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苏曼殊的知交好友陈独秀跑了来,拿起笔来继续翻译——说是翻译,其实这本书的写作全是由着陈独秀的性子来,除了杜撰一个原作品中不曾有的人物满周苟,杜撰一个中国读者最喜欢的美女孔美丽,为了故事的发展,还杜撰了许多原作中根本不曾有的人物,直到让这些新杜撰的人物把整个剧情演完,小说在结尾才勉勉强强地又拉回到了《悲惨世界》的原文。
总之,陈独秀拿了这么一本《悲惨世界》,批判了清朝的统治,号召武装革命,批判了孔子的儒学,甚至还宣扬了社会主义思想……
但不管陈独秀怎么搞,雨果的思想跟清朝人实在扯不上半点关系,所以在新一轮的“小说界”革命进程中,中华民族英雄岳飞终于复活了……
话说岳飞在庙中醒来,曰:我想我中国国民,总有振作精神的时候。又听说西洋法兰西国,近来有许多新奇事,我今日趁着秋凉,要去探看探看。说罢,乘云驾鹤,飞往西方……
这是刊载于《国民日日报》上的《回天伟妇传奇》中的章节,隔了百年再看这段文字,岳飞居然也腾云驾雾起来,真的很难弄清楚作者在这里写的到底是岳飞还是孙悟空了。
10。政治让文学简单化
据柳亚子老先生自述,少年时代的他,最仰慕的人物就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而且他本人也是处处以贾宝玉为样板,什么地方女孩子多,他就往什么地方跑。所以柳亚子先生凭空创造出一个松陵女子潘小璜,固然是为了唤醒民众,但这种革命风格也是最适合于他本人的。
到了十二岁,柳亚子又有了新的崇拜偶像,不再以贾宝玉为模板规划自己的人生了。
十二岁的时候,柳亚子开始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
这是因为康有为与苏曼殊、陈独秀等人的风格不同,苏曼殊也好,陈独秀也罢,都是走的“利用小说反朝廷”的路线,这对于国人来说未免有些隔靴搔痒,不够痛快,不够刺激。
而素有南海圣人之称的康有为,则是直言议政,不像苏曼殊、陈独秀那样遮遮掩掩,更不像周豫才同学有着把简单的事情弄得特别复杂的本事——周豫才同学送给拒俄义勇军的那首诗,时过百年史家还争论不休,“灵台无计逃神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我血荐轩辕”,又是一个如何荐法?
文学把政治复杂化,政治把文学简单化。
当时的事情就是这样,康有为和梁启超一边大搞公车上书,呼吁朝廷立即推动政改,实行变法,一边翻译日本小说《佳人奇遇》,希望用东洋美女把国人从沉睡中唤醒……
鲁迅也好,苏曼殊也好,陈独秀也好,梁启超也好,为什么大家都一窝蜂地翻译小说呢?怎么就没人翻译科学或者是哲学呢?
这个事……魏源就搞了个《海国图志》,并明确地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此书在日本卖到脱销,几年间再版了二十多次,总销量达百千万册。基本上来说,日本人中只要是个识字的,就读过这本书。
可这本书在大清国却卖得很惨,先后几家书局硬着头皮出版,可读者硬是不买,几家书局都赔得一塌糊涂,其中还有一家书局被连累得关门倒闭。
所以搞到最后,大家只好去翻译小说,如林纾,他改译的法国名著《巴黎茶花女遗事》面世后,轰动了全国,严复曾评价说: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总之,清国人的心态是,第一爱看恋爱故事,第二希望有个圣人出来,替自己把所有的事情统统搞定。
因此康圣人横空出世,也在情理之中。
这场热闹自然也少不了袁世凯,据《容庵弟子记》中记载,袁世凯初见康有为,就亲亲热热地伸手打招呼,口称大哥……搞得康有为心里直嘀咕,不知道自己的妈什么时候又给自己生了这么大的一个弟弟……然后袁世凯冲上前来,亲热地摸着梁启超的脑袋,说:小伙子不赖,好好地干……爱其少年英俊,叹为奇才。
袁世凯既然见到了康有为,并自来熟地称呼为大哥,这只说明了一件事:
南海康圣人已经来到京师。
康有为,少有大志,又聪明好学,勤于思考,抱负远大,自视甚高。“自以为圣人则欣喜而笑,忽思量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既念民生艰难,天与我聪明才智拯救之。乃哀物悼世,以经营天下为治”……总之就是地球离开他不转了,中国离开他完蛋了的意思。
圣人来了,中国人终于有了希望。
11。天下奇才不可用
康有为此番来京城,专是为了救国图强而来。
要救国,要图强,首先就得弄个官当当。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不当官,是没办法救国的。
于是康圣人就去央求光绪皇帝的老师,大司农翁同龢。
康有为走翁同龢的门路,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据恽毓鼎先生的《崇陵传信录》中记载,翁同龢打光绪小的时候就照顾小皇帝。小皇帝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捏翁同龢的乳头,若是有一天没得乳头可捏,光绪皇帝连觉都睡不踏实,曾有一次,翁同龢请假回乡扫墓一个月,结果导致了没乳头可捏的小光绪严重失眠。
第二个原因:翁同龢生平最痛恨的就是如李鸿章之流的洋务派,翁老师觉得中国一切都挺好,根本用不着搞什么洋务,李鸿章一伙以夷变夏,铁定是汉奸之举,所以在甲午之战之时,翁同龢毅然决然地切断了对北洋水师的财政拨款,结果搞得北洋水师徒手跟日本人血搏……但不管怎么说,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最终没打过日本人,所以老李的汉奸已经坐实了,康有为同样憎恨李鸿章与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之举,和翁同龢是有着共同语言的。
话说翁同龢接到康有为的书信,大喜,立即吩咐快请。
康有为兴冲冲地赶到翁同龢的家,一问,却听说翁同龢刚刚出门去了……
那么这事就不好解释了,翁同龢既然避而不见,那又何必忽悠康有为呢?
于是就有人就此事询问翁同龢。
翁同龢回答说:此人是天下奇才,我安置不了他,所以不敢见。
翁同龢虽然不敢见康有为,但朝廷此时正是用人之际,管你翁同龢敢见不敢见,总理衙门把康有为叫了去,询问其变法之策。康有为侃侃而谈,听得总理衙门一众官员瞠目结舌,不敢擅作决定,就把康有为的文书报到了慈禧太后面前。
慈禧太后看了康有为的条陈,大悦,吩咐道:此事再议。
这事就这么算了。
正当康有为陷入绝望之际,历史上突然跳出三个小人物,此三人者,举手投足之际,就轻而易举地将康有为送上了历史的高峰。
这三人的名字,分别是雷协身、惠二哑巴及朱得法。
12。小人物影响历史
话说在山东巨野县,离城二十五里处有一小山村,此村偏离于商贾要道,居民稀少而且贫苦。村中仅有一条街,街后东首,有洋教士住屋一所,此屋乃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门向西开,内有北屋三间,里边居住着德国传教士薛田资(Stenz)和韩理(Henle)二人。
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六,同教之能方济(Nies)教士自汶上何家堂起身前往曹县,路过是处,即寓于韩理房内——房间里有两张床,两人各睡一张。
到了半夜十一点左右,突然有几条人影跳墙进来,进院行窃,这伙夜行贼人,便是巨野莠民雷协身、惠二哑巴及朱得法等人。
中国有句老话,叫贼入莫惊,意思是说如果有贼夜里进了门,千万不要声张,因为小偷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你一吱哇乱叫,把小偷吓到,少不了戳你一刀两刀。
当时的情形正是这样,雷协身、惠二哑巴等人不过是想弄点钱财,你洋鬼子家大业大,还差那几个钱吗?可是洋教士韩理、能方济被惊醒后,不是继续假装睡觉,而是吱哇大叫起来,并操了手枪于窗孔前,向外砰砰射击。
还射击呢,这俩洋鬼子,他们到底是传教士,还是冒险家?
正在外边搬运东西的雷协身、惠二哑巴听到枪声,勃然大怒,众人蜂拥而入,逮住韩理和能方济,用标枪一通乱扎,扎得这俩倒霉蛋全身都是窟窿眼,当场毙命。
杀了两名传教士,雷协身及惠二哑巴等人于房间中搜出纹银二百一十两,大家分了,就各自回家了。
可是那边还有一个薛田资,这厮心眼硬是多,他眼看着两名教友被杀掉,却是一声不吭,等贼人逃走之后,他老兄这才跑去衙门报官。
事发之后,地方官雷厉风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案犯雷协身,惠二哑巴等全部抓捕归案,朝廷将此事转告德国,并承诺清国会为此支付一切赔偿。
德国政府向清国朝廷表示感谢之后,一艘战舰就扬帆出海,绕过马六甲海峡,直奔中国的青岛而来。
此时青岛的守将是章高元,老章一辈子也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打个麻将,正玩得开心,有兵丁报说海面上驶来了一艘洋人的兵舰,章高元那个心烦啊,斥责道:大海又不是你们家的,还不兴人家洋鬼子的兵船路过了?
少顷,又有兵丁来报,洋鬼子的兵船靠了岸,买了一些毛笔,还留下了一封信。章高元这边急着自摸,随手把那封信扔到了一边。
自摸,清一色!
老章乐得心花怒放。
大家继续玩。
也不知玩了多久,终于有点累了,一个幕客随手拿起来洋鬼子送的那封信,章高元不高兴地吩咐道:放下,把那张废纸放下,咱们接着玩……这回该谁坐庄了?
那幕客说了句:信已经打开了,就看看何妨……话未说完,那幕客神色大变,惊呼起来:怪事,怪事,这岂非咄咄怪事?
章高元急问:如何一个怪法?
那幕客将信递过来,章高元拿起来也看,也不由得高呼起来:怪事,怪事,此诚怪事耳……
此事怪在何处呢?
原来,这封信却是德国人限令中国军队必须于二十四小时之内撤出青岛的最后通牒。
章高元急忙跑出门来看个明白,只见满大街都是德国兵,和大清的兵勇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章高元急了,立即命令部队集合,部队倒是集合了,可是士兵手上拿的都是空枪,军械库门前站着好多德国兵,说什么也不让大家进去取子弹。
章高元大怒,径直去见德军将领,与对方唇枪舌剑,展开争辩。可是那气人的德国佬却不跟老章打嘴仗,只是说:我们是军人,是奉了我国政府的命令来接管青岛与胶州湾的,这事哪有什么道理好讲的?你们快点走吧,只要你们别惹我们,我们是决不会伤害你们的。
章高元勃然大怒:宁失千军,不失寸土,想让我们中国军队撤出,你休想!
言罢,章高元返回官署,坚决不肯退让,德国佬拿他没有办法,就将官署团团围困了起来,不信饿不死你!
13。圣人爱杀人
德国佬突然蹿出来霸占了胶州湾,朝廷竟然束手无策,于是翁同龢就去找总税务司赫德——把握了中国税务的洋鬼子,想找他讨个主意。
翁同龢之所以去找这个洋鬼子,是因为赫德太不安分了,他不是好好地收税捞钱发财,却老给朝廷出主意,建议朝廷尽快变法图强。这一次翁同龢来到,洋鬼子赫德的回答是:我告诉他们,一切取决于他们将来能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如果他们决心从明天开始就正经地着手改革,今天的损失是无关紧要的;然而若是根本无意于推动改革,今天的损失就毫无意义,只是向狼群投掷一片片肉,使它们暂时不追上来,直到把马累死为止。
当赫德说这番话的时候,康有为却已经是失望透顶,打了铺盖卷准备动身上路。
回家,以后不陪着朝廷这帮人玩了。康有为宣布道。
听说康圣人要回乡,翁同龢匆匆赶到康圣人下榻的南海会馆,却惊讶地发现康圣人还躺在被窝里没起床呢……那是谁说康圣人要回家的?
康圣人就这么留了下来——可随后翁同龢就失宠了。
恰好恭亲王病危,这位王爷临终留言,是指责翁同龢破坏洋务,导致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皇上问户部尚书翁同龢如何,恭亲王回答是: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够铸此等过错。
于是翁同龢和康有为两人脱袍换位,康有为由布衣平民一步登天,入军机处,而翁同龢却由一品大员一头栽地,恢复了出生状态时的平民身份。
康有为初入朝房,就掀起了森森杀机。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变政记》中记载:康有为在召见那天,与荣禄相遇于朝房。荣漫不经心地看着他说:以夫子这样的磐磐大才,也会有补救时局的办法吗?完全是轻视鄙薄的态度。康答以非变法不可。荣相国说:早就知道法应该变,但是一二百年的成法,是一早上就能变过来的吗?康愤然回答说: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刻能变。荣深怒其狂悖,已有必杀之心。
康有为好歹也是一个“圣人”,怎么说话这么不着边际,当着荣禄的面扬言要杀一品大员!这大清国有几个一品大员?这不就是等于指着荣禄鼻子说要杀他吗?这种事情可能吗?
不是可能不可能的事情,而是确凿的史实。
康有为初入朝房,除了他本人的笔录没有提到他扬言要大砍大杀之外,其他人的笔录记载及历史资料都证明了这一点,只是细节上有小小的出入,如《戊戌变法》第四卷就曾提到:荣相国既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到皇帝这里听训,正逢康有为奉旨召见,因而问(康)打算说什么,有为回答说:杀二品以上阻挠变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就行得通了……荣相国即退出,康则告诉人说:荣禄老辣,我不是其对手呀!
总之,康圣人火气很大,不杀几个一品大员,是消不得圣人心头之火的。然则康圣人何以生得如此之大的火气呢?听听康有为自己的理由吧:……二十八日早入朝房,遇见荣禄谢恩,一起说话,谈及变法之事。荣禄入对,就在皇上面前弹劾我是辩言乱政。……当时李鸿章一同谢恩,退下后面色大变,对我叹息着说,荣相国既在皇上面前攻击我,又告诉刚毅,皇上如欲赏(我)官职,不要给,应当给个小差事以压制我。皇上问军机大臣如何安排我时,廖仲山想要说授予五品京卿的职衔,而刚毅班次在前,请求谕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