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理的身后是邓公,邓公一出现,韩立洪立刻就认出来了。

走下舷梯,总理给韩立洪介过邓公,之后,韩立洪握住邓公的手,诚挚地道:“邓先生,久仰大名”

邓公笑了,道:“韩先生,我对你久仰大名才对。”

众人都是大笑。

除了对总理,韩立洪的认识始终如一之外,他对太祖和邓公的认识都是经过了一番变化的。

对太祖,韩立洪一开始是不认同的,这一时期,他贬太祖而尊邓公;之后,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入,他开始崇太祖而小邓公;再之后,一直到今天,他既崇太祖,也尊邓公。

改革开放,这四个字说来容易,但后来韩立洪才知道,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是多么艰难,而这一时期也正是我们那个时代最后的机遇期。

抓住了,中华民族一飞冲天;抓不住,中国即便最终还能崛起,那也可能是下一个世纪的事情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一路跌跌撞撞,无数惊险,无数岔路,关键的地方一步踏错,便是两重天地。

没有太祖,中国不会是日后的中国,同样,没有邓公,中国也不会是那个二十一世纪初便开始腾飞的中国。

所以,不论是对太祖,还是对邓公,韩立洪都是心怀感念之情。

回到房中落座之后,总理道:“立洪,我们打算在你这儿设一个联络处,由小平同志担任联络处主任,你看怎么样?”

韩立洪一听,心中大喜,道:“先生,这可太好了有邓主任,我可就轻松多了。”

邓公道:“韩先生,今后有什么照顾不到的,还要你多多担待。”

韩立洪道:“邓主任,您和先生一样,就叫我立洪。”

邓公很奇怪,韩立洪作为一方霸主,对他们的态度真是不可思议,韩立洪就好像是他们的晚辈一样。

邓公客气了两句之后,总理道:“立洪,我们得到一个消息,蒋介石要放弃徐州了。”

眉头微微皱起,韩立洪道:“先生,日本人这是要放弃上海,全力进攻华北了。”

总理一惊,这个结论是他们反复讨论才得出来的。

徐州古称彭城,为华夏九州之一,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通衢五省,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是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

日军如果北上,徐州就是必守之地,必将有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现在,国民党突然放弃徐州,自然是同日本人暗中达成什么协议了。

想到这个不难,但一下子就想到日本放弃上海,这就有点惊人了。

总理道:“我们也是这么判断的。”

邓公道:“今后华北的抗战形势必将异常残酷。”

韩立洪点了点头,他心头不舒服到了极点。

蒋介石是一个没有底线的政客,国民党是一个没有底线的政党,不值得存在,但是,形势发展到今天,如果他的计划能够实现,那蒋介石和国民党还非得存在下去不可。

若此,他就不得不压下心头的万般憎恶,必须得在国共之间斡旋,建立一个全新的却也是极端麻烦的国家。

一想到这个新国家,韩立洪的脑袋就先大了十八圈。

正文 二八一章 山东人民喜洋洋

二八一章 山东人民喜洋洋

镇住蒋介石和国民党,让他们不敢打内战,建立一个新国家,这虽然也不容易,但还是可以做到的,可问题是在这个新国家建立之后。

在这个新国家里,两大派的意识形态和利益都尖锐对立,而最要命的是蒋介石和国民党做事没有底线,为了一己之私,他们可以出卖一切。

对这一点,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韩立洪认识的更清楚。

买办阶层是蒋介石和国民党最主要的统治基础之一,而买办阶层基本是洋奴的同义词。

如果说百分之百的买办都是洋奴,那显然不客观,但百分之九十,却又绝对是少说了。

对买办阶层而言,阶级对立在他们心中的分量要远远超过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甚至是两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没有可比性。

如果没有西洋大人,只有东洋大人,那蒋介石可能连“抗日”这两个字都不愿,或者是不敢说。

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势下,虽然新国家建立了,但实际上依旧是分裂的,不会有统一的外交和国防,也很难建立整体的经济政策,双方在很多问题上的主张一定是南辕北辙。

中华民族是有大气运的,如果上一世没有内战,国家不能统一,那中国就没有任何希望。

如果是那样,分裂的中国会比南北朝鲜凄惨一万倍。

苏联会赖在东北不撤军,美国也必然会趁机在中国建立军事基地,到时这两个鬼畜不管自己怎么闹腾,但有一点,它们一定会配合默契,那就是不会给中国一丝一毫强大的机会。

所以,对韩立洪而言,不消灭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前提是中国能够在大方向上掌握自己的命运,其标志就是苏联不能进兵东北,而这也就是说要在苏联打败德国之前,把日本赶出东北。

这样一来,虽然美国通过操纵那些洋奴,对中国依然会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会在可控的范围内。

而且,随着国力一步步增强,买办的力量自然就会逐渐弱化。

这必将是一个漫长的极其折磨人的过程,但是,如果形势能够按照他的预想发展,这么做就是必然的,因为这符合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

韩立洪对那些跪着舔洋人菊花,但站起来,转过身,就对国人极端蔑视的二鬼子恨之入骨,可今后,他必须要忍,再不能痛痛快快地想打就打,想杀就杀了。

痛苦了好一会儿,韩立洪道:“先生、邓主任,日本人之所以这么做,决定性的因素应该是我从英国人勒索来的那批东西。”

总理点了点头,道:“这个我们也想到了。”

韩立洪道:“蒋介石既然跟日本人达成了默契,那么,今后还会在物资上继续跟日本人做交易。”

这也是必然的,总理跟邓公都点了点头。

韩立洪继续道:“先生,我想把韩复榘的部队拿过来,由你们进行整编。”

总理楞了一下,问道:“你怎么能把韩复榘的部队拿过来?”

韩立洪道:“买。”

总理吃惊地道:“买?”

点了点头,韩立洪道:“韩复榘已经无路可走,我出点钱,他会同意的。”

韩复榘手下有十来万军队,虽然战斗力不行,但这分在谁手里,总理道:“要是这样,那自然再好不过。”

――――

下午…,韩复榘的专机在王家坨机场落地。

日本人要是来了,如果不想投降日本人,韩复榘现在是没地儿躲,没地儿藏,只有黑神军这一个依靠了,所以,电报一到,他立刻起行。

韩复榘心中忐忑,这阵子他一直想着怎么挤进山西去,但是,他跟阎锡山不对付,而黑神军又只答应保他一家老小。

坐下之后,韩立洪把蒋介石弃守徐州,给日本人让路的事情说了。

韩复榘一听,立刻就傻了,他心里原本一直就指望着能把日本人挡在徐州。虽然明知可能性不大,但好歹也总是有个念想啊。

现在,所有的希望全部破灭。

没有废话,韩立洪直接开价,他道:“韩主席,你把部队交给我们,我们支付给你五百万元。”

韩复榘咧嘴了。

韩立洪既然开出价来,那他想带着部队进山西弄块地,也就彻底甭指望了。

在王家坨呆了不到一个小时,韩复榘就又登上专机,回济南了。

韩立洪给他七天时间,过了七天,每拖延一天,价钱就降五十万。

实际上,用不着七天,韩复榘只要把蒋介石弃守徐州这事儿落实了,除了接受韩立洪的开价,他别无选择。

――――

韩复榘走了,总理和邓公都很是兴奋,这可不只是十几万部队的事儿,而是事关整个山东

韩立洪道:“先生,必须立刻进行土改。”

想了想,总理道:“虽然蒋介石包藏祸心,但毕竟名义上还是国共合作。”

韩立洪道:“那这样,事情你们去做,我发一道黑神令。”

总理点了点头,笑道:“在华北,你们黑神军可比我们共产党的信誉好多了。”

这时,邓公道:“这次的打击面不要太大。”

韩立洪笑道:“这事儿我只管出嘴,说什么你们定。”

天刚一擦黑,宋哲元到了。

第二天,总理、韩立洪和宋哲元到了太原。

把事情一说,阎锡山的脸色立刻就白了。

山西是阎锡山的命根子,天大地大,没有他的山西大,所以,尽管对共产党很不感冒,但这个时候也不顾得了。

一旦蒋介石弃守徐州,给日本人让路,那对山西威胁最大的就是中央军了。这要是守大同至内蒙一线的中央军放水,呀呀呀,那可就要人命了。

蒋光头,天杀的蒋光头,这手借刀杀人外带坐山观虎斗玩的真是太绝了。

好你个蒋光头,你不仁,我不义

阎锡山同意,一旦蒋介石弃守徐州的事情确定,那就按照韩立洪的意见办,必须对中央军严加提防。

晚上,卫立煌到了太原。

卫立煌不知道什么事儿,听阎锡山当面锣对面鼓地把事情讲开了,卫立煌的心立刻就沉了下去。

从国内政治的角度,蒋介石这么做无可厚非,但是……卫立煌清楚,以蒋介石的心性,不要说与日本人达成了交易,就是没有交易,仅仅为了借日本人之手消灭共产党和黑神军,蒋介石就完全做得出来让中央军放水的事儿。

他自然不会这么做,但是,如果蒋介石要这么做,他根本没有办法阻止。

――――

大会议厅里,韩复榘手下,旅长以及旅长以上的军官一个不少,全都在座。

人人心头都惴惴不安,他们和韩复榘一样,都成了没娘的孩子,不知道将来的出路在哪儿。

韩复榘走上了讲台。

“老蒋他**不是个东西,把我们都给卖了……”韩复榘一张嘴,就先把蒋委员长大骂了一一个多小时,然后把老蒋弃守徐州,给日本人让道的事儿说了。

“主席,这是真的吗?”一个跟韩复榘走的很近的师长问道。

“麻痹的,老子也希望是假的……”韩复榘越说越来气,他又开始大骂老蒋。

秦桧还有仨俩死党呢,又何况是财大气粗的韩复榘,所以他没费劲就把消息落实了。朋友告诉他,这事儿改不了了,现在就是老蒋改变主意,想死守徐州都不大可能了。

原来老蒋也知道就这么放弃徐州,给日本人让道太不地道了,所以就想让李宗仁挂帅,统领什么川军、滇军、粤军、桂军这些个杂牌跟日本人干。

这既能消灭这些杂牌,又能让他跟日本人达成的协议不被人怀疑,如此一来,他之后收复上海,声望必定会再攀高峰。

但,没曾想,不知怎么整地,消息走漏了,于是,可想而知,这些个杂牌全都不干了。

所以,蒋介石就是改变主意,想重新决定死守徐州,时间上也不赶趟了。

之前,组织徐州会战,只要把就近的中央军调到徐州就足够了,其他人不会有别的想法,但现在,中央军少于五十万,那些杂牌没一个会买他老蒋的帐。

得了准信儿,韩复榘的决心就好下了,因为实在是没别的选择。

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的风光了,韩复榘大讲特讲,苦难史、光荣史,换着班轮着番地讲,把底下听讲的这些位弄的是头昏脑胀。

最后,韩复榘宣布,军队被黑神军收编了,他们全部下课。

所有人都傻了。

麻痹的,不带这么玩的

反应过来后,大家伙都哭了。

――――

方振武和吉鸿昌正在喝酒。

方振武心情不好,所以就来找吉鸿昌喝闷酒。

帮助共产党,方振武没多大意见,抗日嘛,但帮助共产党,他们也不能不发展吧?

整个把山东十几万军队都送给共产党,方振武想不通。

和方振武不同,吉鸿昌没有丝毫个人的野心,而且吉鸿昌心向共产党,所以,对韩立洪这么帮助共产党,吉鸿昌没有一丝一毫的意见。

给方振武的酒杯满上,吉鸿昌问道:“叔平兄,你就没问问大当家这是为什么?”

方振武摇了摇头。

吉鸿昌道:“我问过。”

方振武一愣,道:“他说是为什么?”

吉鸿昌道:“大当家说,他的能力有限,如果超过限度,就会出现问题。”

沉默良久,轻轻叹了口气,方振武道:“我看不是他没这个能力,而是根本就不想。”

严肃起来,吉鸿昌正色道:“叔平兄,这才是大当家最了不起的地方。”

方振武默然。

过了会儿,吉鸿昌又道:“叔平兄,打小鬼子怎么的也得打个十年八年,等打完了小鬼子,我们差不多也该告老还乡了。”

是啊,应该知足了,能这么痛痛快快地打小鬼子,这辈子还求什么?端起酒杯,一仰脖,方振武把酒喝下。

――――

十多万军队,就这么归共产党了

消息确实之后,蒋委员长觉得心口疼。

一开始,得知韩复榘的军队被黑神军收编之后,感觉就不好之极,现在消息确实了,果然是这样,果然是挂羊头卖狗肉,共产党打着黑神军的名头收编韩复榘的军队,搞土改。

这会儿,韩复榘以前对他的那些侮辱都算不了什么了,这个才真的扎心。

而且,这事儿窝囊啊,他还不敢指责共产党什么,因为他要是敢说三道四,黑神军就可能把他和日本之间的猫腻给抖出来。

这事儿,现在抖出来和他夺回上海之后再抖出来,压力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黑神军和共产党之所以没抖出来,可能是因为怕政局动荡,从而给日本人机会;或许是共产党和黑神军正等着他,一旦他不知好歹,敢说三道四,那时把事情抖出来,他就会更难堪。

总之,他一句话不敢说。

麻痹的,日本人怎么还不进兵?

蒋委员长正心口疼呢,军政部长何应钦走了进来,禀告道:“委座,黑神军逼近徐州。”

“什么?”蒋介石吃了一惊,问道:“他们到徐州来干什么?”

何应钦道:“他们来拆铁路。”

“拆铁路?”

何应钦点了点头。

心口更疼了,这是赤luo裸的威胁,半晌,蒋介石轻轻摆了摆手,道:“让他们拆吧。”

――――

蒋委员长急,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更急,尤其是得知黑神军开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