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登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喜登枝-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三八章 撤军之争

缪凤舞在受困的小村子里契而不舍地放着小风轮的时候一。行晔与贲允炎之间的心理较量,也到了要碰出火花的时候了。

贲允炎坚持自己的条件,不肯松口:双方军队各自后撤一百里,释放押在魏国的陈人,等他带着他的百姓到了魏陈两国的边境,这一桩事情才算了结。

他向来只说了结,片语不提缪凤舞,倒不是他敢做不敢承认,实在是因为在魏国境内,他只有八百亲卫军,力量太薄弱。

劫持缪凤舞一事,一直都是鸿天会在做。而鸿天会被北魏朝廷列为头号反叛组织,若是被行晔查出他与鸿天会有暗下联络,那就是一个合手的把柄,行晔以此为据,随时可以发兵攻打陈国。

但即便他语言上不做明确的表达,缪凤舞在他的掌握之中,这已经是一个确定的事实。

行晔给贲允炎的回话是:他先放了五百八十六名陈人,换来贲允炎让他见缪凤舞一面。撤军一事,在他见到缪凤舞之后,再降旨去办。

贲允炎当即回绝。这可是魏国的京畿之地,如果被行晔看到了缪凤舞,他有的是办法将她营救出去。到时候他失了筹码,仗要打,人也不见得救最出来。

当然,他自己的私心里,一直没有放弃在最后时刻将缪凤舞带回陈国去。

两相僵持,日子又过去两天。

对于宋显麟来说,虽然八天前成了亲,可无论同僚还是家人,没有人能从他的身上看到新婚之喜。他只在成亲的当天晚上,回家跟司马萦交待了几句。之后他便扎在了营中,一天只睡一两个时辰,稍微听到一点有用的消息,他就会亲自带人奔过去。

同僚们都说他这几天像冬日里的风,刮起来又硬又狠。

他对德妃失踪一事所表现出来的过分忧急,倒是没有人生出别的疑问。毕竟人是从宋家出去后,在街上被刺遭劫,他又是职责所在。若他此时不管不顾地在家里享受新婚的快乐,那才是要遭人诟病的举动。

从他的本心来讲,他认为皇上应该当即释放被押审的陈人,立即撤军一百里。

等陈国皇帝带着五百多位陈人举众归国,行动必然迟缓,到时候他们派人盯上去,一定会在路上将缪凤舞从陈国皇帝的手中救回来。

当然,这是因为他与行晔的立场不同。他心里只关心缪凤舞的安危。

只是他身为京营中军都指挥使,从刑部大牢放人,以及布兵打仗统一天下,都不是他能讲上话的事情。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行晔与贲允炎两相僵持的时候,尽全力在昂州及周边地区搜寻缪凤舞的下落。

不仅仅是他,行晔也有些坚持不住了。贲允炎似乎抓住了他的心思,他越是要见缪凤舞,贲氏就越是态度强硬。

那天早朝之上,他便提起了撤军一事。

结果他话州一出口,兵部尚书携同两位兵部侍郎一同出班跪倒,极力反对:“年前皇上降旨,从各卫所以调集二十万大军兵发前境,皇上应该知道这是多么耗费钱粮的一件事。如此儿戏地无功而返,令皇上的圣威受损,令军心焕散。以后皇上若再出兵,必定士气不振,难以镇服军心。”

行晔料定他们会如此说,心中郁结,生气道:“爱卿应该知道,朕的德妃如今在贲氏手中,搜遍了昂州城内外,到如今也未找到。贲氏可以为百姓千里迢迢赶往魏国救人,为什么朕就不能为德妃的安危考虑?若是你做事得利,能从贲氏手中救出德妃,你当朕还愿意放过这大好的机会吗?”

因为这件事过去了好几天,一直没有找到缪凤舞的下落,兵部尚书的脸面上也不太好看。被行晔如此抢白,他便有些语滞。

这时,另一个人出班跪倒:“皇上对德妃的情意,臣等万分体谅。只是皇上除了是德妃的夫君,亦是天下百姓的君主。先不说此次出征的兵马,千里奔袭至边境,一刀一枪未打,又返身回到各自卫所,会令他们怎样的迷惑与失望。但说调集二十万兵马所耗费的军饷军粮,那可都是从百姓那里征来的。这么大的一笔开销,就这样浪费掉了,皇上如何跟天下百姓交待?”

说话的人是武英殿大学士高岭。行晔一见是他,气便更盛。此人是赵崧的门生,是赵氏坏车奶硕吊弧K渌滴溆⒌畹闹霸鹩氡滤愕蒙险幢撸歉吡肟谒祷埃圆换崾钦娴囊蛭切┚镁浮?

十有八九,是赵崧提前给他授意,要他在朝上力驳皇上撤这的主张。

行晔的脸在龙旒的后面沉了下来,他转头看中书令宋辰安。

宋辰安会意,出班跪在最前头,开口道:“启奏万岁,臣认为兵部李尚书与武英殿的高学士惜兵爱民,实应激赞。但是臣认为,兵贵神速,这件事若没有出现差池,相信到今时今日,谋备充分的这场仗早就打起来了。可是眼下战事已经被拖延了将近十天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相信三国早已探得我军兵马的驻扎情形,并且做好了相应的应敌准备。因此臣以为,做战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不如顺着贲氏铺好的台阶,体面下台。皇上的初衷本是探得三国虚实,这个目的已经达到。若真是与三国同时交手,到时候战局陷和胶着,不但损失我国蓄养多年的兵力,而且更加地劳民伤财。”

行晔一拍手道:“宋宰辅所言,正是朕心中所想。速战速决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去了,若是强行开战,折兵损将,又难以迅速结束战争,需要耗费的银粮,可就不止眼下的这个数目了。”

“仗还没有开打,中书令大人何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三国有防备有联纵又如何?我魏国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还怕他们三个积贫累弱的寡小之国?”高岭慷慨激昂,正气凛然的样子。

“高大学士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自然是好事。只是打仗靠的不是一时冲动与义气,若非要逞勇斗狠,到时候前线上拼的可是二十万大魏将士的性命,不知道高学士会不会纵马提枪,去战场上抒发你刚刚那一通豪言壮语呢?”宋辰安不慌不忙地驳斥高岭。

高岭本想再争,但抬眼看到行晔变了脸色,回头看赵墟。赵崧挑了挑左眉,高岭意会,再没坚持他的强硬态度,缓和道:“无论如何,发兵撤兵,动撤二十几万人,并非小事。臣等还是希望皇上三思。”

“皇上请三思!”兵部李尚书及两位侍郎,再加上赵崧事先串联好的几位与国丈府相交甚好的大臣,同时跪到龙阶前,齐声劝谏行晔。

下半个月,会有不定时的加更,请亲们留意。

第一三九章 风轮传信

下了早朝之后,行晔从皇极殿中出来,心中甚是郁闷。

撤兵之事,因为兵部及赵氏一党的极力阻挠,行晔在朝上也没有颁下旨意。不过随着缪凤舞失踪的日子越拖越久,撤兵的打算,已经越来越坚定了。

他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堵住那班反对撤兵的臣工的嘴巴。

他心里核计着这件事,坐着龙辇回了万泰宫。刚一进宫门,就看到玉泠从他的御书房里走出来,贴身的侍候的两位奶妈小心地跟她走出来,口中说道:“都说皇上不在御书房了,宝公主偏偏不信……”

行晔见玉泠很烦躁的样子,也不让奶妈抱,自己蹭下了台阶,像是急着要去什么地方。【。 ﹕。电子书】

“玉泠……”他出声一喊,玉泠抬头看他,张开双臂跑过来,抱住他的腿:“爹,带我去疏竹宫。”

行晔将她抱了起来,柔声问道:“玉泠想去疏竹宫玩吗?冬天那里冷,等天气暖一暖,爹带你去养鸡婆婆,好不好?”

玉泠摇了摇头,一本正经道:“找娘,娘在疏竹宫。”

行晔见她说得那么认真,心里不禁一揪:“娘不在那里,娘去串亲戚了,过几日就回来。”

“在那里!”玉泠一着急,声音就大了起来,喊着说道:“我……我看到了!”说完,她还很严肃地鼓起了腮帮子,表示她没有说谎。

行晔心疼地摸了摸她的小脸儿蛋,替她说道:“是不是玉泠昨儿晚上做梦,看见娘在那里?”

“恩!”玉泠虽然表达不明白,但是行晔一说,她就赶紧用力点头。

行晔想了想,抱着玉泠一转身,又钻回了龙辇之中:“去疏竹宫。”

茂春无奈地摇了摇头,示意起驾。刚回了万泰宫的行晔,又带着玉泠往疏竹宫去了。

到了疏竹宫的门口,行晔抱着玉泠下了龙辇,往宫里去。从迈进宫门那一刻起,玉泠的眼睛就在四处地寻找着。空旷的宫院让她有些失望,紧张地抱着行晔的脖子。

行晔一边走一边安抚她:“娘不在这里的,爹带你过来玩一会儿,咱们就乖乖地回去,好不好?”

玉泠没有见到梦中娘微笑着在主殿台阶那里迎接她的情景,已经有些不安了。听行晔这样说,她就忍不住伤心了,抽噎着,眼泪就要往下掉。可是她依旧不愿意放弃希望,伸手指着后殿,声音里却已经透着哭腔了:“在那里……”

行晔转头,见女儿眼眶红红的,泪珠沾在长长睫毛上。他怜惜地抬手给她拭掉滚落到唇边的一串泪,依她所言,抱着她往后殿去。

一跨入后殿,玉泠的眼珠骨碌碌地转着,张惶地四下寻找。

没有娘的身影和声音,她心急地从行晔的怀里挣脱下来,自己跑去开门,东西偏殿的八间屋子,她挨个门打开,跑进去找一圈,再出来开另一间屋。

行晔就站在后殿的门口,静静地看着女儿像一只忙碌的小松鼠,从这间屋子里钻出来,又跑进那间屋子。他的眼前,又浮现出缪凤舞失踪前的最后影像,她像疯了一样的冲出他的保护圈,握着匕首往刺客的身上乱捅,终于被刺客一剑刺在腿上,倒在那里。

这个女人,在他面前从来没有豪言壮语,她从不会说那些“为了皇上甘愿赴汤蹈火”之类的恭维话。但遇事的时候,她总是那么自然地就站在维护他的立场上。

玉泠此时已经将东西偏殿都找遍了,她怀着最后的希望,推开正殿的门,费劲地迈过那半尺高的门槛,站在门内。

殿内冷冷清清的,东西暖阁的门都关得紧紧的,没有娘笑意盈盈地迎接出来。她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没有勇气再去打开暖阁的门,看那空空的屋子。

在她小小的世界里,天下只有皇宫这么大。这几天她已经找遍了各宫各殿,都不见娘的身影。本来昨晚梦见娘在疏竹宫,她怀着十分的希望来了,依旧是没有。

虽然人人都在告诉她,娘串亲戚去了。可是她对出宫串亲戚一事,完全没有概念。皇宫里到处找不见娘的身影,现在连疏竹宫里也没有,她就感觉娘像是从她的生命里消失了一样。

于是她就站在门槛内,放声大哭。

行晔听女儿哭得心酸无助,他的心就如被刺扎中。他头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无能,居然连个女人都保护不了。

他将玉泠抱起来,听她不停地问:“娘哪儿去了?娘哪儿去了?”

他心里一下子就坚定了起来:“茂春!”

茂春赶紧躬身听旨。

“传旨兵部,立即往前方八百里急报,所有前线将士,后撤一百里,就地扎营候命。再传旨刑部,立即将在押的五百八十六名陈人释放出来,朕要带这些人,往城外亲见陈国皇帝。”

不需要再征得臣工的同意了,他自忖这些年来,自己勤政爱民,是一个称职的好皇帝。虽然发了兵,没有打仗又撤回来,是有些儿戏。但是他就想任性这一次,他不想再拿着缪凤舞的安危做赌注了。

茂春当即将旨意传了下去。

行晔把玉泠送回揽月宫,很坚定地向她保证:“玉泠放心,娘明天一定回来!”

然后他召来他的亲卫营,往刑部接那批获释的陈人,押着往南城门而去。

撤兵的旨意已经颁下,人也给放了出来。他不会等到贲允炎拖着缪凤舞一直到陈国边境,他要贲允炎立马放人,如果他让步至此,贲允炎依旧藏着人不放,那么他只好让这陈国君臣上下一千多口,一个也不回去陈国。

行至南城门下,行晔突然听到身后有马蹄急驰,有人大声喊叫:“皇上稍等!”

行晔勒马转头。见是宋显麟一骑枣红马,风驰电掣般地冲了过来。待马到跟前儿,宋显麟猛地一收缰绳,那枣红马仓促收蹄,发出咴咴地嘶鸣。

“宋爱卿何事这般急迫?”

宋显麟翻身下马,撩袍跪下,直接说道:“皇上,臣今天早晨找到了德妃娘娘的藏身之处,待臣带人赶去的时候,陈国皇帝先行一步,将人带走了。”

行晔一听,从马上跳下来,恼怒道:‘怎么又让他快了一步?人带往哪里了?”

原来宋显麟这几日一直带人在京城方圆百里之内搜查缪凤舞的下落。其实两日前,官兵还曾经到过缪凤舞藏身的那处小山村。

只是村口放哨的村民,在见到有外人进入山谷的时候,立即通知吴湘玉,将缪凤舞堵了口,带进了秘密的地下室里。

因此官兵一番搜找之后,见这里都是纯朴的村民,也没有发现可疑之处,便撤离了。

于是缪凤舞与获救再一次失之交臂。

但是神算子江必通自从那天失手之后,栽了面子,很是愤愤不平。本来他是受弘清所托办事,成与不成,不与他相干。可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那晚之后,他就对这事认了真。

当他听说德妃娘娘已经被人从西城门运出城之后,他更加觉得对此事来了兴趣。

那日,他在昂州城西面的一个小镇子里闲逛,突然就有一个东西飘到他的眼前。他出手一抓,见是一只秸杆儿做的小风轮。

他捏着那风轮四下打量,看到街边有一个卖柴的老头儿,身边跟着他五六岁大的小孙子。那小孙子挎着一只篮子,篮子里全是这种用秸杆儿做的小风轮。小孩子等他爷爷卖柴,就将那风轮一支一支地拿出来,搓上天去。

只是小孩子的玩具,若换一个人,大概将这小风轮一丢,继续做自己的事了。可是江必通之所以号称消息通、神算子,就是因为他天生具有强大的好奇心。

他就会将那风轮举起来,在眼前慢慢转着。看着看着,就让他看出门道儿来了。

那风轮的杆儿,是被剥了硬壳的高梁秸,又暄又松的那种质地,指甲一掐就是一个印子。江必通手中的小风轮儿,在一个叶片儿的下方,就有这种小小的刻痕。凑到眼前仔细一看,是一个很小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