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一样的转身走过宫殿。看着宫殿内抢夺财务四处逃命的宫人和奴仆。那些慌乱的身影,彩色绚丽的衣服,和脸上满足于不满足的神情。拉着头上的纱幔,一步一步缓缓地,轻盈地跟在那些身影后面。
事情就是这样了么?西周胜利,殷商灭亡。纣王残暴,她又该如何呢?
以美貌名扬天下,与伯邑考两情相悦,被纣王看中要求入宫。她的一生便是这样慢慢走过。回忆的影子,如同海市蜃楼,在眼前慢慢放映着。脸上开始绽放烟花一样的笑容,迷离而美丽。带着微微的醉意,开始恍惚。
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不是父亲,不是母亲,不是嬷嬷,不是伯邑考,更不是姬发。而是正在摘星楼内点火的纣王。那个给予了她一切又夺走了她一切的男人。富贵荣华于一身,权利名望于一身。偶尔像得不到糖的孩子,索要明明属于他,却又认为没有抓住的男人。陪伴了她后来的半生时间,给了她宠爱,与她一同成长。
伯邑考给予她所需要的情,也让她幸福过;伯邑考的死,令她曾一度绝望过;纣王强硬要她入宫更是令她怨恨过。但,时至今日,一切都是过往云烟。飘忽着,游荡着,前往天边和黄泉。存入记忆,成为永远的过去。
昨天,今天,现在……没有明天。正确的说,没有纣王陪伴的明天,她不知道会是一个怎样的明天?是否该期待?是否该满足?是否该想象?抑或消除?
没有了十三弦琴的伯邑考不再是伯邑考,那……没有了纣王的妲己,还是妲己么?
还是妲己么……
还是妲己么……
相较于那些匆忙,夹杂物品逃串的人。从容的,莲步轻移的婀娜身影显得更加的单薄。逃命的人谁都没有注意到身边走过的这个头上盖着纱幔的美丽女人去向何方?所以当姬发带着大军进朝歌,快速来到宫殿寻找妲己时,任何一个角落都没有她的身影。跑出宫殿,跑出午门。婀娜的身姿不再复见。只有市井上,天空中,飘散飞扬的纱幔还标志着似乎还有这个人存在过。
正文 钻石卷二(160)
姬发从身体最深处,朝着纱幔飞扬的地方大吼。
妲己……
宏伟,充满期待和渴望的声音,在空间的缝隙中传得老远。旋转着、飞舞着。田地、山川、河水、房屋。四处传扬。
妲己……妲己……妲己……
咻地一下,纱幔飞得更高了……
辛
“看那,这就是纣王!”
姬发看着人们把那具尸体从烧焦的栏架上放下来。那已经不能算是一具尸体,说是一根烧黑的枯木还更像一些。曾经是孔武有力的身体,如今变成一条条黑色枯枝,搬动的时候用力稍重就会碎裂。
华美的王服早已被烈火吞噬,金玉配饰也在火中化为尘埃。这具尸体被摆在一堆堆的杂乱灰烬之中。那一块奇形怪状的金属坨,根本看不出它曾经是一顶王冠,被戴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头上。
这颗人头现在已变成一颗黑色的头骨,上面几个阴森森的孔洞朝向众人,孔中回荡着奇异的风声。它像是在嘲笑,又像是在诅咒。
诅咒他的接替者,嘲笑所有活着的人。
“真惨。”不知是谁在旁边说了一句。
姬发眉毛一挑。他突然被激怒了,眼中射出熊熊的火光。
“惨?这是他应得的!”他大声说道。“他害了多少人?做了多少坏事?这么死了,算是便宜他!”
姬发扫视四周,胸膛不断起伏,目光如同危险的剑锋。被他注视到的人,全都下意识地低下头,不敢和他对望。
姬发忽然从一名卫兵背上夺下弓箭。在所有人都没明白之前,他已经搭箭挽弓,瞄准地上的黑色头骨。箭矢发出利啸,锋利的箭尖狠狠钉进头骨的眼窝中,尾羽颤动不休。
“王上!”散宜生急忙按住姬发的手臂。“纣王毕竟曾是天下之主。王上应当以王族之礼处置他的遗骨,不可轻渎,以免受天下人非议……”
姬发冷哼一声,甩开散宜生,扭头就走,留下一众臣子在他背后发呆。
不过,在当晚的大宴上,姬发又恢复到了平常的样子。
王宫已有不少地方被大火烧毁。而且,周国的人,自姬发以下,都不愿意在商王宫中举行庆典。于是姬发干脆下令,叫文臣武将一起到大街上摆开几案,幕天席地,就在街道中饮宴。
火光盖过了星光,舞女与醇酒的香气混杂。这一晚,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不论贵族或是平民,都兴高采烈地在街上饮酒作乐,一边跳舞一边叫嚷。
不时有些平民从远处的街上过来,有点胆怯地加入这个狂欢的团体。不过他们马上就发现,传言周王以仁德治国,体恤下民,确实是真的。这一晚,也不知有多少平民挤到姬发身边敬酒,姬发总是笑着回应。
朝歌城整整欢嚣了一夜。
从这个夜晚开始,一个旧的朝代就此灭亡,而一个崭新的时代也从此诞生了……
从第二天开始,周国的治政机构就快速运转起来了。检视官员,整理国库,安排各类职司,拟定各种公文……这一切忙得姬发不可开交。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祈天祭神。盛大的祭神典一连举行了三天,每天都能看到穿着彩色条纹衣服的巫祝、卜官在高台上随着音乐跳舞,把君王的祈愿上达天神,也把神的谕示告诉君王。
几天之后,姬发坐在议事殿中,与群臣讨论国事。当他说出自己的构想时,几乎所有的臣子都吃了一惊。
姬发说,要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王族、大臣和立过战功的将领。而且,所有的奴隶都要被释放,他们可以随意选个地方生活,向这片地域的主人借用土地,作为生活来源,不过收成中的一部分要交给这片地域的主人。
正文 钻石卷二(161)
“王上,天下是您一个人的,您为何要把它分出去?”
不只一位大臣提出类似的异议。但是姬发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能得天下,各位都有出力,应该得些实酬才是。况且,我虽坐拥天下,却不想把天下都捏在自己手里。大家一同来管,各自治理一片,岂不是好?”
很少有人敢于和君王争执,而且,姬发所提出的方法,对每个人都有好处。所以,这个方案就确定下来,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实施。姬氏王族、重臣、大将,各自分得了一些肥沃的土地;而差一些的土地,就分给地位较低的人们。
有些人因为所分的土地荒凉贫瘠而感到不快。但他们很快就高兴起来,因为他们不久就体会到,有一块封地是多么自由的事情。他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上任意开垦、发展,只要每年向君王交纳岁贡就可以。
越来越多的人们体会到这种制度的好处。尤其是那些曾经是奴隶、平民的人。现在他们可以过得更安稳了。丰衣足食,本来就是下层百姓最首要的愿望。
于是国内对姬发的赞扬声越来越高。人人都说,姬发是贤明的君主,周朝比商朝要好得多。
不过,至少有两个人对姬发满怀恨意。
“殿下,歇一歇吧。”
恶来放下沉重的行囊,又帮着殷郊解下背上的包裹。两个人在一块礁石后面坐下,喘息了一阵,拿出面饼来吃。殷郊边吃边小心地观望四周,恶来则是毫无顾忌地大嚼。他真的饿了。
自从朝歌被周军攻破,恶来就无处可归了。他为纣王效力太久,杀的人太多。只要他一露面,多半会被人捉住,或是当场打死也不一定。
同样,从东夷逃出来的殷郊,更是要躲躲藏藏地生活。任何人只要发现殷郊是纣王的儿子,一定会把他抓起来送给周王姬发。
得不了天下,或者还能活着;失去了天下,几乎等于必死。
但是殷郊和恶来还没有死。
恶来从朝歌逃出来之后,想想无处可去,而且自己身形高大,形貌异常,只要被人看见,多半会被认出来,那时可就没有活路了。想来想去,干脆一直向东,打算去投东夷。他想殷郊在东夷被奉为上尊,只要找到殷郊,自己就能安顿下来。至于是否再整兵去与周军交战,他此刻是暂时不敢想了。
恶来一路走小路、爬荒山,潜藏行踪,总算到了东夷境内。很凑巧,有一天他在山岭上看到一队东夷骑兵绕山而过,追捕一个骑马奔逃的人。恶来认为找到东夷骑兵就可以打探到殷郊在哪里,于是从山上奔下来,抄了一条近路赶在前面藏好,等那骑马奔逃的人过来的时候,他从石头后面一跃而出,把逃亡者连人带马都掀翻在地。
然后他大吃一惊――――被他掀倒的,竟然正是殷郊。
后面东夷骑兵越追越近,人人都拿着刀矛弓箭,恶狠狠地呼喊。恶来知道事情有点不对劲,也来不及多想,就把殷郊拖上山去。殷郊认出了恶来,也就没有反抗。
两人在山洞中躲藏,避过东夷战士的搜索。殷郊这才说出原委。原来东夷被闻仲击败,暂时退兵。不久之后,忽然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朝歌被周军攻破,纣王自焚而死,如今天下已经属于姬周。又听说闻仲被周军击败,自杀身亡。东夷的人立即明白,商朝已经灭了。
东夷对周国并没有什么敌意。自姜桓楚那一代起,东夷人就知道当年文王姬昌宽厚仁慈,如今的武王姬发昌。而且,东夷很快就接到了周王姬发的诏书,说是要与东夷交好,并派人去东夷帮助开垦荒地,传授各种技术,也会派官员去帮忙治理当地民众。
正文 钻石卷二(162)
东夷人明白,周王这道诏书,真正的意思,是要把东夷纳入周的版图。但是周王所开出的条件确实很好。以前,东夷反叛主要是因为纣王的残暴、繁重的贡税,更加上纣王杀害姜桓楚、姜皇后的仇恨。东夷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如果不向外侵掠,民众怎么生活?因此自从纣王的上两代开始,东夷就与商朝交兵不断。
但现在商朝已经亡了,仇恨已不存在。接掌天下的周王,不仅表示亲善,还要派人来东夷帮着垦荒、授技,让民众能够吃饱饭。虽然派官员来治理城邑这件事让人有些不舒服,但东夷的统治者也明白,连年征战不休,不仅国力枯竭,民众也早已怨声不绝。再不让民众休养几年,恐怕自己的统治位子要坐不稳了。
因此权衡利弊之下,东夷决定接受周王的条件。为了向周王表示忠诚,自然要有所行动――――殷郊是商王遗存的血脉,把殷郊绑到周王面前,自然是再好不过的礼物了。
殷郊听到风声,当夜便悄悄逃跑。东夷派人紧追。逃了两天一夜,殷郊已经筋疲力尽,却巧遇到了恶来,被恶来救了。
两人见面之后,都是既伤心又恼怒,感慨万千。但是时间不允许他们感慨,东夷士兵立即进山搜索,同时派人传信去调兵围山。殷郊和恶来见事情不妙,趁东夷人还没合围,找了个空当,从山上逃了出来。
东夷人发现之后立即回头追赶。殷郊和恶来一路向东,仓皇而逃。走了半个多月,却来到了东海边。
此刻殷郊靠住礁石,一边嚼着面饼,一边思索自己将来的出路。想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头绪,顺口向恶来说道:“你说咱们将来怎么办?”
“怎么办?”恶来咽下最后一口饼,一双大手在衣襟上一抹。“征兵,跟他们打!哼,东夷如此可恨,咱们先灭东夷,再灭姬周!”
“去哪儿征兵?”殷郊苦笑道,转头看着茫茫大海。海涛阵阵轰鸣,他的心里也起伏不定。他顺手捡起一块石头,远远抛进海中。
“我大商几百年的基业,就这么完了。”他低声叹道:“就像这水花……”
“殿下不要灰心……”
殷郊一挥手,打断了恶来的话。“我也想提兵奋起,复兴商朝。但是如今天下还有谁肯跟随我?东夷一向不驯,谁都不服。现在连东夷都向姬周低头,其他方国想必早已安心归顺姬周。人心不在商,商朝气运已绝……”
他忽然想起纣王。虽然纣王杀了他的母亲,但毕竟是他的生父。殷郊想起纣王手持定光剑号令天下的样子,叹了口气。当年纣王凭定光剑夺得王位,之后又以这柄剑召唤各路神人、妖物,天下各方国谁都不敢违逆。殷郊当然不知道,那些神人的出现,是通天和申公豹的安排。他更不知道定光剑上沾附的是邪神之力。他只是认为,定光剑是商朝先祖祈神所铸,一定是受天神庇佑,拥有奇妙的神能。
“若是我有定光剑在手……定光剑……”他喃喃自语。
“殿下!”恶来突然叫了起来,手指着天上。“你看那是什么?”
殷郊一抬头,只见一道紫色光迹划过天空,向这边快速飞来。光迹所经过的地方阴云滚滚,看上去就好像一支冒着浓烟的箭。殷郊甚至听到了它穿越长空所发出的哧哧声。虽然是在白天,这幅奇景仍是十分醒目。
看起来,那就像是一条紫光烟流把天空撕开了一样。
两人呆呆地仰头看着,直到紫光飞到他们的上空。它突然急折而下,拐了个近似直角的弯,向两人直刺而来。
正文 钻石卷二(163)
“殿下小心!”恶来大吼一声,伸开双臂扑向殷郊。他还没来得及把殷郊拉开,那道紫光已经“蓬”地一声,扎进他们面前的沙滩,激起一大团沙尘。
“这,这是……”殷郊像是傻了一样,看着沙滩上露出的一截剑柄。他认识柄上的刻纹。当纣王站在朝堂之上,向群臣发号施令的时候,他曾无数次羡慕地偷看这些刻纹在纣王腰间晃动。
他走上前去,小心地把剑从沙中拔出来,从剑柄到剑尖来回端详。他的手指抚过剑身,止不住地颤抖起来。直到此时,他才确定这是真的。
“定光剑!定光剑!”
“真是定光剑!”恶来惊得嘴巴大张,差点说不出话来。
“哈哈哈!”殷郊突然仰天大笑。“定光剑果然是神物!此剑重归我手,可见商朝血脉不会断绝!”
他忽然双膝跪倒,双手把定光剑高举过头,脸上现出严肃而虔诚的神色。
“天神在上,殷郊必将凭此剑复兴商朝,请天神庇佑……”
“殿下!”恶来叫道,“那边有人来了!”
殷郊不理睬恶来,认真地捧剑伏地拜了三次,这才起身,顺着恶来手指的方向望去。
他吃了一惊。只见西边尘土飞扬,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黑线。很快,黑线变成一排跃动的黑影,上方还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