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东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亲临东周-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王阖闾留下伍子胥和孙武留守郢都,对抗楚军。

虽然不能开始大战,但是全军撤退,势必引来楚军和秦军的合力追击。吴王阖闾自己和伯嚭从水路赶回吴国,还没到吴国,就有世子波的消息传来,夫概造反了!而且还有越军的协助!

吴王阖闾一看,别客气了,赶紧派人回郢都让伍子胥发兵,撤退!

沿途吴王阖闾命令发布消息,寡人可没失踪!有投降夫概的赶紧回来,既往不咎,要是来晚了,都算通敌!

辟谣这一招挺管用,当时夫概窃国主要也就是散布谣言,说吴王阖闾莫名其妙失踪了,这才顺利登基。既然吴王阖闾回来了,自然没有那么多支持夫概的人。

谁都明白,吴国就是在阖闾的领导下,才建立了新的都城,才把强敌楚国击败的。

许多人得到消息重新投靠吴王阖闾,本来驻守淮水的吴军都倒戈回到吴王阖闾这边,光杆司令夫臧只能仓皇逃跑。

这大爷还真不是好欺负的!

夫概准备武装人民群众和哥哥阖闾斗一斗,可是人民群众也不是愚民,都投奔了吴王阖闾的阵营。

所以说民意民心很重要!

谋逆之前,一定要做好民意调查的!

夫概只能率领本部人马出战,阖闾看着夫概,几日不见,自己的这个弟弟就给自己捅了这么大一个篓子,而且是背叛自己!

阖闾问夫概,你到底是为什么要背叛我?

夫概反而不屑道,你刺死王僚就不是背叛了?

这下激怒了阖闾,你的意思是造反有理?我刺杀王僚,那是公平正义的一方!他窃取王位,他就该死!

刺杀王僚,绝对是吴王阖闾不能提及的伤痛,这是一件说不清的往事。

谁能说阖闾就没有自己的私心呢?

既然如此,就没有什么兄弟情义了。

阖闾命令伯嚭捉拿夫概。

开始的时候夫概还和伯嚭过招,但是没几个回合,吴军都上来了。

双拳难敌四手,夫概只能带着儿子夫臧逃往宋国。

第二十五章     功成难以离去

吴王阖闾进入都城,百感交集是必然的。

从这里他迎来了战胜楚国的荣誉,但是也收获了弟弟夫概背叛自己的苦果。

阖闾回到吴国,第一件事当然是安抚民心,准备对抗越军。

而伍子胥在受到吴王阖闾撤退命令的同时,也受到了一封故人来信。

这封信是申包胥写的,申包胥当然不是为了回顾和伍子胥的友谊,而是说明自己为楚国抗争到底的决心。但是申包胥也申明,两虎相争,必有一失。如果伍子胥能够劝说吴国退兵,那么楚国也没必要拉着秦国一起和吴国拼命。

看来申包胥还不知道吴国国内发生的变乱。

伍子胥认为这正是吴军撤退的好时机,孙武补充说,就这么撤退难免为人耻笑,干脆还是提出来让芈胜为君的要求。

撤退咱也得体面点,不是吗?

伍子胥修书一封,当然是申明吴国出兵的正义理由,那都是楚平王这个昏君闹得!他自取其辱!当然我们吴国根本不是贪图楚国的土地,我们是为了公平正义而来。现在世子建的儿子芈胜处境无比可怜,楚国如果能够收容芈胜,那我们吴国就无话可说。

这话说的严丝合缝,要是不知道的,还真会以为吴国是正义之师。

不过申包胥将消息带回楚军,却引发了一场争论。

子西表示同意,毕竟芈胜是世子建的儿子。可是沈诸梁却表示反对,芈胜的亲爹都被害了,那就是楚国的仇人啊!咱们还拥立芈胜?

子西说芈胜不过是一介匹夫,都混成什么德行了,有什么可怕的呢?

子西就此自作主张,以楚王之命招芈胜,并且许诺要封芈胜大邑。

孙武和伍子胥大摇大摆的回到了吴国。

看来城府真的很重要,假如伍子胥被吴国国内形势逼迫,慌张的作出撤退决定,恐怕引来的将是楚军和秦军的绝地追杀。

而且伍子胥临走也没放过楚国,所有国库的宝贝,打包带走!甚至他还将楚国境内几万户人家迁移到了吴国,用以充实吴国人口。

太狠了,真是不走空啊!

当然伍子胥也没忘记寻找东皋公和皇甫讷,可是两个人都无影无踪了。

路过昭关的时候,伍子胥命人捣毁了昭关。

而且也用千金报答了曾经给他饮食的浣纱女之母。

貌似伍子胥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但是仔细分析,他在成功的时候对于仇恨念念不忘,甚至做出许多令人齿冷的事情,性格中缺少一份豁达和宽容。

越国得知伍子胥撤退的消息,就明白不是吴军的对手了。越国的国主允常也就班师回国,并且就此称王。

吴王阖闾回首这一次出征郢都,算是有惊无险。论功行赏,还是孙武的功劳最大,毕竟吴军从训练到出征,都是孙武一手策划的。吴王阖闾重赏孙武,不过孙武此时做出了惊人之举,他准备辞职。

是的,裸辞,不任何委员头衔,直接到山里去。

吴王阖闾一下子上火了,好容易有个干将,还辞职了?不行,伍子胥你去好好劝劝孙武,可不能犯傻啊!

伍子胥找到孙武,还没说话,孙武已经知道他的来意了,反而劝伍子胥见好就收吧!

哥们,咱可是为吴王阖闾打工,阖闾什么人?为了王位能刺杀兄弟,不带眨一下眼睛的。而且现在吴国恰逢大胜利,日久毕生骄气,将来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们留下等着人家收拾我们吗?

这话说的不错,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事物的发展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既然吴国现在赶上了大胜利,恐怕离大挫折也就不远了。

但是伍子胥根本不相信。

伍子胥经历了十九年的报仇之路,如今刚刚将复仇的情绪宣泄出去一点,你让他现在撤退?

不,伍子胥还没将所有才华发挥出来呢!

热衷功名的人,是难以理解隐士情怀的。

孙武知道伍子胥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坚信,有一天伍子胥会想到这番话的。

孙武归隐,将吴王阖闾赏赐的几车金银财宝放在路旁任凭贫苦百姓收用,自己飘然远去。

成一番事,但是能不为功名利禄执着,这精神境界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也正是这样的精神境界,让孙武得以享受平安的人生。

孙武走了,剩下的伍子胥就成为吴王阖闾唯一的宝贝。

吴王阖闾任命伍子胥为相国,而且效仿齐桓公对管仲的称呼,也称呼伍员的字,就是直接叫“子胥”。

这说明伍子胥在吴国的地位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成为仅次于吴王阖闾的角色。

伯嚭被任命为太宰,和伍子胥共同处理吴国国政。

为了纪念这次击败楚国的胜利,吴国的阊门被改名为“破楚门”。而且在吴国南疆用石头设立障碍,成为抗拒越国的“石门关”。越国自然也不能听任吴国这番行动,越国大夫范蠡也在浙江口设立城池,号为“固陵”,意思是坚固可守。

楚国被击破之后,越国成为吴国的头号假想敌。

吴国胜了,胜的欢天喜地,斗志昂扬,连那不和谐的音符都显得那么不起眼,连那隐藏的危机都显得那么隐秘。

楚国败了,败得心灰意冷,垂头丧气,连夺回故都的重逢都显得那么不堪,连那最终的合议都显得那么偶然。

再等一下,或许楚国就能等到孙武和伍子胥撤兵。

可是等不了了,楚国人的心等不了。

所幸这吴军是撤出了楚国,子西和子期进入郢都第一件事情,就是赶紧收拾楚平王的骸骨,重整楚王宗庙。

楚平王是不对,但是堂堂楚国故君被人鞭尸斩首,这只能说明楚国的没落。

申包胥率领水军迎接楚昭王。

这次楚昭王能够幸免于难,多亏了随国的大力庇护。谁说附庸国就一定没用呢?关键时刻没有随国的庇护,楚昭王早被伍子胥抓住杀掉了。

还一定是虐杀。

幸免于难的楚昭王在临行之际和随候盟誓,说明永远都不会讨伐随国。

这誓言虽然没什么实惠,但是从楚王嘴里说出来,也算是最大承诺了。

渡过滔滔江水,楚昭王不由得感慨万分,这可不是逃难的时候了!

是,为了摆脱这个困境,您作为楚国最高领导作出了什么英明决定呢?

一高兴楚昭王就开始站到船头四处眺望,还真有所发现,水面上浮起来一个斗大的东西,红色的。楚昭王赶紧让人打捞起来,用刀切开之后,里面和瓜瓤一样。

楚昭王本着吃货的精神,在没有做过病理实验也没有任何证据这东西人吃了没毒的情况下,将这果子分开,遍辞群臣,说是大家都尝一尝!

在云梦,也就是被水匪打劫的地方,楚昭王感慨万千,这就是寡人最狼狈的地方啊!楚昭王让人在此修筑小城,方便过往旅人。

子西和子期早就在郢都外恭候楚昭王,劫后余生,沿途遍布白骨,君臣都是泪如雨下。

要说楚昭王在这次劫难中一点感触没有,那也是不对的。流亡的生活胆战心惊,他也明白,自己必须努力了。

这一次回宫,拜见母亲伯嬴之后,楚昭王就在斋宫居住,并没有回到繁华的宫殿。先祭祀祖先,之后阻止上朝。

在朝堂上,群臣恭贺楚昭王平安归来,但是楚昭王却先说明自己是这次劫难的罪人。

的确,您逃跑的速度太快了,不是一般人还真撵不上。

各位大臣当然不敢言语,这时候说什么好呢?说您其实挺好的,现放着被吴军折腾的稀碎的楚国,就在眼前,明摆着说瞎话。说都是您的不是,那不是冤枉人吗,还有楚平王的功劳呢!

所以大臣们一概保持沉默。

沉默是金。

挺好。

楚昭王表明了自己要励精图治的决心,先犒劳秦国军队,恭送他们回国。没有秦哀公的帮助,楚国这次废了。

然后楚昭王任命子西为令尹,子期为左尹,想拜申包胥为右尹。

申包胥当之无愧,如果没有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楚国不一定能复国,就算能复国,也不一定会这么快。

可是申包胥坚决拒绝了楚昭王的封赏。

申包胥说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国家,为了楚王,不是为了功名利禄。

申包胥带着妻子准备到深山老林里去,妻子说你瞅你累的,都成什么样子了?你要不为谋个一官半职的,费这劲干嘛?

这可没地方说理去了,连自己妻子都不明白自己。

但是申包胥自己明白,自己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

他知道自己出手是因为伍子胥,但是他不能说出伍子胥,因为当日伍子胥逃跑,自己也曾经帮助过,或者说至少知情不举。

单凭这一点,申包胥觉得自己对楚国是有罪的。

申包胥逃入深山,从此再也不出来了。

楚昭王无奈,旌表他住的地方为“忠臣之门”。

楚昭王任命王孙繇为楚国右尹,表彰他曾经在水匪面前奋勇保护自己。其他跟随楚昭王的各位大臣什么斗辛、斗巢、薳延、宋木、沈诸梁等人都分别有赏赐。

但是最后楚昭王还准备找见斗怀,要赏赐斗怀。

所有的人都惊讶了,斗怀?就是那个半夜磨刀准备刺杀楚昭王的斗怀?凭什么还赏赐他呢?

可是楚昭王说斗怀刺杀寡人,那说明他是孝子啊!

斗怀也被封为大夫。

可见楚昭王的确心胸宽广。

第二十六章      容人雅量楚昭王

尘埃落定之后,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如何。

伍子胥蒙冤待雪,但是他对楚平王的报复的确令人齿冷,能说这都是阴暗环境造成的吗?

蒙冤的多了,报复的也多了,但是能报复的这么血淋淋的,还是少数。

楚昭王虽然在这次楚国的浩劫中表现令人失望,但是他回到郢都之后表现出的宽容却令人惊讶,对于一个君侯而言,最难以容忍的就是被篡权或者刺杀。可是楚昭王却原谅了要刺杀他的斗怀,甚至封斗怀为大夫,这就非常令人感动了。

消息传出去,可就有人动了心思。

没多久,蓝尹亹求见楚昭王。

楚昭王一听蓝尹亹的名字就急眼了,你还有脸来找我呢?不就是你吗?危机时刻想坐你的船你小子怎么说的?什么载我何用?来人,给我拖出去,砍了!

看来楚昭王也不是没有原则的原谅所有人,杀我可以,别埋汰我。

士可杀,不可辱!

能来就说明有胆量,有办法。

蓝尹亹居然先指责了楚昭王的不是,您看看,您又激动了不是?囊瓦不就是因为树敌太多,才为我们楚国招致如此祸患吗?您还想为楚国招致祸患?再说,当时我没让您上船,那都是为了让您警醒啊,警醒!没有当时的为难,您还能回到郢都?我这次来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看看,您到底悔过没有。您要是非杀我不可,那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可惜我们楚国的基业啊!

看来这位纯属一混混,专能偷换概念。

招致祸患和处理不忠之臣能是一个概念吗?

为了让我警醒?你怎么不和水匪联合绑架寡人呢?那不是更能警醒了?

不为什么你能回来?

别说,这蓝尹亹一顿忽悠,楚昭王也觉得算了,放他一马得了!居然没杀蓝尹亹,还官复原职,仍旧作了楚国的大夫。

而楚昭王也不能忘记在云中孙叔敖的显灵,在云中为孙叔敖设立祠堂。

郢都是回来了,可是一切都不同了。

谁能忘记郢都被攻破的耻辱和恐惧?

谁能忘记吴军在郢都的胡作非为?

这伤痛是永远的,所有的楚国人都无法忘怀。

子西由于这个原因,在鄀地重新修建了都城,起名叫做新郢。

楚昭王经历了如此变故,在新郢励精图治,薄赋敛,省刑罚,注重军事力量加强。

而世子建的儿子芈胜被楚昭王封为白公,修筑白公城。从此这一支楚王后裔以白为姓,芈胜的后代有很多著名人物,最杰出的武将叫白起,最有名的文臣叫白居易。

最滑稽的是走投无路的夫概知道了楚昭王的宽宏大量,居然也来投奔楚昭王。

夫概是攻破郢都的重要人物,如果说之前宽恕的那些人证明了楚昭王的心胸,那宽容夫概,真是证明楚昭王不是一般人物,起码可以划入杰出人物里面。楚昭王认为夫概是勇将一名,而且谋逆也使得他没什么机会再回到吴国,于是封夫概到棠溪,号棠溪氏。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和楚昭王一样心胸宽广,子西就建议赶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