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疆-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印度洋只不过是挟制印度的一个战场而已,尤其是锡兰岛对于林海疆来说已经是势在必得了,无论是其自产的宝石还是其的重要战略地位,中华帝国都必须得到锡兰,为此在印度洋与英国皇家海军全力一战也在所不惜,但是在印度洋进行大决战与到大西洋打上门去却是有本质上的区别,林海疆从来就没打算过到英国人家门口去与英国人进行殊死决战。

冯。德威斯伯爵犹豫了好一会才痛下决心道:“只要是合理的,德意志帝国能够满足的一切条件,作为盟友我德意志帝国展现了我们全部的真诚”

林海疆望着冯。德威斯伯爵微微一笑道:“没想到一向刻板的德国人竟然也开始滑头了起来?既然你们不提那只好我自己来提了,不过时间仓促,我需要征求帝国核心领导层的集体意见,此战关系到我中华帝国的国运,我们也必须谨慎对待,不是吗我的伯爵先生?”

林海疆随即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出现会议的总参谋长李安民,海军部部长李海波等人均对德意志帝国的疯狂举动感到无比的震惊?甚至李安民直接建议林海疆拒绝德国人的请求,因为德国人这种疯狂举动会将中华帝国拖入战争的泥潭,因为中华帝国此刻的全力力量都投入到了国内的生产建设之中,除了契科夫的新俄罗斯自由解放军经常越境出击之外,中华帝国起码在二到三年之内没有进行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第三百零六章帝国远征军第三百零六

对于是否搭上德意志帝国这趟战车帝国内部的反对声非常之高,从总参谋部到陆军以至于海军,国家都刚刚统一,正值人心思定开发建设的大好时机,如果贸然进行大规模介入一场胜负未知的战斗,对于中华帝国的整体来说很可能将会造成无法拟比的巨大损失。

就连林海疆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卷入这样一场准备并不充分的战争,虽然德意志的目标十分明显,就是吃掉法兰西,在此杜绝法国人崛起的可能,因为德国人知道一旦等法国人恢复过了元气,那么第一个被找麻烦的就会是自己,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德国人才准备先下手为强,断了法国人意图重新崛起的臆想。

德意志帝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而中华帝国的战略重心在亚洲,现在林海疆最多打算拿下锡兰顺路祸乱一下印度而已,所以也就决定了即便德国战胜林海疆也很难获得足够弥补自己损失的收获。

二天之后,林海疆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正式回复冯。德威斯伯爵,中华帝国可以派遣二个海派派遣军团前往德国,名义上是赴德学习的技术工人,但是这个军团不不受德军参谋系统指挥,中德双方将组成一个联合指挥部,而中华帝国在战争初期并不进行宣战,作为第三方中立国出现,一旦德国东线领土受到骚扰和侵略,那么中华帝国的海外派遣军团将以保护帝国在德意志的资产为名直接投入战斗,德意志帝国则需要提供五个亿德国马克的无偿援助,并提供若干金属冶炼设备和机加工设备,尤其是万吨水压机等中华帝国急需的生产设备。

冯。德威斯伯爵对于林海疆的决定微微一愣,中华帝国方面的这个决定也是他当初预料过的其中一种结果之一,除了无偿援助之外,中华帝国的意思就是要看看战争态势的走向才决定是否加入战团,简单的说就是你先打一个标准出来再说,如果德军能够按照其计划战略实施中的那样快速机动的入侵法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其战略目的,那么中华帝国才会有选择的加入。

深深的吸了口气,他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试图说服林海疆加入这场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战争中来,但是林海疆非常冷漠的回应了冯。德威斯伯爵道:“伯爵先生,在我们要发动一场战争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弄清楚战争的本意是什么,如果单纯的为了个人的武勋名扬四海千古冯。德威斯伯爵留名,那么所发动战争的人就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千古罪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快速获得利益的手段,但是在威廉一世所发动的这场战争中我看不到中华帝国的利益,我只看到了无尽的风险,而且短短一年的时间中华帝国根本无法完成所谓大战的备战准备工作,我们至少需要二年半到三年的时间,才能够达成对俄国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准备,要知道远东的寒冷甚至超过莫斯科城下,当年拿破仑的大军就是败在了严寒之下,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中华帝国只能选择时机决定是否参战了”

冯。德威斯伯爵听完林海疆的话也微微的松了口气,因为对方没有将所有的路全部堵死,也就是说如果德意志帝国能够将发动的时间点推后,那么中华帝国还是愿意加入战团的,冯。德威斯伯爵非常清楚中华帝国对于德意志的绝对重要性,如果没有中华帝国海军力量的牵制,英国人的皇家海军就能够肆无忌惮的攻击任何一个德国港口,掐断德国的全部海上贸易航线,如果有中华帝国海军主力配合帝国公海舰队,那么起码可以保证本土的海上贸易运输航线不被英国皇家海军破袭。

冯。德威斯伯爵也清楚帝国能给中华帝国的太少,与其付出和承担的风险绝对不成正比,突然,冯。德威斯伯爵想起了中东地区,他冯。德威斯伯爵依稀记得林海疆曾经说过包括阿富汗在内哪里都是中华帝国固有的领土一事,于是犹豫思考了片刻道:“如果帝国战胜法国之后,在东线击败俄军,帝国将在非洲部署重兵夺取法国原有的殖民地,打通中东的交通线,如此一来帝国陆军与中华帝国陆军将会在中东会师,收复您祖先失去的土地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功绩吗?”

虽然,冯。德威斯伯爵不明白为何林海疆会那么在意荒原和沙漠?中东与荒漠的西伯利亚高原一样都是不毛之地,甚至可以说哪里是被上帝遗弃之地,当然前提是冯。德威斯伯爵不清楚中东地下埋藏的黑金。

直到二十一世界,冯。德威斯伯爵的第十六代继承人冯。德威斯。鲍伯出版了一本传记《我的祖先将大半个世界的财富送人》一书中,付出惋惜自己祖先当年所作的糊度决定,而仿佛占了大便宜的威廉一世还在中东大肆屠杀阿拉伯人,掠夺他们的黄金和珠宝,间接的帮助了中华帝国稳固该地区的统治,可以说无论是冯。德威斯伯爵还是威廉一世,当时都德国人确实帮了林海疆的一个大忙,以至于日后整个世界几乎都要看中华帝国的脸色过日子,否则一个能源紧张危机,就能让一些小国经济顿时崩溃。

冯。德威斯伯爵的建议确实打动了林海疆,因为阿富汗乃至中东都算是付出硬的硬骨头,伊斯兰教原教义主义者得疯狂行径冯。德威斯伯爵令得一千多年来的所有侵略者都败退而走,中华帝国能否征服这片该死的土地尚且还是一个未知数。

林海疆站在地球仪前缓缓的波动地球仪道:“如果这个作为附加条件的话,一个月后第一批中华帝国远征军将赴德国启程,但是请你注意,并不是你的条件打动了我,而是两国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冯。德威斯伯爵你的坚定信念打动了我”

“我的上帝啊”冯。德威斯伯爵似乎在这一刻全身几乎脱力了,一个不可能达成的任务达成了,但是随后林海疆的又一句话让冯。德威斯伯爵从九霄之上又摔回了地狱,因为林海疆想把德意志帝国援助中华帝国的工业清单拿出来在讨论一下冯。德威斯伯爵苦着脸仿佛受气的小媳妇一样坐在冯。德威斯伯爵林海疆的对面,看着兴致勃勃的林海疆在哪里勾勾抹抹,冯。德威斯伯爵的心仿佛被冯。德威斯伯爵什么东西猛击了几下一般,似乎自己的噩梦这才是刚刚开始。

冯。德威斯伯爵面对被林海疆重新进行了一番调整的德意志帝国无偿援助中华帝国清单似乎有些十分纠结,但是林海疆十分认真的告诉他,如果没有以上船只的运力的话,二个军团的部队以及装备是无法在一年之内全部抵达德国的,于是冯。德威斯伯爵的质疑也只好留在了肚子里面。

送走了如同被抢劫侵犯了几十次得冯。德威斯伯爵之后,林海疆决定把所谓的两个不存在的海外派遣军团改编成为中华帝国远征军,远征军司令官为原第四军团军团长郑智鹏,副司令官徐智明,参谋长黄涛,远征军下辖五个整编师,每个整编师为标准的四旅建制加师直属部队共计二万六千余人,远征军直属骑兵师、重炮师、野炮旅、警卫团、宪兵团、工兵团、野战医院等,远征军全部人马大约为二十万人,火力配备大约为正常标准配备的五倍,尤其是八十二毫米口径迫击炮以连为单位装备到了营一级,一百零毫米榴弹炮以营为单位装备到了旅一级,各连一级作战单位的重机枪和通用机枪翻倍,六十毫米迫击炮在连一级设置火力排,可以说这是一支武装到了牙齿的部队,火力配系达到了同时代欧洲军队的十二倍之多,一旦接战的话,无论进攻还是防御,德国人都会为这支部队的弹药消耗而震惊不已,以猛烈的火力实施饱和打击已经成为了中华帝国陆军的拿手好戏,尤其是所谓的元首弹药量,有元首做表率,下面的各级指挥官当然争先恐后效仿。

林海疆并不清楚冯。德威斯伯爵是否能够说服德皇威廉一世推迟进攻的时间,但是中华帝国的原则就是绝对不轻易冒险介入一场十分危险的战争,帝国的军制也在进行调整,林海疆打算拟定成了八大军区,重点放在了北方军区与西南军区,因为北方军区和西南军区不同于东南亚军区和中南半岛军区,更不同于南方军区和西北军区中原军区,北方军区面对俄国已经进入了备战状态,而西南军区则针对川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待时机成熟一举收复西藏。

一直在西藏问题上捣乱的英国人最近老实了很多,之前一直通过布达维拉向西藏的头人们输送武器的行径也开始收敛停止,因为中华帝国的印度洋舰队就巡弋在印度洋之上,只要英国人一搞小动作,唐自强就立即指挥舰队沿印度洋对所有的港口城市实施勒索性报复

第三百零七章俄国人的软肋

第三百零七章俄国人的软肋

林海疆计划中的军区制度改革已经筹划了数个月之久了,可以说是冯。德威斯伯爵的来访推动了整个军区化体系的快速部署,根据帝国宪法,帝**队是绝对不可以干涉帝国内政的,内政部的帝国党卫军才是唯一可以对国内实施武装镇压的力量,这就严格的控制了各大军区司令官的权限,而帝国最高统帅部则建立起了完善的供给制度,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负责各大军区的供给调拨。

在军事体制上军区司令官则施行轮换制度,每三至五年进行一次轮换,防止日久年深影响力扩大培养私人班底的可能性,而且在帝国各军区内部,弹药库等重要军事设施都是由交叉番号的部队就进互相监管,也就是说第一军团的弹药补给仓库要由第二军团的部队负责守卫,炮兵师的弹药要交给步兵师看管,而步兵师的弹药则交给炮兵师看管,施行的是战时与非战时两套不同体制下的标准。

而中央军区则直接由最高统帅部直接监管,司令官为帝国元首,副司令官为帝国副元首,在军制上除了中华帝国远征军作为特殊存在之外,其余每个军区皆下辖四个军,取消军团编制,每二个军组成一个集团军,每军下辖两个整编师和相应的师直属技术兵种,军区设重炮师与野炮师,整编师增设重炮旅和野炮旅,整个帝国保持八十万左右的一线国防军,二线预备役部队与生产建设兵团为一千二百万左右,每年军训一百五十万青壮年完成基础军事化训练,此为帝国总预备队,以帝国元首师为主力抽调精锐组编的帝国党卫军的五个整编师以及海军陆战队的五个整编师则不再次范畴之内。

林海疆在与李安民等人碰头之后,决定了除中央军区之外的七大军区的负责人,张正被如愿以偿的任命为了北方军区司令官,高奇为西南军区司令官,刘泉思为中原军区司令官,徐大伟为南方军区司令官,王东旭为东南亚军区司令官,张伟为中南半岛军区司令官,沈成文为西北军区司令官。

陆伟就任帝国党卫军司令官则是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果,海军方面基本没有特别大的变化,除了组建中华帝国远征军司令部之外,就是中央军区组建的中华帝国中央集群特种部队比较抢眼了,因为这支特种部队的前身就武装宪兵特种部队。

中华帝国经过一系列的军制与行政方面的改革和大调整之后,张允季也欣喜万分的就任帝国行政院院长,不过相比意气风发的帝国副元首展阳,张允季的心里的喜悦也被冲淡了不少,不过能够从一个幕僚一步步的在七年时间里爬上中国最高行政机关的第一把交椅,用张允季自己的话说死都瞑目了

不过眼下最忙碌的却是中华帝国远征军司令官郑智鹏,为了方便与德国人进行沟通和联合指挥,所有远征军军官全部官升一级,郑智鹏成为了帝国第一名上将,就连总参谋长和国防部长都排在了他的身后,这也成为了郑智鹏几乎吹嘘了后半辈子的资本,中华帝**界第一上将军

中华帝国远征军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而北方军区的张正也在积极进行全面的部署,契科夫直属的新俄罗斯解放军已经从九万余人扩充到了近二十万人,他们已经不再满足在边界上的活动了,而是直接向远东进攻,竟然攻到了阿穆尔克斯,张正一边组织后勤供给契科夫的新俄罗斯解放军,一边将驻防的部队开始向前缓缓推动,因为根据帝国与契科夫的协议,自贝加尔湖全境都要归还中华帝国,这也是中华帝国帮助俄罗斯人民推翻沙皇暴*的唯一条件。

俄军由于二次介入中华帝国与清廷之间的战争,已经将其在远东的所有实力消耗殆尽,虽然尼古拉一世沙皇的统治权得到了巩固,但是面对契科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进攻,尼古拉一世一时间还拿不出部队进行有效的遏制与反击,要知道整个的远东即便到了后世依然是地广人稀,更别说这个时代了,后世一些远东的重镇此刻还是小镇摸样,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清理国度人口进行清洗的必要,因为几乎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人口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