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但很多游击武装最后却因暴露在武装侨民的目光之下,被大量残杀。
迫于无奈,布留赫尔只能在沿海锡赫特山脉以及黑龙江正北的斯塔诺夫山脉,这两座比较原始的山地建立游击据点,同时尽量向贝加尔湖以西的布洛诺夫山脉扩展基地,以图能够在日军、俄军之间取得一处战略据点中后,这位颇具战略眼光的元帅,分析一下日、德、俄的形式,再结合英、法、美对远东共和国的态度,得出未来俄国以及远东的形式都将异常艰难。
因此,未雨绸缪,他开始命令部队主力向极北地区转移,准备在勒拿河、鄂霍次克海之间,与阿拉斯加仅相隔一道海峡的这一片有山并且有少量平原的地区极北地区,建立一个稳定的基地。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方面是因为这一片地区非常原始,日军很难顾及此地,另一方面未来战局胜负难测,占据此地也可能能够为远东与国际增加接触的可能,并且也可以自阿拉斯加交换部分物资,帮助远东抗敌。
可以说,布留赫尔为了远东殚精竭虑,将未来几年的变化都已经考虑进去。因为未来战争之中,不论日军、俄军那方获胜,远东都将遭遇获胜方的打击,虽然布留赫尔心中还向这俄方,但是布留赫尔相信,依斯大l的性格,即使俄方获胜,远东居民也将面对他“血的清洗”。
斯大l不会接受背叛,他和远东居民此时已经无路可退,只能尽可能的自未来国际战局中,自己找出一条活路来。
布留赫尔的这些打算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日、俄双方现在斗争的焦点已经聚集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于此同时,香月清第一军纠集两个师团,一个炮兵旅团、以及关东军配属给他的两个骑兵旅团,悄悄的自蒙西草原向哈萨克丘陵地带隐秘前进。日军第三期作战计划开始正式拉开。
因日军向蒙古快速进攻,吴克在阴山山脉的基地建设并不理想。自与俄谈判结束以后,吴克出于对北方基地的重视,以近卫军两个旅、第五军邱清q一个旅仅带部分物资先期北上,随后日军第一军撤出山西,三个新编旅和大量后勤、军工、工程建设队伍,携带物资源源不断的自山西紧追先头部队而去。
然而,日第一军向蒙古进军,使得朱可夫在得到命令后,仅向基地输送了一个装甲旅和部分物资后,就被迫中断。
日军在远东的节节胜利,德军也在西线向俄施加压力,使得斯大l在此时对这个基地的建设更加重视起来。此时这个基地的位置在日军进攻蒙古后,已经显得尤为重要。
斯大l和俄统帅部认为,现在已经不是在帮助卫国军建立基地了。阴山基地所处位置一旦建立基地,即可防御日军向哈萨克丘陵进攻,减小日军威胁俄欧洲地区的可能。同时,这个基地也因为在蒙古西南,完全可以在时机来临之时,配合朱可夫南北夹击进入蒙古之日军,恢复俄军对蒙古的控制,从而给日军关东军造成威胁。
因此,当日军全力向蒙古进击时,斯大l虽对中国华北日军安然撤出表示怀疑,但还是指示国防军事委员会为了远东未来,一定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协助”卫国军建立阴山基地。同时,他还命令在输送军事物资的同时,派遣大量军事、技术人员协助基地建设,当然其主要目的还是想让这个基地能在建设之后,跟随俄军的意图行动。
在斯大l的这个指示下,俄方不惜调动大量运输机冒着危险自新疆方向向阴山输送物资,而朱可夫也在进行防御的同时,专门派出一支辎重队伍翻越唐努乌拉山脉,经过扎隆克图汗部向阴山输送物资。然而这样的输送手段,毕竟比较缓慢,且朱可夫也要对中西伯利亚进行防御,因此北方基地的建设并不如理想中那般快速。
第四卷 大战 第五卷 博弈 第215章 国内局势
为此,当洪少列在电报中将情况仔细说清后,吴克不得不自缴获的日式装备中,拿出一批向阴山基地输送,同时,为让这个北方基地能够尽快自给自足,大批军工机械也列入了输送名单。这就与吴克原先的想法有了一些出入。
原本吴克准备这个基地全部采用俄式装备,连军工制造也采用俄军技术,现在却因过早的让山西日军撤离,不得不让这个基地搞成个大杂烩,而且原本准备全部敲诈俄国,现在自己也大大的出了一通血。看来“敲诈”这种事,思虑不周也是要陪上点的。
日军过早撤出山西,不仅扰乱了吴克建立北方基地的计划,还给山西也带来了很多麻烦。按约定,山西将由卫国军、部分日军宪兵和一些原伪军部队组成一支联合部队,由英、法、美、德四国进行装备,并派出军事顾问和部分士兵统一管理。
然而,这种协议真的实施起来,难度却非常之大。日军并不甘心就这么放弃山西,虽然在谈判中他们也分摊了山西的一部分利益,但是狡猾的日军在与各国签订协议的同时,为给各国和卫国军制造麻烦,挑起事端,又秘密与阎锡s进行协商,在得到阎的部分许诺后,立刻将这一消息向阎锡s告知。
不能不说,日军对中国各势力心态的分析非常透彻,果然在日军大举撤出山西后。阎锡s立刻打着“收复山西”的口号,自晋西北向山西腹地进军,北方军事同盟开始出现裂痕,而于此同时。晋东太行山以及晋察冀三省交界地区地武装,也开始向山西腹地大举发展势力。
这一切让吴克郁闷不已,虽然吴克与英法美德签订了协议,然而卫国军毕竟不是名义上的国民政府。所签订协议不能对各方军事势力具有约束力,因此吴克只能一方面让英、法、美、德、日向蒋施加压力,让他签署此条款,另一方面卫国军终于从对日作战中腾出手来,谢部一个军携新组建的一个军组成集团军与卫部第十四集团军一起开赴山西,暂时稳定局面。
吴克的部队作为收复河北、山西地主流部队,进入山西有自己充分的理由,而卫立h身为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战区副司令当然也有其使命优势。;更新最快至于阎锡山虽身为第二战区总司令,吴克却有很好的理由来对付他。
他以汽车、火车自平汉线沿正太路快速将部队输送至山西、而几十架直升飞机更是在此时被当作运输机使用,几天之内连续向晋西北地区各险要地段输送几个营。并在这些地区协助这些部队建立防御。吴克命令这些部队,不论以何种理由,都必须暂时将阎部返回队伍阻止在晋西北。当然,对于太行地区。吴克也采取了同样策略。
随后,阎锡s和一些地方势力不甘心被吴克抢得先手,甚至不惜动武。然而吴克很快就让他们知道了自己与卫国军之间的差距。卫国军一个营地士兵,机枪火力甚至超过这些部队一个旅还多,轻型火炮更是接近他们一个师,同时还有空中火力支援。这样的装备连日军都不得不退避三舍,更何况晋军。
当阎锡s部一个旅试图突破一处要地直逼大同时,不仅在守军一个营借助地利打击下,死伤惨重,而5架直升飞机趁夜一个偷袭,更是直接端了这个旅的旅部,当场将该旅旅长击毙。双方僵持几日后,大队卫国军已经到达,阎部最终还是功亏一篑,失去了最后机会。
这样的零星斗争,在山西持续了近两个月,而蒋这次是铁了心要和吴克过不去,不仅对英法美德打起太极拳还与阎锡s相互声援,卖力的指责吴克是“汉奸、国贼”。两大势力的公文、宣传媒体上大肆出现:“卫国军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外国势力擅自媾和,将山东、河北、山西大举出卖”等字眼。
蒋更是在此时公开表示,吴克就是另一个袁世凯,卫国军所定条约就是另一个21条,这些条约不仅为国府所不容,更是中华公民所不能答应,为此国府将撤销吴克所有职务。随后,蒋还假惺惺的向社会表示,希望吴克回头是岸,国民政府将对其一如既往的予以重任。
撤职只是虚话,谁都知道卫国军是吴克的,国民政府倒是想撤他地职,可撤的了么?这就好比你在这里宣布撤销美国总统职务一样,那也要有美国人搭理你才行。蒋介s也深明此点,之所以如此,实在是卫国军近来不仅部队发展迅速,也与各帝国之间关系密切,使得蒋系已经走向末路,为此蒋介s不得不行险一搏,试图借此机会大力打击吴克。此时的蒋介s在卫国军地逼迫下,反而比吴克更像是个民族主义者。
不过,吴克在此时也相应的抛出一些救国理论,例如与各国合作,提升国家工业制造水平、所属地区实行低税率,鼓励民族工业发展,实行工业救国;在所属地区实行免费教育,对民众展开扫盲,实行知识科技救国等等。
在卫国军已经日益强大地宣传队伍努力下,很多民主人士和工商业精英对比皖地这几年工商业以及民众生活水平和卫国军的快速发展,再反观国民政府的不作为,也逐渐被吴克忽悠到加入支持卫国军地行列。这场宣传战,相对蒋系势力来说,没有取得任何有利支持,相反却从侧面给卫国军做了一次宣传,让很多尚在迷惑、观望之中的国人包括政府官员和地方势力,看到了卫国军已经作为一股势力强大起来,而蒋系势力正在逐渐败退。
时间匆匆而过,一直到193年春夏之交,国内再也没有什么战事发生,蒋系和卫国军以及各大势力都暗自较劲,狠命的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然而蒋除了依靠购买,他并不善于支持科技发展。而其他势力却因为先天不足,也未有多大进展,相反,因不断扩兵,不仅使得他们管辖的地区民众生活逐渐困苦,而且其自身从武器装备到兵员素质上也差了很多。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卫国军所控制的四个省虽然面对其他势力的很多刁难,但在英法美德资金和科技、设备的投入下,经济、工业获得迅猛发展。山东、河北等地部分地区因靠海和拥有资源,其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皖地平均速度。
经济的发展,低额的税率,使得几地政治经济环境非常和谐,这种和谐也吸引着周边地区的百姓。江西、武汉、甚至江苏等地大量工商业者和民众,纷纷设法进入皖地淘金,而河南、甘、陕以及日军控制下的察哈尔地区,也有大量民众向河北、山西、山东、安徽迁移。
正因如此,虽然采用低税率,但卫国军的军费却充足有余,相比其他地区来说,正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财政上的充足,给吴克很大的发展空间,除去北方基地和华北外围需吴克供应军费的武装,卫国军已经扩充到80万,同时还建立了预备役士兵制度和民兵制度,为进一步扩军奠定了基础。
按吴克的估算,这样的扩军速度已经过快,都快达到所属地区的百分之一人口比例,加上预备军和民兵这个数字几乎达到百分之五,但相比其他地区,吴克不禁有些傻眼。蒋介s在这一年内强行征兵,不仅补足了其战争消耗,更是达到300多万。以其现在所属地区的经济情况,这实在是个“奇迹”,其他各势力与蒋比较起来也不予多让。
这种现象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各地区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纷纷跟随“淘金”队伍向卫国军控制地区逃离。于此同时,各大势力反而不思几过,严格控制本地区人口外逃,并且蒋介s更是联系了一些势力在湖北、江西、江苏、河南、以及晋西北等地将与卫国军势力范围接壤的地区,重兵驻扎严密控制,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
不过,在这之中,原29路军部队选择了卫国军成为河北的治安部队,川军第21集团军在津浦线与卫国军也结下不解之缘,后来因辎重、军饷、武器装备等问题,干脆加入了卫国军一系,卫部则因前期华北军事同盟的问题,最终脱离了中央军一系,在山西和孙蔚r部相交甚笃。两部以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陕西中部、南部为基地,与卫国军形成呼应,并从吴克这里得到军火和部分军费补充,不再依靠国民政府。
桂系势力在日军撤出后,曾犹豫一段时间,最终在蒋系和卫国军的夹缝中间,选择偏向于卫国军,毕竟此时的卫国军不仅给桂系李宗r感觉不错,而且也能帮助桂系壮大。所以从实际上来说,蒋介s能对吴克真正起到影响的只有苏北、安徽两地。
第四卷 大战 第五卷 博弈 第216章 陆海空三军
但这样的影响却不能说是“威胁”,说不好听点,其实是蒋在进行“自保”。虽此时蒋的兵力比吴克要多很多,但蒋明白,虽然经过多方努力,重金购买了一些先进武器,自己的装备依旧根本就不能和卫国军进行比较。根据戴笠费尽心机搜集到的情报,卫国军让蒋非常忌惮的空军和装甲集群已经大举扩充。
而且在士官培养上,蒋除去大力加强黄浦军校、南京士官学校等,在其控制地区也开办大量士官培训基地,可以说已经不遗余力,但在声势上却没卫国军来的大。卫国军以其雄厚的财政能力,开办的军事学校比蒋只多不少。
同时,卫国军分海军、空军、陆军并且细致至后勤、军工、炮兵、通讯等类别,开设的各种专科学校比蒋系军校更具有吸引力。另外还有大量的驾驶、技工等军民两用学校作为后备,这使得卫国军中人才济济,战争基础得到进一步扩充。
而德国已经和吴克在其控制地区从军事、工业、贸易各层次进行合作,英、法、美虽然和蒋也有很多合作,但因实力问题,他们在深层次合作上所选择的对象却是卫国军。所以蒋一方面借国民政府身份摆出一付不惜开战的姿态,另一方面却实际是心虚的表现。
正如蒋情报中所得到的那样,吴克自身的发展非常迅速,除去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甚至在化工上也有长足进步,有这一年时间地转圜,加上那些讹诈来的东西和几十万有技术的犹太劳工以及日军俘虏,吴克所属地区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于军事上地发展只能用“飞”的速度来形容。此时吴克的卫国军已经不再是单纯依靠装甲的队伍,已经形成了陆海空全方位立刻发展趋势,而武器系统更是获得“非常”突破。很多时候,甚至造成部队不得不整编制地进行学习。才能勉强跟上装备的发展。
在飞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