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封神天下-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姜文焕眼睛里散发出的寒光,让那位副官心惊不已。在他的印象里,自己的主将已经有许久没有露出过这样凌厉的眼神了。

因为闻仲的猛烈进攻,姜文焕不得不把军队分散到狭长的战场上,甚至连后备部队都已经出动,短时间内无法再集结,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支援东毫城。况且,即便姜文焕完成了军队的整备,他的正面受到商军军的压制,背面又是无法通行的山峡,想要移动谈何容易。为了防御而布下了背水一战的阵式,灵活度不足成为了东夷军最大的弱点,闻仲的战术,就是基于这一点制定的。

如果姜文焕有和商军主力实力相当的机动部队,那只要出其不意的对前往东毫城的商军骑士团进行截击,就可以粉碎闻仲的计划。但现在的问题是,姜文焕手里的骑兵只有一万人左右,并没有达到实现这一战术的底线。要是以这么少的骑兵去执行截击的话,势必瞬间就被商军的优势兵力歼灭。

但是,姜文焕一旦确定了商军主力并不在正面战场上,商军军自身的弱点也就暴露出来了。相对于商军在这里的六万名步兵来说,东夷九万多军队显然是优势兵力。如果能在商军的骑兵们攻取东毫城,返回来支援之前,击破他们的步兵,打垮闻仲的话,那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当向对手挥出拳头,发动致命攻击的时候,也就是自己软肋暴露在对方眼前的时候。

东夷的骑兵队在前面冲锋,步兵队在后跟随,以令人咋舌的高速度洪水一般的反压向商军军。从这场战争开始直到现在为止,始终处于防守地位的东夷军,终于从“堡垒”中解放,开始发动攻势了。

然而,大大出乎姜文焕预料的是,闻仲却突然收起了队形,开始撤退,而且,这个撤退行动似乎早有准备,然自己毫无追击的余地,换句话说,商军从一开始就打算撤退了。

“难道是……”

姜文焕的心里,涌起了不祥的念头,在自己被闻仲压制的时候,崇侯虎、鄂崇禹两军,恐怕早就绕过自己,开始攻击国都了。



没有出乎鄂崇禹的预料,商朝大军的大军到达东毫城时,崇侯虎已经在两天前就已经把它攻陷了。

事实上,由于东夷的军力紧张,在东毫城的守军不过一千名士兵,崇侯虎的攻城过程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

对于兵力几乎动员到极限的东夷来说,现在从东毫城到王都沿途的七座城市大体上都处于不设防的状态。而在东夷城周围,也只集结了五万左右的兵力。而现在,仅东毫城中,就已经有超过十万名的商朝大军军了。

这是一个能够鼓动起人们野心的状态。

崇侯虎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从他决意支持王军的时候,一直期待着的,就是出现这样的机会。而现在,所有的条件都差不多具备了。

只差一个,那就是商朝大军彻底灭亡东夷的决心。

这个决定权,现在就掌握在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知交好友……鄂崇禹的手里。

“鄂崇禹,我已经说的够清楚了。”

正文 黄金卷一(87)

崇侯虎的声音像一柄利剑,蕴含着因为恼怒而积蓄的力量,但鄂崇禹却没有因为因为他的态度而让自己产生动摇。

“不可能,即使我赞同你的计划,国王陛下也不会支持的。”

“那么好吧,你自己在这里按兵不动,我只带着我自己的那一万名士兵就可以,如果国王怪罪下来,就由我一个人承担!”

“崇侯虎!这不是责任的问题?”

“那你说是什么问题?”

崇侯虎的声音已经近似于怒吼,自己苦心谋划了大半年的计划眼看最后会因为鄂崇禹的反对而化为泡影,这使他无法保持平静的心情。

鄂崇禹没有想到崇侯虎竟会如此的激动,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好友有自己没有的野心,但没有想到竟会强烈到这种程度。殷商两名最大的诸侯互相对视着,如果说崇侯虎的目光像是烈焰般炙热,那么鄂崇禹的眼神就如同冰山般坚定。

“鄂崇禹,你没有想过让自己一统天下吗?”

“没有!”

“那么,一辈子栖身适逢那样一个暴君,你能满足吗?”

“……”

“回答我,鄂崇禹!”

崇侯虎的话,如果传到了大王那里,肯定会被灌上叛逆的罪名。当然,鄂崇禹决不会去告发他。但是,鄂崇禹也能感觉出来,迟早有一天,他会走到那一步的。

“没有错,我很满足!”

等到了鄂崇禹的回答,崇侯虎紧绷着的表情在一瞬间完全的松弛开来,那是一种脱力般的松弛。

“那么,我最后问你一句,鄂崇禹,如果我执意要进攻东夷城,那你会怎么做?”

“如果是那样,我会不惜和你一战!”

“哈……哈哈哈哈……”

崇侯虎开始发笑,尽管那肯定不是愉快的笑声,但也不是那种自暴自弃的苦笑。

“跟那个时候,立场完全颠倒过来了呢。”

鄂崇禹明白,崇侯虎说的“那个时候”指得是年轻时代,他们还是朝歌朝中将军的时候。那个时候鄂崇禹年少气盛,野心勃勃,而崇侯虎,则是少年老成。

“好了,鄂崇禹,一切就按你说的做吧。”

在这个时候,鄂崇禹突然发现,在崇侯虎的眼睛里,出现了一种自己非常陌生的眼神。在那一刹那,崇侯虎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

闻仲并不信任姬昌,这在商军中,并不是什么秘密,他派遣给姬昌的副将名叫窥,而这个窥,其实根本就是派来监视姬昌的。

在商军军阵势最前端的骑兵队,是姬昌直属的一万名轻骑兵。换句话说,就是商军最精锐的部队,由于姬昌是所有部队的总帅,因此现在直接指挥他们行动的是武吉将军。

尽管不是大陆上数一数二的人物,但武吉也是在商军拥有着勇将之名的人,曾经有过在一场战斗中斩敌三十六人的战绩。在他的率领下,商军精锐很快的突破了对手的第一道防线,将东夷军严密的阵势撕开了一个口子。

“商军的精锐部队果然不同凡响哪……”

陈式的语气中,流露出不假掩饰的倾羡情绪。如果自己也有与对手一个级数的精锐部队,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的杂牌军,战局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虽然东夷的六万名步兵没有阻挡商军精锐的力量。但是,仅仅一万名骑兵同样也没有将六倍于己的敌人全歼的力量,必定需要本方十万多名的步兵的支持,陈式可以利用的,就是这一点。

“窥将军,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将军请讲。”

“如果是把东夷军换作闻仲大人的话,会怎么应付眼前的局势?”

正文 黄金卷一(88)

姬昌并没有转过头,这让窥不能确定他究竟是在问自己还是自言自语。

“面对将军压倒性的攻势,恐怕很难有办法。”

“这么说,即使换作闻仲大人,今天也会失败了。”

“不,大人一定会避免在这种力量对比下同将军作战。”

“……说的不错。”

不知道是不是某种竞争的心理作祟,姬昌向窥提出了自己都觉得有点蠢的问题,他不禁为此摇了摇头。

“真是说了没水准的话,请窥将军不要在意。”

“将军言重了。不过,大人曾经说过,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也有打不过也得打的情况,那个时候需要做的,是调整作战目的。”

其实并不是什么深刻的道理,但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却真的给了姬昌重要的启发,姬昌某个思考的角落在一瞬间被激活了。

“难道东夷军的目的真的是那样吗?”

窥对战局并没有比姬昌更加深刻的认识,但他从姬昌的脸上,感觉到了某种东西正在发生着变化。

战局在此刻却发生着切实的变化。商军精锐的一万名骑兵像一根楔子般深入到东夷军内部,就当胜败立刻就要分出的时候,陈式亮出了撒手锏。

一直作为后部的两万名东夷军,手持足有两米多的长戟,突然从两侧包抄,将商军精锐夹在当中。长戟兵是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的兵种,在东夷或是商军这样重视步兵的国家中,并不占很重要的地位。然而为了与姬昌交战,陈式特意的用他们代替了传统的弓箭手。

虽说长戟兵是骑兵们的克星,但要是和步兵交战,则根本就是被鱼肉的角色,商军的步兵有十万之众,照理说不会害怕长戟兵队的出现。然而,商军军的弱点在这个时候暴露无遗了。

说到底,商军军队的核心就是统领的那八万名士兵,其余的军队,只是临时招募的雇佣兵而已,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无法同正规军相比。虽然现在姬昌依然拥有十万名步兵,但却硬生生的被只是自己三分之一数量的东夷军阻隔,和商军精锐分离开来。

然而,事实上东夷军的战法,实在是在加速自己的失败。本来兵力就处于弱势,还要分散开来,恐怕用不了多久三万多名步兵就会被商军军全歼。接下来,那两万名长戟兵就更加不是对手。但是,现在这已经不是问题的关键了。

现在陈式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打垮商军精锐那一万名骑兵,只要商军精锐被消灭,商军军就变成了一具空架子,那样,东夷国王就随时可以调集另一支军队来阻隔他们。甚至,商军很有可能就此罢兵,退出这场大战。

从一开始,这位在这场战争之后很可能背负上叛国罪名的十万夫长就没有想过要打败对手,而是抱持着“同归于尽”的想法。

当武吉将军发现自己和率领的商军精锐已经陷入了重重包围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退回到主将姬昌侧翼的机会。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他在这次战斗中有些操之过急,使得自己和主将相距太远。当然,一直不堪一击的东夷军也给了他某种错觉。

“不要怕!一直向前冲!”

武吉用他豪迈的声音鼓动着商军精锐向前突破,只要冲出了包围圈,长戟兵没有能从后面追赶上骑兵的道理。然而,上万支长戟组成的刃物峰峦对战马和骑士无疑是一场噩梦。

但东夷军也并非是毫发无伤,一些商军骑士凭借高超的骑术跃进了对方的人群中……反正好歹也是一死,他们拚着身体被数以十记的长戟戳穿,用剑斩杀了不少的敌人。

正文 黄金卷一(89)

每时每刻,东夷军的兵力都同他们的对手一样在减少,而且速度甚至凌驾于商军军。但是,现在的战场却在沿着陈式而不是姬昌的轨迹进行着变化。

“不得不说,那个东夷的将军很了不起。”

姬昌的脸上,流露出对对手由衷的钦佩之情。但是这在窥眼里,却并不是一个值得欣慰的现象。

“姬昌将军,您不想办法扭转战局吗?”

“没有必要,胜败已经决定了。”

窥当然也知道最后胜利的一定还是商军。但是,胜利和胜利的意义却完全不同,尤其是对并没有出现在这个战场上的西岐来说。

如果这支军队现在伤了元气,东夷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商军,这显然是窥不愿意看到的情况。然而,姬昌的想法却并不一定也是这样。而且,她知道,和肖特不同,姬昌并不是强硬主张对东夷用兵的人物。

要是这样的话,也许他是故意让战局陷入东夷军的步调吧。

“姬昌将军!难道只要胜利,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可以吗?”

虽然话的内容很堂堂正正,但窥说这些话却是出于某种私心,因此态度并非十足的理直气壮。姬昌当然明白此刻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姬昌转过头,用略含不悦的眼神看了她一眼,然后把目光投回到战场上。

“窥将军,你知道为什么我说那个东夷的将军了不起吗?”

窥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姬昌并不需要她的回答。

“他的战术固然巧妙,却也没有特别出奇的地方。可是,从东夷军的行动中,可以看得出他的决心,这就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了。”

说到这个地方,姬昌略微的停顿了片刻:

“将军自己下定鱼死网破的决心并不难,但是,需要去执行这种战术的士兵们心里又会是什么样呢?”

一点也没错,将军下这样的命令,无疑是叫自己的战士们去送死。然而,现在每一分钟都有数十名东夷士兵们倒下,而活着的人却没有一个因此而退缩。

“如果只把士兵当作换取自己武勋的筹码,士兵就不会给他任何回报。对那位东夷的将军来说是这样,而对我也是一样……我希望窥将军能记住这一点。”

听到这里,窥才感觉到自己刚才的话对姬昌形成了某个感情层面的挫伤。

可是,为什么姬昌不采取任何行动呢,难道他真的已经束手无策了。虽然自己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但窥却始终相信,姬昌一定有令局面变得更好的办法。

就在这时,商军精锐的士兵突然一下子突破了长戟兵的包围圈,东夷军的后方,像是遭到了某种力量的突然打击,阵型顷刻间就崩溃了。

“那是什么……”

在目力的将将可及的地方,似乎突然出现了一支军队,而当窥想要再次确认的时候,那支军队却已经重新隐没在他视觉的极限之外了。

东角城的丢失,使得东陵城市去了最后的屏障,尽管精锐部队还在,但对于真个占局来说,无疑,殷商军是占了明显的上风。

此时的姜桓楚,正用手捋了捋他那打理得整整齐齐的胡须,望着站在他对面的姜文焕,沉吟了好一阵子。

“那么,文焕,你有多少把握击退商军。”

“这个……”

“没关系,我只是想知道你真实的想法。”

“……最多只有三成的把握。”

事实上,说是三成,姜文焕都觉得自己是有些夸大其词了。他亲身见识过黄飞虎和闻仲的利害,知道凭东夷的兵力,根本就没有拒敌的可能。

正文 黄金卷一(90)

“只有三成而已吗?”

从姜桓楚的语气中,可以听得出他虽然略显失望,但这个结果看来也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了。他站起身来,向远处望着。

“我可以把东夷的未来,寄托在那三成的希望上吗?”

姜桓楚并不是在问姜文焕,而是在问自己的样子,但姜文焕却已经感到了汗颜。

“文焕,如果我是个农夫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豁出命去和商军干一场。”

“父王……”

“但是,我不是,我是东夷王,为了我的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