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演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仙演义-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婵说道:“兄长放心,小妹在娲皇宫居住十年,再非年幼无知。多少明白些事理。何况事关母亲安危,小妹若是没有把握,断不会贸然行事。”

杨戬也问道:“小妹,你如此自信,却不知这是何灵丹妙药,还望明言,也好叫我与兄长放心!”

杨婵说道:“要说此丹,珍贵无比,与大哥还有些渊源,乃是大哥师祖镇元圣人所炼,只曾赐予女娲娘娘座下弟子九凤三粒。小妹在娲皇宫中。与九凤交好,她听了母亲遭遇,很是同情。因此离别之时,赠我一粒仙丹,助我救治母亲。九凤言道:此丹叫做枯荣丹,能活死人、肉白骨,只要有口气在,便能沉疴全愈,若是修行之士吃得一粒,即增一个元会之功。”

杨昭说道:“既是师祖所出,想必神效不凡,快快让母亲服下!”杨戬也知镇元圣人之能,不再存疑,便帮杨婵扶起母亲喂食。

瑶姬吃下枯荣丹,一时三刻,不但丝毫不见好转,反象灯尽油枯、已经殒命了一般,五衰齐现,呼吸脉象全无,毛发枯萎,肤色干皱,探不到半点生机,如同一段朽木。

杨戬大惊,哭道:“小妹,你喂的什么丹药,如今害死母亲也!”杨昭见了,也不由得惊慌失措,杨婵亦悔恨交加,哭泣不已。

三兄妹好不容易救出母亲,又逢此厄运,正在悲泣,突然一个声音说道:“我儿,莫不是梦中相见?为何你三人尽皆在此?”

声音不大,听在三兄妹耳中,犹如惊雷,转头一看,只见瑶姬枯萎毛发、陈皮尽皆脱落。犹如蝉蜕,露出新生面貌,生机勃勃,光彩动人,仍旧是仙子模样,且神通内蕴,道行大涨,哪里还有奄奄一息之态?

三兄妹大喜过望,忙来与母亲相见,述说别后情形,自有一番悲喜,且略过不表。

却说天庭之上,玉帝见杨昭兄弟二人如此厉害,也是十分震惊。不过事关天庭颜面,已成骑虎难下之势,更加不能罢手。好在他们二兄弟如今到底还显嫩稚,如同乳虎,爪牙未利,玉帝正待再派两部天兵天将,前去斩草除根,突然瑞鸟高鸣,异香袭袭,只见女娲娘娘,骑青鸾彩凤,款款而来。

玉帝在娘娘面前,不敢无礼,乃下丹犀,上前问候道:“自从蟠桃一会,再未见娘娘仙颜,未知可还安好?”

娘娘答道:“我隐居世外,无忧无扰,清净修行,自然安宁。倒是陛下身膺大任,劳心劳力,事务繁忙,倒颇有一番疲态!”

玉帝叹道:“不瞒娘娘,天庭初立,威德不彰,洪荒众仙,视天庭如无物。如此何以统御诸天,教化万方?朕即位以来,日夜辛勤,深恐有负鸿钧老师重托,不敢片刻懈怠。只是劳心劳力,却常常事与愿违,实在苦恼!”

娘娘劝慰道:“老师既立天庭,自有深意,不做无用之功。陛下虽然有心,实不宜操之过急!”

玉帝乃说道:“多谢娘娘提点。不知娘娘今日前来,可有要事?”

娘娘说道:“天庭剑拔弩张,想必是为瑶姬之事。我今日前来,倒想作一和事佬!”

玉帝听娘娘提起此事,心中不快,又不能直言冒犯,不由沉下脸色。

娘娘说道:“此事本为陛下家事,我不该多言。但如今瑶姬既然脱困,一家团聚,大势已成。陛下若是一意孤行,只恐在众仙面前,反失颜面!”

玉帝愤然道:“娘娘莫非以为她一家四口,可挡天庭百万雄兵?”

娘娘说道:“自非如此!陛下可知那杨昭、杨戬,师承何处,所拜何人,才在短短十年之中,有此神通!”

玉帝说道:“天庭事务繁忙,此事却未来得及详查!”

娘娘说道:“陛下想必不知!大郎杨昭,入了地仙门下,拜的乃是镇元圣人第五位弟子玄玉道人。二郎杨戬,入了阐教,拜的乃是玉清圣人高徒玉鼎真人!”

玉帝闻言大惊,脱口说道:“原来如此!”垂头思忖不已。

若是瑶姬一样的散仙,天庭自然肆无忌惮,便是炎帝与瑶姬有所关联,也不好出面。但如今牵涉到两位最护短的圣人,玉帝却不能不重新慎重考虑此事。

娘娘趁机说道:“骨肉相残,原非幸事。陛下与瑶姬本是一家,总有亲情,何必定要刀兵相见?只怕洪荒众仙见了,不但难体陛下一番苦心,反以为陛下凉薄寡恩!”

玉帝闻言脸色一暗,乃问道:“若依娘娘之意,该当如何是好?”

娘娘说道:“陛下不如看我薄面,宽赦瑶姬一家,封瑶姬、杨婵以天庭职位,如此化戾气为祥和,既可显陛下宽宏大量,又能让瑶姬一家感念,为天庭拉来强援!”

玉帝说道:“娘娘此言,甚是有理!只是若天庭封神,彼等不受,作何处置?”

娘娘说道:“好事做到底,陛下若依我意,我便再去与他们分说利害,量他们也知轻重,不再悖逆天庭!”

玉帝大喜,施礼相谢,说道:“就依娘娘所言!”

娘娘便告辞玉帝,又驾青鸾彩凤,飞抵桃山之上,在空中显了圣像,与瑶姬他们言道:“瑶姬,尔不遵兄长之命,私配凡人,总有过错。天帝罚你虽然严厉,但他身负重责,也是不得不为。你如今既脱牢笼,便不宜再追究往事,沉迷仇恨之中。我已为尔等说和,天庭将宽赦尔等罪过,尔等却不可再冒犯天庭威严!”

第209章 玉帝封神安仙子,大禹治水问应龙

瑶姬见了女娲娘娘圣像。连忙率领子女,伏地拜倒,恭声应“是”,并感谢娘娘救助大恩。

娘娘又朝杨昭和杨戬说道:“你兄弟拜得名师,求得法宝,乃是难得机缘,便要珍惜。如今人间治水贤人已经出世,将行大事,尔等当遵师命,顺天应人,在其中积累功德,也不枉师门长辈一番苦心!”

二兄弟知道娘娘话中之意,都拜谢娘娘指点!

娘娘又朝杨婵说道:“杨婵,你已大功告成,得偿心愿,可将宝莲灯还我!”杨婵拜谢娘娘,将宝莲灯奉上,娘娘收了,乃回宫而去。

不久之后,玉帝果然下旨,赦免瑶姬一家罪过。并封瑶姬为云华仙子,封杨婵为三圣母。杨昭、杨戬,因是圣人门徒,暂时未封神职。

但不论如何封赏,玉帝先前所为,到底是冷了瑶姬一家之心。瑶姬与杨婵虽然受了封号,但都不上天庭,就居住在洪荒名山之中,护佑一方生灵。其中瑶姬居巫山,故后世称其为巫山神女。杨婵居华山,又称华岳三娘娘。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又有楚襄王梦中会巫山神女之说,一番云雨,极尽旖旎。实因楚襄王乃是杨天佑转世,瑶姬与其梦中相见,以完夫妻缘分。

杨昭见杨戬无有兵器,乃欲将开山斧借与他使用,杨戬说道:“此乃火云宫圣皇所赐法宝,岂能私相授受?何况我习八九玄功,持斧也不合手!”杨昭一想有理,也便罢了。

于是二兄弟相携去了洪荒,从此斩恶惩奸,降妖除魔,只等治水贤人行事之时,便去相助。

却说鲧窃天帝息壤,被杀于羽山,化为飞熊。尸身三年未腐。玉虚宫元始天尊知道此事,虽恼他胆大包天,自作主张,但见他执念不消,折而不挠,仍有可教之处,乃命广成子道:“你且去羽山,以雌雄剑之雌剑将鲧尸身剖开,必有异状!”广成子乃领命而去。

却原来鲧虽身死,但他治水未果,执念难消,灵识未去六道轮回,就留在尸身之中孕育。但独阴不生,独阳不长,终究不得阴阳造化之气,难以成形。

元始天尊赐广成子之雌雄剑,也是两条黄龙所化。广成子以雌剑剖开鲧腹,瞬间阴阳和合,有黄龙腾空,高声长吟,声震四野。鲧腹之中。遂诞一婴儿,即鲧之子,其名为禹,后来亦称大禹。

大禹生而神灵,聪慧无双,长成之后,关心百姓疾苦,分其食,赠其衣,解其难,济其苦,而自己辛勤劳作,手足胼胝。于是贤德之名,逐渐广传于人族。

此时尧帝早将人皇之位传与舜帝,舜帝感生灵苦难,亦一直在寻找治水之人。他听说了大禹的事迹,又听说了大禹的来历,感叹道:“治水之功,非禹莫属矣!”于是命大禹继鲧行治水之事。

大禹领命之后,率益与后稷,翻山越岭,淌河过川,视察河道,询问百姓。或问道:“天下水患,何处为重?”有百姓答道:“东南为重!”大禹乃道:“既是如此,我便先去水患最重之处探询一番,或有所得!”

大禹来到东南,果见此地雨水连绵不绝,洪灾泛滥。更胜别处,乃向当地民众问其故。有人告知他道:“此处山泽之中,有一位大能,名唤应龙,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曾助轩辕黄帝战蚩尤,乃是上古妖圣。应龙御水之术,无人可比,他行功之时,水汽蒸腾,铺天盖地。此地格外多雨,洪水泛滥,多为此故也。”

大禹恍然道:“原来如此!应龙既曾追随黄帝陛下,想必也是功德之仙,应当体恤生灵,通达情理。我当亲往劝之,请他移居北方!”

于是来到应龙修行之处,求见应龙。

应龙自从独居东南之后,性情有些孤僻,见一凡人前来,喝道:“你一凡夫俗子,到此扰我修行。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还不快快退下!”

大禹见对方不太好说话,当下也不亢不卑说道:“仙凡虽异,道德同尊。你既为高仙,便该修高德,为何不体天道,总在此兴云作雨,引发洪涝大灾,祸害一方生灵?”

应龙怒道:“大胆!无知孺子,怎知我神通奥妙!”其实他本性属水,一身神通。全在御水之功上,兴云作雨,实在在所难免。只是当着大禹一个凡夫俗子,根本不屑解释。

大禹也有恼怒,喝道:“我闻你也是得道高仙,曾助轩辕黄帝治世,如今一见,却原来是只顾一己之私,不体生灵之苦!须知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威赫赫,如雷如狱!你若一意孤行,视生灵如草芥,冤孽缠身,只怕到时天威之下,你也为劫灰矣!”

应龙闻言大怒,喝道:“凡夫俗子,也敢冒犯!若不吃点苦头,也不知道敬畏我的神通!”说罢,将手一指,一道水箭,朝大禹激射而来。

大禹肉体凡胎,又不会武艺,哪能躲闪?眼睁睁看到水箭就要射在身上,却不料临体之际,陡然体内发出一道黄光,将水箭挡开。

他自己不知所以然,应龙何等修为,却明明看到黄光之中,隐现飞熊之象,似乎是洪荒旧识。

应龙不由定下心来,又对着大禹,仔细打量片刻,突然一腔怒气,烟消云散,如同雨后初霁,说道:“原来还有些渊源!你来此何干?不妨先细细说来。”

大禹见应龙举手投足之间,都有神通。也不敢冒犯,便将自己来历,与应龙说了一遍,并说道:“东南山泽之中,水患最为严重。我问本地生民,得知大仙居住于此,经常行云布雨,是故易生洪水。东南低洼多雨,西北高地干旱。是故小子斗胆,请大仙移居西北方,既免了此地生灵苦难,又解了北方干旱之灾,还润泽了水源,一举三得,泽被苍生,也是无边功业!”

应龙说道:“原来你便是人族的治水之人,倒是有缘。你所提之议,我亦曾思之。只是西北之地,有一故人,我不想与其相见,故一直蛰居于此。不过岁月匆匆,往事如烟,此事倒也慢慢淡去了。”

大禹喜道:“既然如此,大仙可是应允了?”

应龙说道:“不然!你所言虽然有理,到底人微言轻,未必能成大事。我若如此容易被人说动,怎见体统?”

大禹问道:“既然如此,却该如何才肯迁居?”

应龙用手一指,大禹身前,顿现一百丈高冰柱,冰柱顶端,一颗宝珠熠熠生辉。冰柱之上,布满冰刺,样貌狰狞。

只听应龙与他说道:“你若徒手而上,取得那颗宝珠,我不仅应你所请,迁居北方,并答应以尾犁地,为你划出一条河道,直达我隐居之地,以通畅水源!”

大禹看了看那布满冰刺的狰狞冰柱,又想起百姓苦难,猛咬咬牙,下了决心,说道:“如此便一言为定!”果然走上前去,徒手攀援。

那冰柱表面光滑,手足难留,偏又生满冰刺,尖利无比。大禹攀援而上,只能以冰刺为依托。只是如此一来,那冰刺便不免都刺入体内,血肉淋漓,痛苦不堪。但他意志坚强,始终咬牙坚持,历尽艰苦,这才终于到达顶端,取了那颗宝珠。

应龙见了,也露出赞赏之色,作法消了冰柱,与大禹说道:“人族数代治水,都是徒劳无功,其中艰难,可想而知!你既承此事,定要性情坚韧,百折不挠,才有成功希望。刚才之事,也是为了考验你的意志。你既能取得宝珠,足见品性不凡,可当大任。此珠并非普通珠宝,乃是避水之珠,持之入水,水不沾身,正合助你行事。你来求我,也是有缘,我便赠此宝与你,为你永免溺水之灾!”

大禹听了,这才知道应龙深意,大为感动,拜谢不已。

应龙说道:“我即日便要迁居,你还有何事,可速速问我。待我迁居之后,山高路远,以你凡夫俗子之身,可就不容易见面了!”

大禹也知道应龙是水龙之身,熟知水性,天下无双,如此请教机会,万万不可放过,乃先问道:“若要治水,当从何始?”

应龙答道:“当先勘测水文,测度地形,以知山河地理,上下高低,方可因势利导,根除水患。”

大禹问道:“勘测水文,当从何而起?”

应龙答道:“当由低至高,从入海之地始,由东南向西北而行!”

大禹问道:“勘验之后,如何治水?”

应龙答道:“当规划水道,疏浚河流,逢山开山,遇洼筑堤,引水入海。须知为水之道,至弱却又至强,至柔却又至刚,堵不如疏,挡不如导,万万不可一意孤行,重蹈鲧之覆辙!”

大禹记下了,又复问道:“大仙既能以尾犁地,疏浚河流、开凿水道之事,能为小子代劳乎?”

应龙笑道:“你却高看我了。我虽是上古妖圣,不过法力高强而已。洪荒却是盘古所化,自有规矩,地脉天星,皆不可轻动,动则气机混乱,因果缠身,天降大灾,即便神通再高,也难抵挡。我先前答应为你犁出一条水道,已是看在你与我有些渊源,冒险为之。若要再为此事求我,是要我性命也!”

第210章 瑞鸟方赠神针铁,蛇妖又喷紫毒涎

大禹听了,愁容不展。说道:“如今洪荒水道大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