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日春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绚日春秋-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想若无其事地回去,却越走越不能心安,走了一定距离后就猛跑,听到有人在背后大喊“有逃兵!”,更不敢回头。

很快,他看到几只火把从远往近,给这里浇了几分亮花。正不知道要不要迎过去的时候,被人拉住手臂。抬头一看是一身泥巴的陈绍武,连忙紧张地点头。结结巴巴地说:“就我和你胆敢去追赶,应该不被牵连吧。”

“我也不知道。我没在军营里呆过!”陈绍武说,“别离开。听说夜里不能窜营,逮住非敌即逃!”

营医恢复点文质和怯懦,一边走一边说:“他们逃不掉的。被逮到后不会拉咱们为垫背吧?装不知道也是个办法!”说到这里,他已见不到听众。就轻轻地喊“那人”,回过头,极力用适应黑暗的眼睛搜寻,却看到陈绍武无力地低着头,在黑暗中的面孔似乎屈辱地皱着,还慢慢地,慢慢地从腰中拔出长剑,把剑刃比在脖子上,不由吃惊到极点。

他想转身就跑,但想想这个人对自己不错。这样太不够意思了,立刻过去拉住他的手臂,大声说:“死解决不了问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地。想过故乡的姑娘不?我想来想去,还是要回到师傅那。我师妹既,美丽又贤惠……”

他一连扔了一串话,感觉对方没有硬起手腕在脖子上抡,猛然醒悟到什么,跳到一边说:“你不会是和逃走地一伙吧!其实被抛弃也没什么好气的。想想我的师傅,我比你更来气。我待他就跟待亲爹一样,每天伺候在他身边。晚上都还要给他洗脚。可他就因为特怕当兵的。都不敢叫上面派人来找我。”

陈绍武摇摇头说:“和你不一样。我发过誓的。”

被抛弃就被抛弃了,和老子怎么不一样?小营医看看陈绍武膀大腰圆的体形。还是决定把这句心里话吞到肚子里。

※※※

事发后,处事失败的新兵尉还以颜色,运用自己多年学习得来的智慧,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嫌疑,很快向督校交代。这样,一干原本跟飞鸟呆在一起的军士便要解释很多粗设的疑问,都不能开脱。而小营医也要为自己为何在这里辩护,但和他所说的不同,他所属的单位找过他多次,而营中弟兄当时都已否认见过他。

战败和大量的新兵、败兵混编的事实使士兵的逃亡严重,而一向军纪严明的靖康中央军从来也不放过杀一儆百的机会,也没有工夫严格审讯。最终,上面草草断定这是一起非常恶劣的集体逃走事件,未走的之所以中途变卦,是因为他们只想逃亡,而并不赞同投敌。

结果就像原本摆在那里一样,清晨就已颁布。不少弟兄当即崩溃,为命运不值,最终怀疑飞鸟明目张胆的逃跑是借记恨的小营医杜敬咬住大家不放,逼迫众人非走不可地,便在原有的基础上恨了又恨,和陈绍武和杜敬也势不两立。

而可怜的杜敬也反过来觉得,他是受到大伙的污蔑被连累,已经被结果吓得走不好。

无论如何,他们最终坐到一艘船上,被督兵以逃兵罪拘禁,和一干心胆破碎的逃兵一起押在郡后荒坡。

那里尚有一两个鹤立鸡群的人,但他们的门阀和显赫,英俊和白皙并不能抹过事实,上面给他们的审讯只比普通兵士多一点,详尽一些,此时也只需要让他们伏刃。见他们在上百名逃兵中,冲刀弓手前大喊自救,报家门,求饶,而毫无用处,陈绍武自知自己必死无疑。他在人群中搜索飞鸟七人不到,渐渐放心,便收回注意力,放在执著的杜敬身上,见这个冤枉得要死地年轻人抢天大哭,一遍一遍往栅栏边冲,向人喊诉,只好把他紧紧拽住。

很快,他看到许许多多的新兵赶到,正不解间,已有大捆的刀枪从上面扔下来。最起码有兵器在手,胆气足些。下面的逃兵毫不迟疑,无论经受过而知道底细的还是不知道底细的人都已挑拣顺手的兵器。

陈绍武稍微想象到是怎么回事,拿了一把马刀,塞给杜敬一把枪,这便向自己认识的弟兄那靠拢,大声说:“大伙放弃私念才能活!”

他猜想的一点也没有错,这是健布应形势对乌合之兵采取的练兵方式,把逃兵集中到一起,奉送给新兵做实战,优胜劣汰。新兵会因自己脓包而死,而残存的逃兵也可以推迟自己的死亡——直至有足够分量的人觉得他应该归队。

对于这种流血的不彻底的撕杀,已经过世的老国王并不赞同。

毫无疑问,那是有一颗浪漫之心的骑士。他不能看到肮脏的人最后活下来,而鲜活、高尚的新兵死亡,曾在某些人初有此做法时就反复告诫过。但他已经过世,而眼前这个经过上百次战斗和搏击幸而活命的将军却深深体会到战斗的残酷,不存在高尚就可生存的道理,又一次迫不得已地拾起这种练兵方式。

一名军官应需踏上高圈,解释规则,督促下面的人快拿兵器,而圈外优势新兵一面紧张下看,一面在自己官长的吩咐中做准备。

过了一会儿,在他们的等待中,董文陪同从自己主子那到来的文士沿场边往台子上去。他边走边表达歉意说:“唐兄,昨个真是委屈你了。可你也不能太意气,健大人也是性情中人,游说万不可无半点顾忌。”

“正因为如此,才不能不疼不痒地挠!大将军鲜有败绩,有自己的主见,语不惊人,他就难搁在心上。”说到这里,文士看住杀气腾腾的局面,不禁一滞,用手指头往两边勾勾,疑惑地问,“你不是带我瞻仰军容的吗?这是怎么回事?!”

“逃兵反正也是个死。拿来练兵!”董文轻描淡写地说,“王爷那里的人马多是新募,我觉得也可以试试这种操练。”

“大将军就是这般练兵?!”姓唐的文士轻蔑一笑,摇了摇头。

董文感觉到连带自己都在被轻视中,不由自主地解释所:“新兵甚多,逃亡甚众。一来震慑逃兵,二来让新兵见见血,在实战中操练镇型,知道什么是打仗。”

姓唐的文士皱了下眉,在长衫随风飘动时文雅地振衣,虽是相貌不佳,风姿却有种飘飞的超脱。董文斜睨过去,觉得他这样一个文人必经不起这般残酷的景象,再想到他不佳的态度,便有意给他难堪,挟过他的手臂就往上走,边走边说:“兄台也能通过眼下之操练,熟悉我军实力,回头给王爷说一说,也好做更全面的估计!”

姓唐的文士没有推脱,他一路走过不少军官,踏脚上了看台,方淡淡地评价说:“这样的练兵法子,仁者不为。唐某虽然来看热闹,却不得不劝告一句,率军打仗,并非仅需士兵们不怕,还要能凝聚到军心,使士兵们不去怕才行。”

董文知道这是经过推敲,无法辩驳的话,但心里却依然轻视,说了句“是呀”,还是向准备完毕的军官挥了下手,示意开始。

第一部 刀花马浪 第五卷 山高经行云漠漠,冲冠一怒家国仇 第三十一节

这信号发出后,随着鼓手信手慢擂,一只三百余人的新兵队伍缓缓地列队前进。

陈绍武缓缓地注视着一字型的新兵缓缓露面,心里打起老鼓,突然想到飞鸟在训练自己时的一句话:“熊胆一涨,熊就不知道怕,也感觉不到怎么疼。一个勇士打仗前要涨足‘熊’胆,一个将军就是让人人都涨‘熊’胆。面对敌人,你最先比别人做到,别人就愿意听你的。”

于是,他极力忍住惶恐,以镇定无比的样子照做飞鸟给予的要求。渐渐感觉到一小分人不知不觉地站在自己身边,心里不由怪怪的。他看住过还没过完的新兵,回过头给那些曾经的兄弟说:“先下手为强,跟我去杀他们一把,吓他们一大跳!”

“上面还没有发号施令!”旁边的人没有不理他,回答出不敢主动的理由。

“管他开始与否呢?!我们是逃兵,要等他们列好阵型,活着的机会不大。”陈绍武握住一个军官的手,征询地点头。看对方不怎么理睬,一味皱着眼睛嚼胡子,他渐渐失望。可正要收回自己的手的时候,这个军官点了头。随即,旁边又来几只手掌,覆盖到他的手上。

“皇大人的事,不该怪到你头上!”年龄最大的军官说,“想想咱们这遭遇。也许他父亲真是冤枉的!”说完,他回过头观察,靠丰富的经验说:“我们直冲过去,就打在队伍的腰上,记住,不要停,只赶前面的杀,不一定非要把人砍死,打击要猛。造成他们乱跑的效果。一定要注意,不然会被他们圈住,咱自己就给其它同伴做了垫背!”

上面有许多的新兵,军官围观,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逐渐进去的长龙。他们愉悦地观看,只等着新兵列好阵型,圈猎各自为战的逃兵们,便提前发出打气的欢腾。这里面也是模拟此地的小地图,最得天独厚的台上,两位主要人物身边已经围了一大簇军官。他们在场地里扫来扫去。仿佛在搜寻人似的,但心中所求的都是一些自我表现式的主张或对战争的预测。

在外面巨大的呐喊中。下面的圈寨门被打开。新兵们紧紧抱住兵器,对自己长官讲过地要领作最后的温习一下,既紧张又不安地通过栅栏。

就在这战斗地前夕,随着一声洪亮的喧声,健布也带着自己的卫队姗姗来迟,沿着卫士排出的地方。向主台移动。这是出人意料的,连董文也没有想到。他慌忙站了起来,抱拳屈膝。

其它的人也一样,纷纷回头,边行军礼,边大声地问候,就连一直隐藏地太阳也在一刹那间见色欢迎。

突袭没有比这转移观众注意力的时刻更有利。加上扎蹲在一旁的半个——杜敬,十六名半的勇士踏着脚步,向紧张慌乱的新兵挺进。而那些新兵看到一些逃兵逼迫而来,傻了一下。但一想到预定的阵型,表现就像通过邻居门前看到恶意的大狗一般,只是怀着良好的意愿躲避。

健布仍继续往高台上走,仍牵引着迎接的目光,每一步都踏在寂静里。突然。一片混乱的喧叫非常突兀地打破这寂静。众人回过头一看,不由惊呼。十多个逃兵已经突然加速,如狼似虎地冲入新兵围里,截断队伍。

直属上司抗议一样大声喊叫,而负责场地地人却猜想他们是想杀出重围逃走,便有意截回最后一截。好关闭栅栏。转儿。场外被惊吓住的汉子们清醒过来,发疯似的高呼声大作。群情激愤,连台上的重要将领,军官也一致站了起来。这一时有点像喝彩,意外地看到百年不见的景象般喝彩。

一切都乱糟糟地发展着。

新兵心中所记下地队型都成了不切实际的泡沫,四人一列的纵队炸走一堆,大叫惊吼,很快沿着里场的往两边散,犹如羊群里突然被恶狼闯入,本能地作出一阵撒脚乱窜的反应和“咩咩”惊叫。

姓唐的文士越过健布看向董文,从他嘴巴里听出一句:“出了意外!”点了点头,正要同意,一脸作色地健布却收缩瞳孔,制止应急策略,从牙缝里挤出几句话:“战场里没有意外!让人擂鼓,督促这些新兵返身力战,否则按逃兵论处!”

说完,他止住身边地喧嚷,让卫兵驱散周围的人后,向那姓唐地文士看去,见他把注意力放到下面,轻轻侧过身子,说:“这是最不入流的练兵法子。但眼下也只能这样提升战力,抵挡敌人的攻势!不打退敌人,就不能收拾朝局。你说王爷会怎么看?”

董文一愣,惊讶他这比姓唐的文士看得更低劣的心底话和话中话,但觉得自己还是不要插嘴的好,就连忙看向唐盛。

“若无长缨在手,又怎伏苍龙?!殿下可以保证,可永不称王来释将军之心!”唐盛回过头,凑到他耳朵边低声说,“他们既为报仇而来,弃一人而释天下人心也好,放手瓦解对方阵营也好,殿下没有筹码怎么办?”

健布不吭声,用两手交扶,问:“以你之见,敌人什么时候再次向此线发动攻势?!”片刻之后,他回头见唐盛摇头,不由皱眉。

“我不知道!但殿下猜测过,估计会在明、后天!”唐盛看出他的失望,轻轻一笑说。

“真是王爷的意思吗?”健布问。

唐盛点点头,说:“真是。夏侯在庆德以大鼎烹鹿,遍邀豪杰。殿下也在此列,想到齐聚的时间和政局上号令的需要,前线需要在短时间内再取得一场胜利,以殿下当时推测,大战会在七天之后。”

“他想过没有,若我现在放弃此线,兵锋就会直指长月,即使他能调动外围,使陈州参战截其后路,但也很难让犹豫不决的人看好我们。”健布低声说,“若王爷看得透彻。还让撤退,那就只有一个原因,觉得我打不赢。是不是?”

唐盛不再说话。他突然觉得自己的游说是多余的,面前的健布好像早就有了默契,甚至把众多精锐交给了董文。若说他不知道董文会发起政变,那就太牵强了。可这里面又有疑问,那他为何不愿意自己发动政变?是怕名声受损,还是怕对不起先王?他解释不了,只好停住,把目光投向台下。

此时。栅栏下已杀生如雷,逃兵个个在作困兽之挣。和精锐无二。

观战将士心头疑云密布,而直接训练这些新兵的军官眼看逃兵个个红眼拼命,恨不得插自己两剑,只好唯一的希望也都寄托在人数优势和时间上,希望不至于被在座的上级惩罚。

健布盯住台下健儿,眼见激烈地撕杀。并无多大波动地坐着。也许,他是唯一能超脱出主观愿望的观众,可等了许久,看众人依然等着占人数优势的新兵扳回局面,便动了一下头颅,给身边的卫士说:“目的是练兵,不是杀到最后一人!让他们住手吧!”

在卫士前去传达期间,他深深地吸气,闭上眼睛。唐盛看看他,自言自语地说:“也只有在君庸臣昏。政令不行的时候,善战的人才会做逃兵。根子不在军中,奈何要望背问切?!”

董文又一次听出微妙之处,不动声色地要下一轮新兵替换。

很快又是一场血战在下面展开,抢杀几番。却依然是逃兵压制新兵。健布看着越战越勇,越来越有章法的逃兵们,轻轻和周围的人说了一下,在不打扰别人的基础上,悄悄地起身离开。

董文清楚地感觉到他那重重的心事,不由看了一旁喝茶的唐盛一眼。微笑地点了点头。

※※※

夜晚。战斗结束。逃兵们一堆一堆地坐在栅栏里,时不时被过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