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风云- 第6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多少岁了?”李承志觉得梅林森在吹牛,因为梅林森看上去,也就三十岁左右。

梅林森笑了笑,说道:“千万不要根据相貌来判断年龄,因为相貌不是树轮,相貌在某些时候会说谎。”

“你可以参加行动,但是我们不保证你的安全。”

“我也不需要任何保证。”

钱壮飞点了点头,说道:“什么时候出发?”

“你们准备好了就出发,运输机已经在‘珠江’号上待命。”梅林森站了起来,“最好挑选几名擅长跳伞的狙击手,因为我们这次要从高空进入。当然,装备不是问题,我已经为狙击手准备好了高空跳伞的装备。”

这下,还真难住了钱壮飞。

“没问题,狙击手都会跳伞。”李承志说了大话,因为他从来没有进行过高空跳伞。

所幸的是,所有狙击手都接受过高空跳伞的模拟训练,而且清楚高空跳伞与低空跳伞的差别,以及高空跳伞的注意事项。说白了,狙击手只是很少有高空跳伞的机会,不过都已掌握了高空跳伞的技巧。

等梅林森出去后,钱壮飞给李承志安排了任务。

因为这次执行的是突击任务,涉及到的都是近距离战斗,所以钱壮飞决定出动两个三人狙击小组,其中一个就是由李承志、秦家辉与赵大山,而另外一个狙击小组则全部都是服役五年以上的老兵。

说白了,如果不是梅林森要求李承志参与行动,钱壮飞根本不会考虑他。

当然,不是李承志的能力不够,而是李承志的两个搭档都是新人,而且只执行过一次作战任务。

此外,时间紧迫,钱壮飞也找不到替换李承志他们的人员。

第一百七十八章 毫无顾虑

高空跳伞,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暖与保压。

任何一种飞行高度超过八千米的飞机,都要采用密封增机舱,并且在高空飞行时在机舱里维持相当于海拔三千米的气压。原因很简单,人类的极限生存高度在五千五百米到六千米之间,而单人供氧设备、比如氧气面罩的生命维持高度为八千米,只有极少数接受过特殊训练的登山家能够在接近九千米的海拔高度上靠吸氧维生。正是如此,在进行高空跳伞的时候首先需要保证呼吸到有足够压力的空气。

相对而言,保暖更加重要。

这就是,在对流层里,海拔高度每上升一百米,气温就降低零点六摄氏度,而万米高空的气氛比海平面降低了六十摄氏度。即便在热带,万米高空的气温也绝对不会超过零下二十摄氏度。人体暴露在如此低的温度下,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冻伤,十几秒钟就会因为体温降低而丧失基本机能。

为此,高空跳伞首先需要供氧设备,然后需要一套保暖性能很好的跳伞服。

此外,还需要一个精确灵敏的气压高度表。

原因很简单,从高空俯瞰地面,很容易产生错觉,即无法准确判断高度,从而导致错过了最佳开伞时机。

如果跳伞者没有及时拉开降落伞,那么着陆的时候就会变成一块肉饼。

在几十年之后,高空跳伞几乎没有挑战性。一些民间爱好者都能进行高空跳伞,而做了特殊准备的专业跳伞家甚至把跳伞高度提高到数十公里,几乎就是从大气层的边缘跳下,享受长达十多分钟的自由落体运动。

问题是,在晶体管刚刚问世的六零年代,高空跳伞充满了危险。

白了,即便是空降兵。也未必掌握了高空跳伞的技巧。

在夜间进行高空跳伞,与挑战死亡没有多大差别。

对李承志来说,在漆黑的夜晚。从接近一万米的高度上跳下去,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勇气与自信。

事实上,在跳出机舱的时候。李承志根本没有想别的事情。

梅林森坚持最后一个离机,因此李承志相信,如果几个狙击手临场胆怯的话,梅林森会拔出手枪逼着他们往下跳。

所幸的是,六名狙击手都死要面子。

跳出机舱后,七个人都尽量展开四肢,让身体保持水平,以增大下降时产生的阻力,降低坠落速度。

原因很简单,高空跳伞对开伞高度有很严格的要求。

如果开伞时间太早。那么就得在空中漂浮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开伞时间太迟,则会导致着陆的时候速度过快。

问题是,降落伞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如果在开伞的时候,下坠速度太快的话。就有可能拉断伞绳,然后变成地面上的一滩血肉。

正是如此,必须在开伞之前降低下坠速度。

因为存在空气阻力,所以跳伞者做的并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当空气产生的阻力与重力持平的时候,就会匀速下坠。

从万米高空坠落到四百米的开伞高度上,差不多需要两分钟。

在平常。两分钟是非常短暂的一段时间,也就差不多抽完半根烟花掉的时间。

只是,在这个时候,这两分钟显得极为漫长。

李承志把腕表式气压高度计佩带在右手手腕上,在下坠过程中,他一直盯着涂着荧光粉的指针。

这是一种指针式高度计,因此不可能十分准确。

再说了,快速下坠本身就会干扰气压,使测量出的结果出现偏差。

当指针指向四百米的刻度时,李承志赶紧拉开降落伞,释放出了减速伞。

高空跳伞时用的降落伞,也与普通降落伞不同,主要就是多了提前释放的减速伞,其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在速度过快的时候打开主伞。减速伞实际上是缩小了的主伞,其伞面面积只有主伞的三分之一,并且由一个应力松脱挂钩连接到伞包上,当伞绳产生的总拉力达到了松脱极限的时候,就会自动解脱。挂钩通过一根长约三米的绳索连接到主伞上,因此在减速伞解脱之后,主伞将自动放出。此外,还有一具备用伞,即在主伞没有自动释放的情况下,由跳伞者手动释放。

因为有三副降落伞,所以高空伞具的总质量高达二十五公斤。

背上高空降落伞,再带上必须的作战装备,即便是强壮的狙击手,也很难在机舱内自由活动。

所幸的是,在着陆之后,降落伞就没有用了。

感觉到巨大的拉力,李承志松了口气,至少他的主降落伞已经正常打开,而且在此之前还没有落到地面上。

接下来,就与普通跳伞没有区别了。

在着陆之前,李承志可以利用两根控制索,调整降落伞的飘行方向,只是调整的范围非常有限。

当然,这足够让李承志在着陆的时候避开地面上的障碍物。

相对而言,着陆是最简单的一环。在离地面三米高的地方,李承志就可以解下降落伞背包,然后在着地的时候顺势向前方翻滚,以缓解着陆时的冲击力,确保双腿不会在这个时候摔断。更重要的是,如果是迎风着陆,那么提前解下降落伞背包,还能够在着陆之后免去被降落伞缠住的风险,并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战斗准备。这种着陆方式,仅适合于狙击手这样的特种兵。

大概是最先开伞,所以李承志是最后一个着陆。

在他收拾好降落伞的时候,梅林森已经带着其他五名狙击手赶了过来,然后七人合力瓦了个大坑,掩埋了碍事的降落伞。

“还有六个小时天亮,我们离目的地还有差不多十公里,所以得抓紧时间。”

梅林森没有废话,说完就率先出发。

显然,他现在的身份是战士,而不是情报官员,而他的表现,也让六名狙击手相信他以前确实是一名陆军的特种兵。

梅林森一直在前面带路,而两个三人狙击小组在他的侧后方跟进。

佩腾省是危地马拉最平坦的省份,而且该省的农业特别发达,所以行进途中,李承志他们路过了好几座农场。

香蕉的收获季节早就过去了,农场里没有多少农民。

当然,就算留下来看守农场的农民,也不会在凌晨的时候离开农舍,更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还睁着眼睛。

李承志非常清楚,农场的夜晚非常枯燥乏味。

只是,梅林森依然尽可能的避开了农场,而且要求其他人保持安静。

用梅林森的话来说,佩腾省的农业经济比较单一,在过了农忙时节之后,农民会通过狩猎来改善生活。

显然,狩猎主要在夜晚进行。

此外,农民的狩猎方式都比较原始。如果没有枪支的话,就主要使用陷阱,而佩腾省的农民肯定会用香蕉来引诱那些爱吃香蕉的野兽,也就会在农场附近设置陷阱,或者是放置一些兽夹。

显然,避开农场是明智之举。

凌晨三点不到,七人小分队走完了十公里,来到了位于弗罗雷斯西南郊外的一座营地外面。

准确的说,这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庄园。围墙内的面积超过了五公顷,有六座大楼,还有十多栋平房。如果全部用来住人的话,至少能容纳上千人,而装下只有四百多人的墨西哥军事顾问团,显然不是问题。

庄园里面,只有最高的那栋大楼还有几个房间亮着灯。

李承志注意到,附近还有几支部队,不过都伪装得很好。如果不是梅林森用望远镜朝那几支部队潜伏的方向观望,李承志肯定无法发现他们。显然,这就是梅林森提到的负责接应他们的特种部队。

行动开始前,梅林森用电台联系上了附近的特种部队,也获得了最新消息。

最先到达的一支特种部队已经看到了抓捕目标,而且就在那栋最高的大楼里面,只是抓捕对象已经离开了之前的房间。

显然,这就需要梅林森带着狙击手进去找到抓捕对象。

进入庄园并不困难,在李承志他们翻过围墙之前,埋伏好的特种兵就干掉了庄园大门口的卫兵。

这次,不是秘密渗透,而且不需要考虑惊动敌人。

白了,只要在控制住抓捕对象之前没有惊动所有敌人就行了。

正是如此,六名狙击手都用上了手枪,哪怕是安装了消声器的手枪,也要比用匕首去对付敌人方便得多。

庄园内,警卫一点都不松懈。

李承志至少看到了六组巡逻队,而且最少都有两名警卫,而最多的一组巡逻队有六名全副武装的警卫。更重要的是,在大门里面还有两名暗哨。显然,梅林森没有选择从大门进入是明智之举。

观察清楚情况后,梅林森比划出战斗手语。

李承志率领的三人狙击小组从左侧前进,梅林森与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居中,另外两名狙击手在右边。

这是典型的突击队形,三个方向上的战士可以相互掩护,而且任何时候都至少有一个方向上的战士在向前推进。

当然,这也是最高效的突击队形。

除了后方大约九十度的范围,三个方向上的战士能够应付来自二百七十度范围内的任何威胁。

第一百七十九章 突击

开第一枪的不是李承志,只是李承志开的第一枪救了梅林森。

当时,梅林森前面的狙击手击毙了一名从底楼公共厕所里出来的警卫。在扶住警卫的尸体时,这名狙击手没有观察厕所里的情况。梅林森在跟进的时候,也忽视了公共厕所。李承志在走廊对面,当他发现危险的时候,那名从厕所里出来的警卫已经举起手枪,正准备朝梅林森开枪。情急之下,李承志受起枪响,子弹打在警卫持枪的右臂上。虽然警卫仍然扣下了扳机,但是枪口偏转了几度,子弹从梅林森的耳边飞过。梅林森与其前面的狙击手迅速反应过来,没有给警卫开第二枪的机会。

只是,警卫使用的手枪没有安装消声器。

枪声响起,惊动了庄园里的所有警卫。六名狙击手立即换上了B…67型突击步枪,而梅林森的主战武器是一把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冲锋枪,即由H&K公司生产的,大名鼎鼎的MP5型冲锋枪。

这种冲锋枪,在三年前才正式被德军采购,而且被命名为MP5,其公司研制与生产代号为HK54。早在一九五四年,H&K公司就启动了HK54型冲锋枪的研制工作,只是该公司随后把重点放在了自动步枪与突击步枪上,而且忙于完成德军的巨额订单,还要为众多友好国家生产枪支,所以HK54型突击步枪的研制工作进展缓慢。直到一九六四年,H&K公司才推出了HK54型的样枪,并且在次年向德军、地方警备部队与警察推荐该枪,最终在一九六六年得到了德军的认可,获得了第一笔军方订单。即为德军特种部队生产一千二百支冲锋枪。同一年,瑞士国防军也从H&K公司采购了一批MP5。成为这种冲锋枪的第一个海外用户。

由此,MP5的传奇历史开始了。

两年前,中国军方设法搞到了几把MP5,并且交给国内的几家枪械设计所,对该枪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必须承认,MP5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冲锋枪。

虽然在外形上,甚至在内部结构上,MP5都可以看成是G3自动步枪的缩小版,而G3自动步枪并不成功。德军的准备量并不大,而且在装备不到十年后就被突击步枪取代,可这并不表示MP5继承了G3的缺点。因为使用的是九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所以G3的缺点在MP5上反而成了优点。这就是。其采用的半自由枪机与滚柱闭锁方式。使其拥有极佳的射击稳定性,也就提高了射击精度。

在经验丰富的射手手上,MP5能够打出精确的长点射。甚至能用单手持控射击。

如果配上光学瞄准镜,甚至能够把MP5当成小型狙击步枪使用,其在两百米有效射程内的精度无可挑剔。

有趣的是,这么优秀的冲锋枪,在一九六九年之前的产量并不大。

德军在采购之后,并没有按照原定计划。用MP5广泛装备非战斗部队,比如做为装甲兵与飞行员的自卫武器使用。仅仅装备了部分特种部队,以及空降兵侦察部队。即便是民间用户的采购量也不是很大,即地方警察机构也只少量采购,并没有用其装备全部的武装警察部队。

原因很简单,MP5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太贵了。

因为大量采用切削件,而且对加工精度有极高的要求,MP5的单价超过了G3,比更加廉价的突击步枪贵了十倍不止。

在一九六六年,MP5的全套售价高达三千六百帝国马克。

要知道,一支突击步枪的售价不过三百二十帝国马克,即便是同样以昂贵出名的G3也只能卖到二千八百帝国马克。

与售价相反的是,MP5的使用范围相当有限。

这就是,其弹药是九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虽然这种手枪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