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远哈哈一笑:“你能如此豁达,端是难得。也是,圣贤书道‘学而优则仕’,可仕途凶恶,远非寻常,不经曲折,日后难成大事。”
两人又说了会话,聂志远就识趣地让开来,让女儿和陈剑臣说话。不过陈剑臣和聂小倩站到一块时,竟相对无语,千头万绪,总找不到说话的缺口。
半饷,陈剑臣率先开口,有些突兀地道:“聂姑娘,此去金华,你多多保重,我听说那边有一座荒废的寺庙,叫做‘兰若寺’,你可千万不要靠近。”
聂小倩一听,满头雾水,不知道何解,也无暇多问,道:“陈公子,今一别,不知道何时才有机会再见,你可不可以再送我一首诗词?”
不知怎的,听到她叫自己陈公子,总感觉有些别扭,不如直接叫“陈剑臣”更亲切些,笑道:“有何不可?”
从书筪中取出文房四宝,在长亭里铺开,略一沉吟,提笔写了起来:“今日送君行,萧萧雁长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聂小倩拿起来,小声地念读着,把最后两句反复地念了多遍,不由得有几分痴了。
“倩儿,时候不早,我们该启程了。”
听到父亲的提醒,聂小倩才恍然醒觉,端端正正地向陈剑臣道了个万福,坐上马车。随着马夫一记鞭子,车辚辚作响,开始向远方奔驰而去。
陈剑臣目送车子走远,怅然若失。可他很快收拾了心情,折身向北而行,他走得方向,正是故乡景阳村。
他要回枫山一趟,找婴宁。
第七十二章:夜宿
陈剑臣背着书筪,把木架上的布幔支起来,整个人远远看上去,就像一顶小型轿子。其实这支架布幔只能起到一般的作用,比如说刮大风下大雨就没辙了,主要还是当帽子,遮阳防晒没有任何问题。
陈剑臣身穿白色的书生袍,带着儒巾,再背着书筪,正是一个典型的外出游学的书生形象,并且一定是穷书生。
皆因有钱的读书人哪里需要自己背负沉重的书筪?都是有下人或者书童代劳,自己则可以一身轻的手摇洒金扇,做逍遥状。
陈剑臣莫名地想起在《倩女幽魂》里面,张国荣就是这番形象出场的,相比起他一路上风餐露宿,受风吹雨打,狼狈不堪,其实自己还算比较轻松。
陈剑臣没有代步工具,以前的小毛驴早卖掉了,也不堪大用,至于马匹马车俱属于稀罕物,很难弄得到。所以,就只有步行了。
换了一般文弱书生,步行十几里路肯定吃不消,只怕走得几百米远就脚板起泡,疲倦欲死了。但陈剑臣早锻炼习惯,健步如飞,一口气走了一个多时辰都不感觉疲惫。
中午时分,陈剑臣看到了景阳村的轮廓,不过他并没有进去,而是从旁边绕过去,直奔枫山。
——又是一年秋天到,枫山又到了旅游“旺季”,不过由于前几天一直下雨,对出行有碍,所以路上并没有见到从城里出来的文人骚客。否则,凭着陈剑臣这一身打扮,至少可以捞到个顺风车坐坐。
陈剑臣独自出城,奔赴枫山,其实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找婴宁。一方面枫山后山连绵浩大,他不知道婴宁的洞府在哪里,想找它等于大海捞针;另一方面,他选择这段时期离开江州,主要还是为了避开那烦躁的弘法大会。
江州城弘法大会持续三天,在城府广场处搭建一座巨大的场子,天天吹大法螺,高僧们轮流上去讲经,场下则是信众如林……
非常热闹,热闹得近乎烦躁。
相比道门的我自逍遥,释家的主张却是大开方便之门,天下人人即可进入。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算是满手鲜血的魔王,只要愿意改过自新,放下屠刀,一样可以成佛。
这样的主张,使得释家门槛非常低,低得近于无的地步,很容易就获得巨大的群众基础。或者正因为如此,天统王朝历朝历代都反佛,也许是害怕释家扩张的速度太快,会动摇国之根本。
这一次,不知道正明帝为何一反祖训,开始弘法拜佛。
陈剑臣不在庙堂之中,不知道那许许多多的风云变化,但他还是隐隐感受到了一种“山雨欲来”的味道,从庆云道长所说的“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再到聂志远的被贬,陈剑臣大致能推断出某些不同寻常的趋势。
此种趋势是大势。
大势之下,个人的力量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
这也是陈剑臣一直很小心地为人处事的根本所在,他总把最内心的东西深深藏了起来,而不是张扬着要逆天。
眼下连天气如何变化都还没摸清呢……
明哲才能保身。
毫无疑问,陈剑臣现在还没有达到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高境界,他估计着,要想到达那一步,《三立真章》的境界差不多就是“立德”了。
这需要积累,需要不断的学习、反省、领悟、突破。撇开形式,《三立真章》和武术、道法等在本质上一样,只是没有鲜明的等级划分罢了,更加的玄妙。
有时候,陈剑臣甚至怀疑《三立真章》的真实来历,有可能只是披着一层儒家的外皮而已,总觉得里面还有许多的奥妙秘密没有弄明白。
或者,要想真正的弄明白,则必须修炼到最高的“立德”境界,立德可不朽。到了那时候,他泥丸宫的世界定将完全的明朗清楚,那辟邪笔,那个神秘的只能看见背影的人,都会展现出真正的面目来。
可以说,一直以来,陈剑臣仍在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有言道“知行合一”,说得堂皇,但现实中很多情况往往都是有知而无行。无它,只在于现实条件的限制,约束了实际的行为而已。比如说没钱又怎么能做慈善?没有力量又如何见义勇为?
有本心而没本事,最后终归都属于一场空谈。
故而陈剑臣一直都在追逐拥有力量。
力量多元化,在红尘间,权力无疑就是力量的源泉之一;而面对妖魔鬼怪,各类修士,浩然正气才是安身立命的依仗。
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陈剑臣在思考的问题。
……
傍晚时分,陈剑臣已来到第一次遭遇婴宁和狼妖的地方,吃了干粮,然后找了个合适之处准备过夜。他倒不怕遭遇野兽袭击,有鼠妖在呢。
小义就是最好的护卫。
别看它个子小,没卖相,但也是一只阴神境界的妖怪不是?普通禽兽根本不敢和鼠妖叫板,敏锐地感受到了气息,早就望风而逃了。
有小义,寻找婴宁就比较有把握了。
篝火升起,陈剑臣还没有睡意,端坐着,借着火光看书——他书筪里装了好几本书,可缓解路途的寂寞。
人在深山,点篝火,读诗书,若被人知道了,那不得要骂陈剑臣是个疯子。
其实有些书生秀才,每每在科举到来之前,为了能够专心读书,就不惜离群索居,搬离城市村庄,而在某些山清水秀的山岭处搭建茅屋,住进去,在里面苦读诗书。
诸葛卧龙的《阅微堂游记》里有不少篇幅,小故事里头的主角便是这一类的书生,他们晚上挑灯夜读的时候,就会遭遇到美丽善良的狐仙,一番纠缠之下,红袖添香,最后抱得美人归,上演活生生的东方版童话故事。
陈剑臣知道,这些故事都有一定的真实基础性。因为这座枫山内,就有一个善良可爱的狐狸精婴宁呢,只不知道,它今晚会不会出来。
第七十三章:重逢
篝火猎猎,烧得木柴噼里啪啦响。陈剑臣坐在火边,一丝不苟地看着书,浑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吱!
缩在一边的鼠妖两只小耳朵突然一竖,整副身子人立而起,似乎发现了什么,东张西望,样子很是警惕。
“主人,我感觉到有情况。”
它一个蹦跃,跳上一块岩石上面。
陈剑臣哦了声,站起身,张望间就见到右侧树林里一抹白色闪过,随即婴宁美丽的身子出现,飞快地朝他跑来。
“主人,小心!”
忠心耿耿的鼠妖不明状况,小小的身子一弓,就要扑过来拦住狐狸。
陈剑臣呵呵一笑:“别动,自己人。”
自己人?
小义脑筋一下子短路,下一瞬间,它就见到狐狸扑到了陈剑臣的怀里,很亲昵地蹭着主人的胸膛,倒似在撒娇一般。
鼠妖看得几乎小眼珠子都要掉出来,连忙转头面向另一边,嘴里喃喃道:“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心下又忍不住,偷偷回头窥视,看到底是什么回事——虽然主人和它有过约法三章,不准窥伺陈剑臣的隐私,但目前情形,它哪里忍得住?
鼠妖开了灵窍,触感灵敏,早感到了那狐狸和自己一样,都是成妖了的。只是对方气息远远强大于它,并且给予它一种非常纯正,非常醇和的感觉。由此可知,对方不是一般的妖,而是接受了正统道法传授,走上了正道的妖。
羡慕……
小义第一感觉就是羡慕。
其实无论人或妖,能被点化学到正统道法,都是非常难得的机缘。这也是鼠妖死心塌地要跟着陈剑臣的主因,它觉得如此才是最好的出路。
现在见到狐狸精,它更加确定主人不简单。
此时那边狐狸和主人终于分开了,都坐到火边上,分别铺开文房四宝,在写字——竟是通过写字来交流。
原来那狐狸还不会说话。
想到这,鼠妖不免有几分小得意,觉得自己终于有一点强过对方了。不过看着狐妖端坐凝神,提笔写字的姿态,十分认真恭敬,一丝不苟,一看,就知道是长期练过的。
小义忍不住,悄悄摸过去,伸长脖子偷看,见到狐妖在纸上写的字,个个端端正正,笔划均称,自有一种秀丽纤柔的风格,顿时想起自己爪子下写的那些鸡肠子纠缠不休的字体,便忍不住要惭愧欲死……
“婴宁,你怎么知道我来了。”
“呵呵,公子,别忘了我学了道法的。”
“原来如此,倒是我疏忽了,道法之巧妙,远超寻常。”
“嗯,公子,你怎么突然间来看我呢?”
“不是突然间,其实我一直都想来的,只是没有机会,今天学院放假,正好可以出来。”
“是吗?我还以为公子早把我忘了呢。”
看到这句似嗔非嗔的话,仿佛一个小女孩子在撒娇的口吻语气,陈剑臣满头暴汗,写道:“怎么会……嗯,来,给你介绍个小伙伴。”
他回头叫道:“小义,前来见礼。”
闻言,那边鼠妖立刻很麻利地一个前空翻,稳稳地落到婴宁身前,两只小爪子搭在一块,学人作个揖,嘴巴欲言又止,不知该如何称呼。
婴宁嘴巴弯成一个弧度,提笔写道:“要叫姐姐。”
鼠妖大喜,马上甜甜地叫道:“姐姐好。”
它在读书识字上面天赋不高,但人情世故方面相当老道,可比婴宁强多了。
婴宁眼睛惊讶地眨了眨,又写道:“你居然会说话?”
鼠妖自卑的小心肝顿时又找到了尊严,微微的膨胀几分,当下把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婴宁听完,写道:“原来如此,嗯,既然你跟随了公子,我手上正有些道法可以传授给你。”
看到这一句话,鼠妖心花怒放,差点就要来个原地三百六十度大旋转,或者表演一套它拿手的鼠舞了,马上拜倒在地,磕头感谢道:“谢谢姐姐栽培。”
连“栽培”一词都冒出来了,陈剑臣好气又好笑,这两只小妖精倒是挺投缘的。
婴宁又写道:“公子,夜深霜重,不如你们随我去洞府安歇吧。”
“好。”
既然婴宁来到,自是要到那卧松洞看看的。只不知道那洞府有多远,如果道路崎岖险峻的话,恐怕不好走。
他正有顾虑间,却见到婴宁嘴巴一吐,吐出一物。
此物本来只有手指大小,出来后遇风变化,一下子变长大,颜色斑驳,看上去像一幅卷轴。
也不见婴宁念了什么口诀,那卷轴便徐徐展开,只见上面字画飘然,不知记载着多少信息,都是动态的,犹如水波荡漾流转,有一种引入入胜的吸引力,眼光放上去,就不想挪移开来。
这是……
陈剑臣惊喜交集。
婴宁写道:“这就是那幅《昆仑玉清法咒》,被师傅练成了道书形式,具有诸种奇妙功效,炼化了后就能吞吐自如了……”
经过它的详细解释,陈剑臣终于明白到其中的奥妙——
卧松洞本为昆仑术士“一叶知秋”的洞府,他死后留下完整的道统,被婴宁继承。因此,虽然两者素未谋面,但对于一叶知秋,婴宁从来都是恭恭敬敬的,尊称为师傅。那一幅《昆仑玉清法咒》为道书,真正的正道法门,上面记载着许多昆仑派的奥妙法术,高深莫测,可不是广寒道长随手送出的《隐身术》秘籍可能够向比拟的,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差得太多。
怪不得狼妖要不惜一切地出手争夺。
这道书,一直被固定在卧松洞中,夺了洞府,就等于夺了道书。那时候婴宁还没有把道书炼化,无法带走,被狼妖夺了洞府后,偷学到一门简浅的法术。只是这法术当日被陈剑臣的辟邪笔破掉,两者激荡之下,激发得辟邪笔开锋,这才有后面《三立真章》的出世。
经过许多日的苦练,婴宁这才把《昆仑玉清法咒》炼化了,可以收入丹田中,不过道书上面的诸多法术,它也仅仅掌握了十分之一而已,而且大都是比较粗浅的。
说完后,陈剑臣和鼠妖便跳上道书,随后婴宁也上来,念起法咒,这道书就像一页飞毯般晃悠悠地朝枫山后山飘荡而去了。
夜色阑珊,星月熹微。
道书似船,穿梭于莽莽山林间,恰好形成了一幅奇异而美妙的剪影……
第七十四章:洞府
卧松洞其实就是一个开凿在一堵断崖峭壁之上的山洞,里面被掏开,形成一个近百平方的石室。
石室内布置非常简陋,只就地取材地雕出一架石床,一张石桌,两只石凳子;另外还有两块打坐用的竹编蒲团。
这地方十分隐蔽,一般人根本找不着,当初婴宁也是在玩耍的过程中才无意发现的。
石室虽然简单,但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显得干爽舒适,斜上方开了天窗,可以让阳光或者月光照射进来;而洞口外面还有一个稍稍凸出的石台,被修葺得很是光滑——婴宁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坐在这石台上,吐纳吸收月亮之精华。
一般的妖怪,靠吸收人的精阳血气而增进修为的,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