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从天而落的太上玄气,无色无形,本已接触地面,但也被光芒海洋卷动,直接吞没,不见了踪影,那玄气中孕育出来的湮灭和毁灭意念消散于无形!
“恩?”
高空,独目中传出阵阵波动,那是意念的波动,散发出惊异之意。
呼啦!
突然!澎湃的光芒海洋冲天而起,分出一道光柱,直挺挺的向高空上的独目激射过去!
刺穿!
光柱的速度极快,来的又突然,更是散发出阵阵波纹,有着镇压、凝固效用,独目异象意外之下,居然未能及时反应过来,竟而被光柱直接贯穿!
千里之外,国师殿中,**着上身的男子猛的睁开双眼,脸上流露出惊愕之色,他的那双眼眸中,正自金芒闪烁,呈现出两团变幻不定的细小阵图,而漆黑的瞳孔更映射着殿外景象。
忽然!
异变陡生!
殿外,清朗的天空中,一道锋利到了极点的光芒激射过来!
这道光芒,凝聚、纯粹,划破长空,似一柄长剑一般,只是眨眼的功夫,就从天边冲了过来,锋利的尖锐直指皇宫深处!
**上身的男子眉头微皱。
“居然在这种时候……”
第五百五十二章 取剑之日已到
陈潜正漂浮在一片光彩绚烂的光芒中。
四周,不断有丝丝灵气和地脉之气传递过来,渗入他的体内。
这些灵气,却是那一名名顺天帮众在被光海吞没之际,心中信仰和信念破碎,灵性散落,从而传递过来的。
而那地气,则是源自身下地面,那是人地联系之下,自然而然产生的反馈,陈潜的血肉、骨骼、灵识,在光芒、灵气和地气的洗涤下,越发凝实、强壮。…
丹田之中,紫色的火苗、蓝色的冰晶、变幻不定的叶片围绕着丹田中央的气种而动,气种颤颤。
三者之下,那条土色小龙却是不再盘躯,而是灵巧游动,吸纳着外界传来的地脉之气,龙躯上光泽闪烁,它不时抬头,似想要腾飞到火苗三物之中,却被一股无形力量牵扯,难以如愿。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土色小龙劲力越发旺盛,隐隐有挣脱无形力量的迹象……
而在陈潜身前,一道身影凌空悬浮,通体被光芒覆盖,不断释放出星星点点的精芒。
这些精芒彷佛无穷无尽,构成了遍布各处的光芒海洋。
只是,这每一点的精芒,并非是由元气和能量构成,而是充沛到了难以想象的气血精华、精元浓缩而成!…
气血精华,可谓武者身躯根本,是武道修行的承载之物,气血旺盛不只体魄强健、凝实,更能延年益寿。
而精元那就更不得了了,是先天武者才能触及的领域,要以先天真气不断聚合、压缩、蕴养才能形成,可谓性命根基。
而眼下,那全身被光芒覆盖的身影,却是不停的释放出澎湃气血精华、精元。这无疑会令根基动摇,再深厚的功力和修为也改变不了这一点,折寿是肯定的了。
若是有武者能一举将这些散落各处、化身光芒的精元气血吸纳一空。炼入血肉,那么,真气和修为纵然没有变化,可体魄的强韧程度立刻就会暴涨十倍、百倍、千倍!
只是。这些被释放出来的精华和精元中,却夹杂了灼热和波动,性质有所变动。精元成了毒药,旁人一沾,就会被灼热和波动感染,下场莫测。
不过,这一切对陈潜来说,似乎并没有影响,他的身躯被光芒覆盖。却没有半点变化。
只是,陈潜却没有吸纳精元的打算。
其实,他也完全没有必要去收纳散落精元。
先不说这些精元多么霸道,一旦吸纳,就会被强行改变血肉结构。令身躯发生不受控制的转变,单单是精元深处隐藏着的波动,就不利于陈潜的武道之路。
那波动,是规则之力和武道意志纠缠一起所形成的。
再说了,陈潜一路走来,无论修为如何,都坚持习武,未有懈怠之时,论体魄精元的充沛程度,几不亚于精元海洋,当然没有必要舍近求远。
况且,他亦深悉这些精元所化的光芒海洋,是从何而来。
“这具十方宝典炼化的规则化身,当时被我强行终止了最后一步,不让其气血精元彻底爆发,留待今日,没想到竟会迸发出这等威势!”
不错,此时位于陈潜身前的那具、被光芒覆盖的身影,正是陈潜以九拳门祖师为基,炼化了十方宝典方才成型的规则化身。
化身成型那日,因身躯体魄难以承受至宝气息,压迫了全身血肉,以至于让精元气血逆转,要从全身窍穴中激射出来,却被陈潜生生压住,直到今日方才释放,形成了这铺天盖地的光芒海洋。
这海洋突兀出现,覆盖了大半个北山,足足持续了近二十息的时间,方才停滞,转为消散。
又过了约莫四五息的时间,才踪影全无,重新显露出山色楼阁。
只是,与刚才相比,这顺天帮中却是人气全无,嘈杂声不见了,连那一个个帮众也都静立在原地,不言不语、不动不言。
若是离近了去看,便会发现他们的血肉都变了颜色,灰暗、枯黄,就像被灼烧过的陶瓷似的,每一个人,从头到脚都凝固起来,没有气息,亦没有声息。
他们都已经死去这光芒海洋虽是精元气血所化,但因夹杂规则和武道意志,是以阴毒无比。
精元海洋可不是什么大补之物,十方宝典特有的规则之力和九拳祖师的武道意志,本就具有侵蚀性,可致人于死,更不要说,气血精华和精元内的灼热气息,是被至宝挤压、浓缩血肉,洗涤一番之后,蜕下的杂质,剧毒无比,常人只要沾染,立刻就会身死。
“没想到你还有着这等手段!”
便在这时,一道意识波动从上方传来,陈潜上看,立时就看到了高空上那道扭曲变动、行将消散的独目异象。
独目内,凝聚至极的意念依旧坚韧,可被精元气柱贯穿,打碎了维持元气平衡的玄元大阵,所以难以维持,意念早晚要退去。
就在陈潜目光落在独目上的瞬间,其中的意志猛的颤抖,轰然破碎!
而后,一道剑意从中激射出来,划破长空,在陈潜的脚边留下一个漆黑孔洞。
陈潜见状,眯起眼睛。
“取剑之日已到,要暂时改变行程了。”
心里想着,他一转身,向前走去。
精元光芒虽然剧毒无比,但到底没有极致之意,还是有人能从中保住性命的,只是亦要付出惨重代价。
“好毒辣的手段,顺天帮几十年的经营,尽毁你手!”一微弱的声音传来,其中混合着浓郁的恨意。
“若是你愿意自尽,自能保住帮派,既然不愿妥协,我也没有手下留情的理由。那些帮众,也是习武之人,无论是屈从权势,还是忠于本心,都是自身选择,是陈某之敌。”
陈潜说着,停下步子,看着躺倒在地、大半个身子已经凝固的西门顾,淡淡说着。
这位顺天帮的帮主毕竟是先天境的修为,依靠天地元气的护持,勉强留下了性命,只是全身的经脉和血肉都被凝固住了,更被武道意志侵染,活不了多久了。
“好好好!”听到陈潜的回话,西门顾冷笑起来,脸色狰狞,“我派人过去,不过是应邀之举,并非真的贪图六识珠!退一步来讲,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陈家镖局身具这等宝贝,被人惦记那也是难免的!”
“各有立场,你之所为,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同样的,陈某此来,亦是难免,没有必要多说什么。”陈潜说着,眼底闪过四色光芒,四周元气立时紊乱。
轰!
元气呼啸,直落而下,压在西门顾身上,此时的他已然无力阻挡,惨叫一声,立时被压的全身碎裂,带着不甘、愤恨和后悔,毙命。
哗啦啦。
一代枭雄,最终却化为满地碎片。
而后,陈潜向前迈步,来到驼背老者身旁。
连西门顾都能存活下来,这名藏神境的老者自然也不例外。
见陈潜走来,老者嘴角扯动,吐出一句话“你便是陈潜?你的祖父是陈震凉?”
“哦?你认识祖父?”陈潜闻言,停下步子。
“老夫叛出刀剑门的时候,你祖父刚刚入门,这些年来,刀剑门遗徒的事情,老夫多有耳闻,自是知晓。”
听到对方自报身份,竟是刀剑门叛门之人,陈潜并没有感到意外:“原来如此,难怪你一出手,就金气纵横,连气相都是刀剑双生。”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不知你的名号为何?说出来,也好刻在墓碑上。刀剑门早已消散,顺天帮也已覆灭,若是不留字号,名号早晚遗落在历史长河。修炼不易,你有藏神境的修为,理应名流千古,为后来者树立榜样。”
“名号便不必说了,留了,徒增笑尔。一啄一饮,自有天定,当年我暗灭师门,却让师门遗徒的后人斩杀,也算报应,动手吧。”说到后来,老者反而平静了下来。
“既然如此,陈某也不强人所难,这便送你一程。”
……
咔!
尘土滚落,石碑上的泥土为之一空。
陈潜却是给那老者立了个无字墓碑。
而后,他向四周张望了一圈。
周围静悄悄的,连虫鸣鸟叫都不可闻,偌大的顺天帮总舵好似一片鬼蜮,虽说建筑多有崩塌,但完好的也有为数不少,但寂静无声,更添了几分鬼蜮气息。
这片山门,本是陈潜祖父陈震凉的师门所在,是陈震凉小时成长、练武的地方,可几十年下来,早就不复当初摸样,不只是里面的人早已不在,连当年的祖师泥塑、灵牌,都被人清除一空,再也找不到一丝一毫和刀剑门有关之处。
“也罢,自此之后,北山就是一片空白,留待后来者吧。”
话音落下,陈潜一转头,向南边天空看去,眼底四色光芒流动,似正凝实什么。
“当务之急,却是践诺!”
心里转过念头,他脚下一动,身子一晃,人已在百丈开外。
只是这次,陈潜却不是以双脚迈出,而是直接凌空飞驰!
破空而去!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一道冲霄剑气拔地而起,贯穿了天空上的一座金光大阵!
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拿不到!
大溪帝都。
坐落于沃野之中,北有横山,南望府关,西有天险,东往平原,易守难攻,扼天下之咽喉,有三水交汇,漕运便利。
帝都为大溪中心,稍偏于西,自古以来就是王朝定鼎之地,当年大炎高祖起家之前,便被封为关内公,驻守此处,倚为根基,才有了后来的伟业,坐拥天下近三百年。
大宁得了天下后,这里被定为西都,略有衰落,但等大溪南下,占据了中洲北地,就重新变为国都,成就龙脉中枢,辐射整个北地,凝聚万民愿力。…
国都乃一国心脏,受王朝气运笼罩,有龙脉相随,便是寻常城池,一旦被确立为都,潜移默化之下,也要改势移运,显露出澎湃气相,虎踞龙盘,更何况是这等几朝古都?
是以几年以来,城内威严、气势越发浓厚,再加上近两年内,朝廷屡次发出种种旨意,将北地之人分作几等,一等奚人,二等佛民,三等色目。
此三者的地位一旦确立,便可肆无忌惮的驱使中洲苗裔为奴为婢,颐指气使之下,尊贵之风蔓延关内,更显的国都尊贵异常,人来人往,大轿肩舆大行其道。
大宁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科举日盛,倡君子六艺,纵是书生也可纵剑狂歌,文武双全,便是出将拜相,一样是骑马出游。…
而今,大溪强分人等,为显尊崇,高官勋贵都是乘几人大轿,若是在大宁时,被御史台得知,立刻就是一片弹劾之声,斥责忠臣和勋贵以人为畜,违逆圣人之道。
可现在却是没人敢出言。奚人入京,建立王朝,只有那甘做包衣、走狗之徒。方能入官,否则,纵使饱读诗书也只能为幕僚。
当然,这是近几年的行事。奚人初来之时,曾张贴求贤榜,来者不拒。现在时过境迁,那些人不远为奴,便被渐渐架空成虚职,将来都是要入贰臣传的。
如此一来,士人儒生多数渡江投奔南朝,本是此消彼长之事,奈何那占据北地的世家大族却投了奚人。狼狈为奸,再加上奚人军势强劲,更有国运在身,几无败迹,现在已然攻破淮水。有了气吞山河之相。
自古以来,但凡南北分治,便是守江必守淮,淮水一破,南朝惶惶不可终日,若是真个灭亡,那些士人子弟又该逃往哪里?流亡海外,客死他乡不成?
现今,几道圣旨一下,北地的中洲苗裔虽有几次反抗,但多倍镇压,尤其是京畿之地,戒备森严,何人能够造次?连逃跑都做不到,最终,只得依令改服易装。
城内,酒楼亭台常有欢笑,可寻常百姓却不可靠近,只能围拢角落,拿些井水,放些明巩,聊作寄托,连茶叶都不能放入,否则就是与奚贵争利,要判刺字、残身。
此刻,正是午后闲时,贵族多数用餐,便有不少劳力得了喘息,聚在一起,吃着冷硬的饭食。
“唉,再这么下去,日子真没法过了,整日劳作,只有半刻修养之时,每日巡查更是频繁,连离了工地都做不到……”
“我听说城东李家的两个小子,前些日子多看了贵女一眼,一个被挖了双眼,一个被充为家奴,举家入了奴籍,反倒有了主家照看,不必再心忧一日三餐,算是因祸得福。”
“我寻摸着,过几日也瞅个机会,找一户贵家投靠,虽是当了奴才,多少能吃饱饭。”
几名身材枯瘦的男子一边充饥,一边低声交谈。
所谓贵人,就是非中洲之人。
国都乃是皇帝居所,朝堂所在,任何政策法规律令一旦施行,定是严格执行之地,是以没有半点含糊。
几人的话语一落,就听到两声冷笑,却是几人中的两名青年男子一脸面露冷色。
其他人见到,倒也没有多说什么,他们知道这两人乃是两名士子,如果不是自家老父老娘尚在,需要奉养,奚人入城之日,二人恐怕就死国了,是以最听不得他人言及为奴之事。
只是眼下,天下大势渐渐明朗,就算是贩夫走卒都知道,南边怕是支撑不了多久了,虽然西北也闹腾起来了,但那西北军一入腹地,就被打了回去,在城中人看来,也只是疮癣小疾,改变不了大势。
到时候,奚人一统天下,他们这些人还能怎么办?都是布衣平民,求得就是活命,如有可能,谁人愿意给人做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