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四十年、无数人胼手胝足、默默奋斗、不断累积的成果。

――――

十月三十一日,蒋介石这个百岁生日过的并不愉快,不愉快的原因是儿子蒋经国的身体不好,病的很重。

看样子,得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此外,蒋介石还有一个不愉快的原因那就是蒋家淡出权力舞台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

华东各省日渐脱离控制,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对北方的依赖日深,另一个是各省独立出去的力量日渐壮大。

军队是掌控各省的根本,但是,在大形势的影响下,军队已经日渐没落,而且没落的速度日甚一日。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更重要,那就是人的因素,孙子辈的影响力已经远远不足以掌控各省豪强。

实际上,老人日渐凋零,新人和蒋家的感情跟老人没法比,所以,即便是蒋介石和蒋经国的影响力也已经大不如前。

客厅里,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相对而坐,默默无言。

蒋经国在劝父亲认清形势。

现在,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日甚一日,其中尤其是对能源的依赖。

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只有北方才能真正保证南方的需求,这绝对是今后形势变化的根本。

其次,南方的大财团和北方的纠葛也是一天比一天更深。

不比以前,现在的南方对大财团来说已经太小了,但要想走出去,只有跟着北方hún,才能既体面,又有实惠。

不跟着北方,在美国人的屁股后跑,那就只能当个小跟班,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美国人坑一把。

类似的教训太多了。

北方实质统一中国已经不可阻挡,所以,趁着现在他们还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与北方达成交易,对子孙后代是极有好处的。

尤其是,在北方的帮助下,蒋家的第三代依旧可以掌控上海。

这方面,阎锡山是最好的榜样。

黑神军遵守承诺,而阎锡山也极其明白事理,知道在自己之后,他的子孙不可能继续掌控山西,所以就在退下来之前,完成了山西和北方的融合。

阎锡山死后,子孙虽然不复以前的权势,但依旧是hún的风生水起,而这无疑是黑神军在背后支持的结果。

蒋经国劝蒋介石的,现在不学会放弃,将来就可能落得个一场空。

道理蒋介石都明白,但难的是认输。

留给他们做决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一是他们都朝不保夕,随时可能撒手而去,二是国际间的形势。

因为需要中国在阿富汗的配合,如果他们有什么动作,美国是不敢过分的,但苏联在阿富汗已经只是在苦撑而已,而一旦苏联撤离阿富汗,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就会大变。

许久,蒋介石叹了口气,道:“去做吧。”

――――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北京。

中央政府与南方除了台岛之外的各自治省达成了一项协议,军权统一归中央政府掌管,而南方各省不仅不必承担军费,另外还有其他的好处。

这个时候,除了蒋家掌控的军队还有一定的战斗力,其他各自治省的军队已经算不上军队了,所以,对各自治省而言,这既是顺水推舟又有好处可拿的美事儿,自然不会反对。

军权统一,其意义自然不言而喻,重大之极。

这事儿,美国人自然跳脚,但也没有办法阻挡。

这一是因为苏联,但更主要的还是一旦南方决定这么做了,美国并不敢真的把威胁付诸实施,因为一旦美国惩罚南方各省,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加速把南方推给北方。

美国已经在南方布下了许多棋子,在这些棋子还没有起作用之前,是绝不舍得放弃的。

何况,华尔街的大亨们在华的利益也极为庞大。

――――

升官发财,原本天经地义,千百年来,哪朝哪代不是这么过来的,但现在可好,黄历改了。

过去,升官很难,但发个小财还是满容易的,可现在,升官固然很难,发财更是难上加难。

在齐云宝看来,这就是牝(鸡)司晨,有违天道。

但是,问题是他的看法无足轻重,根本改变不了什么,至多是能改变齐云宝自己罢了。

齐云宝最羡慕的国家是美国,人家美国那才叫人呆的地儿。

在人家美国,升官发财那才叫天经地义,不像落后的中国,即便升官能发财,那个大名也叫贪赃枉法。

在美国,那就不一样了,干的都是一样的事儿,人家美国那叫合理合法,根本就没有贪赃枉法这一说。

美国好啊,可惜,他不是美国人,在美国当不了官。

在这儿,发财太难了,人人的眼睛都跟盯贼似的,要是发现点什么,一个最基层的小办事员都敢实名举报他。

这可真叫正气满乾坤。

实际上,这充满乾坤的正气是给逼出来的。

当公务员,这是最光彩的职业,不仅有面儿,待遇也是丰厚之极,当上公务员,就是一步迈入小康之家。

所以,人人都当命根子一样维护这份职业。

公务员打饭碗,有一个途径是遭受无妄之灾,比如县长贪污,你知道了不举报,一旦查实,就是不涉及犯罪,至少也是开路地干活。

曾经山东有一个县,县长贪污,县政府里人人都知道,最后,判刑的判刑,没判刑的也都一锅端,全给开了。

这是什么世道?但无可奈何。

齐云宝不甘心,他是那种有坚定信念的人,升官发财就是他最坚定的信念。

齐云宝还是那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人,所以,他千方百计给自己创造发财的机会。

帮助张铁成等人拿下齐家沟煤矿就是齐云宝给自己创造的机会,而且没有任何风险。

来竞争煤矿的,资格都是不成问题的,没有资格的就是给你,你也不敢要,所以,在这方面动点手脚,既没有后遗症,别人也发现不了什么。

不过,当省公安厅来人,追查失踪的柬埔寨人的时候,齐云宝冒汗了。

煤矿的人工成本是很高的,所以,为了提高利润,张铁成等人偷偷雇佣了一些柬埔寨人。

这事儿齐云宝是知道的。

本来,sī自雇人就是违法的,而且现在还涉及到了失踪……如果失踪,那就极可能是煤矿出事了。

这回可真要命了

原来,柬埔寨人来北方做黑工,自然也要写家信、把挣到的钱寄回家的,为了不被发现,黑工的信和寄回家的钱都由矿主带到南方去邮寄。

那些黑工长时间没有信和钱寄回来,家人最后忍不住了,就来北方找人,但他们不知道家人工作的地方,于是就报了警。

警方根据那些黑工的家信,很快就查到了源头。

事情很快就查清了,按照法律,张铁成等人隐瞒不报,等同杀人。

等同杀了二十七个人,所以,凡是知道内情的都被处以极刑,张铁成等人的财产也被全部没收。

这自然是极有教育意义的大事儿,但这件事儿最大的意义不在这儿,而在于那些柬埔寨黑工的家属身上。

黑工的待遇等同于中国工人,每名黑工的家属全都获赔一千万龙凤币。

不仅如此,中央政府派人到柬埔寨,当面向黑工家属表示歉意。

这件事轰动了柬埔寨,轰动了整个东南亚。

同样,也轰动了整个南方。

中央政府待柬埔寨人都这样,那待他们还会差了吗?

正文 三六〇章 欢乐的猴子和奇怪的苏联

三六〇章欢乐的猴子和奇怪的苏联

帝国坟墓,阿富汗再次以响当当的的事实维护了自己的荣誉。

事情是两面的,有正就有反,阿富汗维护了自己帝国坟墓的荣誉,也就意味着苏联彻底悲剧了。

苏联国土第一,但如此庞大的国土,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暖水港口。寻找暖水港口,从沙俄时代起,就一直是俄罗斯人心底最最迫切的渴望。

实施南下战略,既可以在印度洋得到暖水港和出海口,又可以切断远东和欧洲的联系,而控制阿富汗是实现南下战略最关键的一步。

阿富汗还处在英国控制下的时候,俄罗斯就和英国为了阿富汗大打出手,争的是不亦乐乎。

一九一九年,阿富汗独立之后,苏联便不断地干涉阿富汗的内政,不断地发动政变扶持自己的代理人,但阿富汗实在太乱,总有人捣乱,使得苏联始终不能实现掌控阿富汗的意图。

这使得苏联认识到,要想真正控制阿富汗,就必须自己亲自出兵。

苏联一方面准备入侵阿富汗,一方面等机会,伊朗人质危机爆发,苏联认为机会到了,于是入侵了阿富汗。

苏军是强大的,仅仅一个星期,就大致占领了阿富汗全境,基本完成对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领,并控制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的边境要地。

但是,强大的苏军没有意识到,麻烦才刚刚开始。

总之,一句话,苏联开始淌血,伤口虽然不大,但总也愈合不了,而且永远也没有治愈的希望。

认识到了这一点之后,尤其是一九八五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成为苏共总书记之后,苏联就开始想要从阿富汗抽身了。

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七日,最后一名苏军士兵撤离了阿富汗,阿富汗战争至此彻底结束。

十年阿富汗战争,让原本无比强壮的北极熊大失血,也让死对头美国第一次看到了战胜北极熊的机会。

在美国的战略中,要想战胜北极熊,就得从苏联的弱处着手,而苏联最弱的地方就是经济。

所以,里根政府一方面推出了瞒天过海的星球大战计划,一方面拼命压低油价,企图通过经济手段拖垮苏联。

这个时候,自然又是中国的好机会。

军权统一的协定签署之后,相继成立了一系列的南北合资企业,中华石油公司和中华油气公司就是其中的两家。

这两家公司基本垄断了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市场。

公司的股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公家的,一部分是sī人的。

公家的股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中央政府的,一部分是各自治省政府的。

sī人的股份那就包罗万象了,南北方的大家族几乎都包括在内。

其他的合资公司,比如铁路公司、水库建设公司等等,基本都是这个类型。

北方以其业绩彻底折服了南方,所以,当北方建议大规模储油的时候,尽管成本巨大,但没有人反对。

――――

一九八九年,十月十三日,纽约,华尔街。

这一刻,在股票交易大厅里,经纪人像往常一样,头戴耳机,眼睛盯着显示屏。

这一切似乎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然而,在下午三点,股票价格骤然开始狂泻,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创下了暴跌一百九十点的记录。

太恐怖了,这让人想到了一九八七年的“黑sè星期一”,人人都脸sè如土。

四点一过,华尔街沸腾了,人们潮水般地涌向马路,手持话筒的记者采访一个个过路的行人。

原来,日本索尼公司刚刚宣布以历史最高的价格买下了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交易额为三十四亿美元。

一时间,美国上下沸沸扬扬。

电影业是美国人民最感到自豪的美国象征,日本再一次刺jī了美国人民的感情。

两天后,十月十五日出版的《新闻周刊》又把美国人民的感情推到了极致。

《新闻周刊》刺jī美国人民的是它的封面。

这期杂志的封面是这样的:把日本的和服穿在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标志——自由女神像上。

这个打扮给美国人民的感觉极端不好,它让人联想到了日本的艺伎——日本人把美国当成了供他们亵玩yín乐的妓女了。

这太刺jī美国人民的感情了

还有,封面下面的标题更加的耸人听闻:日本入侵好莱坞。

这,又引发了美国人民的联想——日本偷袭珍珠港。

所以,美国人民很自然地就认为,这是日本第二次入侵美国。

这,只是日本“买下”美国的一个小片段。

广场协议之后,一开始,日元升值确实打击了日本的出口,但到了八六年的年底,美元汇率稳定之后,日本经济又开始持续上升。

日本真正开始了财大气粗的阶段。

有钱就牛,这句话,在日本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日本开始疯狂地大举“购买”美国。

这段日子,美国人民极其痛苦,而日本人民则快乐极了。二次大战,是美国打败了日本,战后又把日本变成了美国的狗。现在,日本以另一种方式报复美国,日本人民自然爽透了。

对于日本“购买”美国,美国人民群情汹涌,但美国政府向世人显示了美国的气度,美国绝对遵守游戏规则,遵守金钱的游戏规则。

时间长了,日本人忘记了狗的身份,愈发地嚣张了。

一九八九年十月三十日,日本三菱公司以八点六亿美元的现金买下了洛克菲勒中心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从八六年到八九年,仅仅三年时间,日本人购买美国的企业、银行、交易所、电影公司到大笔的房地产,就用去了数百亿美元,美国百分之十的不动产归入了日本人的囊中。

在这些疯狂的收购中,日本人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多年来,只能对美国唯唯诺诺的日本似乎看到了自己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这种新奇的体验非常之好,日本人一时风光无限,石原慎太郎的《日本可以说不》就是日本这种精神的写照。

而这,还不是日本人得意的巅峰之作。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日本一位外交官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一个建议,以解决日美之间巨额的债务问题。

日本外交官的建议是:把加利福利亚卖给日本怎么样?加州离日本最近,亚裔居民最多,与日本贸易和投资往来也最多。日本六大银行在加州都有分支机构,日本在加州的银行已得到加州两千亿美元银行存款的百分之十三,排名第五到第十的加州银行都归属日本所有。

所以,加州已成为日本人的天下,日本人何不把加州买下来呢?

但是,在得意的时候,日本人不知道,华尔街和白宫里的那些大人物不知比日本人更要得意多少倍。

看着一群猴子得意非凡地戏耍,而且看戏的同时,还有猴子贡献的天文数字的金钱入袋,大人物们想不得意,那是太难了。

这次,是当婊子又立牌坊的完美表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