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平静之后希特勒又笑着说道“雷德尔将军,也许你不相信对于我本人来说,对大舰巨炮有着天生的爱好和崇拜,早先就自己设计过他“梦想”中的战舰。而现在我身为帝国的总理,帝国也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而雷德尔将军你是不是也希望重现‘公海舰队’的荣光呢”。
“元首,我当然希望重现公海舰队的荣光”雷德尔郑重的说道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奇袭莱茵兰(1)
第六十四章 奇袭莱茵兰(1)
希特勒继续在和平问题上大做文章。到最后,他还提出了维护和平的十三点建议,这些建议看来非常冠冕堂皇,因此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整个欧洲都造成了深刻而良好的印象。他在这些建议之前却有一段提醒人们注意的话:德国已向法国庄严地承认和保证了它在萨尔公民投票后决定的边界……我们从而最后放弃了对阿尔萨斯-洛林的一切要求,为了这块土地,我们曾经进行了两次大战……在不咎既往的情况下,德国已和波兰缔结了一个互不侵犯协定……我们将无条件地信守这个协定……我们承认波兰是一个伟大而具有民族意识的民族的国土。至于奥地利,希特勒说,德国既不打算也不希望干涉奥地利的内政,更不想并吞奥地利,或者来一次合并。
至于裁减军备,希特勒更是准备无所不允的:〃德国政府愿意同意能导致取消最重型武器的任何限制,特别是适用于侵略的武器,如像最重型的大炮和最重型的坦克的任何限制……德国表明愿意同意对大炮口径、战舰、巡洋舰和鱼雷艇的任何限制。同样,德国政府愿意同意对潜水艇吨位的限制,或者完全取消潜水艇……〃
关于这个问题,希特勒向大不列颠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诱饵。他愿意把德国的新海军限制为只有英国海军力量的35%;他又说,这将使德国在海军吨位上仍比法国低15%。
终于,英国和德国于1935年6月18日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该条约主要规定: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不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所规定的英联邦国家海军舰艇总吨位的35%。在潜艇方面,德国保证,保有的潜艇吨位不超过英联邦国家海军潜艇总吨位的45%。
英国对于《英德海军协定》非常赞赏,海军元老贝蒂甚至在议会上公开赞扬德国人的精神,称其主动保持对英国的劣势是具有绅士风度的。
因为以协定签订前德国海军的实力来看,由于受到制裁,所谓达到英国海军的35%还有非常巨大的空间,这可以让德国人心安理得的发展一切可以发展的海军力量,英国人也没把德国人1935-1938年计划放在眼里。因为就算这些计划成功实施,德国人的海军实力也远不能达到《英德海军协定》所规定的上限,英国人只按照自己的方针来实施建造计划。
这时,正式成为海军总司令的雷德尔交给训练巡洋舰“思登”号舰长邓尼茨海军中校一个任务,要他组建新的潜艇部队。邓尼茨主张建造供“集群战术”用的中型潜艇。他认为,建造中型潜艇既符合德英海军协定中关于舰艇吨位的限制,又能建造数量较多的潜艇。
雷德尔的工作也更加繁忙了,但他有一个可靠的参谋班子。此外,他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独立性。这就使雷德尔能够在1935年完成使2艘装甲舰、2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和23艘潜水艇下水的工作任务。到9月27日,邓尼茨已经可以把第一批的6艘潜水艇编为一个潜艇小队了,并正式被任命为潜艇部队的司令。
在希特勒这一诱饵的勾引下,英国政府上钩之快和态度之天真,令人难以相信。这时,里宾特洛甫已经成了希特勒的外交使童,他应邀在6月间到伦敦进行海军谈判。里宾特洛甫率直地对英国人说,希特勒的建议是不能还价的,要末接受,要末拉倒。结果英国人竟然接受了。他们自以为对自己有好处,就着手取消凡尔赛和约的海军限制,事先既没有和它的盟国法国商量,甚至也没有通知国际联盟,虽然从名义上来说,凡尔赛和约是归国际联盟来保障的。即使柏林头脑最简单的人也都可以看得出来,伦敦政府同意让德国建立一支像英国海军1/3那样大的海军,就是鼓励希特勒的造船厂和钢铁厂开足马力,以尽快的速度在海军方面重整军备。
英国对纳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但对它最亲密的盟国却冰上加霜。为了实现对希特勒的诺言,竟拒绝将它所同意的德国建造军舰的种类和数目告诉它的最亲密的盟国,而只说德国潜水艇吨数将为英国的60%,如果发生特殊情况,则可能为英国的100%。但德国建造潜水艇是凡尔赛和约所绝对禁止的。英国不仅允诺这些,而且还同意希特勒建造五艘战舰,它们的吨位和武装将比已在海上的任何英国军舰的吨位和武装还要大。
墨索里尼充分注意到大不列颠的背信。英国能姑息希特勒,他也可以利用。而且英国不顾凡尔赛和约的自私态度促使他相信,伦敦可能不会过于认真计较对国际联盟的蔑视。1935年10月3日,墨索里尼公然不顾国际联盟的约束而派遣他的军队侵入古老的多山王国阿比西尼亚。
事实证明墨索里尼是对的,国联的软弱态度使得墨索里尼错误的估计了形势,墨索里尼成功的逃脱了惩罚。国际联盟虽然吵着要加以制裁,可是它实在无能为力来制止一个下定决心的侵略者。但在这一连串的事件中得到最大好处的不是别人,正是阿道夫?希特勒,
2月27日,法国议会以353票对164票通过了法苏互助协定,消息传到德国之后,希特勒立刻派人人传话召见林威,当林威来到总理府的时候,副元首赫斯、航空部长戈林、宣传部长戈培尔、这些希特勒的嫡系人马都已经到了。
“嗨,希特勒”林威进去先行了个举手礼然后问道“元首,出什么事了?”。
希特勒摆摆手说道“让戈培尔说吧”,旁边的戈培尔接口道“兰帕德,是这样的,根据我们刚刚得到的消息,法国和苏联签订了法苏互助协定,这对帝国非常不利,元首招你过来就是想一起谈谈怎么才能摆脱对帝国不利的形式”。
林威沉吟片刻问道“里宾特洛浦没有从伦敦探听到什么风声”,里宾特洛甫作为国社党的新贵因为奉命以无任所大使的身份前往伦敦,与英国谈判并签订〃英德海军协定〃,使德国的海军吨位可为英国的35%,为德国扩建海军创造了条件,所以现在备受希特勒的赏识。
问到这个问题希特勒有些苦笑道“里宾特洛甫现在的日子可有点不好过,老是发电报向我诉苦,说是受到了伦敦社交界的排挤,不过根据他现在传来的消息,英国并不了解法苏的互助协定”。
“也就是说?英国兵没有掺合进去,那么这对我们来说到不是太糟,也许还能成为我们的机会”林威慢慢的分析道。
“哦?什么机会?”一直不说话的戈林问道。
“也许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夺回莱茵兰”林威语出惊人的说道。
“什么?”
“你疯了……”
“好了,都安静点”希特勒喊道,“兰帕德,你接着说,”。
“是,元首”林威恭敬的回道“其实英法同盟中法国到不令人惧怕,现在的法国不过是跟着英国后面张牙舞爪罢了,我想如果英国人不给法国撑腰的话,凭法国人自己根本不敢对我们怎么样,况且这次法国人和苏联签订互助协定,我想英国可能心里也十分不舒服,不会帮助法国人”。林威的口气里发过的鄙夷十分明显,在林威看来一战如果是德法一对一,法国一个月就得沦陷全境。
经过林威的分析,在座的几个人都低头沉思,“也许,这真的是个机会”希特勒嘟嘟自语,
“好了,你们也都累了,就先回去吧,我需要好好想一想”希特勒摆着手说道。
“是,元首”林威他们齐齐的说道,在走到门口的时候,林威回头看见了希特勒眼神中的炙热。
林威回到总部,首先命令从柏林的旗卫队抽调出五百名宪兵,随即召见保罗?豪赛尔,希望能够从这位武装‘党卫军之父’手里先借点士兵,不料保罗?豪赛尔干净利落的拒绝了林威,理由是现在的特别行动师不能作战。经过林威再三的请求终于从保罗?豪赛尔那借了五百名士兵加上五百宪兵刚好一千人。
在保罗?豪赛尔走了之后,林威瘫软在椅子上回想着刚才的唇枪舌剑,让保罗?豪赛尔的抢白,半天终于蹦出了一句话“我是有史以来最窝囊的领袖”。
3月7日,经过了一个月的准备,希特勒终于下定决心,在这之前林威软磨硬泡终于让希特勒答应党卫军可以参加这次行动,林威带着武装党卫军的一千名士兵和国防军三个营以奇袭的方式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
两个小时后,希特勒在国会宣布,由于法国和俄国签订了互助协定,洛迦诺公约已经失效。为了德国人民维护他们边界的安全和保障他们的防务的根本权利起见,德国政府已从今天起重新确立了德国在非军事区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主权!
看着党卫军下属的宪兵们不善的目光,这些国会的大佬们立马明白自己该怎么选择了,600名议员,像机器人一样倏地站起来,右臂向上伸出作纳粹式敬礼,口中高呼〃万岁〃!
由于林威带着武装党卫军参加行动去了,所以平常陪同希特勒的人变成了海德里希,林威知道这么大的事情希特勒不可能心平气和让国会的议员们同意,肯定会采用一些不太光明的手段比如说威胁,所以林威打死也不会留在柏林干这种事情,所以海德里希就代替林威威胁这些国会大佬了。
正文 第六十五章 奇袭莱茵兰(2)
第六十五章 奇袭莱茵兰(2)
议会好摆平,但是国防军的态度才是关键,幸亏林威在早些时候已经和国防军通过气了,这次的行动国防军虽然不满,但是总算没有和希特勒进行正面冲突。
其实希特勒的心里也是敲小鼓的。他私下对施密特博士说:〃进军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点点军事力量,即使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就在林威率领武装党卫军向莱茵兰进发的时候,希特勒也曾秘密的发过电报,叮嘱林威万一法国人进行干涉就立即撤军,只不过这封电报被林威当成草纸擦了屁股。
但是在柏林希特勒给人一种十分强硬的印象,当进军莱茵兰的消息被报道后,希特勒却夸口说:〃如果不是我,而是别人当德国的领导人,会发生什么情况?随便你们说,他都会吓破胆的。我不得不说谎,但是我的无可动摇的顽强和惊人的沉着,挽救了我们。〃
没有人能理解,一群生活在没有己方国家军人的领土里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德国人在街上看到的是法国、比利时、荷兰的军警,在德国的领土上,这些异国的军人扮演着很多角色,比如收税,或者在德意志的领土上盘查‘可疑’的居民。
“嘿嘿嘿……你今天削了多少便士?(英国小额钱币)”这句话是法国军警、或者比利时、荷兰军警最常互相询问的话。
莱茵非军事区怎么可能有军人?他们是军人吗?应该不是吧,至少莱茵非军事区的德国居民称呼他们叫强盗。
在林威的家乡埃森,一般的法国军警当然不回去惹林威,但是不知道有多少普通人会遭受他们的盘剥。就像以前林威在街上看见的李斯特?伍兰夫。伍兰夫还是幸运的,他碰见了林威,但林威不是救世主,他根本救不了这么多人。但是今天林威终于踏上了回到家乡的土地,要把这些强盗从德国的土地上赶出去。
清晨,碧绿的莱茵河河水缓慢的向北流动,自莱茵河流域并入罗马帝国以来,莱茵河就是欧洲最大的运输线路之一,早在200年前,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和思想家们就被莱茵河的魅力所倾倒,为她奉献了无数美丽的诗篇。
可是这条位于德国境内的大河却在法国、比利时、荷兰军队的掌握之中,那个曾经强大的让世界警察英帝国都感到恐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土崩瓦解,希特勒的上台虽然使德国的实力有所恢复,但在这些国家的眼中,德国仍然是个弱国,根本不敢对这些的在德国领土内的军队怎么样。
凌晨时分是一天最困倦的时候,如果小偷进你家偷东西你却没发现那一点也不值得奇怪,因为古今大多数的夜袭都是选在这个时候开始的。
凌晨,德军3个营越过莱茵河桥迅速进入非军事区,与此同时在柏林德国的高级将领们,特别是冯?勃洛姆堡这个最终下令决定支持这次冒险计划的将军,都在战战兢兢的等待着法国人的反应,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法国军队稍微采取些行动,这3个营的德军便会被打得落花流水。他们根本就没法林威的武装党卫军(民团)考虑进去,现在的一切就要看法国人的反应了。
在此次的进军队伍中,林威虽然只带着区区一千人,但是林威的官做的是最大的,最终林威对三个营长软硬兼施,以党卫军全国领袖、新任巴伐利亚总理的名义使这三名营长同意由林威首先带着宪兵队去偷袭。
在莱茵河左岸驻扎的法国军营被林威的宪兵队很轻松地摸进军营,打晕了几个不识时务的家伙,林威很轻松告诉这些还穿着短裤的法国佬们:“你们好,尊贵的高卢雄鸡们,你们被俘虏了”,随即对着自己带来的宪兵们说道“不要停下,继续前进,留下一百人看着这些法国佬,如果有异动就全部给我枪毙”,懂德语的法国人听懂了林威说的话,一名中尉站出来走到林威的面前“你好,不知道你是什么部队的,据我所知德国没有穿黑色制服的部队,还有请不要虐待我的部下”。
看着这个唯一站出来维护自己属下的连长,林威耐着性子说道“我是党卫军全国领袖兰帕德?克虏伯,如果你很奇怪为什么没听说过这支部队,那么达蒙集中营你应该听说过吧,那就是我属下的机构”。
“达蒙集中营的部队?呃……狱警……”中尉失声喊道。
“嘿,随便你怎么说吧”林威不屑一顾的转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