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中国的态度明确了,它们也就放心了。

对这些弱国小国而言,美国开了一个恶的不能再恶的恶例,而中国开的这个例,在道义上,将对美国和北约产生极大的约束力。

这次会议,心情最忐忑就是东盟的这些国家,所以,现在,心情最放松的也是这些国家。

对讨论计划书谁都没有兴趣,但来北京,各个国家要忙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它们既可以同中国谈双边的事情,也可以谈多边的事情。

这其中,最活跃的要算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了。

查韦斯刚刚当选委内瑞拉总统不久,他是一位平民总统,具有强烈的反帝情怀,最最反感的就是美国和西方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委内瑞拉是产油大国,但石油的定价权不在产油国手里,查韦斯日思夜想的就是把石油定价权从美国手里抢回来。

本来,在石油价格上,产油国的利益应该是一致的,但由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是世界石油的主要消费市场,而产油国又不齐心,就让美国通过分而治之的办法,令产油国之间互相牵制,而导致不能有一个共同的行动方案。

通常在以sè列人和阿拉伯人开战时,才可能看到阿拉伯人自己的一致限产行动,但非阿拉伯国家又不会跟进,但是,因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需求紧缩,导致了世界所有的产油国不得不在今年三月共同减产以稳定油价。

而这,就给了雄心勃勃的查韦斯机会。

查韦斯和其他产油国不同,他把和西方大石油公司的利益斗争,从一个在商言商的角度,提升到了一个反西方殖民主义和经济掠夺主义的高度,从而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但是,查韦斯要想成功,光是整合了产油国还不行,还需要消费市场的认可,而要打开消费市场的缺口,唯一的关键就是中国。

中国不仅是巨大的市场,足以替代西方,而且中国和许多产油国的关系极其密切,可以说,如果中国不同意,查韦斯的计划就很难推行下去。

这一次,查韦斯来中国是下了狠心的,为了能取得中国的支持,他不惜下血本,但是,当他和中国国务院总理吴成明谈及这个问题时,查韦斯万万没有想到,中国政府竟然无条件地大力支持,而且还婉拒了查韦斯给的“不当利益”。

当时,听到吴成明认为油价应该在三十到五十美元的区间bō动,查韦斯难以置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知道,现在的油价是二十美元,按照吴成明说的,那也就意味着要整整提高一倍

吴成明说,中国最反对的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只要有能尽力的地方,中国一定尽力。

查韦斯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信,因为他非常清楚也深信不疑,那就是中国人的信用,中国人要么不说,既然说了,就一定会说到做到。

查韦斯不相信世间真有天使,但面对中国人,却又无法不相信。

实际上,中国只要置身事外,就会获得巨大的利益。在压低油价这件事上,中国跟西方的利益应该是一致的。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做,查韦斯唯一能想到的理由就是中国希望能打破西方国家对油价的垄断。

但是,仅仅这样的理由是不够的,至少在任何正常人看来都是绝对不够的。

中国每年进口的石油至少是上亿吨,也就是七亿桶,而油价升一倍,也就意味着中国要多付出一百四十亿美元。

正常人,谁会这么干?所以,查韦斯不得不相信,中国人真的是天使。

――――

大会开了三天。

这三天,每个人都没白来,至少是见识了北京绝美的景sè和天下第一的奢华。

闭幕会,国务院总理吴成明做了总结xìng发言。

在最后的发言中,吴成明的讲话着重有两点。

第一个重点,吴成明又把想要独自处理刚果内战的原因解释了一遍。

介入刚果内战,中国一手全包,这一点,没什么说的,关键的是随后刚果的建设问题,中国也是一手全包。

实际上,这两点都没有什么好说的,这次来与会的国家,除了俄罗斯对介入刚果内战有点兴趣之外,其他的国家即便想,也根本没这个能力,而俄罗斯也是,可以想,但没有力量。

吴成明着重解释,是未雨绸缪,是为了应对日后西方必定会泼的脏水。

第二个重点,吴成明再一次强调中国政府对国家利益的根本取向,那就是反对任何形式对弱国小国的掠夺,而要防止掠夺,就要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而要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关键的关键就是反对霸权,抑制霸权。

大会结束后一个小时,吴成明召开了中外记者会。

记者会一开始,吴成明温文尔雅,就是再锋利的刀也都裹上了一层微笑之后才扔出去。

这些裹着微笑扔出去的刀,最锋利的一把是“新殖民主义”。

“新殖民主义”是新词,簇新簇新的新词,以前从没有人用过,吴成明提出“新殖民主义”的概念,是指某些国家的某些人今后可能用这个来给中国泼脏水。

吴成明指出,目前,非洲的资源,百分之八十被西方国家获得,而中国只占不到百分之二十的份额。

至于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西方国家一直高举道义大旗,可结果却是非洲国家的资源输出越多就越贫困。

但是,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就不同了。

一句话,中国在非洲是踏踏实实为非洲人民做实事,比如建铁路、建医院、建学校、修水坝……

最后,吴成明严肃起来,不带一丝笑容,把一柄冷气森森的大刀扔到了半空。

吴成明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上的某些国家发出了严厉的警告:中国人死一个,那使坏的就准备死一百个,中国遭受一块钱的损失,那使坏的就得准备承受一万块钱的损失。

这一下,某些国家的大人物,脸都是绿了又绿。

正文 三七七章 杀人和建设两手抓

起言立行,剑及履及。

刚果内战的国际会议闭幕没几天,一九九九年十月三日,广州港,彩旗飘飘,汽笛长鸣,一支大型混合舰队和一支更大型的商业船队,徐徐离港而去。

港口四周,人山人海;电视机前,更是聚集了无数双的眼睛。

一直以来,在军力上,国家一直很低调,不管是军事演习,还是真正的军事行动,那都是鬼子进村,打枪地不要,都不怎么公开,但这一次,却是能怎么高调,就怎么高调。

介入刚果内战,国内的意见,反对者有之,赞成者有之。

除了那些别有用心的杂碎,比如公共知识分子之类的,不论是反对的,还是赞成的,人人都为之感到担心。

可以说,这是中国介入国际事务的处子秀。

万众期待。

今天,这一刻,所有的中国人,华夏儿女,无不热血沸腾。

一支军队,什么叫铜浇铁铸,今天,仅仅是中国这些普通士兵的脸庞和眼神就完美无缺地诠释了其中的答案。

他们,是共和国的忠诚卫士

安稳和踏实,这是这一刻每一个中国人心底最直观的感受。

――――

中国,尽管经济还落后它们很远,但在军事上,很强,至少它们不敢去挑衅,更别说像共和国建政之前去抢(肉)吃了。

这是美国和欧盟那些大人物心底最基本的判断。

今天,看着中国军队离港的不只是中国人,还有世界各国的大人物,这其中当然不会少了美国和欧洲的大人物。

非洲是欧洲的传统势力范围,现在,非洲大陆全都独立自主了,但实际上,非洲的不少国家仍旧在很大程度上是欧洲的殖民地。

二战之后,由于美国的需要跟与苏联的竞争等因素,列强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很顺利,但却很不彻底,列强在很多殖民地不仅完整地保留了经济利益,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力量。

这其中,情况最严重的就是非洲。

非洲的民族独立之所以这么不彻底,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非洲没有一个足够分量的大国。

像亚洲,因为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欧洲的影响力基本被清除了;再比如美洲,因为美国的存在,欧洲的影响力也被削弱到了一个极低的水平。

只有非洲,欧洲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欧洲在非洲不仅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有地缘政治上的需要,更是欧洲仅存的过去辉煌的象征。

所以,这次,中国高调介入刚果内战,一下子就捅到了欧洲人的心脏,那叫一个痛彻心扉。

欧洲气急败坏,恨不得把中国人给撕碎了,但是,欧洲对中国基本没辙。

欧洲对中国的政策基本是紧随美国的,当中国南北分裂的时候,对北方就不用说了,就是对南方,也是有诸多限制的,所以,南方的发展才会大大落后于日本,甚至不如南韩,就是这个原因。

虽然由于历史原因,北方跟英国和法国有一定的贸易往来,但在数量上,对双方都没有任何根本(性)的影响。

而且,中国南北统一之后,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的戒心大增,双方的贸易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减少。

所以,在经济上,欧洲对中国几乎没有制约的能力。

至于军事,欧洲就是一废材,根本不堪一击。说句不好听的,和中国这样的大国开战,不出三天一准就没弹药了。

在军事上,欧洲让美国用软硬两手给阉割了,其中的典型就是德国。

在这方面,美国确实厉害。

对日本,美国把日本在政治上阉割了,但在军事上大为放手,这与对德国的手法正好相反。

见微知著,这就是欧洲的现实。

经济上、军事上无能为力,政治上也就不用说了,所以,欧洲就是再气急败坏,也是白气急,白败坏,屁用没有。

欧洲的现实就是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军事上的侏儒。欧洲要在全球发挥影响力,就必须和某个大国合作。

这样的大国只有三个,也就是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目前,在这件事上,欧洲可以依靠的只有美国。

实际上,中国一提出举办有关刚果内战的国际会议,欧洲就急了,大人物们就开始不断捻地往华盛顿跑。

不过,美国人太狡猾了,典型的出工不出力。

这次,中国固然是让美国极度不爽,但对美国也并非全是坏事,对美国的好事儿就是深化了中国和欧洲的矛盾。

美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强国,但美洲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从来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始终都是欧亚大陆。

美国和欧亚大陆的关系就是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关系的放大版,欧洲大陆强大,英国就必然衰落,同理,欧亚大陆强大,美国就必然衰落。

这是典型的零和游戏,也是欧洲一把欧元推出来,美国就不惜撕破脸、赤膊上阵轰炸南联盟的原因。

美国在全世界到处(插)手,四处埋钉子,固然是为了现实利益,但最根本的还是为了这种地缘政治上的生死攸关的战略利益。

这次,美国出工不出力,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怕了中国。

中国人睚眦必报,毫无顾忌,什么普世价值,对中国一点约束力都没有,而美国的战线太长,软肋太多,中国想要报复,那是防不胜防,所以,不能不怕,也不敢不怕。

看到中国雄壮的军威,欧洲人更是处在了水深火热的煎熬之中。

这会儿的欧洲,就像是大清刚刚覆亡时的遗老遗少,虽然风光不再,但还活在祖上的风光中难以自拔。

这一刻,对欧洲而言就是炼狱,经历着痛苦的转变。

――――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十一月十一日,混合舰队抵达刚果金的首都金沙萨。

在非洲,国名叫“刚果”的国家有两个,为了区分它们,就在“刚果”后面加上它们各自首都名字的第一个字。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首都是金沙萨,所以,刚果民主共和国就简称为刚果金。

这次行动,预计进驻刚果的军队总数为一万八千人,这一批来了八千人,全部进驻金沙萨。

对中国人的到来,金沙萨从上到下都是热烈欢迎的,这固然是人人都想结束战乱,还有中国人给他们画的大饼太圆太香了。

刚果金的资源极其丰富,原本的经济状况还算可以,但战乱一起,就什么都没了。

一直以来,刚果金由于资源丰富,采矿业占据了全国经济的绝对主导地位,其他的如加工工业和农业都极度落后。

在加工工业方面,刚果金和非洲其他资源丰富的国家一样,西方以种种理由限制它们加工业的发展,而这一次,中国人在计划书里,允诺帮助它们发展加工工业。

还有,刚果金空有广阔肥沃的土地,却连粮食都不能自给,而中国人同样许诺,大力发展农业,五年内实现粮食自给。

不说别的,就这两点,刚果金绝大多数国民都极度渴望中国人的到来。

现在,中国人终于来了。

相较于普通民众,刚果金总统洛朗&;#822;德西雷&;#822;卡比拉对中国人的到来更是欢欣鼓舞。

卡比拉不是普通的军阀,他是真正的久经考验的老**。

一九三八年,卡比拉出生于沙巴省,巴卢巴族人,曾先后在卢本巴希、金沙萨学习,并曾在法国南锡大学学习经济。

一九六零年,在刚果金摆脱比利时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前夕回国。

作为一名爱国的热血青年,卡比拉积极投身卢蒙巴领导的反比爱国运动,曾受卢蒙巴民族运动党派遣,前往苏联。

一九六四年一月,卢蒙巴被比利时扶植的冲伯集团杀害后,刚果金爆发了爱国武装斗争,卡比拉于四月到东部基伍省发动群众,并任全国解放委员会东部委员会副主席。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涉,加上武装组织主要领导人实行错误的政治、组织和军事路线,从一九六五年下半年起,各地武装斗争先后失败,卡比拉被迫率东线残部数百人撤至刚果金同坦桑尼亚和布隆迪交界的山区,坚持游击战争。

在总结这段武装斗争经验时,卡比拉认为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党,为此他于一九六七年在基伍省东端的菲济地区成立了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刚果人民**党”,并在基伍和沙巴省建立了解放区。

此后,卡比拉一直领导反对蒙博托的斗争,直到一九九七年五月七日攻入首府金沙萨,并于五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