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笑道:“文远,有一次我听骂人的时候好像说过什么‘人至贱则无敌’,是不是就是这样的?”
这回轮到张辽目瞪口呆了,而曹操、程昱则是哈哈大笑,就连一贯绅士的二荀也忍俊不止。
“交友不慎啊!”张辽叹道。
“哈……好了,不说这个了。反正南匈奴如今也不过是疥癣之患,若非孤不欲在与本初决战之前多生事端,又岂会如此客气。倒是本初如今动作颇大,看来决战之日也不远啦!”曹操缓缓的说道。
“袁绍若要进攻我军,则只有三条路可选。一是青州,从平原过河,直攻济南国。但文远在漯阴派驻了重兵,此路不通。二是攻东郡,只要先拿下东武阳等东郡河北之地,则可攻仓亭津,亦可由顿丘南下攻击濮阳,无论攻哪一路,都可直接打击我军腹心。但兖州是我军重地,兵力最强,袁绍没有水军,亦不太可能选择此路。三就是先吞并河内张扬,张扬软弱,河内之地易得。得到河内,黄河天险将不复存在,袁绍不但拥有了大量可渡河的地点,我军的水军也无法控制如此长的地段。而司隶的河南尹,我军除了雒阳、虎牢关和荥阳等几个重镇之外,也无力控制全境。此地正合适袁绍用兵。故彧以为,袁绍何时控制了河内,何时既是袁军南顾之时。”荀彧说道。
“文若此言倒是和文和不约而同的一致啊。”曹操笑道。
“贾文和亦是天下奇才,能看出这点并不奇怪。”程昱对贾诩的才能也很佩服。
“如今河内盗匪四起,张扬已然焦头烂额。这些盗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看来袁绍已经对河内下手了。”郭嘉说着还冲着张辽挤挤眼。
张辽明白郭嘉是说袁绍这是在学他让赵云化妆袭击袁军,但此时还是不要让二荀知道的好,毕竟就连赵云被调到豫州曹操也提到赵云的这次战功。
“这很正常,我军和袁绍之间的攻守之势已然翻转,即使他不过来,我们也必然会找机会过去,袁绍如此做,不过是想抢一个先手罢了。没人希望自己好容易立下的基业被他人吞并,这点不独袁绍,就是眼看着就要灭亡的袁术也是如此。”张辽说。
“唉!”曹操叹了口气,似乎有些不满意的说:“本初也是人杰,身边谋士的数量和质量皆不逊于人,却为何会如此冒进?若是孤,必然会收敛兵力,先图安内,而后再寻找决战时机。”
“呵呵,主公这是有了胜之不武的感觉了。”张辽笑道,在场的人当中,除了郭嘉,也只有他敢如此和曹操说笑。“主公,袁绍如今昏招迭出,此不正是说明主公必将会战胜袁绍,统一北方之地?”
“哈哈哈!文远过讲了!”曹操大笑道。
张辽的话虽有吹捧之嫌,却也说中了曹操的心理,而且其他人也不认为这句话有错误,因为袁绍目前确实比不上曹操,否则荀彧和郭嘉又怎会离开袁绍转投曹操呢!
“袁绍此时正忙着应付北方的公孙续和太行山的张燕,如今还要谋算河内,应该没精力来顾及我们了。我军正好可以趁此机会,一举扫平吕布、袁术,为将来的决战除去后患。”程昱说。
“善!孙策、刘备虽也攻入江淮,但两家却是死敌,只要主公松松手,这两家必然会自己先打起来。孙策爵封吴侯,自表扬州牧,刘备自表吴郡太守,两家都想要独霸扬州,和解的机会太小了。”荀攸悠然的说道。
“刘备已经按捺不住了。”郭嘉笑道:“他亲自率张飞和太史慈进攻九江,却将关羽留在曲阿,其用意不言自喻。孙策也不示弱,直接让老将程普驻守句容,与之针锋相对啊!”
“刘备帐下三员大将虽然皆为当世虎将,可手下还是太少,朱桓、贺齐等皆是江东世家,虽在刘备帐下效力,却并非真正忠于刘备。孙伯符则不然,他手下不但有其父的旧部,也有收编的江贼,再加上他舅父吴景的人脉,手下的人手不但多于刘备,忠诚度也可以保证。刘备老想着从九江捞好处,想占据丹阳郡的北部,这并非智者所为也!”张辽有些可惜的说。
“这是刘备过于着急。其实他让张昭帮他处理政务,然后收回兵力,南下会稽,只要能收复山越,他就能获得大量的兵源。那时再从乌程、富春进攻丹阳,或是从会稽郡攻击豫章郡都不失为好办法。还是急躁了啊!”程昱说。
这是荀彧微微皱眉,说:“若是孙策携吞并庐江之势进攻刘备,刘备一旦抵挡不住……”
“所以主公要让陈元龙驻守广陵嘛!”郭嘉笑道:“以陈登之才,必然会以徐州旧交之由,给刘备放放水的,搞不好还会支援一些兵器,断不会让孙策轻松吞并刘备的。”
“江东有顾、陆、朱、张四家,虽然他们此时并没有完全彻底的效力与刘备,但最少陆家是不会轻易效力与孙策的。他们上任家主陆康可是直接死在孙策的手中的啊!”程昱说。
“不一定。相对于何人的恩仇,家族的生存才是大事。若孙策真的强势吞并刘备,陆家也不会逆势而行。”荀攸冷静的说。
这时候张辽忽然想起了长江上见过的陆逊,那时他说要考虑一番,如今已经这么长时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张辽自己的心里也已经不抱希望了。但荀攸的话他是认同的,历史上的江东陆家不是照样效忠孙吴,陆逊甚至还娶了孙家的女子,可将此时家族是绝对凌驾于个人之上的。
“刘备此人我是有过接触的,”张辽肃声道:“此人性情坚毅,有屡败屡战之心,为人弘毅宽厚,虽有虚伪之嫌,却常被人称有高祖之风。辽以为此人乃枭雄之姿,孙策纵然英武过人,却过于刚毅,未必就能吞并刘备。除非他能善用周瑜、鲁肃之谋。”
“周瑜?鲁肃?就是文远曾言道的江东英杰?”曹操笑道。
“然!”张辽说:“辽见过周瑜,此人雅量高致,胆略兼人,文武筹略,刘备军中无人能及。鲁肃是周瑜挚友,并为周瑜所推崇,想来能力也不会逊于周瑜。故孙策若真能彻底用好周瑜、鲁肃,刘备就有难了。”
“哈哈!待孤扫平北方后,倒要好好见识一下能让文远称道的江东英杰!”曹操大笑。
第223章 返回青州
建安三年八月十七日,东平城北门。
中秋节之后,张辽就要离开东平,临行之前,曹清却喜忧参半。喜的是她的夫君让她的兄长不再为那个自杀的来莺儿暗自神伤,还帮她找到了幼时见过的昭姬姐姐的消息。忧的是夫妻又要分开了,虽然到了年底张辽将回来为女儿过周岁生日,然后再将全家接到青州,可毕竟现在她还须留在东平挨过四个月的时间。这对于情根已然深种的曹清而言,无疑是不好过的。
“夫君,保重啊!”曹清柔声说道。
张辽看到曹清那洁白的贝齿紧紧地咬着红润的嘴唇,还得做出一副勉强的微笑,他知道妻子心中难受,他虽然也想着夫妻能待在一处,但因为女儿太小也不得不暂时按捺下这个心思。为了不让妻子心中想的太多,他这次连婉儿都没有带,直接带着亲兵回青州,而让婉儿留在东平,等女儿周岁后一起启程。
纵然夫妻如何不舍,该走的还是要走,张辽不能放弃他如今的地位和事业,他必须为自己的家族和后代打下厚实的基础。
张辽捏着妻子的手微微一用力,然后松开手凑到在曹清耳边轻声道:“我去给奉孝打个招呼。”说完,张辽就向旁边站着的郭嘉走来。
郭嘉待张辽走到他身边后,又引着张辽向边上多走了几步,看看离人群距离足够了,这才停了下来。
“怎么,怕被人听见?”张辽笑道。
郭嘉露出戏谑般的笑容,说:“这些人不是你的亲兵就是你我的家人,都是精挑细选,有何担心的。倒是你,舍不得媳妇儿了吧?”
张辽嘴角一翘,“自家媳妇儿自家疼,你不也跟你媳妇儿好的像一个人似得?”
“嗨!说这个作甚?”郭嘉此时倒有些不好意思,“你回青州且放心吧,东平这里我会盯着,有什么消息也会立刻传给你家。反正没几个月你还得回来。”
“也是八月到年底也就是四个月的功夫。不过那事儿你可得小心,反正最初的打算也改过了,能不能成都不重要,只要别将自己卷进去就成。”张辽说着还向左右瞄了两眼。
“呵呵。”郭嘉一阵轻笑,“放心,嘉岂是会自残之人。”
张辽盯着郭嘉,看了一会,忽然一笑道:“告辞!”
郭嘉也拱手作别,“保重!”
张辽再次回到妻子身边,和妻子告别后踏上了回青州的路。此次回青州,他将督促青州的道路修建,待甘宁的东瀛奴隶送到后,他会视人手的充裕程度,将水利和城防也一并加入修建工程。他要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让治下的百姓过的好一些,最起码得让最底层的百姓都能有饭吃才行。
“奉孝,文远走啦?”司空府中,曹操见到郭嘉正走进来,开口问道。
郭嘉一边跨过门槛,一边回答道:“走了,他在青州的事务还多的是,如今赵云又被调出青州,军务一块可没人帮他分担了。”
“分担?这家伙当初可是直接将所有的军务都扔给了赵云,自己是一点都不担啊!”曹操笑道。
“可正是如此,赵云如今才能顺利的接手豫州的军务,并逼迫吕布军退回汝南啊!”郭嘉走到曹操身边轻松地说道。
“唉!”曹操突然叹了一口气,“我军的将领之中,也唯有文远善于培养人才。先不说赵云,也不谈如今正在虎豹骑的伯仁(夏侯尚),单说那和臧霸一同归降的孙观、吴敦、尹礼三人,孙观跟着妙才,虽挂名校尉,却并无领兵之能。而吴敦、尹礼虽只是司马,却可独自领兵在幽州征战且战功不俗。还有那个曾被子孝评为最多只能做个都伯的曹海,如今也是校尉了,还实际统领这青州的骑兵。孤此时倒真有些想让文远回来,帮着孤好好调教一下武将啊!”
郭嘉微笑道:“主公,各位将军各有各的才华。论箭术,文远不如妙才将军;论勇猛,文远也不如元让、子孝和文谦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文远也非完人。他善练兵,如今青州六万士卒,他不是说要还主公一万精兵嘛!”
“哈哈!他哪里是还孤一万精兵,分明是觉得青州人口少了,养兵颇为不易。滑头!”曹操笑着斥道。
“这也没办法,青州人口如今也就九十万出头,青州士兵零零总总却也有十五万,粮食虽然已能自足,但若是战事一开,立刻就会紧张起来。”
“却是亏了文远了!”曹操眯着眼说:“青州的粮仓原本就是平原,如今却大半在河北袁绍手中,单凭剩下的小半平原旧地和青州其余郡国并不能大量种粮。文远也是靠了海中的鱼虾和青州的商税方能从徐州大量购入粮食。都说战国时齐国富裕,可古齐国的地域远远大于如今的青州。”
“主公,文远自己都不急,咱们何苦为他着急。”郭嘉笑道:“他如今早有通盘谋划,放开了盐铁专卖,却用立法的办法控制了盐的数量和价格以及铁器的种类,在扩大了商业税收的同时也严格控制了盐铁的危害,又有甘兴霸的水军帮他从三韩和东瀛运送粮食和人口,他倒是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曹操摆摆手,说道:“文远和你一样,一般的不拘礼法,不落俗套,虽说有人称其标新立异,然其标新立异之处却总能有不一般的效果。青州有文远,孤无忧矣!”
说完,曹操掂起桌上的一份案卷,接着对郭嘉说:“只待我军准备妥当,孤自当亲率大军围歼吕布,再消灭袁术。那时,就等着本初来和孤决战了。”
“只要能消灭了袁绍,主公就可统一北方之地,那时也一举吞并荆襄、江东之地,随后再进军关西和益州,天下也就太平了。”
“嗯。可这也只是说说而已,文远不是说过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其实孤也想偷懒,但文远却直想这躲在青州,若是他愿意替孤率兵进攻吕布,孤也可在东平好好歇歇。”
“吕布的部下多是文远的老乡,那高顺和他的关系还十分的好,此次却不同于上次的濮阳之战,吕布若败,是无论如何也没有退路的。文远想是不愿看到同乡的结局吧?”郭嘉顿了顿,接着说道:“其实吕布也是个心高气傲之人,否则他若能归降主公,当能成为主公麾下的大将。”
“孤又何尝没有此等想法,当日让文远去江东封赏孙策时不就特意让他从汝南而过。然吕布决心已定,孤也无可奈何。只是可惜了吕布和他麾下的那些将领!”
郭嘉听曹操这么说,不由得一笑:“主公无需可惜,吕布麾下能为吕布而死者唯有高顺一人,其余人等皆是可以招降的。”
“哦?”曹操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此是文远所说?”
“正是。也正是因为高顺必会为吕布而死,文远才不愿亲自去青州。他当年在并州军中与军中将领交往不多,甚至还和吕布的妻弟魏续交恶,也只有高顺这一个朋友。只是如此忠义之人却是必死之局,可惜啊!”郭嘉面带惋惜的说。
曹操和郭嘉都不止一次的听张辽夸奖过高顺的领兵才能,通过郭嘉收集的吕布军的情报,高顺训练的陷阵营的实力他们也都清楚。“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陷阵营除了在濮阳城为败军所累而败退过一次外,竟然在历次战斗中无一败绩。这让曹操十分欣赏高顺的才能,但此人却必死无疑,让曹操在可惜之余也钦佩高顺的忠义之心。
不过曹操可是心理调节的高手,他对高顺的惋惜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随后他就高兴的说道:“说起来孤还要多谢吕布和那魏续,若非他们与文远关系不好,文远又怎会在董卓进京后选择投效孤。哈哈哈!”
其实曹操的这番话也只是不熟悉张辽的人的说法,他们也只能羡慕曹操运气好,无官无职的时候也有张辽这样的大将投靠过去。但熟悉张辽的人却明白,张辽停留在林虑县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不会投靠董卓和吕布之流,那段时间无疑是张辽在关东诸侯中寻找他所认可的明主罢了。但他们的想法却完全是错误的,张辽可是一开始就认定了曹操,谁又能知道这个张辽是个两世为人的怪物,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