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罪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冷宫罪妃-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么久以来,如若她一直食用这些膳食的话,那她一定会变得骨瘦如柴、面黄肌瘦,并还有可能会招致一堆的疾病,肯定不会是今日早晨那付精神十足的模样。除非,她不曾食用过。

而她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吃不喝不可能能度过这么多天。

这两样结合起来,我推断出,可能是人有在给秦蝶儿另外送膳食,并且帮她摆下了那个阵法,大概是为了帮她※※※※图谋不良者的谋害。

至于这个暗中帮助秦蝶儿之人的人选,我怀疑就是那日在紫云寺碰见的那位男子,因为他能帮秦蝶儿打退连侍卫都打退不了的刺客,那武艺定是不俗的。

如果事实真是这亲的话,我应当首先要感激于他的,因为我无法想象,如果不是他的帮助,秦蝶儿真的食用下那些内务府的膳食之后,会变成怎生的一个模样。

只是,我腹中的酸水却不停的往外冒,一想到他能避开冷宫外的侍卫的看守,日日在这冷宫之中与秦蝶和单独相会,并且可能会借机来俘获秦蝶儿的心时,我的心就变得愈发的紧张起来。

不行,我得尽快阻止这件事才是,如果任由这件事继续发展下去,说不准哪日那个男子悄悄的将秦蝶儿带出冷宫也没有人知晓。

于是,我吩咐赵德安,将冷宫门口的侍卫撤去,改成每日派一到两名暗卫在暗中日夜监视着冷宫,观察是否有人从宫外潜入到冷宫内。而且,这暗卫只需要负责制止外来潜入之人,对宫内进入之冷宫之人,除非是有死伤之类的事件发生,否则都不需要现身制止。

而且,我甚至让人放出一些类似于我仍然在思念着秦蝶儿的传言,在后宫内散播。

我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想让暗卫抓住那名男子和秦蝶儿的把柄,到时候便能名正言顺的那名男子驱逐出京城;二是想通过宫中嫔妃的妒意,让她们进入冷宫,为难为难秦蝶儿,让她在经受挫折之后,能够早日向我屈服,我也好早日让她回到宫内,让我不至于再如此思念于她,也让我能将不安的心早点放下。

皇帝篇第三十六章

就在这时,却突然发生了另外一件让我非常忧心的事,那就是,我接到边关传来的密报,说是敦煌朝可能混入了邻国金源派来的奸细,并且,奸细在敦煌朝的权势可能还不小,致使很多边关的军事秘密被泄露。

密报我的边关将领提醒我,此事必须早查处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金源国是敦煌朝边关附近的一个边陲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力一直都比敦煌朝要弱,不过,一直以来,他们倒是也与敦煌朝保持着友好的邦交,半年前,他们还曾派过特使来拜访敦煌朝。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还存在着如此的狼子野心。

此事自是非同小可,若是处理得不好,说不准敦煌朝会有亡国的可能性。

所以,一时之间,我也顾不得秦蝶儿之事了,径自派了赵侍卫和两名我信得过的贴峰侍卫,一起火速去边关密查此事。

而因为心中有了个提防,现在又还不确定奸细究竟是何人,所以,我所有重大决定都不再在朝堂之中公布出来。

前且,有时我还特意公布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来故意来试探朝中的官员们,然后注意官员们的行迹和行为,看看谁才是那个金源国的奸细。

同时,这些似是而非的信息也会被传到金源国,误导一下金源国。

几次试探下来,我发现那个礼部尚书卞良的言行有些可疑,他总是试图从我的嘴中探知到更多的机密信息。

这让我不禁思索起礼部的职责起来,我朝冖悦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四司之外,还设有铸印局,掌铸造皇帝印及内外官员印信,并会同四译馆,掌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及翻译等事。

而卞良为礼部的掌权者,与金源国外使经常有直接接触的机会,而且,还有可能利用礼部下属的铸印局,伪造我的宝印与内外官员印信,让人无从辩认真假。综合起来,他若是要反叛,那就可谓是占有天时、地利的条件。

想到这里,我不禁变得警惕起来,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态度,吩咐暗卫去盯上卞良,观察他的一言一行。

而宫内这边,我也让暗卫分别盯上卞母妃与卞留云,防止卞良与她们之间暗通消息。

接下来,通过暗卫们不断传回的消息来看,卞良在我心中的嫌疑也变得越来越大,这让我的心越来越沉。

因为卞良深处要职,他所透漏出来的消息,绝对算得上是朝廷的机密,到时,金源国必定要利用从他口中得知的消息来对付敦煌朝。

那时,肯定是免不了一场恶战了。

而这场恶战,在敦煌朝的消息源头被切断,引起金源国警惕之后,也许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不过,卞母妃与卞留云这边倒是确实没什么动静,看来,她二人也确实是不知情的。

保是,守卫冷宫的暗卫向我报告,说卞留云曾经去冷宫挑衅过一次,因为已经发展以动手的地步,便被赵侍卫阻止掉了。

这让我有忽然的想到秦蝶儿的事,因着我初登基不久,手头还没提拔出特别值得信任的将才,若是战争爆发,我也没有特别值得信任的将才去替我应战,到时候,迫不得已,我可能就得御驾亲征了。

现在,因着我护着秦蝶儿,惩罚小禄子之事已经在整个后宫之中传遍了,估计对秦蝶儿虎视眈眈之人应当不少。

而秦蝶儿又处在冷宫之中,是个待罪之人,便是连个正八品的采女,位分也比她高。

所以,待御驾亲征之后,秦蝶儿肯定也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我汪有眼睁睁的见着这种情况的发生,于是,我开始有计划的宠幸起昔与秦蝶儿还算交好的杨柳,并将她的位分一步晋升到四妃之一的贤妃,引得后宫之中一片哗然。

随后,我又将一向为人比较公允一点的念儿位分晋升为四妃之一的德妃。

我已经打算好了,待我御驾亲征之后,后宫之事就由杨柳和念称辅佐香儿来处理,并让姜母妃来监督,如此一来,香儿便不能胡作非为了。

而且,因杨柳与泰然自秦蝶儿关系要交好一些,到时候定会偏向秦蝶儿一些。

而朝堂这块,在我的积极防御之中,边关的情况终于没有再继续恶化下去,而我也做好了御驾亲征的准略去,现在就等着赵侍卫带回准备的消息回来,交奸细揪出来,然后,我便带着大军启程赴往边关了。

终于,一个月过后,赵侍卫返回了京城,也带回了准备的消息,那不是,与奸细勾结的这名朝中大员确实就是礼部尚书卞良,他在半年前接待金源国特使时,被金源国的特使利诱上了,金源国对他许诺,待敦煌朝亡国之后,建立新王朝之时,让他做上新王朝的藩王,成为藩国之主。

而另外一名奸细则是军中的重要将领刘云枫,因他是兵部尚书罗幼光手下的得意门生,一直受到了朝廷的重任,也被金源国之人给利诱了,出卖了很多边关的重要情报。

因为他之事,我还曾怀疑到罗幼光头上,并派暗卫调查了罗幼光,不过,调查结果却证实,这罗幼光倒是确实不知情,只是,他这连带之罪却定是逃不脱了。

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我仍然是不动声色的上早朝,待朝臣们都禀奏完所有的事情之后,我便的传了个信号给赵德安,让等候在后面的赵侍卫,带着一些侍卫一起冲了进来,将毫不所察的卞良给抓了起来。

接着,我又将这段时间我所掌握的证据全部展示在已经非常愕然的朝臣面前,而那本来还在喊冤的卞良,见着这些证据之后,立马像个蔫了的茄子一般,颓的低下了头,乖乖的由侍卫们架去了天牢。

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堂之中哗然成一片。

随后,我又盯着罗幼光,质问他;“罗幼光,你竟敢私自将本应只有你与朕二人知晓的军机要密透漏给外人知晓,为我敦煌朝迎来了一场民生涂炭的战事,你可知罪?”

罗幼光自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自己取下了戴于头上的盔帽,缓缓的跪了下来道:“臣罪该万死,竟然犯如此大错,请皇上责罚!另外,罪臣自知已无颜继续待在兵部尚书一位之上,请皇上收回对我的委任。”

“哼!”我也确实有些怨怪于他,主是由于他把风不严,才将敦煌朝陷入了如此被动的境地,便冷哼了一声道:“这个不消你说,朕也会这样执行,到时候你将官印交与随你前去的侍卫,由朕来保管,从明日起,你就不用再来上早朝了,自己在家好好反省反省吧。”

“是,罪臣遵旨!”听见我的话之后,罗幼光也有些颓然的退了下去。

随后,我便开始来宣布我的决定:“估计卞良与那刘云枫被捕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金源国,到时候,他们肯定会一不做,二不休的对我朝举兵侵犯。因而,三日后,朕将御驾亲征,亲自带领我朝大军,去应战金源国,以扬我敦煌朝的军威。朕已经派人召回了在外地驻守的南阳王和汉阳王,在朕御驾亲征期间,由四位辅政大虑辅,南阳王和汉阳王代为处理朝政。”

其实,我也明白,我此趟前去,会有两个后果,第一个当然也是最好的结果了,那就是大胜而归,凯旋还朝,也会在整个天下立下威名,能够使得领国不敢再窥觑敦煌朝,也使我的子民更加信服于我,有利于我日后的统治。

另外一个后果自然就是战死沙场。为了避免了出现这个后果,我也已经留下一道密旨,如若我有任何不测,不让两位皇叔南阳王和汉阳王,以及四位辅政大臣一起辅佐,由现年六岁的大皇子跃文登基即位,并册封姜母妃为太皇太后,我相信,依照姜母妃的仁慈善良,一定可以将跃文辅佐为一代明君的。这件事我虽然没对姜母妃明说,却隐隐隐的暗示过她。

对于我的这个决议,底下的很多大牙都大惊失色,纷纷的劝说我,国不可一日无君,让我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安危,若是我有个万一,则整个敦煌朝都会变得动荡不安。

这一点,我也明白,所以,我才会留下密旨,只是,为了避免出现皇位之争,我没有将密旨之事透漏出来。

所以,面对朝臣的进谏,我只是强硬坚持道,“朕意已决,尔等就不必再浪费口舌了。如若无事,那便退朝吧!”

底下的朝臣们面面相觑,但也只有接受现实了。

皇帝篇第三十七章

接下来,我开始加快速度,先将手中的一些急待处理的事务给处理完,又喊来了南阳王和汉阳王两闰皇子,将手头上剩下的一些事情与他们做了一下交接。

紧接着,我又让宫人们喊来了宫中所有的嫔妃,包括一些前朝的太妃们,向她们告之了我要御驾亲征的决定,并告之她们,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由香儿主持后宫事务,并由念儿与贤妃娘娘协同处理后宫事务,处理事务时,应当取得三人的一致意见方能生效。

如有她们还有何不知道或者不能拿主意的地方,可以请教姜母妃。

嫔妃们听见这个消息之后,大多呈现担忧之状,主要是以担忧我遭遇不则之后,她们后续生活会变得没有保障者居多。当然,也有一些真心爱恋于我,担忧我的安危的。

在通知完所有的嫔妃后,我特意将因秦蝶儿而被封为贤妃的杨柳,已成为充媛的卢思巧,以及已经被册封为婕妤的陈才人与李宝林几人留了下来,直言不讳的告之她们,给她们晋封,一大部分原因是看在秦蝶儿的份上。因而,在我不在宫中的这段日子里,希望她们能够多多照拂照拂处在冷宫之中的秦蝶儿。

随后,我便回到御书房,开始考虑起怎么处置卞母妃、卞留云以及罗兰之事。

罗兰的事倒还好办一些,罗幼光没犯事,罗兰受连带责任也就最多将她幽禁两个月便罢了。

倒是卞母妃和卞留云的事比较棘手,虽然她们二人没有参与,但是,光卞良所犯的通敌叛国之事,就可以株连九族了。

若是别人,我可能也就赏上三尺白绫和一杯鸩酒就完事了。

可是,这卞母妃偏偏是光宁长姐的母妃,而卞留云又是乐宁长姐的嫡亲表妹,我无法这样对待自小与我一起长大、与我关系非常亲密的乐宁长姐,我不想看到她伤心哭泣的模样,我已经尝受过丧母之疼,不想让她也尝受一次。

就在这时,赵德安突然进来通传说,乐宁长姐过来玄清宫了,正候在外面,等着我的接见。

她肯定是为了卞母妃和卞留云之事而来了,我叹了口气,然后便让赵德安将她带了进来。

乐宁长姐走进来之后,什么话都没有说,保是径自跪在了我面前,我不由大吃一惊。

我登基之后,为了彰显对她的敬重,我曾经下令过,给予她见我不用行礼的特权,所以,这还是她平生以来,第一次像我行如此大礼。

我慌忙站起来,来到她身边,想将她往起扶,她却如何都不依,只是坚持要默默的跪在那里。

我明白乐宁皇姐是想替卞母妃和卞留云求情,但是,却又无法启齿。

我又叹了口气道:“乐宁长姐,你且先起来吧,我明白你的意思,虽然我也觉得棘手,不过,还不会眼睁睁的看你与我一样,失去母妃的。我明日就让人将卞母妃和卞留云打入冷宫,留下她们的性命的。”

“皇弟,果真能如此吗?”乐宁长姐听见我这话之后,大喜过望的向我确认道。

只是,确认之后,她又低下了头,带些羞愧的说道:“我身边皇室的长公主,本不应该提出哪此不合礼制的要求的,可是,可是,。。。。。”

“乐宁长姐,你不用解释了,我都能够理解的。”我牵起了乐宁长姐的手,微笑着阻止了后面她难以启齿的话。

“皇弟,你最近这些时日消瘦了很多,一定是在为金源国时犯之事崦衡阳愁吧?不管怎样,这是你第一次亲临沙场,以往你没有过作战经验,上了战场之后,一定是要记得好好保护自己啊。不论战事成败,你首先要护住的是你自己的性命,这是长姐最在意的事。”接着,乐宁长姐又有些忧愁的看着我,关切的嘱咐道。

“好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