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风云- 第5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华夏时报》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报社有上千名见习记者。所有的见习记者都没有固定薪金,仅仅是获得了把新闻卖给报社的资格。显然,见习记者出售的新闻都极为廉价。

更重要的是,有太多的竞争对手。

为了保住饭碗,舒雨婷不得不拼命的工作。

在此期间,她有机会改变命运。即报社主编倾慕她的美色,多次暗示她,只要一个晚上就能给她正式工作岗位,甚至可以安排她当秘书,再也不用到外面去采集新闻,而且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只是,舒雨婷拒绝了。

从小到大,她从不相信漂亮的脸蛋能够当一辈子的饭碗。女人总有老去的时候。而老去的女人将不再漂亮。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她的母亲。

就舒雨婷所知,她母亲在年轻的时候也非常漂亮,在居住的大城市里很有名。可是当美丽不在的时候,嫁给了一个浑身散发着臭气的矿工。养育了一大堆儿女,成天跟锅碗瓢盆打交道。

这不是舒雨婷想要的生活,她不想在三十岁之后成为她母亲那样的家庭妇女。

她必须奋斗,靠自己的能力奋斗。

由此,她是《华夏时报》第一个来萨尔瓦多采集新闻的见习记者,并且为了同样的理由第二次来到中美洲。

当然,第二次不是自愿。

真正的原因是,她那个每次下班回家事都喝得醉醺醺的父亲看到了她在《华夏时报》上发表的评论后,给她写了一封信,要她寄五千块回去,当做这么多年来养育她的回报,不然他就要到她的单位去闹事,让她无法工作下去,并且会把她嫁给一个同样满身臭汗、喝得醉醺醺的矿工。

舒雨婷想抗争,但是她没有办法抗争。

从小到大,她只怕酒鬼父亲,怕到在出来工作之后,就再也没跟家里联系过,甚至没有告诉家人她在哪里。

更重要的是,她不想失去这份工作。

结果就是,为了五千块,她不得不再次来到这个远在地球另外一边的地方,冒着生命危险去采集新闻。

只是,五千块的新闻,必须有足够的震撼性,而且最好是独家报道。

仅仅在难民营拍几张照片,然后写一篇充满了悲伤的报道,最多值五百块,也许连五百块都没人要。

至少,那个用目光把她干了一万遍的主编会不择手段的压价,直到她答应上床。

价值五千块的新闻,必须要冒很大的风险才能获得,也许会以生命做代价。

想到自己的命只值五千块,而且还不一定拿得到手,舒雨婷就想笑,嘲笑这个吃人不用吐骨头的世界。

只是,她笑不出来,因为她更想哭,哭这个世界为何对她如此不公平。

最终,她没有笑、也没有哭,只是不断的拨开挡在前方的树枝,一步接一步的朝着地图上标出的地点走去。

第十六章 慢半拍

寻着恶臭的气味,忍受着翻江倒海般的胃痉挛,舒雨婷朝着最终目的地走去。

近了,越来越近了。

不管是运气好,还是什么原因,舒雨婷终于找到了安东尼在地图上标出的地点,一处被密林环绕着的河湾。

最后几百米,根本用不着费心寻找。

那刺鼻的恶臭味,已经为舒雨婷指明了方向。

走到那个被淤泥与落叶覆盖住的大坑旁,舒雨婷停下了脚步。即便事隔多时,时间改变了地貌、改变了环境,却无法掩埋一切。在落叶间,依然能够看到濒死之人在绝望时向上伸出的手臂,能看到被淤泥包裹着的骸骨,能看到与肢体分离的头骨,甚至能看到怀抱着婴儿在挣扎中死去的母亲。

忍受住恶臭,舒雨婷拿起了相机。

她是一名记者,而记者的天职就是获取新闻,把秘密公布于众,让更多的人了解事件的真相。

快门频频闪动,很快就用光了一只胶卷。

在装上第二只胶卷之后,舒雨婷用砍刀伐下了一根树枝,忍受着想要呕吐的折磨,一步一步的深入万人坑,然后拨开覆盖在腐尸上的淤泥与落叶,从最佳的角度派下足以让所有人震撼的照片。

这是绝无仅有的照片,任何报社都愿意出五千块购买。

舒雨婷更加清楚,只要把这些照片带回去,她就能一夜成名,今后再也不用面对那个像肥猪一样的主编了。

当然,她必须拍下足够多多的照片。

显然,舒雨婷并不知道,危险正在朝她逼近。

听到脚步声的时候,舒雨婷已经深入万人坑,根本来不及逃走。

赶来的是上百名危地马拉政府军的官兵,带队的是一名腰间别着手枪的少校。此外还有十多名军官。

被强行拖出万人坑之前,舒雨婷把最为宝贵的胶卷藏到了身体的最隐秘处。

“你是记者?”那名少校说的是英语,而且很流利。

“对,我是中国记者。”

没等舒雨婷反应过来,少校就给了她一巴掌,然后反手又是一巴掌。“我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记者,你不应该来这里。”

“害怕让外界知道你们干的好事?”

少校没有迟疑。由给了舒雨婷两巴掌。“你要记住,这里是我的地盘。在我问话的时候你才能回答。”

舒雨婷盯着少校,把带血的唾沫吐了出去。

只是,她太矮了,只吐到了少校的胸口,没能吐到少校的脸上。

“你这么做,对改善你的处境毫无帮助。”少校没有被激怒,只是擦掉了挂在胸口的带血唾沫。“你肯合作的话。我会确保你的安全,而且会在适当的时候送你离开。如果你不肯配合,我会让你配合。”

舒雨婷咬紧牙关,什么都没说,只是她已经害怕到了极点。

关于危地马拉政府军的暴行,特别是对待女性的那些行为,绝对不仅仅是传言,而且已经有很多记者在这个国家遇害。

“很好,现在把胶卷交出来。”

舒雨婷依然没有开口,那是她的心血。是她的前途,是她的一切。

这次,少校没有罗嗦,一把扯下了挂在舒雨婷胸前的相机,取出了装在里面的胶卷。

刹那间,舒雨婷似乎看到了希望,可是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在让胶卷曝光的同时,少校还仔细看了一遍。而且看得出来,他知道如何辨认胶卷是否使用过。

“你很聪明,而且很机灵。可是这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伤害。”少校把那只根本没有使用过的胶卷交给了旁边的一名军官。“我说过,你不肯合作的话。我会让你合作。现在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把胶卷交出来。”

“我藏起来了。”

“藏在什么地方?”

舒雨婷再次以沉默做了回答。

少校挥起巨大的手掌,只是没有落下,因为舒雨婷仰起了头,目光十分坚定,没有半点害怕的样子。

“你不怕死,这很好,因为你很快就会尝到比死还要痛苦百倍的折磨。”

“少校,你认为,逮住我,就一切都结束了吗?”

少校军官皱起眉头,似乎没有明白舒雨婷的意思。

“你逮住我,仍然会有人来取走胶卷,而且知道我落入了危地马拉政府军手里,到时候我的祖国肯定会派军队来营救我。”

“是吗?”

“而且,会把真相告诉全世界。”

“真相?”少校笑了起来,随即就给了舒雨婷两巴掌。“这里没有真相,有的只是残酷的现实。很不幸的是,你原本应该过着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你却选择来到这个残酷的世界。”

这不是我的选择。舒雨婷没有说出来,因为说出来也没用。

“把她带走。”少校失去了耐心,对一名军官挥了挥手,然后对其他人说道,“全面彻底的搜查,务必找到胶卷。”

三分之二的官兵留了下来,另外三分之一的官兵则跟随少校离开了河湾。

等到少校带着舒雨婷走开,几百米开外的灌木丛里,邹小洪才放开了李承志的胳膊,而李承志也冷静了下来。

他们只晚到了一步,最多几分钟。

如果不是为了避开政府军的巡逻部队,他们本应该赶在政府军之前到达,然后带着舒雨婷离开这个鬼地方。

可惜的是,他们当时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李承志他们看到舒雨婷的时候,政府军已经包围了河湾。虽然李承志试图通过袭击来引开政府军的注意力,然后让邹小洪带舒雨婷逃跑,但是邹小洪与张国栋一起阻止了他的愚蠢行为。

政府军有一个连的兵力,而他们只有三个人。

更重要的是,政府军的目的非常清楚,因此就算他们发起袭击,政府军也不会放过近在眼前的女记者。

此外,邹小洪也不可能带着一个女记者在丛林里跟政府军的官兵赛跑。

结果就是,三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舒雨婷被带走。

因为没有人监督,加上万人坑的恶臭让人无法忍受,所以政府军搜寻胶卷的工作在半个小时后就匆匆结束了。

“现在怎么办?”张国栋依然保持着警惕。

“我们得往回走。”邹小洪翻出地图,仔细看了一阵才说道,“这支部队来自关押安东尼的营地,既然他们没有立即处决女记者,也就不会马上杀掉她。从政府军搜索万人坑的行动来看,应该还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因此就更加不会立即杀死她。对对待安东尼一样,他们会首先拷问女记者,直到获得想要的东西,才会干掉她。也许,在此之前,会让她给官兵解解闷。”

“他们在找什么?”

“应该是胶卷吧。”邹小洪叹了口气,说道,“不管怎么说,要救女记者,我们就得赶回去。”

“问题是,政府军这次肯定不会掉以轻心,我们潜入营地的风险非常大。”

“这就是关键所在,我们必须抄近路,赶在政府军之前到达营地,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你们不打算就此放弃,恐怕我们就得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来干掉一百多名敌人,要不然我们此举就是自寻死路。”

“如果没有了营地,这支部队会去哪?”李承志这时候才开口。

“附近还有很多营地,他们可能去任何地方。”

“关键是,这些营地离得都不算太近,而政府军又是徒步前进,怎么也要花上一两天才能到达吧。”

邹小洪点了点头,表示李承志说得没错。

“显然,他们不会在路上审问舒雨婷。”

“你是说,我们去炸掉政府军的营地,在他们赶往其他营地的途中下手?”

“政府军的官兵也是人,肯定会在晚上露营,而对付在野外露营的敌人,肯定要比对付在营垒里面的敌人容易得多。”

张国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关键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把舒雨婷救出来。”

“显然,在野外更容易下手。”李承志说完,朝邹小洪看了过去。

“看来,你们还没有打算放弃,那我就陪你们玩到底。”邹小洪笑了笑,说道,“如果要赶在政府军之前到达营地,我们就得抓紧时间。”

三人没再罗嗦,立即离开了藏身地点。

一路上,邹小洪在前面带队,李承志与张国栋在后面跟随。

因为这附近只有那支政府军的步兵连,而且大部分兵力都在返回营地的途中,也就没有多余的兵力用来进行日常巡逻,所以邹小洪没再左顾右盼,一直在全速前进,也就是一直在小跑。

只是,比体力,李承志与张国栋丝毫不比邹小洪差。

即便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两人也能一口气跑上二十公里,然后立即投入战斗。如果适当减轻负重,两人能在三个小时内跑完马拉松,而且在到达终点的时候,依然有体力来进行战斗。

显然,三个人的速度,要比一百个人的速度快得多。

天黑之前,三人跑完了全程,而且把政府军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因为邹小洪选择了最近的小路,所以他们比政府军领先了近四个小时。

对他们来说,要在四个小时内炸掉一座只有不到十人看守的营地,并不是难事。

第十七章 军人的职责

在危地马拉政府军中,帕拉瓦尼少校是一名特立独行的军官。

像他这种四十多岁的少校,在危地马拉政府军中也不多见。

早在大战期间,帕拉瓦尼就是军人了,只不过不是危地马拉的军人,而是以外籍身份加入了美军的拉美兵团。大战结束之前,帕拉瓦尼已经在美军中服役了五年,因此获得了美国国籍。按理说,他已经是美国人,应该在美国定居。只是,十多年前,帕拉瓦尼相应祖国的号召,回到了危地马拉,并且再次穿上军服,成为了危地马拉政府军的军官。让他选择回国的原因还有一个,即在战后的邦联美国,失业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像他这种从外籍部队退役的官兵数不胜数。在返回危地马拉之前,帕拉瓦尼已经失业半年,用光了积蓄,几乎要沦落到当街乞讨的地步了。

事实上,像帕拉瓦尼这种外籍军人,在战后的三个美国都有很多,而且都很凄惨。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像帕拉瓦尼这样的外籍军人无法在美国安生,才导致战后的拉美动荡不安。

在大战结束后二十年的拉美战乱中,都有美国外籍军人的身影。

只是,帕拉瓦尼回到祖国,不仅仅是为钱卖命。

做为一名受过教育的职业军人,帕拉瓦尼有着崇高的理想,梦想着自己的祖国能够变得富裕强大。

正是如此,帕拉瓦尼才加入了政府军。

原因很简单,危地马拉独裁军政府在成立的时候,就打着壮大祖国的旗号,而且以此笼络了很多军人。

只是,十多年下来,帕拉瓦尼发现,政府的所作所为与宣扬的理想并不一致。

这下,帕拉瓦尼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麻烦。这就是。在个人理想与军人职责之间,他必须做出选择。

事实上,帕拉瓦尼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凭借个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改变危地马拉的现状。早在数年前,一名学生组织的激进分子就试图刺杀总统,而且差点得手。可惜的是,刺杀行动非但没有达到推翻军人独裁政府的目的,反而引来了疯狂的报复。在刺杀行动发生后的一个月里。有成千上万的无辜民众被以叛乱罪处决。发生在危地马拉城的动乱持续了足足四个月,发生了无数的惨剧,数十万市民被迫逃离这座城市。

当时,帕拉瓦尼就在危地马拉城,而且是卫戍部队的军官,目睹了首都的惨象。

也正是这件事,改变了帕拉瓦尼。

此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