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把骑一拨,往东就走;那人见此,也追赶过来。
闻太师听脑後铃声响亮,把金鞭一指,平地现出一座金墙;把这一员大将,围在里面,用金遁住了。太师依旧还往这山上下了骑,倚松靠石坐下。
闻太师看另有几道杀气,隐在山中,默然不提。且说小校上的山来又与其中一将报道:“启二位大王!有一穿红的道人,把大王引入一阵黄气之内,就不见了。”
二将急问报事喽罗:“如今在那里?”
小校答曰:“如今现在山上坐着。”
二人大怒,忙上马持兵,众喽罗齐声呐喊,杀上山来。闻太师看见,慢慢的上了黑麒麟,把金鞭一指,大呼曰:“二将慢来!”
二将见闻太即是三只眼的道人,也自惊讶;乃前喝曰:“你是何人?敢在此行凶?将吾兄长摄在那里去了?好好送还,饶你一命!”
闻太师笑道曰:“方才那蓝脸的,无知触我,被我一鞭打死了,你二人又来做甚麽?我非有别意,欲在此黄花山修炼,你二人肯麽?”
二人一听闻仲此话大怒,把马催开,再不与闻仲说庆,一个使便取,一个使双锏打来。闻太师使开金鞭,也自冲杀上下,三骑交加。闻太师勒转黑麒麟往南就走;二将赶来,太师把鞭一指,将水遁了张天君,木遁遁了陶天君。
此一回乃是闻太师专来收这邓、辛、张、陶四天君;闲太师依旧还坐在山坡之上。
且说喽罗来报辛天君;辛天君正在山坡後收粮,忽见小喽罗来报:“大王祸事不小!”
辛环不解问曰:“有何事?”
小校曰:“三位大王,被一道人打死了。”
辛环听说,大叫一声;“气死我也!”
忙提钻,将胁下双肉翅一夹,飞起空中。一阵风响,只听得半空中声似雷鸣,至山上大呼曰:“好妖道! 将吾兄弟打死,岂可让你独生乎?”
闻太师当中眼睁开看时,只见这人好一副凶恶之像;二翅飞来,空中响,头戴虎头冠;面如红枣色,顶上宝光寒。钻定天下,獠牙嘴上安;一怒无遮挡,飞来势若鸾
话说闻太师见而大喜,真奇异豪杰!那人照闻太师顶上一打来,太师用鞭急架忙迎,鞭骁勇,杀法精奇。太师掩一鞭,望东便走;辛环大呼:“妖道那里去?吾来了!”
说罢把双翅二夹,即到顶上。
他不知闻太师有多大本领,任意行凶。闻太师自忖:“五遁之中,却遁不得此人。”
且将金鞭照路旁一块山右,连指两三指,命黄巾力士:“将此山石把这人压了。”
力士得法旨,忙将此山石平空飞起,把辛环挟腰压下来。
此人怎知闻太师, 玄中道术多奇异,倒海移山谈笑中。 刚把这辛环压住了。闻太师勒转黑麒麟,兴鞭照顶门上打来;辛环大呼曰:“老师慈悲!弟子不识高明,冒犯天威,望老师赦宥若得再生,感恩非浅。”
太师把鞭放在辛环顶上曰:“你认不得我。吾非道者,我是朝歌闻太师是也。因征伐西岐,徒此经过,你那蓝脸的人,无故来伤我;你还是欲生乎?欲死乎?”
辛环大叫:“太师老爷!小的不知是太师驾过此山,早知应当远迎。冒犯天颜,万望恕小人死罪!”
闻太师听后点头曰:“你既欲生,吾便赦你。只是要在吾门下,往征西歧;若是有功,不失腰玉之福。”
辛环大喜曰:“若是贵人肯提拔下士,末将愿从麾下指挥。”
闻太师见状,把鞭一指,黄巾力士将山右揭去,辛环站不起来,半响方能站立,拜倒在地。闻太师扶起,太师收了辛环,方倚松靠石坐下。辛环站在一旁,闻太师问曰:“黄花山有多少人马?”
辛环答曰:“此山方圆有六十里,聚喽罗,一万有馀,粮草颇多。”
闻太师不觉大喜,辛环跪下哀告曰:“前来三将,望太师老爷一例慈悲赦宥。若得回生,愿尽驽骀,以报知遇之恩。”
闻太师向他问道:“你还要他来?”
辛环曰:“名姓虽殊,情同手足。”
闻太师极为赞许,说曰:“既然如此,你等也是有义气的。”
辛环站开了,闻太师发手一雷,振动山岳。且说遁的三将,一时揉眉擦眼,邓天君不见了金墙,张天君不见了大海,陶天君不见了大林。三将走马回山,只见辛环站在那穿红的道人傍边,邓忠大怒,声若巨雷,大叫:“贤弟与吾拿住那妖道!”
话还未了,张、陶二将齐叫:“齐拿妖道!”
话说三将齐来发怒,辛环急上前忙止曰:“兄弟们不得妄为,快下马来参谒。此是朝歌闻太师老爷。”
三将听说闻太师,滚鞍下马,拜伏在地,口称:“太师!久慕大名,未得亲觌尊颜。今幸天缘,大驾过此,末将等有失迎迓,致多冒渎。适误犯,望太师老爷恕罪。末将等不胜庆幸。”
一番相识之后,众将请太师上山,闻太师听说亦喜,随同众将上山。
这闻太师收半路收得四将,相互一番客气之后,便再次行往西岐。闻太师因行路差错,还没到西岐便被发现。
这闻太师素有威名,又为截教门下,姜子牙也是有些为难,便发令符向玉虚宫诸位师兄求救。此当封神大战生,玉虚门下诸多三代弟子一一息了学习,皆往西岐赶来,其中首先来的便是临潼关李靖三子哪吒,乃是云霄洞太乙真之徒;随后又来了武成王之子黄天化,师从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之后又来了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之徒杨戬,各个武艺不凡,各有神通。
闻太师刚一到西岐城下,正是人困马乏之时,被这四人出去偷了营寨,损了一万大军,无奈之下只得退兵三十里。闻太师虽然神通不小,可也敌不过那四人,只是暗自愁苦,想着应敌之方。
一日,有帐下大将与闻太师说道:“西岐拥有神仙之士,太师莫非无有师门,不如去请几位来援助,当可破那西岐!”
闻太师听后不由大叫一声,恍然大悟。他早听老师与他说过,玄门神仙犯杀劫,曾有七教圣人封神一事,要门下弟子入世渡劫。才想到西歧那四位小将当是阐教门下弟子。只是不知,阐截二教圣人同为三清一脉,为何助周而阻商。
想到自己若是把师门中的诸道友请来,便要与阐教一脉相互厮杀,不由又有些为难。如何反复,闻太师即不想去求师门,可又破不得西岐。最终只得出了军帐,四处寻访道友。
话说闻太师的黑麒麟,周游天下,霎时可至千里;其日行到东海金鳌岛,太师观看海青山幽静,因嗟叹何:“吾因为国事烦琐,先王托孤之重;何日能脱却烦恼,静坐蒲团,参妙悟玄,闲看黄庭一卷,任乌兔如梭,曰有於我?”
这里真是个好海岛,有无穷奇景;势镇汪洋,威灵摇海;潮涌银山鱼入穴,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土,东西崖畔耸危巅;丹怪石,峭壁奇峰。丹上彩凤双鸣,峭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鸾啼,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鸟;瑶草怪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源堤草包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话说闻太师到了金鳌岛,下了黑麒麟,看了一回,各处洞紧闭,并无一人,不知往那里去了,静悄悄的。闻太师沈吟半响,自思不如往别处去罢,便上了黑麒麟,方出岛来,突後有人叫曰:“闻道兄!往那里去?”
闻太师回顾,不想见来者乃菡芝仙也。忙上前稽首曰:“道兄往那里去?”
菡芝仙答曰:“今特来会你。金鳌岛众道友,为你往白鹿岛去取阵图;前日申公豹来请俺们,说你自西岐被阻,便要往西岐助你。我如今在八卦炉中炼一物,功尚未成;若是完了,随即就至。众道友现在白鹿岛,道兄你可速去!”
闻太师听说后不由大喜,遂辞了菡芝仙,迳往白鹿岛来;霎时而至,只见众道人或带一字巾,九扬巾,或鱼尾金冠,碧玉冠,或挽双抓髻,或头陀样打扮,俱在山坡前闲话,坐在一处。
闻太师看见大呼曰:“列位道友,好自在也!”
众道友回头见闻太师,俱起身相迎,内有秦天君曰:“闻道兄征伐西岐,前日申公豹在此相邀助你;吾等在此炼制十阵图,方得完备。适道兄降临,真是万千之幸。”
截教圣人老爷通天道人得诛仙四剑,祭炼多年,悟通阵道之艺,传于门下众仙,故而截教弟子多精通阵道之法。闻太师听到秦天君话后,不由好奇的问道:“不知道兄炼的是那十阵?”
秦天君喜曰:“吾等这十阵各有妙用,到时至西岐摆下,其中变化无穷。”
说罢取出阵图让闻太师观看。
闻太师看罢不由问曰:“为何只有九位,却少一位?”
素天君笑应曰:“金光圣母往白云岛去,他的『金光阵』,其玄妙大不相同,因此少他一位。”
第三九九章 闻太师伐西岐(二)
闻太师听得金光圣母还未炼完阵图,便再向众道人问曰:“列位阵图,可曾完麽?”
众道人曰:“俱完了。既完了,我们先往西岐;闻兄在此等金光圣母同来,你意下如何?”
闻太师曰:“既蒙列位道兄雅爱,闻仲感激仙光万万矣!此是极妙之事。”
九位道人听后辞了闻太师,借水遁先往西岐而来。这当真是“天下嬉游半日功,倏来倏去任西东;仙家妙用无穷际,岂似凡人驾彩虹。”
不说九位道者往西岐山,到了营里。
且说闻太师坐在山坡,倚松靠石未及片时,只南上五点豹斑驹上坐一人,带鱼尾金冠,身穿大红八卦衣,腰束丝绦,脚登云履,背一包袱,挂两口宝剑,如飞云掣电而来;望见白鹿洞前,不见众人,只见一位穿红三只眼,黄脸长髯的道者,却原来是闻太师。金光圣母急下坐骑曰:“闻兄何来?”
闻太师见金光圣母到来,二人相互施礼,听金光圣母问道:“九位道友往那里去了?”
闻太师曰:“他们先往岐山去,留吾在此等候同行。”
“劳道兄久候,我等快快前往!”
“大善!”
二人大喜,齐上坐骑,驾起云光,往岐山而来;刹时便至,到了行营。
见得闻太师到来,吉立领众将迎接上中军帐,与众道人相见;素天君见四处无城,便问曰:“西岐城在那里?”
闻太师曰:“因吾曾败兵,退至三十里安营,此处乃是岐山。”
众人听后齐曰:“我们连夜起兵前去。”
闻太师遂令邓忠前队起兵,整点人马;一声炮响,杀奔西岐城来。后又在西岐城外安了行营,三军放定营大炮,呐喊传更。
姜子牙在相府自得胜後,与众将逐日议论天下大事;忽听喊声,姜子牙不由与众臣曰:“闻太师想必取得援兵至矣。”
此旁有杨戬答曰:“闻太师新败,去了半月;弟子闻得此人,乃截教门下,非想来交友甚广,此回必定是请来了左道旁门之客,吾等也要仔细防备。”
姜子牙听罢,心下疑惑;于是同哪吒、杨戬等都上城来,观看闻太师行营。今番闻太师到来与先前大不相同,姜子牙见营中愁云惨惨,冷雾飘飘,杀光闪闪,悲风切切;又有十数道黑气,冲於霄汉,笼罩中军帐内。
姜子牙看罢,惊讶不已;诸弟子默默不言,只得下城,入府共议破敌,议论良久实是无策。
且说闻太师安了营,与十天君共议破西岐之策。西周苦无良方应对,直过了数日后,一雷公嘴脸背生双翼的怪人飞来西岐。城门官见状,不由大惊,远远大喝道:“哪里来的道人,此乃西岐,快快道上名来!”
如今西岐集结众多修士,城门官见的多了,也不在意,看到来者非人非妖,周身带有详光,便知来者不凡,也不敢造次,只是问其来因。
来者正是雷震子,他自从当年护送姬昌出五关后,便又回去终南山,随云中子学习道法。只因他根基厚实,修行速度极快,只三五年便渡过天劫,肉身成圣。之后云中子才传他明教大法,金光雷法正要,巽风先天之道,雷震子学的极快,道行一路提升,如今已是金仙道行。
云中子静坐终南山,见天有煞气冲霄,暗自一算,知道杀劫已动,封神大战开启,命雷震子下山去往西岐辅助名君成就一番功业。
如此雷震子到了西岐城门,见城门官喝止,便与他拱手作稽道:“贫道雷震子,师从终南山,不知将军可曾听闻?”[WWW。WRSHU。]
雷震子此话白说了,这城门官不过小小校官,哪里知道震雷子是谁。听到雷震子如此说话,摇摇头,“末将不识仙长,若是仙长想要入城,不如告之末将与城中所识之人,如何?”
此时正值交战期间,雷震子听他如此说只好点点头,“你便与西伯候说雷震子前来就是!”
“这……”
城门官一听雷震子说是去找西伯候姬昌不由一阵为难。姬昌亡故已有好些年,哪里去寻,这道人莫非消遣自己。城门官不由有些疑惑,可看雷震子极为认真人样子,猜想定是伯候生还时结识的仙长,如今听闻成汤来伐便前来助拳。
城门官不敢怠慢,连忙与雷震子说明后,前去相府禀报。
姜子牙得城门官报来了一个道人,叫做雷震子,前来寻找伯候。姜子牙一听不由大惊,连忙前去王宫与姬发告之。
当年姬昌逝前曾与他说过,自己在燕山收得第一百子,名叫雷震子,被终南山一位神仙收作弟子。
姜子牙自然知道终南山是何人道场,那云中子乃是明教大弟子,身份尊显,便与阐教的广成子一般。
姬发也知自己有一位百弟随神仙学艺,此时听得姜子牙说百弟前来,被拦于城门口,连忙招众将官前去迎接。
进得西岐城后,雷震子这才知道姬昌已逝,不由心中痛悲,众人好生劝慰之后,便作了姜子牙帐下的先锋官。
不提西岐又来强援,闻太师招十天君到大帐面议破城之策,众人好一阵定计。
此时,袁天君突然出口说道:“吾闻姜子牙乃昆仑门下,想二教同源,总是一理;如今红尘杀伐,吾等不必动此念头。既有了十阵,我们先与他斗智,方显两教各中玄妙;若要倚勇斗力,皆非我等道教所为。”
闻太师点头称是,与袁天君道:“道兄之言甚善。”
次日成汤营里,炮声一响,布开阵势;闻太师乘黑麒麟坐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