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
凤吟双刀舞动,也不着急取胜,稳扎稳打,只逼得常有左突右进,调屁股回剑的躲闪,用了好些个败势诱敌的伎俩凤吟就是不为之所动。
常有感觉受到了极大侮辱,真是心火怒烧,心道:“你小子不仗义,也休怪我手狠了。”步子陡然变大,一滑一随,那剑也是一滑一随,步走斜行,左右兜裹,看进实退,看退实进。
凤吟一看,等得就是这个,“游鼍化险”?
第七十九章 麟角虎翅相过摩
第七十九章麟角虎翅相过摩
众人看到这里都暗自佩服起来,一是佩服常有小小年纪竟有如此造诣,而且如此超出常人的沉稳老练,且能先让人三分,在控制之中逐渐加劲,此乃君子作风。而也都看出了凤吟刀法颇为生疏,但却毫不粗糙,几个照面竟能在陌生之地,用陌生之器,使陌生之法,还逐渐占了上风。在技术被动时,能利用自身优势反客为主,在控制局面时又能以巧妙的动作引得对手使出各类攻击,而在攻击之中渐渐熟悉对手,又能很快学习到对手的技法,为我所用且游刃有余,这不是一般智者能为的。
常有走起迂回,凤吟也走起迂回,都是一家,谁怕谁。按说此类剑法,是借用步眼,卡位,使敌人陷入一个被动的局面,在周旋中无力掩藏破绽,即便防御周全,也将以功力比功力,将敌人拖出破绽。但常有想错了,凤吟多扎实,而且两把刀,稍作调整,就能将刀护住身体,你圈我转,累得是走外圈的。
见常有也有点技穷之态,凤吟取了攻势,将那缠裹身子的圈儿放开,走提的改成了撩,走拉的改成了砍,走搬的改成了挂,走探的改成了刺,而且加入了大步幅动作,瞬间是刀光剑影,常有的身子越旋越小,越旋越往墙角走。
凤吟看着常有倔强的样子有点想笑,又感觉有点不厚道,情不自禁张口道:“不然你也使双剑?”
剑与刀不同,双剑就是四个刃,而且轻巧,根本不如单剑灵活自在,多了反而是累赘。所以使双剑的,大多是短剑。说这话就是气人的,又不是做杂技表演。常有这个恨呢,心里哭的滋味都有了。
这个样子,常庆也不管什么规矩了,提着剑“嗷嗷“就下了场子,左右一分就将凤吟罩在剑气之下。常有一见哥哥来了,有点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样子,道:“双剑就双剑。”还来劲了。
常庆也雄赳赳地“嗯”了一声,看那表情非要杀死凤吟不行。
这下有得玩了,这些天来,甚至这些年来,凤吟都没这么痛快过来。可算逮着个机会,这哪能放过。凤吟越打越高兴,面露喜色,这一露喜色不要紧,那二兄弟更加误会了。
好么,却见那剑少了很多技法,就是劈刺,撩刺,也不做相互防护,就是进攻,各自顾各自,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凤吟可忙活了,这时心里有哭滋味的就是凤吟了。
看那凤吟似乎只是一个劲的缠头裹脑,裹脑缠头,两把刀竖着提起来用,只为能多护住一点身子。二兄弟一刺一补,同刺同补,凤吟这哪招架的住,占左取右,人家兄弟一旁一个,并而分开,分而并之,虽然是两个人,两柄剑,却逼得凤吟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眼看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人家看得就是凤吟这个狼狈的忙活劲儿。
这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二人并在一处接连劈刺,待凤吟稍有喘息,人二位又分将开来,一左一右,只搞得凤吟迎接不暇。
常有就偷出了空子,道:“袁师哥莫怪我俩欺负你,想那土匪四起之时,又何止二人攻你,我等是为你好,让你体验一下,至少此时不会杀死你,免得日后麻了手脚。”
凤吟让人说的面红耳赤,那常庆也道:“袁师哥休怪,只要你喊一声服了,我等立马收手。”
凤吟哈哈一笑:“二位贤弟少年有成,哥哥也脸上有光,但若讲‘服’字,看得看看哥哥下边这两手。”
说着凤吟双臂展开,那刀圈瞬间就远了几寸,两手抽撤挥砍,还是以刀身沉重,去欺那剑巧不敢硬碰。又以大圈罩身,使得二人不敢紧逼,再之后如何,只得看空荡的把握了,谁都不敢贸然而进,
三人就老鹞子般在小院里周旋起来。
那常有有心眼,见凤吟又往兵器架子那边挪,提前一步堵住了凤吟的出路,道“袁师哥,你若不行了,可以取那大枪下来。”凤吟这个臊啊,让人家看出来了。臊归臊,还得接着玩,玩着玩着就玩出办法来了,累也累死你们两个娃娃。
周围几个前辈也看得热闹,一直是提着心吊着胆的习武,上路,难得看这么一出热闹,不但不阻拦,还生怕一声喝好打断了这龙争虎斗。却在这时,听得东边棚下一声喊好,“好!”
那冯氏三兄弟对骂了一句:“扫兴。”
凤吟提刀观望,常有常庆却多了个心眼,偷眼观瞧手却不停动作,却听是那东棚下李太和前辈。李太和心眼好,凤吟毕竟远来是客,而且又是他好兄弟的弟子,打到这个份上实属不易。于是解围道:“袁贤侄,敢用我这件兵刃一试吗?”
凤吟看过去,只间李太和将那褡裢揭开,露出一件短兵,压在桌上,看样子像是半套护手钩,跟童胖子他师弟那对鸳鸯钺有点类似。
凤吟明白这“敢于不敢”的意思,因为这兵刃更短,虽然多枝多节,善于搬拦捉拿,但需要周身配合,而且不能一击而中,需多次进取,在这两剑相逼之下,莫说没使过这兵刃,就是使过,也定有被逼得不敢辗转的情况。而且这么个短玩意儿,再险,怕也不起大作为,而且凤吟一直不大喜欢这类短兵,一是感觉不够大气,靠古怪赢取,二是太过冒险,没有必要拿着那些身法去放低了用。再是这类器械实际走得是手法的替代。若是欺负低手,一人把持了对付若干歹徒,却也是虎入狼群,施展灵活,适应于各类环境。倘若对方功力相当,那很容易被人识破路数。
就如同眼下,那兵刃再能勾能挂,人家两柄剑刺来,还是应接不暇。一旦拿住一件绞在一起,缠斗之中正给了另一剑机会。李前辈糊涂了,这不是害自己么。但李前辈这么一问,而且是问得敢不敢,那愿不愿意也得应着。想必李前辈定是好心,看到之前自己耍那一路圆转灵活的拳路,以为自己也好此道,岂不知那正是勉强耍给他们看的,自己平时并不练。只有先接了,当作匕首用,以身法周旋了,再不行就得狼狈一点,学青面那地趟刀了,反而今个没换大氅,也不给三叔丢人。
缘于前辈好意,凤吟跟常氏兄弟示意稍停,还是过去放了刀,将此物接了,但一拉出来时,却发现并非如想象中那么简单。
这不是一件,而是一对,拉出来看时,基本就是护手钩,但是没勾,而是向下一个弯斩刀,刀柄有个月牙护手,护手前一枝向上包过刀柄,形成刀锷护手,而又向前弯曲,如此连带后鑚,共是五尖八刃,后欑为秃尖无刃。拿在手里倒也沉甸甸的。
凤吟将这兵刃拿在手里,到感觉也是踏实趁手,那刀柄被棉布交结缠挽,握在手里涩涩的得心应手。
却见常有的脸色有点变了,那常庆也是一脸谨慎,二人对望了一眼。
凤吟偷眼观瞧四下,古大力兄弟,冯氏三兄弟,都看得津津有味。车二依然面无表情,柳婷婷看着李太和有点焦虑之色,隐隐还透着一种责备,脚在那里不服气地拧着。另一边那宋氏小弟却一脸灿烂地期待着。
凤吟将那兵器分开,先走了一个顺背的小圈,一手身前撑,一手身后背,一扣一摆步原地起转,前手随着身子推动,后手停在远处,这样扣摆之间两手相合,相合之时步子放开,又走起大圈,走大圈时间双刀在胸前缓缓打开,两手平托,好不威风,如大鹏展翅一般,走转之中已想出了对敌之法,就拿住他兵器走燕形掠地而进,进而起钻,以兵刃破他兵刃,以身子破他身子。
但就这一分之后,凤吟心下一惊一喜,这才看出了微妙之处,原来左手那柄刀,护手钩要宽厚一些,刚才并在一起没能看出来,而且并|奇|非右手那种月|书|牙刃,而是一把梳子,满是锯齿,疏密有致,这太有意思了,独具匠心这是,难怪那二位显得有点怕。
凤吟心下有了数,骤然起身,也不罗嗦了,一刀劈面就斩过去。那常有竟然拖剑而躲,凤吟左手钩护住右腕,往起一抄,常有急忙将剑高举抽出,生怕被这古怪的兵刃吃了一般。
而那常庆趁这控制一剑刺凤吟腋下空荡而来,凤吟左手也不回,回也够不着了,而是双臂一抱,手分上下,右手那刀也没换势,就从左腋下硬生生穿过来,用那护手小枝啃住常庆那剑。随着身子继续旋拧,手一翻,便用那两枝节将常庆的剑别住了。虽然这剑几乎是贴在了凤吟身上,但凤吟这么一转,就将这剑吃住了,那是万无一失。常庆进退两难,要么跟着凤吟转,要么脱手弃剑,如果不然不是剑断就是腕子断。
就在这时常有一见哥哥被人拿住了兵刃,那手回剑就砍,凤吟看都没看,只将左手一翻,用那月牙梳一迎,常有那剑就落在了月牙梳里。常有急忙回抽,凤吟只将腕子一转,就将那剑给咬住了,身子不停转,右手咬着常庆那剑在腋下停着,左手咬着常有那剑高举过顶,随着身子转了一圈又转了回来。
实际这对兵刃,就是传说中的麟角刀与虎翅梳。
只听得“当啷”“咯嚓”连响,那二位双双弃了剑,这就算败北了。但二人一对眼色,直奔兵器架子。
第八十章 穿袖披衣五寸间
第八十章穿袖披衣五寸间
这兄弟二人是急了眼了,也确实是凤吟不好,学艺不好好学,非得逗引人,弄得小哥俩心里火烧火燎的。本来兄弟二人还正经比比功夫,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实际比武论技跟生死搏杀那其中的险恶跟激烈程度不能相提并论,特别是那种出乎意料性。生死搏杀的时间,任何条件都非常重要,而且任何优势都有可能毫无发挥空间,在一瞬间就已经丢了性命。
特别兵刃对决,又于空手不同,空手或者可以挨几下,还有个反败为胜的余地,而兵刃搏杀,却经常一不留神而命丧当场。
对于初级水平的上游者,达到了招数与应变能力,在试探或者引诱中,一旦打开门户,或者就可以实施一连串的呼应攻击,直至令对手丧生或者令其丧失还手能力,而这期间必须断然出手,一气呵成,一定要主动,逼着对手做反应,只要不是对方故意卖个破绽,诱我做出错误判断,一发不能回头,这种攻击模式往往凑效,所谓先下手为强。
而中级水平者,或者已经达到一个虚实相间的攻防水平,他凭借自身经验,或者独门拳脚传承,能够对对方的反应做出判断,或者逼着对方,引着对方按自己的设想去进行,继而链接上摧残性的连击。而这类通常是由师徒传授,并与各种人物不断交流试验,对常人的反应回应的方式了然于胸,并且对症下药,训练出一系列圈套性的方案。
这类就是传统武术中的组合拳脚,如果没有对练的根基,或者对对方回应的洞察能力,并且回应自信流畅,那么往往会陷入花拳绣腿之列。
如果一味自顾自,也会让套路死板,一着不慎,回手困难,也容易被人诱惑利用,一击而破。此为中级下游。
所以对于这类反应,在防守上,会形成大概三种大方式,一种是破坏对方根本,照顾大面,再高级一点就是围魏救赵的攻防习惯,你打你的,我打个大方向。概括讲就是破坏对方的根本,影响其前锋发挥,在半途拦截对手,以小动作护住自己的要害,并配合或者同时攻击。只是疏漏也大,不过可以在受点小损失的情况下,大比率地保全自己。
另一类方式就是经过比较系统细致的门内兄弟练习,确保每一种情况都能相互对拆出来,找临场感觉,练习反应能力,不断刺激,形成反射,运用起来就能灵活多变,胜算也高。
再一种就是不挺猛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王八抡大锤,辘轳加翻车,按几个比较保险,胜算较大的方向重复使用,不使断续,往往凑效,能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此为中级中游。这几类可算外家。
再有中级上游者,可以达到手身法步的灵活转换,浑身的劲是活的,随时可出,随时可止,这样就可以不估计对手的虚实不稀罕对手的破绽,而自己创造局面。
这类对手往往应变能力也快,可以中途随身体感应而变化,变化只在心动一念之间,所以可以另猛攻于无效,超出他们的预料范围。
高级水平下游者,通过特殊的功法训练,让身体能做到超出常人动作或者预料的动作,所谓一些奇招绝技,若这类攻击是较为完善的,往往在进攻中可以克制敌手的优势,打一个措手不及,应变不能。
这类超乎常人之处,无论肢体,感触,计策等等,或者与其他级别基础类似,但是要扎实深刻,就是所谓的功力大了。若只偏于一项,比如就是马步稳当敌人难以撼动,或者拳力强劲击物皆摧,或者善于摔打沾衣即跌,或动作迅敏,难以捉摸。只赖一技之长,固守方寸,不能同步应变者,都不能算为上游,甚至落入初级之列。
高级水平中游者,有出人意料而又顾打一体的拳法,寻常难见的功力,超乎寻常的感触能力,且功架扎实,难以动摇,若遇强力,又能灵变。遇敌时虽然眼快,手快,但反应不经思维,而由心生,混混沌沌,随感而发,肢体形于外,犹如神助,举手投足,身自破敌。
为上游者,已入化境,随意一动,身心六合,再无破绽,若有弱项,敌人也难以把握。
有拳谚道:力不打拳,拳不打法,法不打功,功不打神通。以此类推一一递进,每强一层,在搏杀之时多一份胜算。
但比武较量又有不同,是在一个相互准备甚至相互谦让的情况下进行了的,真真假假,就自主不自主地多了很多机会。而且往往以技术探讨为先,就失了“狭路相逢勇者胜”,“兵者诡道不厌诈”这类的作风,那也就罗嗦起来了。
当下就是这类情形,所以那二兄弟翻了脸,一人取了一对钢鞭,一人端了两条铁锏,四条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