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亡宋-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他的双腿却蹬空了。

左脚一个不慎,踩在了,陷马坑里的木桩尖上。

蒲察手臂猛然用力,一跃而出,但是脚底依然受伤了。

拾起抛飞的大刀,蒲察就地翻滚,然后向西急串。当他离开之时,几道流失落下。

蒲察能跳的过来,不代表其他人也跳的过来。

蒲察虽然不懂战略,但是最基本的判断还是明白的。

自己的骑兵急冲到了这儿,刚刚要开始减速准备攻城,却遭遇了陷阱。

这个时间点的把握,绝对不是巧合。

也就是说敌人早就知道自己要从这边偷袭。

兀术不知道,吕姬皓就算是败走,也给他留个一招。

五千骑兵折损五百众。

霎时间,城头人头涌动,竟然出现了一个个庞大的木床。

床弩!

蒲察忍着脚底的剧痛,猛然狂奔。

再也顾不得其他了。

还是保命要紧。

而陷马坑显然不是很多天的工程,不是太大,不过折损了五百骑兵而已,相比于两里多的城墙范围,简直就是太小了。

没有蒲察的命令铁浮屠们选择了继续攻击。

三座云梯还是架了起来。

床弩普通弓箭,都能对卸去铠甲的铁浮屠兵卒造成一些伤亡。但是五千骑兵依旧不畏生死的猛冲。

朔州城如今一共只有六千人不到,四天大战折损了两千人,可想而知兀术是拼的多么惨烈。

两处开战,朔州根本不能防御。

北门处,铁浮屠死伤惨重,但是顶过了两轮箭雨之后,却冲上了城头。

憋了八天的怨气一瞬间开始蔓延。

城头,失守了。

没有数轮攻防,只有一轮,宋军失守。

朔州城破。

1126年,二月十五。朔州城破,刘光世领两千兵卒逃遁。

朔州之战结束,宋军折损一万五千人,雁门关守将司马路战死。金军折损一万四千人,铁浮屠一万三千人,游骑兵一千人兀术伤,蒲察石家奴重伤。

第十五章 忻州

兀术攻下朔州之后并没有对宁武关下手,也没有急于攻打代县和忻州(你妹的输入法,我承认,前面打错字了,是忻州不是沂州。)。

真定府,邓元觉已经赶到了真定。

而石宝则是远走幽燕。

方天定方毫出门相迎。

六年前,方天定还是一个刚满二十的青年,方毫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邓元觉便跟随方腊一起反了,而邓元觉不过受过方腊半年收容之恩。如果收容算的上恩德的话。

邓元觉已经渐露老态,鬓角斑白。

城门外,马队悠扬。

邓元觉身躯摇摆着,随着马儿悠悠的摇晃。

那壮硕的身躯与高头大马一道,显得不怒自威。

扛在肩头的禅杖,也不知道扎染了多少血液,多少残魂。

佛门宣扬和善,却也有金刚怒目。

邓元觉本就高大,光头,络腮胡,一身禅衣,更是符合金刚的描述。

方天定远远地便策马向着邓元觉奔去。

方毫紧随其后,两兄弟亲自迎接,已经显示了邓元觉的重要性,而两兄弟竟然一起策马相迎。这便又是另外一种概念了。

邓元觉摇摇晃晃的走着,却见方天定两兄弟疾驰而来,不由哈哈大笑:“太子相迎,岂敢岂敢!”

方天定却是策马笑道:“邓叔,你我叔侄这么多年没见了,见面就嗤笑我啊!”

邓元觉哈哈大笑:“你叔老了,以后就看着你们年轻人驰骋天下了。”

江湖,是一个寂寞的地方,江湖之上不缺传奇。

多年前一群叱咤江湖的人物,云集一个小山坳,小山村,多年后,这些人成为了一个兴盛王朝的顶梁柱。

方天定迎着邓元觉进了城。

而调令也随之到来,邓元觉成为了真定府应兼山西路太守(大魏实行太守知州州牧三职同用的制度。太守主军事,知州主法制,州牧主政治)。

方天定亲自把调令给了邓元觉,一袭佛衣的邓元觉双手接过调令,着实感叹。

虽然真定已然算是北方,但是比幽燕好得多。

到少年前,邓元觉穿着破破烂烂,到处都是坑洞的破旧禅衣,但是此时却是光鲜亮丽。

以邓元觉本身的觉悟,或者说喜好,本不需要这样的衣服。只是如今他的身份在某些时候代表了魏国,所以不得已而为之。

由于国师的封号,邓元觉平日也可以不穿铠甲或是官服,穿着僧衣便可以了。

所以才会有一个壮硕僧人骑着战马驰骋的诡异场景。

虽然在幽燕十分辛苦,但是方腊给了邓元觉足够的荣誉,此时的邓元觉不管是到了魏国的哪一座寺庙都会受到无上的尊崇。

要知道帝王其实比神佛重要。若是方腊称帝,封邓元觉为神,也未尝不可。天子,就是天之下最大的,比普通的神佛都要重要的多。

至少,佛教道教的神话系统中,也是这么认为的。

方天定带着邓元觉到了真定府府尹府。

从此以后,在不知道多少年月的期间,此处便是邓元觉的住所了。

进屋之后,两人便看到了一条青石板路。

邓元觉便说道:“记得当年你我交手不?”此时此刻,两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叔侄而是曾经交过手的对手。

在方天定战过的人中,除去张俊,属邓元觉最强,当年的方杰,都不是邓元觉的对手这么多年过去,邓元觉体力衰减,方杰武艺大进,孰胜孰负却也未可知。

方天定看着邓元觉,问道:“不如再来一场?”

邓元觉哈哈大笑:“天下武林,始终有着宗师的传说,但是我却不太相信总是得存在,如今见到一个自然不能错过。”

两人对立,方天定微微摆了摆身躯,笑道:“开始了?要不我们比武器?”

拳怕少壮,越是年老对比拳的影响越大。

邓元觉摇了摇头:“从军之后,我便不用武器比斗了,武器是用来杀敌的。”

方天定哈哈一笑:“禅杖?”所谓禅杖,不正是德高望重的高僧才用的法器么,何时成了武器。

只是,一禅杖下去,那重量足以让一个人头破血流,皮开肉绽。

不必多言,邓元觉只说:“唯心故,唯意行。”

直直一拳而出,长拳,太祖长拳?赵太祖赵匡胤创造的拳法。

又是这一招?

但是似乎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方天定翻身闪躲,虽然看上去这一拳很好接,但是直觉告诉方天定,这一拳有问题。

是直觉,不是洞察力。就算是以方天定宗师的实力,也没有看出这一击的诡异之处。但若是,直觉从来没有提醒过你什么,有一日突然告诉你不对头,你最好相信。

方天定斜撤一步,长拳猛然一震,化作一记手刀,横扫而出。

普通的手刀,就如同弯刀或者长刀一般,用作劈砍,但是这一刀,却和普通的手刀完全不一样。

普通手刀手臂就是刀柄,而手掌便是刀刃。

但是这一击,手掌只是刀尖,手臂是刀刃,而人身体的脊梁才是刀柄。

这一击,仿佛是大刀的刀法,但是,人体如何模仿出大刀的刀法?

一瞬间,方天定便想了很多,然后释然。

既然人能模仿虎鹤双形,能模仿龙形蛇形,为何不能模仿大刀?

但是这一刀,大开大合,却不想江湖上的任何一种刀法。

邓元觉才哈哈大笑:“长拳不是江湖招式是战场招式,长拳也不是拳法,是战法。兵道,诡也。这么多年过去,我的拳术再一次进步,比起当年可是强多了。”

不用邓元觉自己说,方天定自己也能感受的出来,急退了三丈之后听到邓元觉的话,不由大喜,随即喝道:“很厉害,单比招式比张俊强!”

张俊?邓元觉醒悟,当年在雨夜中,帝城外,传世一战中,与方天定对敌的,就是张俊,天下间的另外一个宗师。

比宗师的招式厉害,邓元觉不由觉得一生足矣,作为武痴,也就是这样了。

当年方天定与邓元觉第一次见面便动了一次手,双方都是武痴,谁都拦不住。而正是那一战,让邓元觉认可了方天定。

但是,既然招式比宗师厉害,自然还有什么比不上宗师,不然宗师也就不是宗师了。

既然如此,那就试一试到底什么比不上宗师。

方天定重新冲了上来,邓元觉也再一次划出了道道。

所谓划出了道道,就是脚下步伐踏出步子,让敌人知道,那一块儿是他的区域,进入那一块地方,就会遭到雷霆反击。

方天定强行以一字马进入了邓元觉的道道,邓元觉长拳猛然冲来。正是日字冲拳。

虽然长拳和冲拳很像,但是差别还是很大的。方天定自在一瞬间便发现了邓元觉是冲拳,那么他便是要试力道。

方天定上去一个推手,将冲拳力道散去,然后便是一个反冲拳。

邓元觉以大推手晃开方天定的冲拳,又是一记长拳而来。

方天定翻身一扫,直接就是巴掌从天而降,正是佛门掌法,大悲手。

而邓元觉却右手一个虚晃,本就在前的左手向前一击。

如此短的距离哪儿来的力道,但是方天定却想起了前世沉浸听到过的一句话,凡是能打的古拳法,都有寸进。而最早的寸进,便是太祖长拳,方天定虽然也粗略的学过太祖长拳,但是却了解不深。

难道这就是最早的寸劲?

方天定不敢小视,以全身力道出右拳与邓元觉左拳相对。

猛然之间,两人相互弹开,方天定摇了摇晃发麻的双手。

而邓元觉也觉得受到了大力冲击,但是却哈哈大笑:“哈哈以为能捡便宜是不是。”

方天定却猛然抬头问道:“寸劲?”

邓元觉这才有些吃惊道:“你怎么知道寸劲?”

这寸劲是太祖家不传之秘,但是说得不好听一点儿,太祖家的子孙如今没有几万也有好几千。

邓元觉在幽燕就遇到了一个,那个人还是一个牢犯,邓元觉随即询问太祖长拳的真正奥义。

作为武痴这样做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作为燕京的守将,这么做就有些以大欺小,以官压民的意味了。

但是,每个时代都有这个现象,只是那个时代,犯人是没有人权的,虽然没人说人权这个东西,但是,那个时代的人活得比后世好得多。

作为最烦,那位皇室子弟,没有讨价还价的全力,最后把一切都告诉了邓元觉。

加之几年军旅,让邓元觉明白了太祖长拳的拳意就是战意。所以拳术越发厉害了。

但是以邓元觉的年岁,几乎不太可能成为宗师了。方天定随即开始反击,以自己的判断力压制邓元觉,三十回合之后,邓元觉败北。

邓元觉才明白,原来宗师对已一流武者,是碾压,完全是碾压,没有任何侥幸。

招式厉害,也无用,因为没有任何招式能一次性打败一位宗师,但是也没有任何招式对一个宗师能产生两次作用。

只是方天定却明白了很多。

以邓元觉的拳术,加上一些外力因素,是有可能打败宗师的。比如宗师身体有恙,或者醉酒等。

这说明自己在武艺方面还有缺陷。多年来沉静于行军打仗之中,却对武艺放松了不少。

虽然每日依旧在打拳,却忘了最重要的,那就是体悟。

这一次见到邓元觉,却有了如此大的收获。

第十六章 撕破脸面

二月十六,宋国使臣远赴金庭。

二月十九途径朔州,在朔州城主府见到了兀术。

而兀术刚刚养好伤,也没有为难那使臣。

使臣见到兀术,刚正不阿,抬头便问:“当年你我两国约定互不攻击,今日为何偷袭我朔州?”

兀术哈哈大笑,当着院中众多手下便问:“当年你我约定的岁币宋主可曾记得,可曾守约,可曾敬奉?”

一听到那使臣的话,兀术便知道,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原文臣,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怕死,这样的人,你和他说什么都没有,除非找到他的弱点,否则没得谈。

果然,那使臣随即便问道:“那金国答应我主的幽燕五城呢,如今魏国金国平分幽云十六州,我大宋何曾得到过一寸土地,为何还会有岁币给你们?”

其实,的没得到土地,都是虚言,真正的没有给岁币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年金国内乱实力大减,根本没有威胁宋国的实力,既然如此,何必再给保护费?

兀术便是说道:“我记得当年我们商量的是,我们打上京,你们打燕京。后来我们把上京打了下来,而你们却也没有打下燕京,这不是我们违约是你们。至于朔州,你起先说我们偷袭朔州,只是,朔州本来就是辽国的,而我父皇打败了辽国,我大金当然应该入主西京,自然也就包含朔州,当年你宋国偷袭我朔州,我主仁慈,没有发难,如今竟然好意思说我大金抢占了宋国领土?”

那使臣巍然不动,只是说道:“辽国,是谁打败的,打走的,你我都清楚。朔州自汉以后,就是我们的领土,辽国不过抢占了百年而已,如今金国占了两三天,莫非就要说朔州是金国的了不成?”

兀术哈哈大笑:“我记得,你们叫做宋人,而魏国人才叫做汉人,如此说来,朔州是魏国的了?等等,如此说来,长安城不也是魏国的?”

使臣很自然的就套用了方天定的理论,认为中原政权一脉相承,所以说朔州的确是宋国的。

但是,宋国从来没承认自己是汉唐之后。反而是魏国从立国之初就说自己是华夏子民,是汉家子弟。

如此说来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一路传承下来,便成了一国,而之前,不只是改朝换代,而且是换了国的。

每一朝都不会认为自己是上一国的遗民,因为每一朝都认为自己是战胜者,战胜者便有战胜者的骄傲。

那使臣丝毫不惧兀术虎威,反口相逼:“既然如此,那大王你是认为金国是辽国遗民咯?”

兀术刚刚说其父战败大辽,所以朔州当属金国,所以使臣才有此一说。

听到使臣的话,兀术哈哈大笑:“某只管打仗,你要谈判,要立盟约,要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给我说,明日一早,我会派遣手下骑兵护送你前去我王庭吾皇,吾皇与你慢慢谈。”

金帝完颜宗干,也不是什么善人,更何况,此战之前,兀术便和宗干商量过了。一个朔州都无法满足兀术和宗干的野心,还妄图要回朔州?

兀术知道,宋主的命令无非是让使臣与宗干商量用金钱买回朔州。至于多少钱,以宋国的富庶,数十百万恐怕是随意就拿得出手的。

但是,兀术却不想和他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