之前,这是最要命的。考虑再三,我决定死顶下去。

就在各班抓紧搬家,腾出教室做考场的时候,我们按兵不动。学校领导催了好几次,学生们看到形势严峻,怕我因此受处分,也劝导我:“老师,咱们让步吧!”

我咬紧牙关:“没有我的话,谁也不准动!”

学校方面看到我们态度如此坚决,也不好硬逼了。最后只好把学校最高档的会议室腾出来,给了我们班。会议室里还有空调,真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解决方案一公布,我感谢校领导。我这么较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些学生,问心无愧。

我跟同学们讲:“为什么我要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坚持?因为我们不能活得太窝囊,我们要争这一口气。现在学校让步了,我给大家提几点要求。第一,今年要用最好的高考成绩来回报学校,你们敢不敢向我保证?第二,我们在学校最高档的会议室学习,一定要保证里面绝对的卫生和安全,否则我们这个班就太作践自己了!”

就这一件事,极大鼓舞了孩子们的士气。自然,当年的高考,该班又是响当当的第一名。更令我感动的是,这帮平常并不太注重卫生习惯的学生,进驻会议室的这几天,竟然保证了一尘不染。

古代两位禅师寒山和拾得有这样一段对话:

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

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2003年,学校举行拔河比赛。我们班一路杀进入了决赛。校团委召开团支部书记会,把决赛时间安排在第二天中午1点。我们班的团支部书记不知怎么漏掉了这个信息。第二天比赛,对方早早等在操场上了,我们班还蒙在鼓里。等我们匆匆组织队伍赶来应战时,已经耽误了20分钟。对方以我们迟到为由,逼着校领导表态。于是,学校做出决定,我们班是亚军,人家是冠军。

学生们一听到这个事,群情激愤,从校团委一直找到校领导:“这个决定不公平,我们坚决不同意!”

后来校领导找到我:“赶紧来吧!你那帮学生造反了。你看看,这样的学生还有王法吗?”

我说:“如果在班级重大荣誉面前,我们班的全体同学表现得心平气和、无动于衷,你们觉得这个班还有希望吗?这样的学生将来能有用吗?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也应该像家庭一样,老师、领导相当于家长,孩子有什么抱怨、委屈,跟家长说了,就没事了。他们怎么不上大街上去爆发呀,就关在学校里闹,有什么不行呢?我们不要把学生什么想法都压下去,一个一个压得心理变态。有什么问题发泄出来,暴露出来,我们当老师的再给予积极、及时的引导,心理不就健康了吗?学生不就成长了吗?”

校领导无可奈何:“本来是你们的不是,说着说着还真成了你们的理由。可事情怎么解决?”

我走进教室,义愤填膺的学生立即鸦雀无声。

我说:“你们这些人太不够意思了,今天你们去找校领导,怎么不叫上我呢?这不是多份力量吗?学校的决定对我们班是不公平的,你们表现出的激愤,让我看到强烈的集体观念在我们班扎根了,这是我们未来战胜一切困难的基本保障。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委屈、误解、甚至侮辱,无限制地发泄是不是最好的办法?你们今天的不理智造成了一个什么后果?团委书记,也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正在办公室里哭哭啼啼。这次活动是她组织的。当对方班级逼着学校表态时,她觉得跟你们最亲切、最投缘,才决定让你们屈居亚军,以成全对方。谁知,你们前所未有的冲动,把事情闹到现在这份田地。校领导追究责任,不能处分学生,只能处分老师。同学们想一想,语文老师工作刚好一年,没有经验,她哪儿受过这种磨难?因为这件事,有可能断送了她的前程:团委书记的职务可能被撤掉,再背上一个处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我们做人不要得理不饶人,语文老师正在办公室里痛苦不堪,我相信你们会处理好这件事的。”

我一走,班干部召开紧急会议:你找年级组长道歉,他找校领导赔礼,全班女同学都去安慰语文老师,分头做工作。校领导后来谈及孩子们当天的表现,都十分震惊,没想到他们转变得那么迅速;弄得全班同学跟老师、校长亲得简直像一家人。

? 十分雷同的两件事,发生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我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农村的孩子自卑幼稚,应鼓励他们“进”,张扬个性。人大附中的骄子们自傲脆弱,则应引导他们“退”,不可咄咄逼人。

教育不是空谈,抓好时机,一件小事就可以培养他们坚持、合作、包容等各种交往习惯。

(一)

李峥是从别的学校考进人大附中的。由于原先的初中教学质量相对不是太高,初来乍到人才济济的12班,各方面平平的李峥严重缺乏自信,学习情绪不高,效率也上不去。但我发现,这孩子有一个优点:心眼实在,喜欢帮同学们的忙。可惜在“学习为王”的12班,李峥的热心快肠显得有些落寞,同学们好像并不买他的账。所以这孩子第一次参选班级团支部书记,没有任何竞争力。于是,我拼命在班里表扬他,鼓励他,让同学们重视这种公益心,明白热心为集体做事的标杆性作用。

第二次,李峥又竞争团支部书记,我一面给他加油,一面在下面帮他,在同学们中间做了一些工作。最后他竞选成功了。这一成功,他作为实验班团支部书记的自我感觉就上来了。别说一个中学生,即使一个成年人,只要他心中有一团火,有一种激情,什么事不能干好?随着李峥学习成绩的逐步上升,到高二,他那一届班级团支部书记期满后,我又鼓励他竞选学校的团委书记。凭借他的经验和威信,再加上12班的品牌号召力,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