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是接近退休的阶段,哪里还有精力来做工作?所以,在前世,这些优秀的工人,命运都不太好。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那些私人企业,还有国企抗拒接手这些军工产业工人主要原因,那就是,这些年富力强的工人,在这个年纪段,大多数都已经结婚生子,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
如果仅仅只有一个人,这样的工人很好办,直接可以扔进集体宿舍,十多个人住一个房间,都没有问题。但是有了家庭就不一样,有老婆(老公),还有孩子,再叫别人住集体宿舍,先不说你自己那一关过不过得了,单单别人能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都是一个问题。
这么多的麻烦事儿放在一起,才是这些工人不能够被其他工厂接受的根本原因。不是他们的能力不行,而是要解决这么一个人,就得解决一家人,招收这样的工人十个,就得解决十个家庭的问题。
而房子问题,无论是在什么时代,都是一个大问题。这也就导致了大批的工人就算有能力,也找不到工作,就算是找到工作,不能给他们解决住房等等问题,也不会让他们安心工作。这么复杂的问题,大型国有企业能解决,但是不敢解决。那些私人企业想解决,却又没能力解决。这才是核心问题。
而这一切,对于刘东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首先,他是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他也不怕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他公司成立时间短,没有底蕴,这些人的到来,就是给他增加公司底蕴。对于别人来说是麻烦的事情,对于他来说,反而是好事。
只要能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让这些人安心的工作,等到这些人的二代成长起来,就能起到接班的作用。那个时候,刘东就根本不用担心自己公司人力不够,因为那个时候,那些二代在他们公司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他们的熟人都是在刘东的公司上班的,这样的情况下,就有着足够的向心力,让这些成长起来的二代,继续为他工作。
种种好处的情况下,就算南巡首长不主动提出来这个问题,等到刘东公司真正开始建设项目的时候,刘东也会主动的提起这个问题。现在好了,南巡首长居然把主动权都交到了刘东的手上,刘东哪里还能不满足?
要不是这个地方太过严肃,而他也正在和南巡首长谈判,刘东都想大笑三声,来发泄自己的兴奋情绪。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当然,南巡首长开口提出这个要求,也并不能说他吃亏了。实际上,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上面来看这个事情,对于刘东,对于国家,双方都大有好处。
对于刘东而言,能够弄到这么多熟练的工人,以后国内工厂的生产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有了那么多来自三线军工的工人,刘东工厂的根基就会变得非常的扎实。
这些人,可不是那些私人小厂,随便招收来的那些农民工能够比拟的。相对于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工,这些从军工厂出来的工人,在业务能力上,完全是云泥之别。
尤其是这些已经工作了一二十年的老工人,更加不是那些随便找来的农民可以比的。当然,这不是在贬低农民,而是术业有专攻,要工人去种田,那也只有抓瞎的份。
虽然刘东知道,能在现在还留着的那些工人,肯定不会有八级工这样的国宝,就算是七级工,也很困难。但就算是五级工,六级工,甚至是四级工这样的工人,对于刘东来说,都是非常可贵的。
要知道,他环亚特钢这么久,华夏工人当中,技术最好的人,达到五级工的水平都勉强。如果能够有一批庞大的军工工人进入到他的企业当中,那会带给他那些企业,多大的回报?这点就算想想,都能让人兴奋得睡不着觉。
而对于南巡首长来说,这件事情如果处理得好,对国家也有很大的好处。如果刘东的计划真的能够启动起来,单单是六个机械厂,差不多就可以吃下一两万工人,再加上环亚特钢,还有晶圆厂,刀具厂这类处于大陆的工厂,为国家消耗掉五万的工人,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而围绕着刘东工厂的配套工厂,又能够吃下一部分工人,如果形成一个或者几个新的产业链,就算不能完全的解决掉军工工人的问题,但就算是解决掉一小部分,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如果再努力分流一些,或者让其他人弄起几个工厂来,这些工人的去向,就有着落了。
在南巡首长的眼中,刘东在华夏大陆建设工厂的计划,就是一个契机,一个能够解决现目前这些工人难题的契机。这也就是为什么,南巡首长对于刘东的要求并没有太过较真,能够答应下来的都答应下来。
现在,除了刘东有这个实力之外,其他的人都挑不起这个大梁。国企有这个实力,但因为体制的问题,他们对于消化这一部分人员,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再加上最近这两年,有些国企的日子也不太好过,这就直接导致能够有能力接手的国企,都没有对这些人动脑子。
而外资呢,虽然他们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实力来接手这些人,可因为某些原因,要让那些国际性的大型工业企业在华夏大陆建设自己的工厂,实在是有些困难。而且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产品,是在大陆生产的,这年月的西方工业企业,都是相当的傲慢,他们认为自己的产品,是华夏人生产不了的。在这样的情绪引导下,外资对于建厂,也非常不感兴趣。
倒是国内的那些比较聪明的私人企业,对于这些工人是非常流水的,但由于他们本身的实力软弱,挖一两个工人当师傅还可以,要是人数上百,那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私企的承受能力,更别说南巡首长希望的那样,一次性就解决上万工人难题的事情。现在的私企,哪里能顶得住?
数来数去,现目前也就只有刘东能顶得住这样的压力,能够一口吃下,而不被撑死。而且当南巡首长知道刘东在国外还有那么多财富的时候,就更加不会对刘东的资金问题感到担忧,就算是刘东不贷款,就凭刘东自身的经济实力,也可以撬动这么庞大的计划。
更何况,南巡首长还巴不得刘东拿下更多的人,就算刘东那十个亿美元的预算用完了,不想再从国外调集资金,南巡首长都要想方设法的为刘东争取贷款。
只要这些工人们有工作可以做,那他们就会从不安定因数,变成安定的因数,单单就这一条,就足够让南巡首长心动了。可以说,只要刘东能够吃下这批工人,那他在国内的影响力就将更加巨大,这完全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南巡首长察言观色的能力,可比刘东强多了。虽然刘东并没有喜形于色,但看刘东那个模样,南巡首长就知道,刘东动心了。于是南巡首长又开口说到:“既然你不推迟,那就好说。只要你能够接纳这些人,那我想别人也不会有异议。”
南巡首长能当着刘东说这话,很显然,这批人的确是让他非常头疼。而且不但是让他非常头疼,就算对其他的高层来说,也是一样。要是刘东能够接纳这批人,那就算是对国家有功,这样的有功之人,当然不是一些闲言碎语就能动摇的。
“首长您放心,只要我们公司的计划开始实施,这些人我就能吃下去。多的我不敢保证,我旗下的那些工厂吃下一万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刘东坚定的说到。
“一万人?少了点。就你那些工厂的规模,吃下五万人也正常。你看看你的计划书,单单机械生产厂,一下就要建设六个,而且以你的投资额度,那都能算是大厂,一个大厂,基础工人少了五千人,能算是大厂么?六个机械生产厂,这里就可以用掉三万人。还有你的钢铁厂呢?要扩大到五千万吨的产量,怎么的也要两万人,这里就是五万人了,还有你那个晶圆厂,刀具厂,通讯设备工业园,再吃下两万人,也没得问题。你才给我报一万人的数字,你自己都不好意思。”南巡首长不乐意了。
听到南巡首长这话,刘东更不乐意了。虽然他的确很眼馋这些人,但也要有个限度啊!南巡首长那算法是没错,但他说的那种规模,可是成熟工厂才能够拥有的员工数量。
而现在,大部分的工厂,都还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连地皮都还没圈定好,一下就把要经过无数次升级才能够拥有的工人给塞进来,他刘东又怎么吃得下?现在连厂房都还没有,他就要给五万人付工资,福利社都不能这么大方,又更何况是他刘东这样的资本家?
于是,刘东连连摇头说到:“首长,帐可不能这样算啊。我这连地皮都还没弄到手,你一下子就要给我塞五万人过来,这样的事情哪里成啊?这又不是过家家,想要有什么,马上就能有。地皮厂房都没有,这五万人就算过来了,我能放哪儿去?难道还给他们搭帐篷?”
“你们资本家,不就是要讲究效率么?只要你答应要下这么多的工人,厂房地皮这些我们都可以给你一直开绿灯,你想要开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就给你批哪个地方的地皮,建设工厂,我们还可以给你们公司派工程兵,在保证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有了这么多的好处,你还怕什么?难道你的计划,就仅仅是字面上的东西,不想投入?”南巡首长说到这,双眼一瞪,炯炯有神的看着刘东。
这下,刘东是真的坐蜡了。虽然他的计划的确是要实施下去的,但在最开始的时候,刘东的打算可是在五年之内,把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但到了南巡首长这里,他却要刘东在最短的时间完成,这样仓促上项目,谁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
南巡首长可是雷厉风行的角色,刘东相信,只要他现在点头,南巡首长就能在年前的时候,把各种手续,包括地皮,都给他办理好,再用个小半年的时间,就算是工厂,也能给他建设起来。反正只要是关于工人的问题,高层肯定都是一致的意见,就算对刘东有意见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也绝对不会打马虎眼。
可是,真要这么做,对于刘东来说,那可是在吹气球。工厂厂房是能建设,而工人也是现成的,但一个现代化的工厂,需要的可不仅仅是这些东西,他还需要管理和制度,这些东西,可都不是能够速成的东西。
如果刘东的公司是老牌的公司,就算一下子吹这么多气球出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因为他们有着足够的人手,和经验,来解决这样不算麻烦的麻烦。但刘东的公司,在管理人员的培养机制上,一直都比较弱势。
不是说刘东不重视这些东西,而是刘东的公司本就是一下子就冒出头的,无论什么地方,相比起国外同样实力的公司,都有着很明显的差距。南巡首长现在,仅仅是解决了工人和厂房的问题,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可是一样都还没解决。
这就像小马拉大车,就算用尽力气,也未必会有多少成效。积累方面的问题,不是靠突击就能解决的。要贸贸然的就答应南巡首长,到时候工厂出现问题,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第二百八十四章 饭要一口口吃
有了这么多的问题,刘东又哪里敢一下就答应南巡首长的话,但他也不能说一定不行,那不就成了拿南巡首长开玩笑么?刘东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这么做啊。
所以,刘东连忙说到:“首长,如果没有其他因数,我们的计划是绝对会实施的,这点您绝对放心。但是要我们公司一下就把这些项目全都开启,并且达到预订的高度,那确实有困难。您看看我们计划书上写的,我们的目标是在五年之内,搞出大体的框架,然后在十年,或者是十五年时间里,把这个计划全部完成。要按照您的意思来,别说十年十五年,就算是五年也用不着。这么快的扩张,我们也没能力来完成啊!”
“工人、工厂、地皮、政策,这些能给你们公司的,都给了,那你们剩下的主要精力,还完不成那些细节问题么?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困难,你们公司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拿出来讨论一下嘛,大家集思广益,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你这还没开始上项目就叫苦,要是战争年代,你这就是在当逃兵。”南巡首长不满的说到。
“建设工厂,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说,更加困难。诚然,我们公司的资金绝对很充沛,比起同样规格的公司来说,我们的资金流绝对让他们羡慕死。但是,公司的事情,不仅仅是靠资金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其他的东西。”刘东说到这,看了南巡首长一眼,看到南巡首长并没有想要打断他话的意思。
又接着说到:“就比如说管理制度,我们公司发展迅速,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是在于我们公司在短时间之内,就追上了很多大型的公司,但缺点也很明显,因为我们的公司成立时间短,比起其他公司来说,我们公司缺少的底蕴,实在是太多了。就拿人才培养方面来说,其他公司要是接手这样的项目,在资金人员政策方面都充裕的情况下,他们绝对能够拿出对应的人员来控制,而且规章制度什么的,也非常完善。但是要放到我们公司身上,那就是一个问题了。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吧,我们公司新成立的环亚矿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员,是直接拉着我们总公司的副总,去开辟这项业务。而我们公司将要建设的这些项目,每一个项目,至少也要一个副总级别的人来管理吧?可现在我们总公司,哪里还拿得出这么多副总来?”
要是按照之前的计划来做,刘东他们有着充足的时间来吸纳人才。这些项目,原本刘东是打算在一年之内,把厂房设施,还有将要用到的机械,采购回来,在这段时间当中,还有足够的精力,来刷选各个新工厂的总经理。等到这些高层的框架都搭建好以后,才慢慢的招收中层和底层的员工。
而在这时间里面,高层也能够慢慢的适应工作量的增加,也能更加灵活的管理下面的员工。在计划当中,至少是在两年之内,都是打基础的阶段,盈利什么的,至少也得在五年之后。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