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古武侠赋-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在妖怪当中,是很平常的事情。可在妖怪当中,互相杀伐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当今妖怪称王的时代,更是强者为尊。
    守德也曾是一方小妖王,可惜被一方大鳄盯上。使得手下死的死,叛的叛。他自己运气好,逃了出来。一直进入华夏国境,才得以保全。
    只是。华夏虽安全,却也压的他喘不过气来,因为这里聚集了诸多修士。更有无数高手可以要了他的命。
    为了小命,守德可是不敢得罪人族。而他的小心翼翼也让他得以保全。
    后来,坊市出现了。守德大是眼馋那些在坊市中交流的修士,可他是妖怪啊,不敢进入。为此,他煎熬了许久,这才想了一个主意。
    他虽不能进入坊市,却能进入俗世啊。他利用变化之法,慢慢的进入人族之中。他惊喜的发现,人族中竟然有道经。这东西在普通人眼中是讲道理的东西,可落在他眼中,却是有助于修炼的无上至宝。也正是有了人族的道经,他才一举成仙,并达到如今的金仙境界。
    在道经的培育下,守德为自己取了这个名字,也渐渐脱离了妖的野性,成为了一个有道全真。几年前,他终于进入了坊市,在那里于诸多修士谈经论道。他那时才发现,这坊市中原来是不禁止妖怪的,就他认识的,便有好几个大妖。
    也正是在这些人的建议下,守德来到了这城池之内,与普通人钻研道经。
    本来,他是看不上普通人的知识的,这是高高在上者的通病。可慢慢的他就发现,原来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虽然不一定对自己有用,却也可以大大的开阔眼界。
    正是有了这种认知,守德才成为了如今大家公认的道学大家。而他要拜入全真,为的就是求道。他如今一身所学,皆寄托于全真,心中自然对全真大有好感。此时遇到了一全真高人,当然想要拜入全真门下,寻求天地大道了。
    守音听了这些,笑道:“道友,不是我不点头,而是在下恩师收徒极其严格。这样,我给你问一问吧,”
    守德点头,一脸欣喜。
    守音马上走过长廊,进入了雅阁之中。百晓生已经知道了事情经过,他看到守德的第一眼,就了解了他的全部。
    以前的守德,是一个妖。在人族眼中,他是恶。在百晓生眼中,却也算不得什么。就如守德自己说的,人食妖,妖自然也能食人。这在他这等大修士心中,不算罪恶。而这些年,守德潜修道经,于华夏境内讲道,却是多有善果。
    这样的人若可入门下,也算是不错的弟子。
    只是想要入他百晓生的门下,却也不那么简单。论当今大能,他百晓生也是排得上号的人物,这般简单就收你入门,那也太简单了。不过就此拒绝,也是可惜。毕竟如守德这般的妖怪华夏境内虽不少,可够资格入他门下的却也不过。
    守德,正是一个!
    他的本体,乃玄武后裔长寿龟!可称神兽!潜力、资质,比人族那是强多了。别的不说,就说他门下全真七子吧,看起来风光,可以他们的潜力,这一辈子也就太乙境界了,想要突破大罗,没有莫大的机缘根本不可能。
    不过这也是当今天下主流,随着人族成为主角,高手注定是要来要少的。遇上一个,自然要好好考验一番,收为门下。(未完待续。。)
    
   

578 不同
    
    一番考验后,守德正式拜入百晓生门下,成为了他第三个弟子。
    带着两个弟子,百晓生行走在大地之上,在教导两人时,他也在浏览着不同的风景。
    一地自有一地的不同!人不同,景不同,地不同,天不同。这种种不同,就是道的体现,归本还原,自是大道之源。
    当然,这些东西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才是麻烦。
    百晓生让守音在各地开办书院,教导学生,就是为了让他看各地的不同。这一点,开始他不理解,只是根据各种不同来调解自己。可慢慢的,他也悟了。
    知行合一!知是一回事,行又是另一回事了!理论、实践,联系到一起后,才是大道。
    当年教导全真七子时,百晓生就用的这方法,效果不错。现在教导守音、守德,他自然也要用了。只是守德自己悟了,差的只是去各地看一看,守音却还差许多。
    再一次回到汉地,百晓生眉头一皱,一旁守德奇怪道:“师父,西南那里杀气冲天啊。”守音眨了眨眼,耳朵微动,道:“是战争!”
    守德忍不住摇头道:“人真是奇怪,不闹出点事就不痛快。”
    百晓生嘴角扯了扯,想笑却又笑不出来。只是这次的战争……看着西南之地天空上的云气,百晓生暗自奇怪。这杀气之中,竟然带着一丝斑斓色彩。他心头好奇。默默掐算,脸上露出一个奇怪的表情。
    说来。这次人族自己的内战,还与百晓生有关系。不能说与他有关系,而是与猴子守音有关系。
    当年,二人在汉地建立学院,教导孩童。他们走后,那些孩童也慢慢立足。有猴子教导的知识,这些人自然不简单,起码在技术于商业的见识上,就远远的超过当代之人。这是他们的成功之源。可如今也成了战乱之源。
    商业、工业的极大发展,必定给封建的社会带来巨大冲击。在这古代的封建社会中,这种冲击的演变,就是战争!
    当年那一代的孩子还没有什么,毕竟他们之前也只是普通人,父母也只是普通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活的好一些罢了。
    叛乱,他们自然不会想。
    可随着传承,他们的知识给了自己的孩子。给了别的孩童,使得那看似正常,实则蕴含巨大能量的知识广泛传播。
    若传播在上层,也便罢了。可他们传播的途径,是下层。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孩子们心气高了!
    他们要上进,要富裕……如此。各种改变也被带动了起来。技术上的一点改变,都会带来工业的革命。在这近乎没有工业的地方。工业的诞生足以把封神的社会冲塌。
    就说那织布机吧,风车织布机的诞生当年就弄出了不小的乱子。许多为此失业的人就大闹了一场。这还是一样,可如今却成了多点开花,其造成的冲击就更加可怕了。
    若只是简单的骚乱也没有什么,可那些以工业为主的家伙们就如时代的异端一般。他们不容易普通人,那些高层也难以融下他们,因为他们带来的东西太可怕了,那是动乱之源啊。
    只是他们不会想到,工业的力量有多么的可怕!而工业主们也都有着自己的支持者。这些人活的比农民好,比百姓好,他们不会允许自己的生活被打压回去。
    所以接连的冲突不停爆发,先是民乱,又是官乱,接着工业主们也一个个乱了……
    这接乱的动乱酝酿了战争——这是历史上没有的战争,也是因百晓生的知识弄出来的战争。不过这怪不了他,因为面对工业,压制是没有的。就看百晓生治下的华夏吧,那就是一个工业社会,只是是一个另类的工业社会而已。
    汉朝自汉武帝后就走入了下坡,王莽篡汉后,刘秀虽重开大汉,可国力并没有太大的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新兴的力量带着一股勃勃的朝气冲击了下来,其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若这些人有统一的领导……嘿!
    恐怕大汉就此灭亡也未可知啊!
    百晓生心头不停转动,目光也紧紧盯着那杀气中的云霞之气。这是代表新知识的气运,属于汉朝中心生的力量。
    若只是杀气,这些新兴的力量必定被破灭,可多了这丝霞气,这反叛的力量恐怕不会被消灭了。
    他默默掐算,目光陡然一凝,瞳孔中映出一人影。这是一个看似瘦弱的人,可他紧握的拳头中却满是力量。
    此人正在与官军冲杀!
    他只是一个小兵,一个统领了十几人的小兵。可是,他们很勇敢,因为他们刚刚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他们不想再回到过去,所以他们不怕死的冲击官军。
    百晓生看他,就是因为那丝云霞之气映照在他的身上。
    “有趣!”自语了一声,百晓生对守音、守德道:“我们去一旁的山中坐坐。”两弟子自然没有意见,三人步入深山之中,寻了一平地席地而坐。百晓生手一挥,一面水镜出现在三人面前,水纹波动,正映出那人的景象。
    守音、守德对视一眼,守德默默掐算,却是瞬间明悟。守音就差了许多,他直接道:“师尊,此人是谁?”
    百晓生笑了笑,守德解释道:“当年是你的弟子了。这人应当得了你的知识传承。这次西南的叛乱,你的知识能否保留下来,就看此人了。”
    “哦?”守音来了兴致,睁大了眼睛看着此人。
    这人一直都在冲杀,不打仗时便休息,然后去打仗。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他官上的很快。因为人,死的很多。上面的人死了,就要下面的人补上。所以,他一次次升官。也就一个月的时间,他竟是连升了三级,麾下也有一千人。
    可是,这人只是一个小人物,影响不了大的局势。他升官了,又有何用?只能说,他们这方死的人太多了。
    有三个月吧,叛乱被平息了,一些人逃离了那里,几万人的死在了那里。这人就在逃跑之列,他逃跑前做了一件事,一件让百晓生三人眼前一亮的事——带走了诸多典籍。
    现在百晓生明白为何那丝云霞之气应在他的身上了,有了这些书,有了他手下那千八百的人,他完全可以重新把守音传下的知识立起来。只要他吸取这次的教训,一切都可能变得不同。
    事实他也是如此做的。他们逃跑后,隐藏到了大汉边境的深山之中。这是险地,因为这里大军云集。可这也是安全之地,因为这里有战乱,只要隐藏的好,没有人会观注他这人不多的小队。在这里,他们可以得到暂时的休整。
    或者,不只是休整!
    这个人叫陆无涯,这是他自己取的名字,取自“学海无涯,知行合一”。这也是,陆氏心学的合心要意。而陆无涯,也被人称作圣人,与孔子、孟子、朱子相列,名传后世。
    心学,这不是后世王阳明的东西吗?不过想到百晓生让猴子传下的那种知行合一的思想,两者却又许多相同的地方,只是一个出儒家,一个出道家罢了。
    三人看到那些人逃离了边境,进入了西南的少数民族部落,站住了脚。他们知道,守音传下的知识抱住了,以那些知识的威力,会越传越广。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也许唯一可惜的,就是这些知识流落在了汉朝之外。
    “天意啊!”
    百晓生摇了摇头,汉朝还有一些气运,但也快了。只是以后的历史……他眉头顿了顿,默默掐算。命运长河中,似乎一切都没有不同,可不知为何,百晓生总觉得有些不同了。
    只是这不同,在哪里呢?
    
   

579 九鼎之变(一)
    
    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可以卷起一场风暴。穿越,就是蝴蝶的翅膀,不管你是否愿意,穿越者都会卷起巨大的风暴,除非你始终都是一个不管事的屁民,可身为穿越者,谁又愿意当一个屁民呢?
    自来到洪荒,百晓生似乎没有带起什么太大的风暴,可实则却不是这样的,他的影响其实很大。别的不说,就是这道家门派吧。全真教是圣人教派外的第一教派,也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榜样,诸多门派才快速立了起来。
    这看似没有影响,实则却影响着人心。
    还有他治下的华夏国,这就是当今最大的影响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大势。
    人族为天地主角,自也占据天地大部分气运,那些圣人、大能们一个个在人族传道,就是在争夺这天地气运。
    而就人族自己呢?
    人族自身,也是有不同的啊!
    如中原人族、东北人族、东夷部落、西南部落等等,除了这东胜神州的人族,还有西方人族、南方人族等等。
    在天道眼中,这所有的人族是一个整体,是共占人族总的气运的。只是因主次之分,各地人族占的气运多少不同而已。
    三皇五帝时期,是奠定人族地位的时期,而这中原。就是人族大兴的祖地,自然而然的就多占了几分气运。
    大禹时。他立九鼎,就是把这中原之地定为了人族的祖地。其在人族中分量之中,不可同日而语。
    若把人族气运十分,这中原一地的人族气运足足可占去五分。若没有百晓生的华夏国,中原一地人族所占据的人族气运还要更多,因为四下的人族,都不是一个联合体,而是以部落分散的。在气运方面,一加一可不是等于二的,就如当今中原。若是分散了,其占据总的气运绝对会下降几分。
    除了中原之地,占据人族气运最多的就是华夏国了,没有两分,也差之不多。二对五,看似差距不大,实则却很大,似天蜇一般。除非百晓生进攻中原,不然别想跨越这个天蜇。只是百晓生放弃了。他也以为华夏不可能有占据人族大义的机会了,可这个机会,来了。
    汉朝西南一地的叛乱平定了,平定很久了。汉朝也恢复了和平,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走。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些世家大族占据的资源太多了。普通人在他们治下几乎活不下去,当火星被点燃后。绝对会爆发出冲天火焰,烧毁那一切腐朽的东西。
    这是汉朝的气运。不变便是定数,别说仙人了,便是有知识的普通人,也可以看到。可许多人都想不到,人族自身的变数不是出自汉朝,而是来自西南。
    当年叛乱后存活下来的人,有一队进入了西南,越过边境,逃离了汉朝地界。陆无涯是一个武人,一个有知识的武人。他带领着兄弟们要生存,要传承,自然不会平平淡淡。别的不说,就说他带走的那些书籍,就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在陆无涯活着的时候,他们只是占据了一座不大的山头,建立了村寨,静静的传承、活着。可当大多人的学会那些知识,一一把他们表现出来时,扩张就是难免的。经济、武力,两者合一,战无不胜。他们以创造的手段,给于这里的人恩惠,加强自身的威望,又以不弱的兵力镇压四周不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