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贺才道:“冯将军,不敢当。”顿了顿,他又道:“我是陪着唐先生来的,唐先生有话要对您讲。”

愣了一下,冯玉祥看着唐旭,道:“唐先生,我听你的名字耳熟,但想不起来了。”

唐旭笑道:“冯将军,我可是名人,您不该想不起来。”

盯着唐旭,忽然,冯玉祥一拍脑门,大声道:“对了,你是大骂我那个把兄弟卖国贼的唐旭。”

唐旭笑着点了点头。

黑神军太有名了,冯玉祥也很好奇,他曾问过吉鸿昌,但吉鸿昌对黑神军和共产党之间怎么回事儿,根本一无所知。

冯玉祥大笑,道:“唐先生,你们知道不,你们可把三十七军那帮兔崽子给坑苦了。”

唐旭也笑了。

勒索韩复榘五百万,韩复榘不敢不赎票,可这家伙真是个混蛋,让这五百万由三十七军的家属出。

这事儿在山东闹的是鸡飞狗跳。

冯玉祥高兴了,他大声命令摆酒。

酒桌上,三巡过后,冯玉祥这才问道:“唐先生,你们黑神军是不是共产党?”

唐旭道:“冯将军,我们和共产党的关系跟您和共产党的关系类似。”

点了点头,冯玉祥又问道:“唐先生,你们来找我有什么指教?”

脸色严肃起来,唐旭道:“冯将军,我受大当家的指派,是为同盟军的前途而来。”

沉吟片刻,冯玉祥问道:“唐先生,敢问你们大当家的到底是谁?”

唐旭道:“冯将军,请原谅,这个现在还不方便说,就是李先生也不知道。”

点了点头,冯玉祥道:“唐先生,请赐教。”

唐旭赶紧道:“冯将军,不敢。”顿了顿,他接着道:“冯将军、诸位将军,我们大当家的认为,现在中国之形势就是一个大脓疮。这个大脓疮已到烂透了的时候,现在拖得越晚烂透,对国家民族就越不利。”

冯玉祥放下筷子,问道:“唐先生,我不明白,你们大当家的这话是什么意思?”

唐旭道:“冯将军,我们大当家的意思就是在中国,必须尽快崛起一股力量,一股足以制衡蒋介石的力量,而这股力量非共产党莫属。”

唐旭这话一出,包括李贺才,众人都是一愣。

冯玉祥问道:“唐先生,怎么才能让共产党快速崛起呢?”

唐旭道:“冯将军,共产党要想迅速崛起,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日本全面进攻中国。”

唐旭说的确实有理,但这就如棺材铺盼死人,冯玉祥皱起了眉头。不过,吉鸿昌和李贺才都面露喜色,尤其是李贺才,更是兴奋之极。

唐旭道:“冯将军,您认为日本人早一天发动全面战争好,还是晚一天,甚至是不发动的好?”

冯玉祥沉思不语,忽然,他身子一震。

道理其实很简单。

以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即便反对发动全面战争的日本人,他们反对的原因也只是因为中国太大,日本太小,不可能吞并中国。

以今日之势,晚一天发动,日本人的实力如果增加十分,那中国最多增加两分。

如此之势,日本人早晚都会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所以,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日本人自然是越早发动越好。

沉默良久,冯玉祥问道:“唐先生,你是要我们解散同盟军?”

点了点头,唐旭道:“在对待日本的问题上,蒋某人虽然愚蠢至极,但他的愚蠢客观上养大了日本人的胃口,让日本人愈发地骄狂,致乎忘乎所以。”

黑神军的意思是接着养日本人的胃口,可问题是……冯玉祥道:“唐先生,如果日本人不发动战争,而采取逐步蚕食之策,比如策动华北自治,那又将如何?”

微微摇了摇头,唐旭道:“不论日本人采取什么手段,平津都是南京政府,尤其是蒋某人最后的底线。如果平津有失,而南京政府尤不开战,那至少蒋委员长得离开南京,而且他再想回来,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个判断冯玉祥同意,他点了点头。

唐旭接续道:“至于华北自治,我们大当家的认为这是日本人痴心妄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对商震商将军和宋哲元宋将军,我们大当家的认为,因为南京政府无抗击日本之决心,所以,他们二位将不得不与日本人虚与委蛇,但他们的操守绝不会有问题。”

说到这儿,顿了顿,唐旭接着道:“即便他们想投靠日本人,将士们也绝不会答应。这一点,我想是个人都清楚。至于阎锡山和韩复榘,我们大当家的认为,只要不是日本人兵临城下,那日本人就远没有让他们叛国投敌的能力。”

唐旭说完,冯玉祥、吉鸿昌、佟麟阁和李贺才都无不面露沉思之色。不一会儿,他们的眉头都舒展开来,脸色也都随之开朗起来。

冯玉祥道:“唐先生,我那个把兄弟认为中国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对手,不知你们怎么看?”

唐旭道:“劳师以远,兵之大忌。劳师以远,不能取粮于地,更是大忌中的大忌。以日本的工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一旦开战,如果不能一鼓作气,迫使南京政府投降,而使得战事僵持下去,那日本就只有败亡一途。”

人不同,想法就不一样,像冯玉祥,虽然绝对承认中国的国力远远落后日本,硬碰硬肯定干不过日本人,但也从不认为日本能够征服中国。

像满清入住中原的那种事,绝不会再有了。现在的内外环境,和明末那会儿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

“说得好,唐先生,说得好,说的痛快”冯玉祥大声赞道。

唐旭道:“冯将军,我只是把我们大当家的意思重复了一遍而已。”

冯玉祥道:“唐先生,那你看我们该怎么办?”

唐旭道:“若不起内战,以如今之势,同盟军解散,所部接受南京政府改编,都已势属必然,我们来不来,想必冯将军都会这么做。我们来,是为了不愿接受南京政府改编的那些人。”

唐旭这话一出口,除了李贺才,满座皆惊。

正文 一九九章 招人

一九九章 招人

同盟军何去何从,正如唐旭说的,人人都清楚,但吉鸿昌和方振武等人是坚决不接受南京政府改编。这样,一旦同盟军解散,吉鸿昌和方振武这些不接受南京政府改编的人必将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冯玉祥如此纠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这个。

冯玉祥道:“唐先生,你们有何高见?”

“去保定。”说着,唐旭看着吉鸿昌,恳切地道:“吉将军,我们黑神军不是军阀,我们创立黑神军的唯一宗旨就是为了打鬼子,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打鬼子而积蓄力量。将来,如果吉将军想走,不论要去哪里,我们不仅不会拦阻,还会倾力相助。”

冯玉祥向吉鸿昌看去,吉鸿昌道:“唐先生,这件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但我是赞同的。”

这真是皆大欢喜之局,冯玉祥问道:“唐先生,能行吗?”

唐旭笑道:“冯将军,只要您能让他们顺利到保定,那就没有任何问题。”顿了顿,又道:“我们已经和蒋委员长达成了协议,互不侵犯。”

冯玉祥啧啧称奇,他对那边的事儿不是太清楚,于是问道:“唐先生,我对我那个把兄弟可是太了解了,他怎会和你们谈判,还达成了协议?”

傲然一笑,唐旭道:“冯将军,我们有五千黑神铁骑,是天下之精锐。只要有三五十黑神铁骑,突袭之下,就足以击垮上千的地方驻军和民团。为了迫使南京政府同意我们提出的条件,我们就给蒋委员长在保定周边演示了一下这个场景。谈判之后,我们告诉蒋委员长,如果敢不遵守协议,我们会把山西山东河北搅个天翻地覆,扶助共产党在这些地方发展壮大。”

“哈哈哈……”听罢,冯玉祥仰天大笑,开怀之极。

―――――

宴罢,唐旭就在司令部歇息,吉鸿昌陪着李贺才去召集党员大会,传达河北省委的指示。

人都走了,冯玉祥坐在椅子上,闭目深思,佟麟阁在一旁陪着。

足足静坐了一个小时,冯玉祥睁开了眼睛,对佟麟阁道:“捷三,去把介人请过来。”

介人是二十九军参谋长张维藩的字。

张维藩到张家口已经十多天了,他是代表宋哲元来与冯玉祥沟通,商议如何解决同盟军的事情。

不一会儿,张维藩到了。

落座之后,冯玉祥道:“介人,我决定解散同盟军,请明轩过来一趟,商谈整编的事情。”

明轩是宋哲元的字。

张维藩一听,大喜,问道:“司令,您真的决定了?”

点了点头,冯玉祥道:“我决定了。”

张维藩也是冯玉祥的老部下,从保定军校毕业后就给冯玉祥当参谋,他知道冯玉祥说一不二,吐口唾沫就是个钉。

辞别冯玉祥,张维藩连夜动身,赶赴北平,去见宋哲元。

――――――

北平西城,一所幽静的四合院里,宋哲元和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坐在树下喝茶。

看上去,宋哲元神色悠闲,但实际上,他心里急,很急。

二十九军是西北军最后的一点骨血,而保住二十九军,甚至壮大二十九军,现在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因此,当老长官冯玉祥在张家口扩编西北军余下的旧部,他没有丝毫反应,沉默以对;当北平军分会委员长何应钦屡次督促他约束冯玉祥,约束同盟军,他总是推脱搪塞。

在这个节口,老蒋必须给他,给二十九军一个交代。

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件事处理不好,也可能导致二十九军的覆灭,而处理这件事的关键就在于老长官冯玉祥的态度。

如果老长官坚持,不肯放弃,那一旦等到大军进剿,事情就将不可收拾。

到时,二十九军必将左右为难。

对绝大部分二十九军将士而言,不要说二十九军参加进剿,就是在一旁看着,保持中立,恐怕都做不到。

如果就此加入同盟军,与南京政府开战,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但如果不,那不论怎么做,二十九军都有可能分裂。

秦德纯道:“冯公的决定很难下。”

宋哲元默然,这不是冯玉祥一个人的事儿,有时候当头的做事儿,实际上是被下边的人推着走的,不得不然。

就在这时,腾腾腾,张维藩疾步走进了院子。

一看是张维藩,宋哲元和秦德纯都站起身来,再看张维藩满脸喜色,两人的心一下子都悬了起来。

到了近前,张维藩给宋哲元敬了一个军礼,禀告道:“军长,冯公决定了,他让您去张家口,商议改编的事儿。”

宋哲元一听,双拳不由紧紧握了一下。

老长官的这个决定,不仅化解了二十九军的危机,而且,同盟军十几万人枪,必然大部分都得由二十九军收编。

看着宋哲元,秦德纯长出了一口气,叹道:“老长官真是英明”

宋哲元点了点头,吩咐道:“备车。”

北平军分会。

听了宋哲元的报告,何应钦也很高兴,对冯玉祥,对同盟军他也头疼的很。

得到了何应钦的授权,宋哲元当即启程,赶赴张家口。

―――――

冯玉祥爱才,他很喜欢唐旭,认为唐旭有当外交官的潜质。

当得知唐旭一年多以前,还只是东北军十四旅一个普通的骑兵排长时,冯玉祥大为惊讶,因为唐旭的谈吐极为不凡。

对那个大当家的,冯玉祥更是好奇,但唐旭不提,他也不好再问。

陪着冯玉祥吃过早饭,唐旭道:“司令,有件事还要您帮忙?”

冯玉祥道:“说,那么客气干嘛?”

唐旭道:“司令,我想在同盟军中以您的名义招一些人。”

冯玉祥一听就明白了,挥了挥手,道:“我这儿没问题,只要你有本事,招多少都行。”

―――――

当天,告示就贴了出去。

总司令冯玉祥要组建一个特务营,人员从全体同盟军中征召。凡是有点特别本事的,比如打枪打*、修枪修炮、开车修车、撬门压锁、飞檐走壁等等,什么都可以来试试。入选的,每月关饷八块光洋,而且一入选,先给五十块犒赏。

同盟军现在穷的叮当响,哪还有什么军饷不军饷的。所以,可想而知,造成的轰动是空前的。

从此,西较场每天都跟过年似的,热闹极了。

―――――

下了车,看着在司令部大门外等着他的冯玉祥,宋哲元心里不好受,他快步上前,就像当年那样,给冯玉祥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宋哲元今年正好五十,比他还小几岁,但看模样,可把他苍老多了,冯玉祥心里同样不好受,他也给宋哲元回了一个军礼。

然后,两个人的四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一切,尽都在不言中。

沧桑如雨,滴尽了尘埃。

“明轩,里面说话。”冯玉祥伸手让道。

“是,大帅。”宋哲元回道。

两人进到司令部里,落座之后,献茶,然后所有人,包括佟麟阁,都出去了。

看着宋哲元,冯玉祥叹道:“明轩,你看上去可比我还老些。”

宋哲元轻轻叹了口气,道:“大帅,国事糜烂,你放不下,我也放不下。”

知道宋哲元这还是变相跟他致歉,冯玉祥摆了摆手,道:“明轩,一切都交给你了,其他的都按你的意思办,但只一件事,你要答应我。”

宋哲元道:“大帅,你说。”

冯玉祥道:“世五和叔平他们要带着人离开,你要帮他们。”

对吉鸿昌、方振武和共产党搞在一起,同盟军收容这么多共产党,宋哲元是极为不满的,这让事情愈发的复杂,但现在说这个都是废话,他问道:“大帅,世五和叔平他们要去哪儿?”

冯玉祥道:“保定。”

宋哲元一惊,问道:“黑神军?”

冯玉祥点了点头。

宋哲元沉默下来,这是他之前所万万没有想到的。看来,不答应是不行的。再说,黑神军实力增加,对二十九军是好是歹,现在还难说,但黑神军抗日,这是毫无疑问的。凭这一点,也不应该拒绝。

宋哲元道:“大帅,他们过二十九军的防区没问题。”

冯玉祥道:“明轩,那我就代世五和叔平他们谢谢你了。”

宋哲元道:“大帅,仅仅从抗日出发,这也是我应尽之责。”

点了点头,冯玉祥问道:“明轩,这个黑神军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黑神军之崛起,堪称是横空出世,震撼整个中国。作为河北主要武装力量的当家人,宋哲元对黑神军自然高度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