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罪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冷宫罪妃-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啊,妹妹,你拿上这个之后,我和爹爹都放心一点。”这时,忠国夫人也帮腔道。

而太后方才是强忍着不适,才将这话一口气给说完的,这时,终于再也忍不住了,突然又喷出一口鲜血,自然,又引来了忠国夫人的一阵惊呼与哭喊。

我强自镇定下来,先将免死金牌收在身上,再吩咐侍立在外面的宫女打些水进来,替太后洗嗽一下,再拿个盆子进来,放在地上,估计等会太后这样吐血的次数还很多。

不过,如此一来,顺宁宫倒是弄得有些人心惶惶了。

本来太后病了这么久,底下的宫人们肯定就有些不详的推测了,现在,太后竟然又这般持续吐血,宫人们的心中肯定也能清楚个一二了。

她们的脸上有些凄凄惨惨、惴惴不安之色,先抛去她们这些时日以来,与太后积累的感情不说,单说太后与后宫中的这些关系,若是太后去了之后,她们被分到以往与太后有些怨仇的那些妃子宫中,怕也是很难被善待了,搞不好还要经常被当成出气筒来对待。

我看着她们的模样,不禁心生怜悯,却也无能为力。

就在这时,碧玉姑姑领着刘公公走了进来。

刘公公见着了太后的模样,可能也看见了方才宫人们端出去的血水,也不禁骇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用尖细中带些发抖的嗓音哭道:“太后娘娘,您是怎么啦?不要这般吓老奴啊!”

这刘公公倒是哭得很情真意切,他跟随了太后这么多年,肯定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感情。

而且,他现在身为内务府总管这个肥缺,都是因为太后在背后撑腰。虽然淑妃掌握后宫大权以来,对他有多刁难,但是,仍然还是不敢将他明目张胆地撤换掉。

可是,太后一旦殁了,事情就不好说了。刘公公当内务府总管这些年,也得罪过不少人,做过不少亏心事,到时候别说内务府总管这个职位了,便是连性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个问题。

所以,难怪他如此悲痛与颤抖了。

“小刘子,你跟随了哀家这么多年,给哀家出了很多力,哀家临去前,自是不可能将你抛下,不问不管的。你在内务府这么多年,好处应当也已经捞足了,也就罢手吧。再不罢手,只怕到时候连性命都要丢掉了。你现在马上给哀家起草一份懿旨,写明哀家过世之后,让忠国夫人与碧玉去紫云寺为哀家守孝三年,你自个去皇陵为哀家守灵,顺宁宫的其它宫人全部遣散出宫吧。这宫女还好,出宫了,运气好还可以嫁个人。公公们出去后就要为难一些,但是,纵然为难,也比在人手底下受欺凌要强。写完懿旨后,你再派人去那四位辅政大臣的府弟,让他们进宫,说哀家怕是不行了。待他们过来之后,再将懿旨交与他们,这样,就不怕皇上不遵了。至于以前收集的那些证据,不提也就罢了,怨仇由哀家身上开始,也就由哀家身上结束吧。哀家不想到时候真的弄个兵戎相见,成为这敦煌朝的罪人,无颜下去见列祖列宗。”太后歇了口气后,又睁开了眼睛,说道。

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后殡天

接下来的时间内,太后又吐了三次血,我给她吃了几粒止血的药丸,试了很多种止血方法,但是,仍然都无济于事。

眼看着太后的气息越来越弱,我只得让碧玉姑姑去拿一些灵芝过来,放在太后的嘴中含中,延续一些生气。

我知道几位辅政大臣和皇帝未来,她还有心愿未了,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了,她会很不甘心的。

忠国夫人和碧玉姑姑见了这番情形,皆是不敢再哭泣了。

她们二人围在床头,一人握着太后的一只手,只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太后的脸孔,就怕在她们一个不留神中,太后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了。

而太后厢房的门口,顺宁宫的宫人们都静静地站在外面,仿佛也都料到了这一刻,流泪的流泪,伤悲的伤悲,整个顺宁宫常青在一片悲痛、静默的气氛之中。

我在太后的示意下,吩咐了一个宫人先去玄清宫通知皇帝,又派了一个宫人去御医去喊那个林御医去了。

就这样,到了暮色将至的时候,那四位辅政大臣在刘公公的带领下,终于一起抵达了顺宁宫。

经过刘公公禀报之后,太后睁眼见着了这四位辅政大臣,精神也似乎回缓了一些,只是,她的瞳孔也似乎渐渐的放大了一些。

我见了,暗称不妙,人临终之前的回光返照现象好像便是这般,太后可能支撑不了太久了,皇帝还没有过来,不知道是不是回宫尚未回来。

于是,我先出去又喊了个宫人去玄清宫看一下情况,让他若是能见着皇帝,先禀明一下情况的紧急性,让皇帝立马过来后,才又返回到太后的床前。

这时,太后轻轻的示意碧玉姑姑先将她嘴中的灵芝拿下,又让我与忠国夫人将她扶着坐了起来。

接着,她微笑着说道:“四位卿家,哀家与你们相识了这么多年,眼见着你们服侍先皇那么多年,现在又一起来辅佐新帝,真是辛苦你们了。也正是由于你们的雄才大略和兢兢业业,我敦煌朝才能繁荣昌盛到现在,在这一点上,不论是哀家,还是现在已经在天上的先皇,都是非常感激你们的。不过,现在,哀家终是※※※※不住先皇在天上的召唤,可能马上要去天上陪伴他了。希望你们以后,仍然能够勤勤恳恳的辅佐当今皇上,处理好朝政,能够直言进谏,指正当今皇上的缺点,将我敦煌朝继续发扬光大。另外,如若当今皇上因为年轻,对你们出言有冲撞或者不敬的地方,你们就看在先皇和哀家的份上,原谅他,不要放在心上吧。而且,如若往日做过什么令你们不开心的事,也就让它随着哀家的死,将这些一笔勾销吧。”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太后的眼光转向了一个四五十岁左右、身材中等、看似比较文雅的文官模样的男人。

我心中一动,心道莫非他就是包晴漾的父亲、姜太妃的叔叔—护国公包络?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的表情,从他微微抬起的面孔上,发现了一丝如释重负的表情掠过了他的面孔。

“是,臣等谨遵太后懿旨。”跪在底下的四个辅政大臣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歇息了一会,太后喘息了一会,继续说道:“哀家给予你们的那些有关皇上的证据,不到关键时刻,以后还是莫要拿出来了吧,哀家怕皇上被逼急了,会起兵镇压,这不仅关系着你们自身的安危,也关系到天下苍生的生灵涂炭,哀家不想成为这敦煌朝的千古罪人,想必你们也不愿意承担这个罪名。他若实在不愿意立蝶儿为后,你们也就切莫再逼迫于他了,以免他因心存愤恨,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哀家今生还担忧的事已经不多了,只有我那兄长全家以及现在在这里的忠国夫人与秦贵妃的安危。看在哀家的份上,希望你们能尽量保他们个周全。”

“是,请太后娘娘放心,臣等自当尽力。”底下的四人又一起回答道。

“好,听到你们的这些话,哀家就算走了,也放心了。小刘子,将方才哀家让你起草的懿旨交与这四位大人,让他们代哀家转交给皇上吧。”太后又对刘公公嘱咐道。

“是。”刘公公回答后,便立刻拿了过来,递于四位辅政大臣。

正在这时,我让去玄清宫去通报的宫人回来了,禀报太后说皇帝不在玄清宫中。

太后听后,叹息道:“也罢,估计他一直对哀家存在着一些成见,也不太乐意见到哀家这把老骨头了。众卿家替哀家转告皇上,要不忘先皇的遗意,继续励精图治,不要辜负先皇和列祖列宗对他的期望,虽然他对哀家心存怨恨,但是,通过观察他亲政一年多来的所作所为,哀家仍然认为他会是一个为国、为民、勤勤恳恳的有为好皇帝的。皇上和整个敦煌朝,哀家就先托付给各位卿家了。众卿家先且退下,在外面侯着哀家的殡天吧。”

“是,臣等遵旨。”四位辅政大臣依言,跪安,退到了厢房外面。

随后,刘公公拿进来一掌香油灯和一个香阁,将香油灯和香点燃起来,据说这样可以让死者临去之前走得更安心。

我有种不真实感,想不到,太后说走就真的要走了,想着与太后这些时日来的相处,以及太后往日对我的照指,我的鼻子又变得酸酸的,心中也充满了不舍和难过。

“小人御医院林有才叩见太后娘娘。”这时,林御医进来叩拜道。

忠国夫人与碧玉姑姑全都压制不住仇恨的盯住他,太后也未喊他起身。

在香油灯微弱的灯光下,可能是由于做贼心虚,林御医可能也有些害怕起来,微型有些微微的颤抖。

太后盯着他,看了他片刻之后,叹道:“林御医,你身为哀家的诊治御医十多年了,哀家倒是从未想过提防于你,也算是养雁,反而被雁啄瞎了眼吧。不过,也罢,也正是因为你,哀家才能早点登土极乐,与先皇和耀儿早点团聚,早点过上安稳日子。”

林御医原本还不知道太后已经知晓他的阴谋,现在,被太后突然这般一说,吓得冷汗直流,犹自狡辩道:“恕小人迟钝,没有理清太后娘娘所说之话的含义。”

我实在看不惯他这幅虚伪的嘴脸,而且,我最痛恨的就是他这种医者不仁的行为。

于是,我冷冷的开口道:“等会子,将林御医这些年来替太后娘娘开出的药方拿给御医院的众御医以及民间的医师们看看,想必林御医就能非常深刻的理清太后娘娘话中的含义。”

那林御医犹太不及防,一屁股瘫倒在地,突然,可能又想起谋害太后是诛九族的大罪,就头向捣蒜似的向太后、忠国夫人和我叩头求饶道:“小人罪该万死,可是,此乃小人一人所为,太后娘娘、忠国夫人、贵妃娘娘可否放过小人家中年迈的父母以及娇妻幼儿啊?小人来生来世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你们。”

太后叹了声:“你倒还算是个重情重义之人,现在倒还想到了家中的父母妻儿。只是,不知你在做这些之前,为何没有想到她们。可惜了,你这一生终是为一个情字所蒙蔽了。你且跪安吧。”

林御医见再说已无意义,也不知道最后会怎样处置于他,只得忐忑不安的起身,连走带爬的往厢房外走去。

说完这些之后,太后又将面转向我与忠国夫人,示意我们将手拿过去,她将我们的手叠在一起,握住,轻轻的说道:“琳儿,蝶儿,你们以后的人生道路还很漫长,一定要好好的度过。虽然放心不下你们,也很舍不得你们,但是,哀家也实在※※※※不住先皇与耀儿在天上的召唤和诱惑了,就让哀家自私这么一回吧,你们好好保重。如果见着了大哥,也告诉他,让他以后日子好好保重,哀家再也不能帮上他什么。”

最后,她又将目光转向碧玉姑姑道:“玉儿,自打我记事以来,我们俩就从未分离过,可是,这一次,我就做的过分一点,先走了,你自己要好好保重。”

她刚说完,我就感觉到放在手上的那股力量消失了,紧接着,太后的手就这般的垂了下去。

我慢慢的朝她脸上看去,她的眼睛已经合上,脸上挂着一丝微笑,显得那般平和,那般安详。

就这样,在不经意之中,太后的传奇的一生就这样悄悄的走完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离别

“母后,母后,母后……。。。”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太后娘娘……。”

……。。。

“仁和二年十月二十日戌时,德康帝皇帝顺宁皇太后殡天,享年四十二岁。国丧三月,斋戒,停礼乐嫁娶。”

那一日,在太后咽下气的那一刻,皇帝终于赶了过来,在太后的厢房中,缓缓的跪了下来。

他的表情很复杂,有着一些怨恨,有着一些释然,还有一些莫名的东西,不过,在他的脸上,出现的更多的就是一种如释重负。

也许,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在他绞尽心思抵抗太后的威逼,甚至可能都有不惜鱼死网破的想法之时,那个威逼他的人就这般静悄悄的走了。

为了反抗这次威逼,他应当做了很多比较周全的谋划和化解措施,并且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可是,没想到,一场危机就这般不费吹灰之力的被化解了。

不知他在庆幸之余,心中是否也带上了一丝遗憾。

接下来的日子中,依照太后临终前的那道懿旨,忠国夫人与碧玉姑姑去了紫云寺为太后守孝,而我特意让忠国夫人的贴身侍女秀儿去医馆给大师兄送了一封信,让他帮我多照顾照顾忠国夫人;刘公公去了皇陵,为太后守灵,自然,内务府的总管就顺理成章的易人了,变成了彩凤宫的大太监黄得仁。

顺宁宫的宫人们也都被遣散出宫了。

因着剪春、剪夏、剪秋、剪冬原就是顺宁宫的宫人,她们来静心之中的事,也未在内务府造册,也可以被算在被遣散的宫人中,我便征求她们的意见,如若她们愿意的话,也可以随顺宁宫的其他宫人一起,离开这吕中。

与大部分宫中的宫女一样,她们入宫也是非自己情愿的,所以,听见可以被提前遣散出宫,心中很是心动。

于是,除了太后所赏赐的那400两银子外,我又让桃红给她们每人再拿出200两银子,放她们出宫去了。

只是,这时,剪春坚持留了下来,在宫中陪伴我,我很感动,后来便依着她了。

至此,服侍我的宫女就变成了剪春与桃红两人,我觉得这样挺好,虽然不符合贵妃的礼制,但是,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以后的日子不会再这般平静了,我身边的人越少,跟在我后面受苦的人也就越少了。

紧接着,还算我爹识相,趁皇帝尚未将刀口对准他的时候,自己提出辞去相位,养老归田。

虽然,让他不做官,会像去了他的生命一半似的,但是,他仍然还是选择了这条正确的路。只怕皇帝也很诧异,事情竟然解决得这般顺利。

在我爹离开京城,去山东老家之家,他特意进宫来看了我一趟。

我打量了他一番,他面容好像变沧桑了很多,头发也仿佛在一夜之间变苍白了不少,让我见着了,也不禁鼻子有些酸酸的。

他有些慨叹的看着我说道:“蝶儿,为父马上要离开京城,退隐归田了。琳儿那边,我已经吩咐了几个下人去服侍她,也托付了几个在京城的好友,好好照顾照顾她,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