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L自己会不会有些类似的烦恼。也许他心大又“健忘”,不会受任何担惊受怕的约束。
但偶尔在情欲难耐的时候我会突然想起L的太太,进而觉得我和L的关系纯属无稽无聊、肤浅透顶,马上一点也不想联络他了。
当时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是被动地去适应与L的和谐相处模式,力争能使这美好的关系维持得相对更长久。我没想过结局,或者说,曾预见过比较悲观而普遍的结果。在这个结果中,大概无外乎是竹篮打水、哭天抢地、暗自神伤、凤凰涅盘,然后以一场很好定性的婚外恋剧情落入俗套。就此我也知足了。
我从未想过费尽心机地去赢得和讨好L的心,我甚至不关心他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比如他就是玩玩而已,或者就为了一己私欲,知道了多伤人。虽然随着交往的深入我会自然而然地逐渐生出更多的情感藤蔓,这其中包含了控制欲、好奇心和占有欲,但我将它们的萌芽牢牢把握得很好。我一直怀抱一颗初心:我希望L能快乐。而不是我希望L能喜欢我。
我并不执着于我自己会不会快乐。
L说的善良,其实就是傻。
傻人有傻福。
很快另一个男主角Y就会出现在这个故事里,他以奇异的身份,挑战了L一度不可撼动的地位。
L的初心就是约炮,所以我学会了自保。我不敢说我善良,但我至少不太自私。我可以妥协、不强求自身的快乐,但也不能允许你把你的快乐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在与L的兜兜转转、短兵相接、斗智斗勇的情感交锋中,乐此不疲是常态,但总是不能卸下武装坦诚相对,也是一种辛苦。
D是我异性朋友中可以摘掉面具自然相处的一个,但很多时候他不能理解我,我也不愿意过多地去在意他的想法。我们的世界观,好像不在一个level上。虽然我们很有聊,但深涉交心领域时,话不投机半句多。
茫茫人海,知己难寻。倘若我跟L不是以这样的关系相识、相知,我们应该会是一对惺惺相惜的佳侣——感情亲密无间不敢说,至少性爱和性情方面是天造地设。
在我自己的另一个圈子里,我始终在积极搜寻适婚对象,甚至也不再那么排斥我妈的新近推荐。但经过跟L长达两年的深度接触,我一度认为我这辈子如果不找个机会逃离永诀,将永远陷在他手里了。在他身边,我无法爱上别人。
我和Y的第一次见面,是MBA同学的热情举荐。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很好,干净、健康、有品位,笑容像地中海的阳光。
几个人一起去爬山,他们故意留我俩在后面走。这种场合要看人,如果是令我不舒服的无聊家伙,我会非常自然而机智地带着他赶上大部队。
结果我们聊得很投机,最后跟大部队走散了,也没有再追上。
我们从看过的书聊到中国近代史,从旅行美食聊到金融理财,从娱乐八卦聊到科技前沿。Y总有些我从没听过的新思路,还能深入浅出地“举个栗子”,让谈话充满愉悦欢笑。
下山后双方互留联系方式尔后作别。分手后我嘴角的微笑还延续了大约五分钟。同时看得出Y对我也很有继续了解的兴趣。
那么,是不是可以问问职业、工资什么的了……我差点被我妈的相亲思维俘虏了。
我后来想清楚了为什么我会那么快地接纳Y:因为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令我不会想起L。就这一点,击败其他一切条件。
过了一周,Y邀请我共进晚餐。我精心收拾了一番——自从跟L转为常态关系之后,我好久没有刻意打扮自己了。男人是视觉动物,初期印象总要好点才是。
是我成熟了么,亦或是麻木?相比起对L一见钟情的宿命感和后来的暧昧小细节,我和Y相处初期的各种情状,我都记不太清了,有点令人叹惋。只记得氛围总是很好,很有趣,他也会给我制造交流上的小惊喜。
唯一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说到一本很冷僻的外国翻译典籍,他竟然也看过。我毕业这么多年了,还从未遇到过同样看过这本书的人。L是理工科出身,动手能力极强,虽然知识面也算广,但在文史类方面还是涉猎甚少,我基本也从不跟他谈这些。而Y是学金融的,算是偏文科,况且人家是正牌北大研究生毕业。
优质才子啊。怎么还没结婚?
我和Y开始频繁地约饭。朋友关系嘛,我也主动回请他。
Y这个人同样很聪明,但他思考的时间比较长,面对一件不好判断的事情时,他并不急于反应,只会微笑听取别人的看法,或者暂且岔开话题。等到思考得胸有成竹后,他才会找个机会有条不紊地表述出自己的观点。我不得不佩服高等教育对人类思维的训练有素。
我逐渐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35岁,任民企中层管理,开黑色凯美瑞,目测年薪应该比我高不了多少。硬件条件没有D好。我不禁想起了风流才子多逍遥,视金钱如粪土的酸爽……这也很正常,我见过不少知名学府出来的人混得不如普通人的。
但这也不至于这么大岁数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哇!毕竟人风流才子还是占了一头的。
“我有过一段很短暂的婚史。”
所以当后来Y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一点都不惊奇。
这也没什么,现在闪婚闪离的情况,我身边就见过仨。
但现状还是比我预想的要复杂了点,我决定延长我的考验期。他离过一次婚,估计也会更为谨慎。我们还是当朋友处着,但心灵上的默契比普通朋友要更高些,算是知音。但感情可不可以依附,我还不确定。
从朋友做起的好处就是,一开始你就无需乔装和隐藏情绪,给将来轻松平和的相处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Y有时候给我的感觉更像我的哥哥。也不知是不是磨合期的婚姻给他的历练,有些细心他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比如过马路时会站到车行方向挡住我,我吃饭时不小心夹掉了菜他会拿纸巾包好卷走。看得出来他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不经意的呵护行为已成惯性。这点比L强太多了——L这个大男子主义的人,结婚这么多年了,一点都没有长进,还跟个孩子似的需要别人照顾。他太太也是把他宠坏了。
☆、三十、周旋
我在心里默写Y的条件时,满脑子理性。首先这个人不讨厌,然后我要搞清他离婚的原因,然后考察他的性格和素质,然后看看他的发展前途,然后得了解他的家庭成员,再然后……
我终于知道相亲结婚是怎么回事了。
如果Y条件表里如一,那么我欣然接受。
最神奇的是,跟Y交往的时候,不知是因为他总能给我一些全新的体验,还是因为我需要花心思认真应对,那些档口我会把L完全忘掉。在那时候,这就像一棵救命稻草,让我重新看到了人生的希望。所以我对和Y的发展相当看好,这机会可遇不可求,简直具有一切排他性的独特优势。
我当然没有立即就爱上Y。我们只是朝“更高级目标”共同努力迈进的好朋友,所以理智压倒一切,逛菜场一般的挑选成为自然。于是后来每当我发现Y的一些缺点的时候,我会皱皱眉,看看手中菜篮子里的其他条件,决定是否可以一起打包接受。这跟我当初对毛病一箩筐的L的无条件接纳有着天壤之别。婚姻跟爱情不完全一样——前者是你选择它,后者是它选择你。还记得我曾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吗:谈恋爱就像租房子,结婚就像买房子,两种情况的要求不同,所以最后选择的对象自然也不同。
能二合一当然最好。可惜天下没有100%的美事。在我近30岁上,Y是我见过的最贴近我婚姻要求的人,安稳温和,虽无一见倾心,却也小有情致,能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我无论如何不能错过他。
跟Y接触初期,我仍不动声色地赴L的约会。本也一直都是他主动找我,我的情绪亦隐藏不露,他并未看出端倪。
我是决定跟Y确定关系之后,再跟L摊牌。我现在根本没去想到时要怎么说、会发生什么事。
很快要到L的37岁生日了。
“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呀?”我在电话里问他。
“随你。”L温柔地说。
我微笑。心里一阵柔软。
我很想念他。但是我不想说出来了。我得慢慢让自己坚强起来,以致将来面对我们坍塌的世界之时,不至于瞬间崩溃。
我还是会按照L的“标准”,每周主动联系他几次,免得他抱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真心想念L,毕竟两年的快乐时光在这里。你们能理解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么?一种是从睁开眼睛那一刻一直到睡觉前,你总感觉手机的那一头有个温暖人心的存在,你期待却不强求任何一刻的温存;而对于Y是另一种,只有在收到他信息的那一刹,我会嘴角上扬开心一笑,快意于他对我的上心。
一个阴雨天,周五,临近下班。
我猜这个时候L应该有空,就给他的专用手机打了电话。
通了,许久无人接听。估计这个手机没带在身上。
我又给他的工作手机发了短信:“方便接电话吗?”
他回了我:“在开会。”
“好的,你先忙。”我回复道。
一般这样也就是本日联络的结束了。
结果晚上大概8点,L来电话了:“刚散会。”
“噢。”我说。
“我靠你知不知道今天我是在和老板开会啊,”L忽然激动起来,“如果当时不是在开会,我真想骂你。偏挑那个时候来电话……”
我不禁微笑,知道他在虚张声势,以示对我的重视——因为他没有直接按掉我的电话。他从来不会那样做,即使在不方便接听的时候。这也是他的一个奇怪的“礼节性”坚持,就像当初总送我去地铁站一样。
我故作委屈道:“对不起啊,我是不是过多地骚扰你了,那我以后不要打那么多电话给你了吧?”
“不要!”L果然口气一软,“你现在这样挺好的。”
我的心真的很暖。没什么比知道一个你喜欢的人同样怜爱你更幸福的事了。万千宠爱集一身的感觉。
“又要加班。”L无奈地哼哼着,忽然话锋一转,“快点把你的内裤脱掉!让我……”他又开始情色评书解压了,这次在具体名词上还有所改良,听得我发笑。
“你想见我啊?”我小声地问。
“都硬了。”L说,“等会看看情况吧。”
“别了,你好好加班,下礼拜你过生日,就能见了啊。”我宽慰他道。
L生日那天是个工作日,他提前一晚抽空跟我一起过,生日当晚照例属于家人。
我提前很多天就开始准备。预定自助餐和酒店,礼物是一早就买好了。
一年前的这天,我送了一对袖扣给L,至此拉开了这场戏的序幕。野火烧到了荒原,开始无限蔓延。回想起当初的一点一滴,一笑一颦,那个心怀小鹿的女孩的身影仿佛就在我眼前,站在开水间里听着L越来越近的脚步浑身发怵。我看着当年偷偷爱慕L的自己,心怀怜惜与怀念。一年了。我得以和他相拥而眠,个中体味却并不像当初想象中纯甜缠绵。不知道L有没有些别的感触。
我坐上他的副驾驶位,还没等他动手动脚,Y的电话就来了。
没什么事,约了明晚的饭。是很平常的对话。
L默默开车,等我挂线之后,问:“是谁?”
我心里暗暗一惊。
以前我在他面前接电话,领导的同事的朋友的同学的卖保险的,他从来都没问过是谁。
“一朋友。”我有点不自然地回答。
他没有再说什么。
然而我总觉得芒刺在背,不断反思着——是我刚才的语气上有什么不一样吗?不应该啊?现阶段真就是朋友啊……也许是我想多了。但还是不得不说,男人有时候也拥有敏锐的第六感。以前我骗他有男友他都不信。
此刻我心情很郁结——仿佛我才是那个偷情的人,背着L在外面做着一些见不得人的事。看来我婚后真不适合再做情人。
我需要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
☆、三十一、极限
我还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跟Y聊着。 他似乎比我更急切盼望能迅速深入了解彼此,也许他也觉得遇到合适的人不容易。
我却很矛盾,一方面我愿意跟Y有所进展,但不希望太快——太快第一不利于充分了解,第二我还没准备好要怎么跟L摊牌。可在时间的分配上,我越发力不从心。本来我的工作已经很繁忙,在感情上我更不善于周旋,也不想欺瞒。
我知道我的底线,那就是我一旦跟Y确定关系后,肯定是具有排他性的,即意味着我会跟L彻底分手。在理智上,这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结果;但在情感上,我又隐约很不舍——我们要在一场爱恋的高峰期截停,很难,而且有可能很痛。
但是没有办法,始终会有那一天。
Y告诉我的他婚姻解体的理由是:双方性格不合。我当然找了MBA的同学做背调,结果人义愤填膺地告诉我说,Y离婚是因为他老婆出轨:
“他老婆是他高中校友,奉子成婚,结果不到四个月打了孩子,跟她前男友跑了。”这剧情狗血得简直令我无法直视。
“所以后来Y说他再找对象最好是对方三年内没有恋爱史的,给吓怕了。”同学倒是直爽,说完了才“啊呀”一捂嘴:“不好意思啊我没别的意思……”
我连忙说没事,我确实也很久没有过男朋友了。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L的存在。
我觉得Y确实人品还不错,至少在外人面前,他还懂得维护前妻的颜面。
自那时起,我和Y一起吃饭的时候,心里又添了一份愁云:如果我选择他,我不能再伤害他。马上就要做决定了,现在我心里一团乱麻。
L生日那天晚上,我们吃完自助餐,临走的时候他把桌上烛台里的蜡烛取走了。
我知道他要干什么,责备地瞪了他一眼。
酒店房间的门一关,耳边好像响起了狂野的探戈舞曲,整座房间燃起熊熊烈焰,这又是专属于我们两人的世界了。
他从口袋里翻出打火机,我用手轻轻一按,制止了他。
“今天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