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逆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卧龙逆天-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邓庄乡的六千民众,在看到诸葛亮雷霆的手段后,在看诸葛亮的眼神时,不由都产生了敬畏之色。

“文长,汝立即率领一千兵马,抄了这三族人的家,把一应物品,除了农具和耕牛外,全部带回新野。”诸葛亮冷酷的挥了挥手。

“诺!”魏延随即点起兵马,开始行动了起来。

魏延一走,诸葛亮再次扬声喊道:“邓庄乡一应田地,从今日起,全部收归县府所有,凡村中佃户,可以重新登记造册,按人口分租耕种土地。”

同时诸葛亮已经决定,在邓庄乡铺开的他的第一个富民方案,那就是重新整编乡村基层制度,以前乡里都是设三老管辖乡村事物,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乡老,都是村中望族,这些人虽说管理乡村的乡老,但说白了就是盘剥百姓的地主而已。

如今邓庄乡彻底洗盘,诸葛亮随即决定,推行新的管理办法,那就是结合一些后代的办法,与现今的制度结合,执行五户一保,设保长,十保一甲,设甲长,五甲一里,设里长,十里一乡,设乡长。

以前百姓都是为乡村的地主豪绅种地,然后把所得粮食的十成的五成交给地主,而地主再上缴一成给官府,从而把这些小地主,渐渐养成了宗族,宗族养成了士族,渐而成为门阀大族。

诸葛亮设置的这一套乡村编制,直接把土地收归成了国家所有,然后由国家分派下去,至于基层那些管理者,比如当保长者,可免除家中一人人口税,甲长除了免除一人口税外,还可以免除一人徭役,里长除此之外,可减免家中一成赋税,乡长额外可以免除家中五口人的人口税,以及五口人的徭役和赋税减免三成。

另外诸葛亮对农夫,也提倡出奖励措施,凡是一亩地种植出的粮食产量,超过三百五十斤的,县府不但不收取这一亩田地的赋税,而且还奖励农夫家一头耕牛,若是能传授种田经验的,县府还将授予荣誉红花一朵,让对方可以在乡村享受百姓的尊敬。

这一连串的举措,都是诸葛亮强军富民的宗旨,诸葛亮心知这一项改革措施,若是贸然在全县铺开,无疑会触动很多士族的利益,所以诸葛亮一直只是把这个方案存放在脑海中,但现今邓庄乡已经全面洗牌,再执行这套方案,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魏延领兵抄邓氏一族的家之际,诸葛亮把自己的这一套方案,给邓芝讲解了一遍,早已经受够宗族压迫的邓芝,不由觉得眼前一亮,深表赞同。

“伯苗兄,亮希望你能留下来,助亮一臂之力。”诸葛亮见邓芝对自己的想法认同,欣喜之余,随开口招揽道。

邓芝犹豫了一下,毅然道:“愿为主公效劳。”

“好,亮会留下三百军士,驻守邓庄乡,协助汝在邓庄乡施展新政;另外,你还要办一件事情,那就是说服一部百姓,迁往新城(注),如今新城刚立,急需大量人口填补,你要把迁往新城的各种优惠政策,转告百姓,让他们走的心甘情愿。”诸葛亮对于邓芝,还是十分欣赏的,现在留他在这里磨练一些时日,不过是为了锻炼他的能力,等将来他一定要把赵云收归己用,让赵云和邓芝成立一支骑兵队伍,让他们文武结合,为自己铸造一支横扫天下的铁骑精锐。

“请主公放心,属下定当不负主公所托。”邓芝作揖应道。

安排完这些事情后,诸葛亮随即领着五百骑兵,踏上返回新野的路途,诸葛亮留下了一千二百兵士,交给魏延负责把抄家所得的物资,运回新野,另外留下三百军士,协助邓芝为邓庄乡的百姓,办理户籍登记造册和分派田地。

(擦。新。。昌。二字和谐了,郁闷。。。)

第四十二章 小小邓艾

第四十二章小小邓艾

傍晚时分,诸葛亮率领兵马越过棘水,骑马走在队伍前头的诸葛亮,遥望棘水对岸的村庄之中炊烟袅袅,一派祥和宁静的情景,不由顾左右道:“那片村庄,叫什么名字?”

“回禀主公,此地属于棘阳镇,这片村庄叫邓家村,这里的邓氏族人,原先也属于邓庄乡邓氏一族,后来因宗族纠纷,随迁移到在此地。”亲卫中一名熟悉本地军士,上前解说道。

“走,去村中看看。”诸葛亮听到又是邓氏宗族的村落,心里不由升起一丝不爽,遂决定进村去查看下,若是这里跟邓庄乡情况一下,他不介意再来一次屠杀。

“驾!”诸葛亮一夹马腹,率先飞马冲进了邓家村。

诸葛亮一行队伍刚进村,村里的一干族老,就迎到了村口。

“某乃新野令诸葛亮,汝速去把把村中户籍账本,全部拿给本官查阅,若有差错,尔等一律处死。”诸葛亮冷眼看着眼前的三位乡老,神情严肃的喝道。

“请大人稍后,老朽这就去拿。”乡老当中那名五十开外的老者,忙转身往村内出去。

“文向,汝领一屯军士,前往村落巡视一遍,切记询问可以,但不得骚扰百姓,更不得擅自劫掠,违者军法处置。”诸葛亮现在对于这些民间的乡老,已经有了很深的猜忌,所以对于这些人的话,他在听取之余,还要派人经过认证,他才能彻底放心。

在等待乡老拿账本之时,诸葛亮领着陈楚,也在村中走动了起来,邓家村规模自然没法跟邓庄乡比,从走访的几家乡民口中,诸葛亮获悉全村人口不过五百余,户籍也只有一百多户,可谓是实实在在的村落,而不是乡镇。

“大嫂,你家有几口人?”诸葛亮这会走进路旁一家篱笆围绕的茅屋院内,见房门口一名身穿麻衣的少妇,手中抱孩子,正在哄孩子吃东西;眼前的少妇虽然粗布麻衣,但却流露出几分大家闺秀的气质。

“三口。”那名少妇见诸葛亮一行是官府的,虽然心下有些畏惧,但还是低头回了一句。

“红儿,谁来啦。”这会屋内走出一老太,当她看到诸葛亮一行人时,似乎有些畏惧的把身子缩回了屋内。

“大妈、大嫂你们不用害怕,我们是新野官府的,就是来村里看看。”诸葛亮露出一个亲善的笑容,上前看了眼少妇怀中孩子,赫然发现眼前长的虎头虎脑的幼童,见到他这张陌生面孔时,不但没有害怕,反而张开了双手,露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笑容,嘴里含糊不清的叫唤着,似乎是喊诸葛亮抱一抱他。

“大嫂,这孩子叫什么,长的真可爱。”诸葛亮笑着询问了一句,伸手想要抱一下孩子,但那少妇有些畏惧的躲避了一下,道:“孩子叫艾儿,艾草的艾。”

诸葛亮环视一眼院落内篱笆下茂盛的艾草,自是明白她们给这孩子取这个名字,寓意是希望这个孩子,能像这些生命力旺盛的艾草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吧。

“哦。”诸葛亮见少妇一家,明显不太欢迎自己,遂笑了笑,也就没多做停留,在转身离开之时,诸葛亮随口问道:“大嫂你夫家也姓邓吧?”

“嗯。”身后传来对方轻轻的回答声。

“邓艾儿,邓艾?”诸葛亮自语一声,神情不由一震,忙转头问道:“大嫂,你家夫婿呢?”

“年初病死了。”邓母虽然心里恼怒诸葛亮如此无礼,但还是如实的回道。

得到这个回答,诸葛亮已经肯定,眼前的幼童,就是未来的一代名将邓艾,他记得史书上记载,邓艾年幼丧父,家住新野,至于其他资料,他到记不清楚了。

只是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邓艾如今竟然还只有个幼童,他都以为对方,现今怎么也有七八岁了,前段时间,他还在寻思,有空得派人,找找看邓艾的踪迹,以便让他到新野的讲武堂来学习。

这会得知这个幼童是邓艾,诸葛亮心里自是欢喜,但他见人家似乎不太欢迎自己,想想也就没有转身回去,而是暗自打算,找其它办法接济邓艾一家,因为邓艾家明显是比较穷苦的家庭,也许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才成就了邓艾一生的成就,所以诸葛亮也就是想接济一下邓艾家里,而不打算现在就把邓艾接回新野。

回到村里祠堂,诸葛亮查阅了一遍村中户籍,虽然略微有些出入,但相差不过二十多人,所以诸葛亮到没有深究,只是警告了一下村中的乡老,接着他又对三老指示,让他们关照一下邓艾母子,不至于让他们一家闹饥荒就可以。

对于诸葛亮的嘱托,三老自是连连点头,其中一名老者,还一脸谄笑道:“大人,你可真有眼光,邓氏可是附近十里八村有名的美人……”

不过他的话头还没说完,就被诸葛亮严厉的目光给打断了,“知道就好,以后这话你要是乱传,小心本县剁了你。”诸葛亮淡淡一笑,转身离开了邓家祠堂。

回新野的路上,徐盛忍不住八卦道:“主公,你既然看上了那个小娘子,为何不直接领回新野,让人家过得舒坦点?”

“汝也这样认为?”诸葛亮苦笑一声,瞪了徐盛一眼反问道。

“难道不是吗?”徐盛嘿嘿一笑,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是这么想的。

“无聊……”诸葛亮见他那副表情,就知道他的想法了,无奈之下,他也懒得辩解,催促着坐下的战马,驰骋了起来。

“子扬,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徐盛见诸葛亮飞马跑了起来,笑着问了句陈楚道。

“无聊。”向来比较沉默寡言的陈楚,学着诸葛亮的口气回了句,纵马追了上去,虽然他不知道‘无聊’二字究竟是何含义,但他见诸葛亮时不时蹦出这么一句,也就跟着学了起来。

……

深夜,县府后院。

“主公,你乃万金之躯,怎能滞留险地,若有差池,悔之晚矣……”当诸葛亮回到家中时,闻讯而来的贾诩,一脸愤慨的直言纳谏了起来。

“文和先生所言有理,亮今后记住便是。”面对贾诩的直言善意,诸葛亮自是不能反驳,更不会生气,这会他也只能连连点头,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以免贾诩继续唠叨下去。

“哎呀,主公你是不是受伤了,后背怎么有血迹,快,传医师。”贾诩这会在替诸葛亮续水时,看到诸葛亮身上的血迹时,忙扬声喊了起来。

“文和先生,没事,伤口都处理过了,无需大惊小怪。”诸葛亮忙摇手笑道。

“不行,某一定要让医师来查验一下。”贾诩断然道。

“文和先生,现在天色不早了,医师也早休息了,就不要这么麻烦了吧?”诸葛亮对于贾诩的好意,也只能苦笑应对。

“为主公诊治,乃医师分内职责,再说如今主母不在,某自当为主公分忧,不管是公事私事都不能例外。”贾诩固执的辩解道,至于他会如此,也是因为贾诩有自己一套处世之道。

若是对待庸主,他可以明哲保身,对于明主,他可以献言献策,直言明谏,这就是他为何处在乱世之中,却能在众多军阀之中游走,却始终获的信任重用的原因。

“唉,也罢,依你就是。”诸葛亮不忍斥责贾诩,而又无法说服他,最后只得照他的意思所办。

“传医师。”贾诩满意的一笑,让门外守卫的亲卫传医师之时,贾诩又道:“主公节俭,本是好事,但这偌大的府邸,没有贴身奴婢使唤,也不是个事情,如今主母又去了襄阳,就更应该找两个奴婢,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文和先生,亮能够住这么大的府邸,吃喝比寻常百姓已经好了许多,要是再让奴婢侍候,实在违背亮的心意,此事务在进言。”诸葛亮现今的府院,除了厨房有两个老妈子外,也就黄月英身边有个伺候的丫鬟,除此三人外,也就没有其它人了。

如今黄月英回襄阳探望父亲,整个府邸虽然冷落不少,但诸葛亮却并不孤独,如今每天要忙的事情太多,晚上还要抽时间看书,哪里需要人伺候,更没时间享受,所以对于贾诩这条建议,他是一万个不同意。

但贾诩这条建议,却并没有半点讨好之意,因为在这个时代中,对于诸葛亮如今的身为地位来说,别说找两个奴婢,就是找三五个妻妾,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求收藏。。。。。求收藏。。。。)

郁闷,,,新。。。。野。。新。。。昌。。。。,这两个地名也被和谐。。。搞不懂什么意思。。。这还有言论自由么?????

第四十三章 妾身邹氏

第四十三章妾身邹氏

在贾诩的监督下,医师为诸葛亮身上的伤口,重新包扎,敷药之后,贾诩这才放心而去。

忙活了一天的诸葛亮,自也是一夜好梦。清晨,诸葛亮刚睁开双目,竟然发现睡毯前的案几上,一个女子双手托着脸庞,正在打量着自己,虽然那是一双水灵的双目,但还是让诸葛亮吓了一跳。

“汝是何人?为何在此。”诸葛亮腾的跳了起来,露出他那一身古铜色的肌肤。

“妾身邹氏,应文和先生之意,来此伺候大人生活起居。”见诸葛亮喝问,女子忙俯地解释道。

“邹氏?”诸葛亮惊疑一声,问:“汝是张绣婶婶?”

“回大人,正是。”邹氏缓缓仰起头,露出一张秀美的脸庞,看其年纪也就二十四五岁,柳眉大眼,玲玲俏鼻,朱唇淡红,一身蓝色的长裙,把她修长的身形,承托得端庄而成熟。这个年纪的女子,在后世顶多是刚成年,离成熟还相差甚远,但在古代这个年纪的女子,却是十足的成熟女子了。

眼前的邹氏,无疑是诸葛亮来到这个时代中,见过最美丽的女子,尤其是她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成熟女人的韵味,格外的引人遐思。

打量了邹氏一眼,诸葛亮随即收回了目光,伸手拿起衣架上的长袍,披在了身上,道:“我这里不需要人伺候,你去跟文和先生说一声,就说他的好意,亮心领了。”

诸葛亮的语气很平静,虽然这个邹氏很美丽,而且也很有股成熟女人的韵味,但诸葛亮却并不想为女色所诱惑,而且眼前的邹氏,不但是张绣的婶婶,更是当年让曹操因为她,损失大将典韦和长子曹昂的事件起因,所以对于这个美丽的女子,诸葛亮自是没有太多的猎艳之心。

“大人误会了,妾身并不是文和先生安排来此的,而是妾身得知大人需要伺候,主动来伺候大人的。”邹氏微微昂着头,一脸平静的回道。

“哦,这是为何?”诸葛亮下意识的问了一句,前些时日,他在领军攻下宛城之时,并没有见张绣的家室,也没有亲自处理,而是把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